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众所周知,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虽然说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钢琴这一乐器凭借其优美的音色,出众的表现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时至今日,钢琴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成为乐器之王。钢琴演奏是确保钢琴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所以,就钢琴演奏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 篇1:

试论19世纪浪漫派德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主要特点

【摘要】德国艺术歌曲在19世纪浪漫时期被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理查施特劳斯等人推向了一个鼎盛的时代,这些优秀的作曲家们的创作赋予了德国艺术歌曲新的活力,使它在今天仍然能在艺术领域中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作为艺术歌曲的核心,德国艺术歌曲拥有艺术歌曲共性的同时,又渗透出其独特的魅力,其钢琴伴奏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试从三个主要方面沿着作曲家们的足迹对它的特点作一个基本的论述。

【关键词】德国艺术歌曲;艺术歌曲的特点;钢琴伴奏

德国艺术歌曲(lieder)是一种抒情声乐体裁,它犹如一颗明珠,在浩瀚如海的声乐艺术领域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德国语刚刚形成的时候,在积累了无数经验之后才产生了舒伯特这样的天才作曲家,使得艺术歌曲开花结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德国艺术歌曲被19世纪浪漫派的作曲家们赋予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辉煌灿烂的时代,使之与教堂音乐和歌剧平分秋色,我们今天所说的德国艺术歌曲也大多是指这一鼎盛时期,至此,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它不断更新的创作观念和音乐中所特有的时代精神始终引领着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其他地区艺术歌曲的创作。

一、19世纪浪漫派德国艺术歌曲的总体风格

虽然德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远久,但最经典的作品却独独都在19世纪,笔者认为最大的因素就在于这一时期歌曲在艺术性和歌唱性上结合的成功,从创作上看可以说在赋予歌曲极高艺术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歌唱性,诗词、伴奏创作、歌唱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表达着美好的艺术意境,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作曲家们的创作初衷即在歌曲中表达高尚的艺术境界是不变的,而对这种结合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和以钢琴为主的伴奏两者关系的演变中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也可作为我们考察德奥艺术歌曲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

优秀的文学作品与精致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歌曲的本质特点,是德奥艺术歌曲真正确立了这种创作观,它所表现出的对语言韵律的精确把握,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描述,无一不体现出德奥艺术歌曲在这方面的成功性。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德奥艺术歌曲中的这种完美结合也是一直到19世纪浪漫派才形成的,而并非是之前就做到了,可以说从它起源起经过几百年岁月的累积,文化的沉淀与发展才最终完成了这一步,使得在音乐和歌词两边都高水平的保持了艺术上的美好平衡。

作为19世纪艺术歌曲鼎盛时期的奠基人,舒伯特的文学鉴赏力尽管后世对其有所质疑,但是他在1814年10月19日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诗章写出的最初杰作《纺车旁的格蕾欣》(Gretchen am spinrade)却开创了艺术歌曲的另一个时代,在好似纺车转动声的钢琴伴奏烘托下,歌唱旋律紧贴着诗中纺纱姑娘的心情活动,层层推进,把女主人公心中的烦闷、狂热、失落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诗与乐的贴切结合,使“诗”成了音乐的“诗”,“乐”成了诗化的“乐”,舒伯特给了这两者恰到好处的融和,德奥艺术歌曲开始插上音乐和诗歌的翅膀尽情飞翔。

继舒伯特之后,舒曼以其清新的风格使歌曲展现了新的风貌,他非常细腻的(甚至使逐字的),准确的在音乐中表现诗歌的思想内涵,他极为重视语言本身的音乐性,根据歌词的内容、情绪、音节以及声调的起伏在声乐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朗诵性的歌唱旋律,由于舒曼自己也是诗人,他对诗词的选择更加挑剔也更注意语言的旋律化,在语调与音乐的结合方面,他比舒伯特更为精致与细腻。如果我们只唱舒曼歌曲中的旋律而忽略歌词,在艺术性上会逊色不少,这在他的作品《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都多有体现。

