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组织改革法律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总体上看,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活动是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生组织的管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选举组织改革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选举组织改革法律论文 篇1:

大庆:观念、路径、载体——共青团改革的突破口

凝聚引导广大青年,是共青团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当前社会激烈变革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年的所思所想、行为方式、关注诉求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给青年工作的路径、方式、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共青团组织改革转型,无论从环境压力还是事业需要出发,都成为必然。

一是团组织在观念认识上有改革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去大量集聚在学校、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中的青年群体数量不断减少,转而大量聚集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体制外组织,群体特性呈现流动性、自由性、不稳定性。曾经,依托各级团组织动员指令就可以联系覆盖大部分青年的体制基础已经不再牢固可靠。共青团与广大青年之间的联系定位需要从覆盖青年、组织青年为主线向找到青年、引导青年为主线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会会议上指出,部分群团组织存在着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探究其根源,在共青团组织中就是过往的思维认识与当前青年实际有较大出入所造成的现实体现。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思维观念上真正突破迷障,认清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形势、群体形势、任务形势,找到青年真正所在、找到问题真正所在、找到方向真正所在,减少行政化、材料化、文字化工作比重,组织引导广大团干部真正到青年群体中寻求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新的组织影响力。

二是团组织在工作方法路径上有改革空间。过去团的工作往往是团的上级机关定主题、方向、指标,团的中层机关定内容、路径、要求,团的基层组织搞落实、对标、材料,自上至下层层以文件传达,由下至上层层总结报表。这种模式虽然利于形成合力,便于统一考核,却不能兼顾普遍差异。同时,以固定主题,固定内容的方式组织青年活动,与基层青年实际需求也有着明显落差,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陷于东边锣鼓喧天,西边反应冷清,成为团组织自己的自娱自乐。因此,团组织在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上,应该重点研究、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首先在工作设计上应该秉承开放包容,团的领导机关在方向把握及主题确定上,不宜做一刀切、全指标化的顶层设计,应鼓励多种形式的工作思路方法,以实效为考量,允许基层团组织丰富手段路径。其次在工作工具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当今青年一代是生活在手机网络上的一代,如果充分在新媒体做好功夫,联系覆盖、组织动员、阵地路径等很多青年工作中重点难点都将迎刃而解。还要在活动设计开展上创新形式,摒弃过去追求大场面、大声势的思维,多用项目化、菜单化、快餐化的理念设计活动,以青年实际需求及流行为出发,才能真正让青年参与并传播,使活动及活动所蕴涵的主题具有生命力。

三是团组织在重心阵地载体上有改革空间。受惯性思维影响,过去很长时间内,共青团组织关注的重点仍然局限在学校、农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关注受法律、观念、方法等限制,并没有提高到一定水平。然而,就是在过去十余年间,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青年自发的参与其中。如今,青年社会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和团组织持平甚至超越。在青年群体已经认可和选择青年社会组织的前提下,如何开展青年工作,是共青团工作改革的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说,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存在着某种竞争关系。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共青团组织需要摆正姿态、认清形势,将攻关青年社会组织作为凝聚联系青年的重心来做。首先要积极主动同青年社会组织取得联系,建立信任,积极主动的扶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在互动中建立共赢关系。其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与体制优势,为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引导服务,进而达到联合联动效果。同时,要抓住青年社会组织核心骨干,进行培育引导,最终实现青年工作统筹同步,使青年社会组织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以平台建设为基点,形成对青年、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联系、覆盖网络。

近年来,面对青年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团大庆市委也采取了一些创新改革措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启动了3批次集中基层调研活动,团市委的每一个机关干部对直属的每一个团委都进行了工作考察调研,在工作的设计中,不再局限于团市委拿思路,而是设计菜单,由基层团委自主选择对哪一项重点工作最感兴趣,选择承接。在全年重点工作群定中,对每一个直属团委都进行意见征询,淡化指标化行政命令。2013年,我们牵头成立了大庆市青年新媒体协会,整合本地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行业资源、人才资源,攻坚新媒体阵地。每一个专项工作都建立了微信群,建设大庆共青团官方微信平台,各栏目汇总涵盖子栏目共13子项,微信平台粉丝发展到12800余人。早在2009年,我们就重点跟进青年社会组织工作,在全国地市级团委中率先召开青年社会组织领袖沙龙,团大庆市委被推举为枢纽型社会组织。2014年,我们在市青联设置青年社会组织界别,选举了部分青年社会组织核心骨干成为青联常委。目前,团市委已在32家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紧密联系青年社会组织750家,实现联系覆盖156家,影响覆盖青年20万人次。

