媒介认知能力管理论文

2022-04-17

媒介认知能力管理论文 篇1:

知识获取、学习行为和管理者能力提升

摘要: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MBA学员为样本,对管理者的知识获取方式、学习行为选择影响能力提升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者知识获取方式对语言表达能力、危机控制能力、与上司沟通能力及自我沟通能力有正向影响;学习行为选择不仅对四种能力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对倾听能力也有正向影响。女性管理者、管理者的历炼、管理者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的专业背景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管理者;知识获取;学习行为;沟通能力;MBA;管理能力;企业创新

引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由此造成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笔者认为我国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一是建设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二是缺乏掌握先进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依靠自身摸索,逐步积累经验;二是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提高现有管理者的能力。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崛起阶段,提高管理水平依靠前者是比较慢的,往往采用第二种途径。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管理人才缺口很大,高端管理人才引进无法满足需要,主要依靠现有管理者的能力提升。管理者能力提升也有两种方式:一是靠自身经验积累;二是靠知识获取。笔者在此重点分析第二种情况:管理者知识获取的方式如何?获取的知识对实际工作是否有帮助?管理者是否能够学以致用?这些因素对管理者能力提升有影响吗?为了使分析更接近实际,笔者以MBA学员为样本进行分析。

之所以选择MBA学员,是因为MBA学员虽然来源广泛,但主要是来自处于领导岗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同时,MBA传授的是面对实践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MBA又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并重点培养管理的能力。可见,MBA学员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知识素养,又有一定实际经验和管理能力,选择MBA学员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会更接近于实际。为了使研究更精准,本次调查只选择来自工商企业的学员,剔除非工商企业的学员。笔者选择华东区的同济大学、华北区的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区的四川大学、华南区的海南大学的MBA学员进行了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分析知识获取、学习行为对管理者能力提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知识获取是指知识接受者获得与知识转移者类似认识的知识,其包括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前者主要是指内部知识的创造与积累,后者就是通过培训获取知识(胡小龙,2011),从一般意义上讲,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更重要。Yli-Renko(2001)认为外部知识获取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Tsai,2001)。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窦红宾(2011)研究发现知识资源的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有利于知识资源获取企业的内部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知识资源的获取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当然,也有不同的看法,Nonaka(1994)认为知识获取是企业通过合作或互动活动获得的过程。

知识获取的外部途径主要是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就是学习态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综合,是最可贵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通过获得新行为新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Senge,2002)。正确的学习行为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提升学习者的能力。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结果而进行的活动总和(杨开城,2002)。

那么,对管理者而言,知识获取、学习行为对管理能力是否产生影响呢?笔者认为,管理者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获取知识,不断增加人力资本,并通过学习行为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知识系统,将已有知识灵活运用,经验不断积累更新,两者共同作用必然会影响管理者能力变化。

管理者的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笔者认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沟通能力,因为按照最新的管理理论,管理就是沟通,每一件管理工作都属于沟通,高效的管理过程就是有效的沟通过程。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主导者。其管理沟通能力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企业沟通能力高低。因此,笔者对管理者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管理者的沟通能力。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笔者研究样本分别来源于同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四川大学、海南大学的MBA学员的调查问卷,调查时间是2014年12月,调查问卷采取随堂发放随堂回收的方式,问卷投放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和非工商企业学员的问卷,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66%。样本数据涵盖华东、华北、西南、华南四所高校的192位MBA学员,其人口变量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显示,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0%以上,说明当前工商企业的管理者以男性为主,区域分布也大体均衡。从年龄分布看,近80%的管理者在30~39岁年龄段,说明当前工商企业的管理者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处于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的最佳年龄段。从任职年限分布看,任职6~15年的管理者占65%以上,说明当前的工商企业管理者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历分布看,调查对象以专科以上学历为主,说明管理者有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从学科背景分布看,调查对象以人文社科背景和经济管理背景为主,理工科背景比例较低。从职称分布看,调查对象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占80%以上,说明当前的工商企业管理者以专家型为主,可见,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根据前文的假定,管理者的能力与知识获取、学习行为有因果关系,为此,可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iX+βjZ+ε