而同时代的勃拉姆斯则与舒曼不太一样,跟舒曼相比,这个坚守“纯音乐”原则的人,似乎在音乐与诗的结合时,把音乐看的更为重要,有时为了突出旋律,甚至不强调歌词中的语调或音节的重音,他即使在文学性很强的创作中也强调用音乐的手段来揭示诗歌的内在精神,在他看来,连贯流畅多姿多彩的旋律和音色,比突出强调某一个字、某一句话的造型演唱更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勃拉姆斯就忽略了诗词与音乐结合的平衡性,只是角度不同,他从整个诗的意境把握出发,不做逐字逐句的“复印”,突出音乐与整首诗内在感情的结合,以他敏锐的感触在另一个层面上保持着双方面的融和。《五月之花》《不朽的爱》《林中恬静》等都是成功之作。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这种结合被沃尔夫发展到了极致,他的歌曲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似乎更着重于诗词艺术性的表现,以歌词作为音乐创作的基础,对选出为之谱曲的诗,几小时几小时地高声朗读,反复吟咏,记下语言上的种种极细致地表现,孜孜不倦,他使自己从诗的韵律中获得灵感,朗诵性地歌唱旋律在沃尔夫的歌曲中成为了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他把语言重音和音乐重音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不是按传统方式根据旋律或节奏的轮廓而配字,而是根据音乐和诗意的总要求而定,这也就使得他的歌曲旋律性较薄弱,朗诵性音调占主要地位,因而人们常常说演唱沃尔夫的歌曲,仔细揣摩和朗读歌词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前菜”,当能够熟练的了朗诵歌词之后,再按照沃尔夫的音符吟唱,旋律仿佛自然而然的从口中流露出来,沃尔夫的这种精细,使得诗词与音乐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在舒伯特之后五十年把德国艺术歌曲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作为德奥艺术歌曲的本质特点――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它所传达不仅仅体现在其采用的歌词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优秀诗篇,而是在于作曲家要通过自己的鉴赏进行音乐再创造,使这些好的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达到完美,尽管在不同时期,这里的“完美”有不同的诠释标准,从浪漫主义初期至后期因作曲家的审美不同这个标准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曲家们一直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去更好的表达艺术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创作观念是不变的,他们用自己的创作把德国艺术歌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予了它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二、19世纪浪漫派德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派的钢琴伴奏创作在整个德国艺术歌曲的伴奏创作中可谓是一座里程碑,不论是对之前的突破,还是对之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奠定了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并作为独具魅力的一部分随着德奥艺术歌曲流传到世界各地。

1780年,在奥地利出版的歌曲集中,首次出现了专门为钢琴伴奏写作的固定乐谱形式。从此,钢琴伴奏开始摆脱过去受数字低音束缚的影响,歌曲创作者开始更注意钢琴伴奏的作用与写作,在早期贝多芬与莫扎特的一些优秀声乐作品,如《紫罗兰》等中,都可以看到结构设计精致复杂的,和声运用成熟,又一定表现力的钢琴伴奏,它的发展也开始成为艺术歌曲由原来的民谣式抒情短歌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舒伯特作为德奥艺术歌曲德奠基人,不仅写出了优秀的声乐旋律,更为可贵的是发现了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用。从他开始,配有目的性、结构精致、与声乐部分和原诗意境贴切的钢琴伴奏成了艺术歌曲的重要特性,他使得歌词、旋律、伴奏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魔王》中以三连音来描写急迫的马蹄声,用低声部描写黑松林中的寒风呼啸声;在《纺车旁的格蕾欣》中不停旋转或中断的纺车声;《鳟鱼》中小鱼欢快地游泳以及跃出水面的景象,无一不在伴奏中烘托表现出来,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虽然舒伯特较之前辈更敢于使用浪漫主义的音乐元素,但其整体感觉仍是偏向古典乐派的风格,钢琴伴奏的写作尚未摆脱古典技巧的框架,而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表现技巧的新天地,他使音乐从古典和声和转调技法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与变化,丰富了表现手法和技巧,他的伴奏还吸收了复调音乐的织体写作风格,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扩大了钢琴的表现力。如果说舒伯特的歌曲去掉歌词&伴奏其旋律仍能表达出作品的基本情绪。舒曼则不同,在他的歌曲里你简直无法舍弃伴奏而单独歌唱,他有时甚至把整个意境的表现交给钢琴部分,而声乐部分仅是表现形象的因素之一,如歌曲《核桃树》,一开始优美的钢琴伴奏旋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灵,伴奏中高声部的旋律优美而充满了歌唱性,用钢琴把全曲所要表达的诗意意境唱了出来,伴奏中的主题在之后的音乐中又以间奏及转调的形式频频再现,独唱者似乎只是在这个总的情绪背景下的一个旁白解说员,歌唱的旋律就象是一个人在喃喃自语,在钢琴的烘托下诉说着,而在《献词》中则把歌声未尽之意交给钢琴,任由钢琴把它说完。可以说从舒曼开始,钢琴伴奏的表现力有了一个飞跃,它开始成为和歌声一起阐释诗歌的重要部分,在以后无论哪个时代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中,钢琴伴奏不再是陪衬,而是完美诠释歌曲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在笔者看来,舒曼之后的勃拉姆斯则似乎没有沿着舒曼的思路继续往下走,而是更像他的前辈舒伯特,在勃拉姆斯的创作中,可以说他力求每个部分的完美而又恰到好处的融合,从艺术性和歌唱性来讲,他更重视两者的平衡,他的歌曲并未将伴奏地位超过旋律声部,而是恰到好处地起到渲染和衬托作用,与歌声部分水乳交融,相映成趣,共同表达音乐地意境,在歌声和伴奏中寻求一种完美的平衡。