下一步,团大庆市委还将着力在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团干部深入青年、新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做深入研究部署和实践。

(作者系团大庆市委副书记)

作者:匙涛

选举组织改革法律论文 篇2:

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总体上看,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活动是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生组织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 学生组织

[作者简介]黄平(1973- ),男,安徽宁国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37)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组织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一支主要力量。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年龄结构与心理的变化,高校学生组织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试图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高校学生组织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策,促进高校加强与改进学生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组织的范围、性质与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有关其范围、性质与作用,不同学者观点不同。

(一)高校学生组织的范围

首先,对社会组织的界定。组织学认为,社会组织是由若干要素有序化的联结起来的,通过协调和适应环境,载着学校目标的一种社会体系。社会学认为,社会组织是达到共同目的,全体参与有力协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心理学认为,社会组织是两人或多人之间存在着的时间较长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的上下级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其中有共同点,即社会组织是一定数量的人按共同目标、一定条件所形成的群体形式。其中,“共同时间”或称“共同目标”,是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理由,也是凝聚人心的核心、行为的动力,决定共同任务,协调组织内外关系。“一定条件”常由组织的章程所规定,如资格、程序、权利、义务、制度、纪律等。不同的目标、条件,决定组织的范围。

对高校学生组织的范围的界定,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包括高校的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班委会和学生社团。狭义的,指学生会、学生社团。有人认为,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组织者。有人认为,依靠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文章所指学生组织是狭义的,主要研究学生社团。

(二)高校学生组织的性质

第一,学生群众组织。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学生代表大会按学生的意愿选举产生而形成的,是高校规模较大的学生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是由一部分兴趣、爱好和目的相同的学生,按章程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有全校性的学生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学社、光影社、剧社(团)、学习(读书)社等。有院(系)性的学生社团,在院(系)范围内不同专业或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社团。如游戏软件协会、动漫协会等。第二,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与管理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组织都必须服从党委领导、团委指导和管理,保证方向正确、活动健康有效。第三,相对自主的学生组织。学生组织都有自己的章程、计划、层次结构、体系、领导,自主开展特定内容与形式的活动,组成成员有特定的权利、义务,各尽其职,各展其能。四是有自己特色文化的学生组织。学生组织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文化观念与载体,甚至有自己创造的文化成果。

学生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组织的特点。可概括为可塑性、流动性、自律性。笔者认为还有一个特点,即受导性,这是从可塑性中引申出来的。

(三)高校学生组织的作用

学生组织有四种功能:一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功能;二是保护学生权益的功能;三是辅助学校育人的功能;四是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认为学生组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对学生组织成员的作用,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学生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活动的平台与组织保证,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维护其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成员之间,为实现学生组织的共同目标相互进行情感、思想交流和知识、智慧、才能的发挥、切磋、融合,使成员责任感增强、素质提高、能力提升,有利于成员成人、成才。

第二,对学校的作用。学生组织是学校组织系统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的运转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组织对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参与、建议、辅助、积极影响的作用。学生会、研究生会直接参与学校有关学生学习、生活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反映广大学生的愿望、要求;参与学生的生活管理、学校纪律与环境的维护;为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反映情况;辅助党政部门的事务工作与管理。学生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桥梁与纽带。有的学生组织还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锻炼的作用。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创作的作品、表演、竞赛、讲座等,有利于辅助学校育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校的学习、创新氛围,促进校园和谐。

第三,对社会的作用。学生组织的校际交流和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增多,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又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容。如假期下工厂、下农村,还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做出了贡献;学生组织深入社会,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社会地位与声誉的提高。

二、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体上,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是好的、乐观的,但也发展不平衡,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