上式中:Y为管理者沟通能力一组变量,X为管理者知识获取学习行为的一组变量特征值,β0为常数项,βi、βj为参数,ε为扰动项。

(二)变量测量与描述

1. 因变量。管理者沟通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笔者主要调查管理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危机控制能力、上行沟通能力、自我沟通能力,其通过相应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来衡量,可以采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测量。笔者采用5分值李克特量表法通过相关题项测量,基本题项是:你认为你的沟通能力如何,五种能力答案选项均设置为5分值,1表示很低,2表示比较低,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高,5表示很高,随着取值的上升,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提高,调查样本回答情况见表2。

表2显示,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自我沟通能力较高,倾听能力较弱,管理者的管理沟通能力显示了较高的集中度(标准差较小),这说明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中等水平者相对较多。

2. 自变量。作为自变量的知识获取和学习行为也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赋值。反映知识获取的题项是:你是否经常看经济类和管理类书籍,这些书籍对于你的工作是否有帮助;反映学习行为的题项是:你在日常管理中是否运用书中的知识。调查样本的答案选择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知识获取和学习行为的态度(见表3);二是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4)。

表3最后两列显示超过55%的管理者偶尔或经常看经济类管理类书籍,说明一半以上的管理者知识获取通过外部途径,只有不到一半的管理者认为专业书籍对日常工作有帮助,只有1/3的调查对象经常运用书中的知识。

表4显示,管理知识获取、学习行为处于中等稍偏下水平,多数人处于中立状态,与表3的态度相吻合,调查对象对知识获取与学习行为显示较高的分散程度(标准差超过了1)。

3. 中介变量。本文将人口统计特征值作为中介变量(见表5)。

四、估计结果

笔者使用Eviews6.0软件,采取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采取怀特检验方式矫正异方差,估计结果见表6。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模型通过了似然比显著性检验,模型与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知识获取和学习行为对管理沟通能力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语言沟通能力。语言是成功沟通的关键,语言沟通能力是管理者重要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提升,外部获取是一个重要渠道,经常看书学习可以积累个人人力资本,从书中学习专业语言,积累语言词汇,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引入控制变量后,经常看书学习可以提高管理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078,P﹤0.05),如果管理者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更加明显,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212,P﹤0.01)。从个人禀赋来看,性别对语言表达能力有正向影响,并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255,P﹤0.1),女性更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倾听能力。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有了倾听能力,处理问题才能胸有成竹,当机立断。倾听能力的提高与知识获取和学习行为密不可分,调查结果表明,运用书本知识对提高倾听能力有正向影响,并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132,P﹤0.01)。引入控制变量后,影响程度增大,显著性增强(β1=0.229 8,P﹤0.01)。这说明,倾听能力的提升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将书本转化为自已的知识系统并灵活运用,对提升倾听能力意义重大。从控制变量看,性别对倾听能力有正向影响,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268,P﹤0.01),说明女性更有利于提升倾听能力;年龄对倾听能力有正常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069,P﹤0.05),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倾听能力不断增强;学科背景对倾听能力有负面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099,P﹤0.05),说明人文学科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管理者认为自己人文和经管专业功底深厚,不愿意倾听。

3.危机控制能力。由于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企业遇到危机是难免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危机控制能力,而危机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也不能完全凭经验处理,只有不断获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企业实际灵活运用才行。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看书学习对提高管理者危机控制能力有正向影响,并通过10%显著性检验(β1=0.114,P﹤0.1),引入控制变量后,影响程度增大,显著性增强(β1=0.164,P﹤0.05)。从控制变量看,性别对危机控制有正向影响,通过1%显著检验(β1=0.173,P﹤0.01),说明女性处理危机的能力强;年龄对危机控制有正向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057,P﹤0.05),说明管理者年龄越大越有危机处理经验,危机处理能力越强;学科背景对危机控制有正向影响,通过10%显著性检验(B1β1=0.08,P﹤0.1),说明经济管理知识越丰富,危机处理能力越强。