伴奏发展到沃尔夫就不再是和声乐同等重要的部分了,他把舒曼对于钢琴的这种重视性彻底确立了下来,“他带领我们登上了这样的舞台,在那里(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不仅是声乐的合作伙伴,而且经常成为高级伙伴,以至于在这里要说出‘伴奏’这个词会感到踌躇,因为该词似乎总会有些次要与从属的作用”[1]沃尔夫在创作时追求一种“交响性”的整体音响效果,歌唱的单声部性质使得他在写作时把它视作是整个作品得组成部分而非主要部分,而钢琴声部音色的多样性则为他的“交响性”提供了可能,钢琴伴奏成为了他作品中的重要部分,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克在1894年《新自由新闻报》12月号上写到:“我们作曲家常常使得钢琴伴奏成了主要部分,而歌唱旋律成了附加物,有时伴奏还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打断歌唱部分。”他的艺术歌曲不再是贵族式的抒情歌曲,而是把人声也视作一种乐器,融入到钢琴伴奏中,在钢琴织体的支持下一起达到整体音响效果的统一与协和。虽然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反传统并且不被接受的,但却对后来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期浪漫派的两大代表人物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在艺术歌曲的写作上就受到了沃尔夫的影响,马勒开辟了用管弦乐伴奏歌曲领域,写出了有管弦乐伴奏的“声乐交响曲”,施特劳斯也在其晚年写出了著名的充满诗意的《最后四支歌》,尽管这些作品可能不是那么适合用歌唱去表现,但是在伴奏创作上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否认的。

伴奏作为艺术歌曲的根本特点之一,在整个艺术歌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在这方面可以说在音乐形式上对艺术歌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确立了注重完整艺术美的表现观念,重视声乐与伴奏的一体性,也成为后世把它与法国艺术歌曲和俄国艺术歌曲比较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发展到后期的R·施特劳斯,马勒时代已经有用乐队伴奏,但也始终注意将声乐与伴奏两者在艺术表现效果上的统一。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体现在,钢琴伴奏在整部作品中与声乐部分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的,这时候钢琴伴奏不再是声乐作品的陪衬。伴奏部分的演奏风格要求要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主体风格相投。演奏浪漫派艺术歌曲的伴奏作品时,在触键方面不再全部运用指尖,而是要求运用指腹的柔度营造出声音的浪漫特征,在演奏过程也可以加入手臂的力量,使伴奏音色富有力量和深度,甚至有时要打破以往既定的规律,使钢琴伴奏演奏更具有戏剧性效果。在速度方面要比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强弱力度渐进变化应该丰富且有张力,同时要注意音后踏板更加复杂、细腻的变化。“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伴奏作品也要掌握浪漫的‘度’。这个‘度’可以理解为适度地增加浪漫的衬托,局限于钢琴伴奏的作用,因此在处理钢琴伴奏的戏剧张力时并不能把其当作是钢琴独奏来处理,还需要统筹琴声与人声的相互协调。”[2]