高校扩招使高校学生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学生组织的类型日益增多,开展活动的内容、形式也不断丰富,表现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扶贫支教、生态建设等,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有的高校已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管理、专业指导、集中与民主的双向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学生组织的活动也具有计划性、协调性、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在建设中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较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总体来说,学生组织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组织的成员压力大,工作与活动不够专心、稳定。学生组织的成员尤其是干部,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交际压力、组织任务压力都很大,还有的有知识、能力的压力,这些压力给学生组织的成员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些心理承受力不强的学生就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放弃,或是应付。有的放弃学生组织的工作、活动;有的放弃学习、听课,经常旷课或抄袭作业,这种情况还较多。另一种是虎头蛇尾。刚开始做组织工作时热情较高、认真积极,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的加大、困难的增加,就不冷不热,马马虎虎,不仅对组织工作如此,而且对学习也是如此。这种情况的存在,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又影响了学生组织的工作与活动开展。

2.学生组织内部管理松紧不一、宽严不同。有的学生组织内部管理有一套章程、力度、纪律,但形同虚设,执行不力、不严,松松垮垮,来去自由,甚至交任务不接受,或接受了不完成,工作与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学生会有的部门也有这类情况,而学生社团差别更大,造成了学生组织之间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极不平衡。

3.有的学生组织共同目标未始终坚持、缺乏特色。学生组织人员流动性大,更新频繁。一般一两年就更换负责人、换成员,最多三年级就必须换人。有的学生组织没有建立档案资料,即使有统一的目标也没有支撑目标、实现目标的核心理念、传统特色,人事更替时也缺乏交接;缺乏长远规划、年度或学期计划。只凭负责人的心血来潮、自我爱好进行工作,开展活动。因此,这样的学生组织缺少向心力、凝聚力,更无法创品牌、出精品,显示自身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与价值。

4.学生组织的资源匮乏、十分紧缺。据统计,高校学生组织普遍面临可使用的经费、场地和设备紧缺的困境。多数学校没有学生组织使用的专项经费,每年学校团组织仅从自身的活动费中挤出少量经费用于学生组织的表彰评比。学生组织除收取会员会费外,没有任何经费来源。有的学生组织为获取一定的经费或物品的赞助,替一些社会组织在校内从事广告、宣传、咨询和招生等商业行为,这已经超越了学生组织本身所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除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外,多数高校没有提供给学生组织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虽然,目前很多高校新校区建成或老校区改造完毕,但扩招后,学生组织活动的场地和设备紧缺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在有的学校,学生组织开展活动时,经常为借用一张桌子、一间多媒体室而在学校有关部门间来回奔走,严重影响了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5.学校对学生组织的指导、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高校领导,尤其主要领导,除学代会外,从不关心、过问学生组织特别是学生社团,从不作为学校工作的议题研究过。有的高校党政部门,除团委外,并不将学生组织当做一回事,学生组织找上门了,也推三阻四、拒之门外。一些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学生组织指导与管理的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未形成。有的高校甚至连学生组织的管理规章、制度都没有制定,任学生组织自生自灭。有些高校对学生组织的干部,包括学生会干部的选任,缺乏考察,由学生自己做主,选上谁就谁,谁愿当就当,对学生组织干部缺少培训、考核,尤其学生社团负责人甚至不作学生干部看待,学生评优中大都没有学生社团干部或社团成员,更不用说将学生组织作为一级组织分配评优名额了。多数高校对为学生组织派指导教师并不重视,没有指导教师制度,更没有给指导教师规定任务、待遇。很多教师也不愿担任学生组织的指导教师,学生组织到处哀求,才有人勉强挂个名。学校团委虽说分管学生组织,但团委在高校一般是弱势部门,虽然近几年提升为处级建制,但认为可有可无的传统观念仍存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未真正提升。一般高校的团委人手紧,可支配资源有限。面对学生组织日益增多、规模急速扩大、活动愈加频繁的状况,团委对校级、院(系)级的管理与职责都缺乏专业化。事实上,有些团委对学生组织的指导、管理处于较为忙乱、松懈的状态。有的团委不得不以学生担任的助理干部来代替管理,处理一些事务,管理力度与效率难尽如人意。