4.上行沟通能力。管理者与上司良好沟通是个人成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缩短成功的时间,但与上司沟通同样离不开知识获取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估计结果显示,经常看书学习,对于提高与上司沟通能力有正向影响,并通过10%显著性检验(β1=0.058,P﹤0.1);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也有正向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144,P﹤0.05),引入控制变量后,书本运用影响程度增大,显著性未变(β1=0.172,P﹤0.05)。在控制变量中,任职年限有正向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102,P﹤0.05),说明管理者任职年限越长,越懂得如何与上司打交道,与上司沟通的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

5.自我沟通。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沟通者,要想说服他人,必须首先说服自已,只有认同自身价值,才能激励下属,管理者自我沟通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调查数据显示,管理者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对自我沟通能力提升有正向影响,通过5%显著性检验(β1=0.143,P﹤0.05),引入控制变量后,经常看书学习,对自我沟通能力提升有正向影响(β1=0.057,P﹤0.1),书本运用的影响程度加大,显著性增强(β1=0.189,P﹤0.01)。从控制变量看,性别对自我沟通能力提升有正向影响,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152,P﹤0.01),说明女性更有利于提高自我沟通能力。年龄对自我沟通能力有正向影响,通过10%显著性检验(β1=0.045,P﹤0.1),说明年龄越大,问题越能看得开,自我沟通能力越强。学科背景对自我沟通能力有正向影响,通过1%显著性检验(β1=0.174,P﹤0.01),说明拥有经济管理知识越多,自我沟通能力越强。

模型估计结果还显示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书籍对我国工商企业管理者沟通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而经常看此类书籍和在工作中运用该书籍对管理者沟通能力则有显著影响。这似乎是矛盾的,而之所以产生这一矛盾可能也印证了我国一些经济学家的判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不科学的,不适合我国国情,但其个别概念与方法由于对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相当成熟的理论解释,是可以借鉴的(陈岱孙,1995;高鸿业,1991;吴易风,1999)。中国的工商企业管理者在学习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时,摒弃了意识形态因素,本着“为我所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学习借鉴其有用的概念和方法,搞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笔者通过构建知识获取、学习行为、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估计了知识获取、学习行为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程度。根据笔者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管理者知识获取方式对语言表达能力、危机控制能力、自我沟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管理者的学习行为不仅对以上三种能力,而且对倾听能力、与上司沟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西方所推崇的引以为傲的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管理者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第四,管理者的性别、年龄、学科背景在一定情况下对管理能力提升也产生正向影响。

根据笔者的研究结论,为了打造一支与世界接轨懂中国国情的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提高工商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采取全方位的媒介方式和培养培训方式拓宽管理者知识获取的外部渠道,在此前提下,做到两方面:一是丰富理论知识内容,适时更新教科书和教材内容,增加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信息,走在时代前列;二是强化运用性知识传授,增加考察的份量,增强感性认识。第二,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在坚持实践教学多样化的前提下不断探讨实践教学的新形式,一是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充实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案例,提高管理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三,编写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材和培训资料,并力求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用中国话语哲学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第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素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五,组建管理团队,要重视团队成员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Peter.M.Senge.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胡小龙.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化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1,(11):130-133.

[3]H.Yli-Renko,E.Autio, HJ.Sapienza.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6):587-613.

[4]Wenpin Tsai.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 Network: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5):996-1004.

[5]窦红宾.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预测,2011,(3):48-52.

[6]隋树杰,等.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与医患纠纷关系认知的对比分析[J].护理研究,2014,(33):4148-4149.

[7]余雅风.合作创新中企业知识学习行为制度变化研究[J].科研管理,2002,(9).

[8]Nonaka.A Dynamic Theory Organization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1):14-37.

[9]杨开城,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12-18.