三、音乐创作中所传达的时代精神

纵观整个十九世纪德奥浪漫派艺术歌曲,从舒伯特的质朴到沃尔夫的“交响性”,再到理查·施特劳斯的诗意与戏剧性的结合,题材多种多样,风格也是各成一派,但其音乐所表达的内在精神却始终秉承着一条主线:自我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作曲家借助音乐中的人物、事件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中所传递的对“美”的无限追求,对人生的疑问、困惑与迷离,对“真”的探索,都表达出作曲家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思想?因为,他们的这种思想与德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有直接联系的。

十九世纪初,欧洲各国风起云涌地展开勒反对拿破仑地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推翻勒拿破仑的统治。然而,战争的结束给人们带来的并不是民主与自由,而是痛苦和失望,之后德国更是经历了百年的动荡,资产阶级革命的屡次失败,封建的复辟,专制的黑暗统治以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消失,使知识分子们感到迷茫与苦闷,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而又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音乐创作也深受文学创作的影响,与法国艺术歌曲(melodie)浪漫、细腻、柔软相比,德国艺术歌曲更多地透出一种深邃地意念,典雅与细致中又贯穿着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而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音乐家们无法将这种意识诉诸理性抗争,因此在他们的音乐中构造着各自内心的完美世界,追求自己幻想中的幸福。

舒伯特歌曲中,流浪者题材的屡屡使用就体现了这种追寻,说明作曲家试图通过艺术创作来寻觅自己的精神家园,《冬之旅》套曲中,树、河、鬼火、乌鸦、路标、旅店,这些静物都以一种冷的姿态出现,音乐中大部分以小调为主,色彩灰暗,似乎都是在引渡那个孤独的灵魂(也许就是舒伯特对自己的写照)去打破丑陋的现实生活的枷锁,去发现自我存在的真实意义,所以才会出现《春梦》那样无邪的需要用微笑去唱的旋律,虽然美好春天的幻梦被醒来后乌鸦的凄惨叫声打破,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作曲家对自由地追求,只是残酷的现实逼迫他只能把这种人生意义的追寻倾注到艺术创作去,把那份质朴的感情用音乐去抒发。

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在舒曼的创作中同样得以体现,《妇女的爱情生活》套曲中其中一首《指环戴在我的手指上》把女人一生最幸福的瞬间――结婚刻画的细致生动,内心的羞涩与激动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道来,期待与奉献更是淋漓尽致。可是到了最后一首《你终于使我痛苦.》却又让人感慨幸福的短暂,陷入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疑惑中。勃拉姆斯、沃尔夫、R·施特劳斯等也都用冷色调的音乐表达了这种疑问。

虽然在这些作曲家的音乐中所传达出的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大多充满了疑问、困惑与迷离,可是却绝非一种消极的精神,恰恰相反,那种在困苦中的坚持,对真和美的追求,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执着探索都是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的,这种时代的精神在今天也仍然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他们对生命的热情也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这也正是德国艺术歌曲到今天仍然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作为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十九世纪德国艺术歌曲给了艺术歌曲一个发展的新空间,它的兴起使得室内音乐会的形式开始流行,音乐家们开始能够脱离王宫贵族们而生存,艺术歌曲的演唱领域也人才辈出,作为一个典范,我们在其它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艺术歌曲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对于德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研习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深厚的艺术内涵,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优美的旋律,毫无疑问是值得深入探索的经典。当然对于德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特点的学习更多的要依靠深入的研究和平时的日积月累,多了解其它音乐题材及相关艺术门类的知识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德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精髓,真正的表现其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卡内著,晓兰译.沃尔夫:歌曲[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2]高辰媛.古典有致,浪漫有度摭谈维也纳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声乐作品钢琴伴奏技巧对比[J].艺术教育,2015(6).