三、高校学生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学生组织存在问题带有普遍性,具有深刻性、关键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组织的内涵发展、活动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途径、方式与质量,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加强。

从内部来看,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和组织自身的原因。现在的学生年龄偏小,又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单纯稚嫩,做事凭兴趣、好奇,图轻怕苦。参加学生组织,很少顾及组织的共同目标,更少考虑自身价值,仅凭一时兴趣,进入一个组织或几个组织以后,不能随心所欲,还要吃苦,甚至不自由,于是就不积极,甚至退出。有些学生加入组织后,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思奋发图强,更想不到对自己成人成才的好处,就打退堂鼓了。有些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善于管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运用科学方法处理好学习与组织工作、活动的关系,只能兼顾一头,或者学习不行,而组织内的工作还可以;或者学习行了,组织内的工作却放弃了。学生组织内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组织负责人缺少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的经验与能力,不善于计划、管理、指导;同时,组织成员的组织观念淡薄、对组织的责任心不强,有种临时观念、凑凑热闹的思想,把组织不当一回事。

从外部来看,主要是高校的原因,还有家长、亲朋及社会风气的原因。在高校中,从领导到教师、员工,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切实、深刻认识到学生组织的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没有把学生组织作为学校的一级组织或一个组织系统来对待、来管理、来支持。以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有了还找麻烦。因此,在人、财、物及其他资源方面很少投入,或很少研究、安排。对学生组织的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也就较忽视。家长、亲朋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对学生参加社团等不予支持,还阻挠、反对。社会风气方面,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等思想和追求名利、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对学生影响也较大,尤其影响学生的好恶选择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四、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十七大精神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切实解决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加强与改进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真正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对学生组织的认识,加强领导、管理学生组织的自觉性

各高校要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提高对学生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正视他们的存在、重视他们的建设、支持他们的发展。高校应把学生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中,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进学生组织健康发展。高校应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应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规定素质拓展的学分,要求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学生组织,推动学生组织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明确学生组织管理和指导体制,加大管理指导力度

建立健全学生组织管理和指导体制。学校党委应切实担负起对学生组织的领导职责。学校团委要在党委领导和委托下,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组织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工作。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等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对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提供必要指导;学校后勤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管理,有关单位具体负责,各部门共同关心”的学生组织管理格局。需要强调指出,随着学生扩招,高校内一些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组建了部分助理性质的学生团队协助其开展工作。学校应对这些助理性质的学生团队定性,纳入学生组织队伍当中,明确由学校团委统一进行管理和指导。否则,这些助理性质的学生团队依托所属的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提供的便利条件开展活动,很容易在学生组织中造成发展不平衡,形成竞争加剧的局面和矛盾。大力推行学生组织挂靠和二级管理制度。面对学生组织的兴起,仅凭学校团委的力量是很难做好工作的,应鼓励学生组织向专业特点相近的部门、学院和系科挂靠,同时对成员分布相对集中的学生组织由学院实行二级管理。制定、健全学生组织管理、激励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组织有校规可循。

(三)加大对学生组织活动经费、场所和设备等的投入,提供便利条件

针对学生组织缺经费、场所和设备的困境,各高校需加大对学生组织的关心和投入。学校应划拨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和评比表彰的专项经费,要保证一般性的学生组织年均5000元的经费支持力度,重点学生组织近万元的经费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应划出专门的场所供学生组织开展活动之使用;条件较差的学校,也应拿出教室、学生活动中心和报告厅等给学生组织使用。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浪费,学校可出资购买一批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和集会常用的设备设施,如音响灯光、舞台桌椅、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交由专门部门管理,供学生组织借用,避免学生组织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忙于寻求社会赞助,从事一些社会化程度过高、商业色彩过浓的商业活动,而耗费精力、荒废学业、沾染不良习气。