[10]郭文臣.管理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Key words: manager, knowledge acquisition, learning behavior, communication skills, MBA, management ability, enterprise innovation

作者:张尔升 侯惠丹 孙庐山

媒介认知能力管理论文 篇2:

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管理方法

摘要:针对传统静态频谱分配方法导致大量频谱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认知无线电电磁频谱管理方法,该方法对授权用户采用静态的频谱分配和管理方法,结合动态频谱调度管理方法为非授权用户分配频谱,给出了系统结构和频谱管理过程,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该方案兼容现有的频谱管理体系,又能实现对非授权用户的频谱动态调度管理,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是一种易于实施且效益明显的改进电磁频谱管理方案,

关键词:静态;动态;电磁频谱;管理分配;认知无线电

DoI:10.15938/j.jhust.2016.04.007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在“陆海空天电网核”全维联合作战的现代高技术信息战争中,依赖先进的电子战装备夺取到制电磁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法宝,现代战争中,电磁频谱是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最主要媒介,是信息依存的核心载体,夺取了“制电磁权”就为最终夺取制“信息权”创造了有利条件频谱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为了避免各种不同的通信业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目前各国采用的大都是静态频谱分配体制,由专门的无线电频谱管理部门对无线电频谱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

信息化战争中,电磁频谱环境日益复杂,尤其近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朝着智能化、宽带化和无缝化的方向演进,对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现代战场上装备数量和通信业务量不断增加,己方通信网的自扰也日益严重,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现有的技术手段多是采用时域、空域、频域、码域复用的方法,但是与日益增长的新业务和对带宽的需求增长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据实测数据表明3 GHz以下的频段利用率不到30%,3~4 GHz频段利用率只有0.5%,而4-5 GHz频段竟然有99.7%未被充分使用,由此可见,传统的频谱资源静态管理方式导致大量的授权频谱在不同地域和时间严重浪费,是造成当前频谱稀缺的紧张局面的重要原因,采用动态频谱接入和共享的方式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来替代传统的静态频谱管理体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且一直以来静态频谱资源分配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故想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废除静态频谱分配和接人体制是不现实的,所以论文基于认知无线电思想提出了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频谱共享模型,可以很好地兼容现有静态频谱分配体制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授权用户的权益,且可以大幅提高频谱利用率,由此,论文引人认知无线电,建立一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频谱分配体制,对军事通信中提高频谱利用率、建立可靠通信以及通信抗干扰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管理

认知无线电(CR)是以软件无线电为扩展平台的一种新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作为频谱动态调度管理体制的核心技术,它可以对周围的电磁环境特征进行感知,通过无线电描述语言与通信网络进行沟通,采用构建理解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实时调整系统传输参数,使通信系统的无线规则与输入的无线电激励的变化相适应,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达到随时随地的高效性和高可靠性一系列适合无线频谱合理使用的空中接口、时空模式设置、射频带宽及相关协议称之为无线规则,系统的重构能力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重要特性,该功能的实现是基于软件无线电为平台,除此之外,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也可作为认知无线电的实现方式,

一个基本的认知无线电实现周期要经历3个过程,分别是:

1)无线电信道分析和估计:负责分析和估计无线电环境干扰温度、检测无线环境空闲频谱;

2)估计信道状态并进行预测建模:包含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对发射机可用的信道容量进行预测等;

3)频谱资源管理和发射功率控制:该部分主要完成认知无线电周期中的多址接入及控制,其中动态频谱分配由发射机来实现。

认知无线电系统其认知功能的实现依赖上述环节的顺序执行,一个完整的认知环路如图1所示。

2.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

管理

2.1无线电频谱管理现状

现有的无线电频谱管理体制采用的是静态频谱分配方案,即某个频段被无线电频谱管理部门分配给某项业务、某业务部门或团体,则该频段只能由某项业务、某业务部门或团体使用,非授权用户不得使用该频段,即使该频段处于空闲状态,这样就导致一方面频谱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许多亟待使用该频谱的用户无法使用该频谱,这种传统的静态的频谱分配机制限制了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因此亟需进行优化改进,

在传统的无线电管理体制中,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频率使用规则,使用者、部门或团体向其申请使用频率,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将频率分配给无线电频谱使用者、部门或团体,该过程如图2所示,

现有的无线电频率分配包括频带划分、分配和指配3个层次,这3个层次具体为:

1)频带划分:制定频率划分表,将某个特定频带列入表中,对该频带使用指定使用条件,条件满足时可将频带分配给无线电业务使用者使用,

2)频带分配:规定频带使用区域和使用条件,将无线电频带分配给指定部门的无线电通信业务使用,

3)频道指配:制定使用条件,使用对象为无线电台,满足条件时将频道指配给某个无线电台使用,

2.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电磁频谱管理方法

在静态的频谱分配体制中,某些频道被占用,某些未被使用,其中某些已分配的频道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可以利用时分复用的思想来提高这些频道的利用率,我们将已经分配但在某时某地用户未使用的频谱称为“频谱空洞”,根据频谱被占用的时间长短,定义3种类型的频谱空洞:

1)黑洞:頻带资源被授权用户的业务占据,存在较强的发射功率干扰,不能被非授权用户利用,

2)灰洞:频带资源被授权用户的业务部分占用,存在低发射功率的干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非授权用户使用,但使用效果不理想,

3)白洞:频带资源未被授权用户的业务占用,仅存在背景噪声,能够被非授权用户利用,

现实中频谱空洞已经被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所证实,意识到上述问题,那么如何通过时间复用的方式利用灰洞和白洞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就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而这恰恰是认知无线电的优势所在,

在认知无线电中,用户被分成两类: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通过申请获得授权频带且可以独享已分配频段的用户称为授权用户;在一定条件和规则下复用授权频段且不影响授权用户使用的称为非授权用户,而非授权用户具体又分为两类:一类用户具有认知功能,能够自主探测频谱空洞并自动调整无线电通信参数;另一类用户不具有认知功能,系统中设置了动态调度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负责探测频谱空洞,用户向管理系统申请频谱和无线电通信参数,具有认知功能的用户极其少数,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研究不具有认知功能的非授权用户的频谱分配和管理机制,论文针对其提出了一种频谱动态调度管理方法,

开发一套自适应管理和分配机制来充分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是频谱动态调度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其重点是构建无线频谱使用状况数据库,并根据频谱空洞检测和分析结果动态更新数据库,另外要实时处理非授权用户的频谱申请并应答,为申请用户从数据库中优选频道,从而在不影响授权用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频谱空洞,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谱动态调度管理系统需要考虑授权业务出现时非授权业务的实时规避,且非授权业务出现时不能影响其它用户的正常通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动态的频谱管理和分配方法,同时专门设置频谱动态调度管理部门为非授权用户分配频谱,

因此,在现有的静态频谱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思想,需要设计一种頻谱动态调度管理方法为非授权用户分配频谱,原有的静态频谱分配管理方法仍适用于授权用户,该方法本文称之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认知无线电电磁频谱管理方法,

本文给出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频谱管理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称为无线电频率管理部门,该系统接受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的申请,同时按照一种自适应的策略利用频谱空洞来为非授权用户分配频谱,在本系统中,针对授权用户,频谱管理部门将频带分配给次级频管部门,再由其指配频率给授权用户,针对非授权用户,频率管理部门下属专设的频谱动态调度管理部门,由该部门为非授权用户指配频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频谱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针对非授权用户,要同时满足频谱管理的性能要求和实时性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频谱动态调度管理系统,它由频率使用状况数据库、频谱动态调度管理中心、频谱侦测单元和被侦测的实际的无线电频谱使用环境构成,

整个频谱管理和分配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则,实际的无线电频谱使用环境由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构成,无线电环境的变化被频谱侦测单元周期侦测并将结果上报频谱使用状况数据库,数据库对频谱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整个频谱动态调度管理过程如下:

1)无认知能力的非授权用户按照规定格式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频谱使用需求、业务类型、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等,形成申请信令提交给动态频谱调度管理中心;

2)动态频谱调度管理中心接收到申请信令后首先回复一个申请已接收应答,然后根据申请信令提供的信息按照查询规则在频谱使用状况数据库中为申请用户匹配频谱,并对符合条件的结果进行优选,构建优选频谱集合;

3)频谱动态调度管理中心再将优选频谱集自动形成分配信令发送给申请用户,申请用户收到分配信令后进行解析,获得优选频谱集合和使用条件,条件达到后即可接入;