作者简介:任卓(1982—),硕士,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青年教师,研究方向为声乐艺术指导。

作者:任卓

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 篇2:

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演变

【摘要】众所周知,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虽然说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钢琴这一乐器凭借其优美的音色,出众的表现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时至今日,钢琴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成为乐器之王。钢琴演奏是确保钢琴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所以,就钢琴演奏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钢琴演奏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艺术活动,一个成熟的、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在技术方面下苦工夫,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也是一个钢琴家以及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就钢琴演奏技术的演变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技术;发展演变

引言

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演奏者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而使用的一切手段,包括钢琴音乐知识的学习、体育锻炼等内容,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术。钢琴演奏技术的掌握不仅仅需要用心,还需要用脑去理解、体会,更需要经历长期的锻炼,这个过程不仅是比较枯燥的,需要钢琴演奏者的耐心和细心和决心;也是必须的也只有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才可能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第一架钢琴于1709年在意大利问世,之后,经过钢琴制造家对其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得钢琴的音域、音量、音色都日趋完美。时至今日,钢琴以宏亮的发音、宽广的音域、超强的表现力、趋于完美的音色、力度变化成为音乐界的佼佼者,在乐器中居于首位。与此同时,钢琴演奏技术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乐派等等多个发展时期。具体发展与演变的情况由下文所述。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诞生于1709年,而在此之前,有古钢琴、管风琴两种键盘乐器。古钢琴,体积比较小,音量也比较小,古钢琴演奏出的音乐很优美、纤细,比较适合在小范围内演奏;管风琴相比古钢琴来说,体系是比较大的,结构也比古钢琴要复杂一些,音色变化比较多,音量比较大,演奏出的声音比较严肃,有威严之势,常常用在教堂等比较神圣的地方。第一架钢琴是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在管风琴的基础上发明者制作的,在当时,从钢琴演奏技巧的层面来看,最有发言权的人当属巴赫,巴赫在钢琴的演奏上主要是沿用了古钢琴的演奏方法,运指轻微,漫不经心的弹奏动作,不管在谈什么乐句时,手都不会离开键盘的,整个演奏过程需要保持自然的手型,用第一关节来弹奏。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时代,巴赫对于钢琴的演奏技術是有着一定的贡献的,在此之前,音乐人主要应用六个手指头来演奏,大小拇指都垂在外面,巴赫解放了音乐演奏者的大小拇指,使得键盘乐器演奏的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和扩充。巴洛克时期,斯卡拉蒂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钢琴音乐人,他创作了双手交叉音区的研究技术,即迅速地实现远距离的大跳,快速的同音反复和超越八度的琴音演奏技术。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古典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古典时期主要是指1750~1820年这一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演奏技术也实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在古典时期,出现了维也纳钢琴和伦敦钢琴两种形式,而这两种钢琴在触键和音响上都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一种是以莫扎特为代表的使用维亚纳钢琴,弹奏键轻,手法灵活的流派,彈奏出的曲目也是比较流畅典雅;一种是以贝多芬、克列门第和克拉莫为代表的主要使用伦敦钢琴流派,伦敦钢琴键感是比较重的,弹奏出的乐曲比较丰厚圆满。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当时,两个流派有过一场现场演奏比赛,演奏者是莫扎特和克列门第。当时的比赛结果是,克列门第在演奏技法上占有优势,而莫扎特则在唱歌的方面具有优势。克列门第推荐使用的弹奏方法是尽量缩小手的动作幅度,整个演奏几乎只用手指去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运动。

在古典时期,钢琴演奏家克拉莫在演奏技巧上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的,克拉莫是克列门第的学生,在当时被贝多芬称作是唯一的钢琴家,与贝多芬有过琴技的较量,他提出的许多钢琴演奏技巧适用至今。比如,演奏者要面对钢琴,演奏者要优雅的坐在中央的部分,演奏者不能过于靠近或者是离开钢琴等。

此外,捷克钢琴家杜舍克也有着一定的贡献,他创造出了侧身演奏的研究技巧,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演奏者都是背对着观众的,而从他开始,钢琴演奏者可以用右侧视对着观众的演奏技巧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