(四)加强政治领导、业务指导,切实培训学生组织干部

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学生组织的政治领导。学校团委和有关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把握学生组织建设和发展方向,加强业务指导,对学生组织开展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要严格把关。加强学生组织指导教师聘请、委派工作,真正让热爱学生工作、熟悉组织业务的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委派指导教师要形成制度,要有激励措施,真正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名副其实。考察、选派活动能力突出、公道正派的学生骨干负责学生组织工作,并将学生组织干部尤其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选优的同等待遇。强化评价机制,在学生组织中实行定期检查、及时表彰、优胜劣汰、突出重点,加强学生组织的品牌特色建设,培养、评选优秀学生社团、先进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学校团委要设学生组织工作部或指派专人负责学生组织工作,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学生组织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网上组织活动、跨校组织活动的管理,认真研究学生组织之间竞争加剧、学生组织活动个性化和社会化程度增强等问题。

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的发展甚至社会的进步。学生组织的建设,是一个大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关于“人”的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各级党政领导、全社会都应关心、重视、支持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06.

[2]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作者:黄 平

选举组织改革法律论文 篇3:

慈善管理体制转型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组织

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提交的2012年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方案,其中,社会组织改革单列一条。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唯一的社会组织,入列国家社会领域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务院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发展扶持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开展社会组织改革试点。

◇ 现代慈善组织“官转民”已呈蓄势待发之势

◇ 政府应扮演好服务员、监督员、管理员、引导员角色

◇ 现行慈善管理体制和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加快发展公益慈善

◇ 壹基金“试水”堪称重大体制转型范例

◇ 红会成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唯一试点社会组织

现代慈善组织“官转民”已呈蓄势待发之势

我国慈善组织的产生是基于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双重推动,由于初始阶段民间力量的弱势,使我国的慈善组织从一开始便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成立发展起来,由此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发展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起步阶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慈善事业寻求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形势下,这种模式已经制约了慈善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在实际运行中许多主管部门并不尊重慈善组织的自主性和民间性,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的“下属单位”;有的甚至采取设置事业单位或在慈善组织中安排政府公务人员等方式,以行政管理方式执行慈善组织应该承担的职责,其结果是导致慈善公益事业依附于政府,无法变成真正的社会公益活动,制约了现代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慈善理念影响的日益扩大,随着全体社会大众主体意识迅速提高,动员性的、依靠政府简单号召大众捐赠直接由具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操作的体制悄然解体。2011年7月民政部宣布慈善公益类包括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类的组织全部可以由民政部门作为主管单位,这一登记注册政策的重大调整标示着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意味着慈善组织的设立和运行将不再有行政主管单位。

我国的慈善事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发展方向是去行政化、行业化、专业化、社区化走向。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的状况与格局会相当复杂,“混搭式”的格局将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持续一段时间。一些有“官背景”的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也尚需时日。同时在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变的条件下,以民间力量自觉产生的慈善组织必将会似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2011年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已超过公募基金会数量(分别为1283、1179家),日后非公募基金会和其他形式的纯民间性的慈善组织将会更多更快地产生和发展。在我国现代慈善加快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的成长和战略转型,会在提升救助功能的同时开拓福利需求功能中完成。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优化要在加速解决现代慈善体制的发展要求与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矛盾中、在完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中、在实现现代慈善管理体制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中实现。并由此对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二者的关系亦呈现出了新特点。我国的慈善事业正在突破传统理念和体制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传统慈善快速向现代慈善转型,使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展现出了新的格局。慈善组织是现代社会整体结构中第三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是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多元与合作主义是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关系,各有其独立作用的空间,又有其协同作用的交集,三者在社会整体运行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扮演好服务员、监督员、管理员、引导员角色