4)在整个动态频谱调度管理过程中,频谱侦测单元在满足实时陛要求的条件下作周期性的循环侦测,获取无线环境中的频谱空洞信息,并根据侦测结果实时更新频率使用状况数据库,在侦测到授权业务出现后,立刻发送规避信令要求非授权用户退出当前频谱接入,使用次优选频谱接人;

5)非授权用户接收到规避信令后立即退出接入并使用次优选频谱接人,如果接入不成功则继续选择优选频谱集中的其它频谱接入,如果接人不成功或接入效果不理想,用户可以重新发送申请信令申请新的优选频率集,

频谱动态调度管理系统的具体构成和动态频谱管理过程如图4所示,

非授权用户申请过程和频谱动态调度管理中心分配过程完全依靠网络自动实现,一个完整的频谱动态调度管理过程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一方面非授权用户的申请是自动的,另一方面频谱动态调度管理中心的受理过程和应答也是自动的,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线频谱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如某授权用户结束业务释放频谱出现新的频谱空洞,频谱侦测设备会立刻侦测到此频谱空洞,并据此更新频谱使用状况数据库,数据库将此频段的状态由忙碌改为空闲,

3.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认知无线电电磁频谱管理方法,该方案兼容现有的频谱管理体系,又能实现对非授权用户的频谱动态调度管理,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是一种易于实施且效益明显的改进电磁频谱管理方案,然而所设计的改进频谱管理方法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深入研究:①针对不同业务,如话音、数据等,频谱动态调度管理系统对授权用户恢复频谱使用时非授权用户的退出策略应该不同,这样是为了保障话音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通信的高效性,②侦测模块采用何种策略实现对整个无线电频谱的侦测工作,侦测效率和实时性能否满足要求,又是如何将侦测结果报告给频谱使用状况数据库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利 柴娟芳 徐池 郭谊

媒介认知能力管理论文 篇3: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的编制

摘   要: 此领域的研究,需要科学有效、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问卷。本文对此问卷的编制,展开探讨。问卷编制过程,参考过往经典的网络素养调查研究,同时采纳“网络素养”概念的经典界定,再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前期访谈结果,最终编制出一份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希望具有良好信效度。

关键词: 网络素养   调查问卷   大学生

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网民规模如此庞大的体量让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国民在网络世界中的表现将如何影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因此,提升国民整体的网络素养是党和国家必然要著力关注的焦点之一(黄文军,2020)。

作为网民群体中数量和发声量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尤其值得关注并加以研究,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是提升国民整体网络素养的关键一环。合适的调查工具将有力地促进此领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尝试编制一份科学有效、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的编制参考了过往经典的网络素养调查研究(杨维东,2012),同时采纳蒋宏大等人(2007)关于“网络素养”概念的经典界定,即:网络素养主要指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素质能力,主要包括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网络媒介甄别素养、网络道德法律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和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本问卷的主体结构将重点针对此六大素养模块展开。

本问卷还必须兼顾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务实、开放、网络化生存等特点(严贝妮,汪东芳,2017)。为初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相关素养的看法,研究者在前期邀请了来自4所不同高校的11位学生进行集体会谈,从中获取问卷编制的具体思路与素材。由于要保证问卷篇幅不能过长以免数据信度下降,问卷的题量被做了限制。

一、网络媒介认知素养——对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网络不良信息有正确的看法,对互联网络有适度的信任

根据初步会谈结果,本问卷舍弃了过往调查中一些过时的题目,比如“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互联网是不是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等。基于当下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天在生活与学习中必然使用的工具这一事实,我们更加关注以下问题:

1.(多选)你上网主要做些什么?参考过往研究和访谈结果,此题选项设置为:聊天通讯、学习/办公、休闲娱乐、网络购物、搜索信息,同时设置了可供填写的“其他?摇           ?摇”。

2.(单选)你的上网技能是否能够满足生活与学习中的需求?通过该题我们对学生的上网技能水平进行了调查,本问卷没有参考以往调查中以“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考试”的情况考察受访者上网技能水平的方法。考虑到该考试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关联越来越小,且移动端上网占比越来越重,我们选取的考察指标为受访者对自己的上网技能与日常生活、学习需求之间的适配度的主观感受。