邓微在社保30人论坛年会上的发言中认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态势、新特点,要求在第三部门机理的指导下,重构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应各司其职,不可相互替代。政府在处理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应扮演好服务员、监督员、管理员、引导员的角色,提供设立登记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调解仲裁服务和铺平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道路牵线搭桥服务;通过去行政化改革,切实克服政府操盘、政慈不分、权力越位、监管缺位的弊端,要拉开政府和慈善组织距离,使慈善组织获得独立主体地位,建立政府监管权威,构建多层次监督体系,形成由政府监管、相关利益人问责和第三方评估为主要方式,社会大众和媒体为基础的完善监督体系,逐步形成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在准入方面彻底改变政府对慈善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的模式,简化慈善捐赠免税政策程序,降低慈善捐赠的“交易”成本。对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要下决心加大改革、理顺力度,下达慈善组织去行政化的“政府令”,逐步使所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都要取消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取消行政级别。要求公募基金会、慈善总会等公共募款机构承担为本土民间慈善组织提供资源的社会责任,减少和最终杜绝慈善资源由民间流向政府,以慈善资源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局面。对处于基层的草根慈善组织、志愿者(义工)组织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并给予资金资助的倾斜;引导慈善组织向行业化、专业化发展,资助民间公益活动引导慈善作为的领域和方向。实现这种分工,需要科学的社会构架、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政府在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中应该是“有限政府”,所以国家在立法和体制构架方面必须提供良性的宏观框架。首先,加快慈善立法,从立法上支持慈善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确立慈善的民间属性,保障公民行善的权利,对公民依法创办慈善组织予以支持和鼓励。同时以法律形式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制定税收减免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慈善组织可以免除销售税、财产税、增值税、关税、所得税和其他直接的税收方式等。第二,加快慈善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体制机制。可以参照英国慈善委员会的模式,在全国人大下面设立公益慈善委员会,专门负责规划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统筹对各类公益组织的监督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协调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督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形成科学的慈善事业管理体制。

现行慈善管理体制和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益慈善事业是动员社会捐赠资源面向各类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服务的社会事业。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很快,社会捐赠资源空前增长,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日益壮大,各种形式的公益项目和公益服务越来越多,参与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全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问责意识和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2011年通过媒体曝光的红十字会、中非希望工程、中华慈善总会、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和项目在运作管理上的许多丑闻,说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管理体制和监督问责上存在严重问题,公益慈善领域存在很大的法律空白,亟待从体制上和立法上加以改善。

现行体制和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公益慈善组织登记管理体制不统一,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在我国,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中,既包括基金会等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公益组织,也包括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还有大量未经合法登记注册的其他社会组织。相应的管理体制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点是:以所归口的党政部门为主,双重或多重管理,分别负责,没有归口的社会组织则实际上处在现行管理体制之外。这种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部门管理色彩,使得政府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职责难以明确和统一,形成重入口登记、轻过程监管,重部门风险、轻国家责任的弊端,一旦出了问题,往往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和问责主体。这种僵化过时的管理体制与迅速发展的公益慈善事业越来越不相适应。

第二,公益慈善领域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善行缺乏保障,恶行得不到惩治。目前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立法严重不足,仅有一部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相关行政法规,法律位阶低、规制少、协调差、缺位多,对于捐赠人、志愿者、公益组织、受益人等公益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人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对于借公益慈善之名营利、谋私等种种行径缺乏必要的威慑和惩治,致使公益慈善领域出现许多超越底线的丑恶现象,通过媒体曝光,一方面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和问责,另一方面严重贬损公益慈善事业的形象。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第3322号提案呼吁改革公益慈善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建议尽快改革现行的双重或多重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公益慈善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第二,加快公益慈善事业立法进程,公开立法草案,在广征民意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及时出台《慈善事业法》及其配套法规。第三,明确公益慈善事业的非营利性质,加强对相关商业活动的监管。第四,在完善公益认定制度的基础上落实税收优惠,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政策,培育和促进公益慈善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各级财政部门推行的对公益组织的认定制度主要限于基金会和部分社会团体,应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其他社会组织。税收优惠和购买服务都是对公益慈善事业积极的扶持政策,应当进一步完善、充实和加大力度。2011年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尝试建立培育发展公益组织的孵化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第五,运用财务和税收杠杆,在加强监管问责的同时促进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加快发展公益慈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5月7日上午就公益慈善事业创新与发展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类组织的发展步伐。

李立国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发展、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和面临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数量和进度不理想,公益慈善组织活动的依法监管不配套,社会公众参与的广度和程度还有待发展等问题。

李立国表示,从政府创造环境和社会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两个方面,今后要做好以下工作: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宣传,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和慈善精神;要修订、制定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基本完善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要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类组织的发展步伐;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使慈善捐助数量和志愿服务广度有较大的增长;要依法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监督管理,使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为和活动不断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

李立国称,通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争取到“十二五”规划时期期末,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在保障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上有更为增强的作用。中央三部门与广东省和深圳市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是中国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工作方式、活动形式的一个新的探索。

壹基金“试水”堪称重大体制转型范例

2011年1月11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市民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宣布深圳壹基金正式成立,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转型的民间公募基金。这是中国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慈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大力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9年7月20日,中国民政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同意深圳市在民政改革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动员、保护和发挥社会公益慈善的精神和力量,扩大社会公益资源和能量,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也是壹基金最终在深圳成功注册公募基金会的政策保障。

2010年12月3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深圳壹基金注册申请,壹基金获得了合法的公募基金会资格,可以独立向公众募捐。深圳壹基金由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及万科公益基金会5家共同发起。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壹基金成功转型公募基金会是重大的体制转型,对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认为,壹基金由民间个人发起的慈善基金转变成为公募基金,此次突破会给各地政府带来启示,“当他们看到深圳在社团和慈善管理方面‘试水’和壹基金良好运行效果后,会思考并调整本地的公益事业政策,在各地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和监管,以民间慈善公募基金为主导的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局面”。壹基金的转型将会在中国公募基金团体内带来竞争、改革和活力,促进中国以官方为主导的公募基金会实现更加有效率和规范运作;此外,当更多“壹基金”加入,将会有效促使中国政府制定和完善新的慈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慈善法,从法治和制度方面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红会成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唯一试点社会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诊断”属于“较差”

2011年8月,中国红十字接受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组织能力评估,意图为改革提供诊断。这种被称为OCAC(国家红会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程序)的评估(诊断)体系,主要内容是考察红十字会的生存能力、执行能力、发展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组织治理能力,评价指标多达495个。据介绍,评估结果暴露出中国红会存在四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红十字系统的治理结构不畅;二是工作效率不高;三是对志愿者的管理不畅;第四是宣传倡导不够。这四大问题涉及中国红十字会内部治理结构、志愿者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问题。评估中有一个题目:“红十字会对于代表最脆弱人群的意愿表达做得如何?”非常遗憾中国红十字会这条打的是“A”,属于比较差的那一档。

2011年6月,“郭美美炫富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拉向舆论漩涡。“毫无公信力”、“劝捐积极但善款从不公开透明”……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些公众的质疑从红十字会蔓延到所有官办慈善机构,引发整个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信任危机。部分社会公众的捐赠热情一度下降,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募捐工作。据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当年6至8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8.4亿元,与同年3至5月的62.6亿元相比,降幅达86.6%。另外,2011年,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28.67亿元,与2010年该系统接收67.29亿元社会捐赠相比,降幅近6成(57%)。对于“7·21暴雨”募捐,网络上甚至出现“捐你妹”这样的调侃。“捐你妹”,体现出公众对整个“官办慈善”的信任崩塌。作为“官办慈善”的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如何重拾公众信任,成为改革路上最紧迫的任务。在很多学者和政策界人士看来,“郭美美事件”揭开了中国慈善公益体制中“行政化”和“政府主导”的积弊。

红会成国家社会领域综合配套改革唯一试点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改革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措施之一,改革意义重大。

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提交的2012年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方案,其中,社会组织改革单列一条。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唯一的社会组织,入列国家社会领域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务院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发展扶持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开展社会组织改革试点。

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红十字会开展社会组织改革试点。国务院《意见》,明确中国红十字会是法定机构,是人道领域的政府助手,进一步提出各级政府应“着力推进红十字事业改革创新”。国家《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方案,已经获得政府高层认可,即将启动全面改革进程。以往由政府承担的很多社会事务,要由包括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团体来承担。与红十字会类似,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甚至包括工、青、妇这类的“政府”社会团体今后也需要改革。业内人士认为,红会改革,是在为中国社会组织改革和慈善公益体制改革探路。在专家看来,作为国家运行的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支点之一,社会领域的改革远远滞后,亟待发力并破题。8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介绍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关情况。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国家发改委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唯一试点的社会组织,其改革格外受到瞩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拥有副部级行政级别,列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与之相应,遍布全国省、市、县的各级红十字会,均被纳入行政或事业编制,接受全额财政拨款,负责人多由同级政府任命,在编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管理。红会内部人士称,多年来,“参公管理”确实造成红会系统的“官僚化”倾向,组织缺乏活力,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等核心业务,存在压力和动力不足问题。它的改革“试水”也将对其他类似组织起到借鉴作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说,“郭美美事件”让人们更加明白,慈善的体制和机制必须变革,不变革无路可走。