网络媒介认知素养概念中“对网络不良信息有正确的看法”这一内容与其他素养内涵的界定高度相关,因此相关问题被合并到其他模块中考察。

二、网络媒介甄别素养——对网络媒介信息有较敏锐的分析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1.(多选)你认为哪些来源的网络信息可信度较高?过往调查中也有相似的问题,不过根据新时代互联网的特点,本问卷对其中的一些选项进行了修订。选项“政府/社会组织官方”修改自过去常用的“政府官方网站”,随着现在移动端互联网设备的高度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官方机构、社会组织增加选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国民级互联网信息平台作为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因此,用“官方”一词概括所有相关网络平台较为合适。“知名网站/公众号”“名人大V微博”主要用于与非知名的商业网站或自媒体区别。“亲友转发”“搜索引擎”也是当下大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单选)当你质疑某一网络消息的真实性时,你会核实吗?这一题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于媒介中信息真实性的甄别能力。同时,这一题还涉及学生“媒介认知”“行为管理”等网络素养的探讨。

三、网络道德法律素养——自觉遵守网络相关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

1.(单选)你是否了解网络行为相关管理办法,如《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等?从前人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们对于网络相关法律的认知较为模糊(杨维东,2012)。此题可对比学生们关于相关法律的认知是否有所提高。

2.(单选)网络实名制对你的网络行为有影响吗?根据杨玲等(2018)的研究,集体无意识、匿名化等因素对于大学生网民在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的非理性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网络实名制政策,普通人的网络行为其实都会被记录并可被追踪。但是,这一政策是否对于大学生上网者在意识层面存在一定的警示作用尚不可知,本题可为此初步提供数据。

3.(多选)你做过自己认为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吗?网络道德法律素养最终将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所以由大学生自陈是否有过不道德网络行为非常有必要。此题以大学生对于不道德行为的认知判断为基础。因此,问卷还设置了以下题目。

4.(多选)你觉得以下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该题的选项包括“玩游戏使用外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原创内容”“发布虚构信息、谣言”“学术论文重复率达30%以上”“言语攻击”“利用规则漏洞‘薅羊毛’”“以上都是道德的”。“发布虚构信息、谣言”“学术论文重复率达30%以上”“浏览色情网站”等选项参考了过往相关调查,可指征当前大学生某些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实际情况,还有利于将本问卷所得数据与过往研究进行对比。而“玩游戏使用外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原创内容”“利用规则漏洞‘薅羊毛’”等选项则源自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一些网络中的不道德现象。

四、网络安全素养——能够及时判断出并能妥善处理网上不良信息,识别网络陷阱具备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的基本能力

1.(多选)以下网络行为中,你做过哪些?现在不安全网络行为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多,本问卷参考网络相关调查设置此题了解大学生们是否做过一些常见的不安全网络行为。由于选取的选项都是普遍被视作不安全的网络行为,因此本问卷直接跳过对这些行为是否不安全的认知判断。选项包括“密码不经常更换”“直接同意”用户协议”“用无密码WiFi网上支付”“允许APP读取手机各类信息”“随意扫描二维码”“随意下载应用软件”“网友奔现”“都没做过”。

2.(单选)你觉得学校是否应该对学生接收、发布的信息进行把关、引导?网络安全除了个人需要提高认知、做好自我管理之外,还需要相关单位、部门为上网者营造更好的网络环境。针对大学生们,学校常对学生接收、发布的信息进行把关、引导,以此保护大学生的网络安全,而大学生们对此类措施的态度值得认真关注。

3.(单选)若看到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垃圾信息、侵权行为等,你会举报吗?利用网络维护自身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素养引申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本题考察了大学生们利用网络进行举报的频率。其中一个选项为“如果举报比较麻烦,就懒得举报”,来源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人认为在相关平台中找不到或者难找到“举报”方法其不愿意举报的重要原因。

五、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能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的网络媒介需要,把握使用网络的主动权,做理性的网民

1.(填空)你每天的上网时长(包括手机等移动端)约为(       )小时?经初步调查,一些大学生声称经常因为控制不好上网时长而没能做好该做的事情。因此,本题对上网时长进行考察。同时,此数据还可说明网络是否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不可或缺。