而《意见》背后,是公众呼声、专家意见,是中国红十字会与政府,总会与地方红会,地方红会与当地政府之间长达10个月的“谈判”和博弈。2011年10月10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原副主任赵白鸽,当选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她一上任就表示,红会改革,增加透明度,重塑形象。11月初,赵白鸽邀来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大、清华、北师大的20多位学者,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战略课题组”。据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编制工作人员为11228名。课题组曾提出,从基层红十字会和行业红会开始,逐步与行政脱钩;剥离红十字会的日常慈善功能,将公募权转交基金会;红会的组织体系应是协同、垂直管理,既要保持地方红会的独立性,又要加强红总会对地方红会的治理和指导。但这个改革方案,首先在红十字会内部,就引起很大争议。业内人士甚至指出,改革是红十字总会“一头热”,地方红会的危机感并不强。课题组组长杨团介绍,在红十字系统内部,从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

红十字改革选择“曲线路径”和“双轨制”

2012年10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开选拔干部,拉开酝酿一年多的改革序幕。这次人事公选,是红十字会9月末公布六大改革方面的其中一个,人力资源改革。在持续一年的红十字会改革的争议中,“去行政化”是舆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次对外招聘,也是红总会破除行政编制限制,增加实干人才的一个举措。

国务院《意见》提出,“逐步增加对红十字事业的经费投入,建立并完善政府向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显然,政府购买是针对所有社会组织,而红十字会只是接受遴选的“选手”之一,红十字会要继续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必须增强服务能力。应急救护,目前是红会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而据数据显示,欧美国家,50%左右的公众掌握基本应急救护技能,在我国,这个比例低至不足1%。不少偏远城市、乡镇,群众接受急救培训的比例,更是低至零。

8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赵白鸽说中国红十字会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社会领域改革的“先烈”,几轮问题过后,“先烈”一词改成了“失败”。红十字会内部人士说,上述语言的转换,是赵白鸽对改革前路的真实心态呈现。但她同时又说,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红十字会将“被淘汰”。

9月份,红十字会计划先找8个省级红会做改革前的评估,然后从8个省里找试点。当时主要靠地方红会自己报名,而后来,主动报名接受诊断评估的省级红会寥寥。另外,有地方红十字会虽也在探索扩充人员,但招聘的人员与编制人员之间采取“双轨制”管理,招聘人员的劳动合同需一年一签,工资、户口、加薪、未来晋升空间等问题,与在编人员有很大差别。最终,“去行政化”,并未直接列入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任务中,“去行政化”推不下去,只能绕道。即将开始的红十字改革,选择的是“曲线路径”和“双轨制”。在最新一版改革方案中,财务上将政府拨款与捐赠收入分离,捐赠收入对公众公开;在人事上,加强志愿者建设和外聘无编制人员,降低体制内人员的份额,同时加强基层选举,弱化政府任命。

据2012年10月29日的《新京报》报道,目前,赵白鸽和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负责人,率队分赴全国各省,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红会反复沟通,遴选红十字配套改革的试点省份。初步确定,首批试点的省级红会,将有4—5个,既有东部省份,也在考虑西部省份;试点若顺利,改革范围将逐步扩大。赵白鸽表示,中国红十字会未来有六大改革任务:调整战略定位,整顿治理结构,建立专业服务的人才队伍,邀请社会中立人参与对红十字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加强红十字会的财务管理和品牌管理。其中,赵白鸽特别强调,红十字会要围绕紧急救援、应急救护和人道救助三大核心业务,做专业化公共服务和人道关怀平台。引入社会监督也是改革的重点。赵白鸽说,引入社会监督,红十字会改革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把红会做的事情一件件准确地说出来。另一个是决策和评估体系当中必须真正寻找独立的人参与到这个机构,代表中立的观点进行评估。

上一篇:公司法新修订研究论文下一篇:话语缺失寻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