2.(单选)你对自己上网时长的自我管理满意吗?在上一题的基础上,本题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们是否对于自身上网时长的自我控制存在不满意。

3.(单选)你在网上发布过虚假、夸大的信息,或转发过明知不可靠的信息吗?大学生们一般认可不应该在网上发布或转发不实信息。然而,事实上仍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会做出此类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非常能够体现个人的“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素养”。本题选项的设置并非简单的“有”或“无”,而是“从未有过”“曾误发,发现问题后会删除”“没有严重后果会发布或转发”“只要有意思就会发布或转发”。这样的选项设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有此行为的学生的心态。

六、网络发展创新素养——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发展自己,成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比如充分利用网络资讯增长知识阅历,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等

过往关于网络发展创新素养的调查一般没有很好地展开。然而,在科技日益发达、对人才创造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发展创新素养应成为未来相关研究中重点探讨的内容。

1.(单选)你有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专业学习吗?首先,本问卷通过此题探究大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与技能。

2.(单选)你利用网络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基于上一题,本问卷将了解学生们对于自身利用网络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3.(单选)你常在网络上发布原创内容吗?如短视频、文章、微博/网帖/推文……再者,通过原创内容的发布频率,从事实层面了解学生们日常利用网络的发展创新情况。

七、關于网络素养的提升

除了网络素养定义中最基本的六大内容外,本问卷还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展开了调查。

1.(多选)你所在高校有网络素质能力类的课程或培训吗?选项包括“有系统的相关公共课程”“有零星的相关选修课”“有相关的学生活动”“没听说过”。以此了解当前各高校对于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视程度。

2.(多选)你希望提高以下哪些网络相关素质能力?网络素养的范围较为广泛,此题有助于初步了解大学生们主要希望提高哪些网络素养。本题的选项设置参考了过往研究,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的操作”“信息甄别与批判”“道德法律认知”“安全防范”“行为自我管理”“其他(可供填写)”“都不想”。

3.(单选)你是否愿意在网络上弘扬正能量?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准,本问卷关于此进行了两个题目的调查。个体主动在网络上弘扬正能量不但可以指征当下大学生网络素养中的积极面,而且由大学生群体自发进行的正能量传播可能会影响更多的网民,有利于全民网络素养的提升。

4.(多选)网络中哪些人发布的正能量信息会对你产生积极影响?在上一题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中“意见领袖”相关理论,本问卷还试图考察哪些渠道来源的正能量宣传对于大学生有强大的影响力。选项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崇拜的明星/名人”“学校”“身边亲友”“这跟谁发的无关”。

八、基本信息

为方便探讨不同年级、不同受教育层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否在网络素养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问卷对于受访者的性别、受教育层次、所处年级等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所处年级,本问卷没有采用过往研究中常采用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选项设置。因为在不同的学制中,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可能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有差异,例如四年制的大三学生可能还是以日常学习为主,而三年制的大三学生则要经历实习、面临毕业。相比之下,我们更乐意将三年制的大三学生和四年制的大四学生在年级上归为一类。因此,关于年级本问卷设置了“一年级”“中间年级段”“学制最后一年”三个选项。

最后,根据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题目的顺序进行了模块间的穿插、重排,最终编订的问卷可见网址https://www.wjx.cn/jq/65505471.aspx。

九、问卷信效度

问卷编订完成后,经重复测量(30名被试,隔两周重测)结果表明,本问卷各单选题的重测信度均在0.73—0.91,各多选题的各选项的重测信度均在0.62—0.84。本问卷在编订完成前后两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把关,也保证了问卷题目的效度。因此,可认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相关研究中。

参考文献:

[1]黄文军,侯曦煜,阮美飞.新时代在甬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与对策建议——以南高教园区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1):218-219.

[2]杨维东.“9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蒋宏大.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52-53.

[4]严贝妮,汪东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研究——基于安徽省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7(05):87-92.

[5]杨玲,汤书昆.高校学生应对网络谣言与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8(06):75-80.

作者:黄文军 侯曦煜

上一篇:网络媒体初中语文论文下一篇:内部竞争矛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