三、浪漫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到达了钢琴音乐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很多钢琴音乐家,肖邦、李斯特等人都是浪漫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他们在这一时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贡献,包括钢琴演奏技术、钢琴演奏方法等方方面面。在浪漫时期,钢琴演奏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经很接近当今时代的水平。在浪漫时期,演奏的场地也由王公贵族的沙龙里转移到了剧场舞台上,这也是一大突破。在这一时期演奏技巧的突破主要是表现在从指到手,从手腕到前臂的转换,甚至会牵动到整个上半身。

在浪漫时期最有影响力的钢琴音乐家当属肖邦。可以说肖邦的一生都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钢琴诗人。”而对于肖邦来说,由于自身疾病的限制,他并没有力气演奏出强烈、猛烈、雷鸣般的音响。但是,他所演奏出的典雅的、具有高尚趣味的、千变万化、无限绝妙的音乐作品也是其他钢琴演奏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在钢琴演奏技巧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例如弹奏阶段的联系,最好从E大调开始;著名的五指练习法,精心弹好连奏、注意指触的柔和和均匀。他在弹奏的过程中,打破“清规戒律”,应用大指弹黑键,拇指从小指下钻过等技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四、印象派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印象派时期在钢琴演奏技术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的钢琴演奏家主要是法国人德彪西,德彪西是继钢琴演奏家肖邦之后又一位挖掘钢琴内在音响潜能的钢琴家,也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德彪西主张让人忘记钢琴是以槌击而发音的乐器,主张在弱音范围内做出更多的层次,在触键上则要求钢琴演奏家能够像抚摸一样掠过去。相比其他的钢琴演奏家,德彪西在演奏技艺和技巧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他演奏时要带上手套,对踏板的使用更是到了极致,精巧极了。

五、近现代乐派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近现代派是指20世纪以来的钢琴艺术,最重要的钢琴家代表要属巴托克了,相比其他的钢琴演奏家,巴托克在演奏的过程中强调“敲击性”,他认为钢琴本身是一种打击乐器,所以,在實际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钢琴这一特点,所以,巴托克更倾向于钢琴音乐的清晰、尖锐、突出、刺耳的感觉。可以说,在当时对钢琴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的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并继承了他这一特点。

20世纪,钢琴音乐呈现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奏家也对钢琴演奏做出了不同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钢琴演奏技巧,鲁道夫·布莱特豪鲁特比较重视手的重量和肌肉的协同,提出了“重量弹奏法”,他认为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手臂在松弛的状态下用手臂的重量去弹奏是一种钢琴演奏技巧;玛格丽特·朗是法国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他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演奏经验提出了他认为最重要的技巧——五手指的机械训练法,他认为,这种训练法不仅是一种钢琴演奏的技巧,也是打开一切技巧的钥匙。这一理论影响了很多钢琴家的演奏,为钢琴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六、俄罗斯学派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

谈到钢琴,无论是在钢琴作品还是演奏,都不能不提俄罗斯学派,这一学派在演奏史上曾有大量的世界顶级的演奏家,如李赫特、吉列尔斯等,俄罗斯学派对于钢琴演奏和训练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台,强调弹出来的声音轻柔均匀,音响谐实,他们认为钢琴演奏家必须努力求得技术,但并不是要在技术训练上多花时间就可以求得的,而是要切实下苦功才能求得的,练琴必须在精神和心理上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他们强调技术训练要和大脑、听觉相联系,反对单纯的机械练习,练习时要倾听自己所弹奏的音,讲求轻重均勻、音响谐美。在弹奏拄法上,要求利用身体自身的重量来演奏,追求自然、厚实、雄浑、粗犷。在运用上注重极强的民族风格。

七、中国钢琴的演奏

中国引入钢琴的时间是比较短的,仅仅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引进的时间不够长,但是,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也经历了新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在50年代,主要使用的是完全用手指动作来弹奏,不会运用身体的力量,在整个弹奏的过程中,手腕也是没有任何的活动空间的,甚至有的钢琴音乐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学生手腕活动,做好学生钢琴演奏的训练活动,会给学生的手腕上放置一个铜板之类的东西来控制。

50年后期,我国邀请了苏联专家,在钢琴教学上强调使用重量弹琴,要求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能够让肩、臂、腕、手掌和手指都放松下来,从紧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由于学习的片面性,致使当时很多曲目演奏出来显得动作过大,多余动作过多,不够完美,也不够优美。

随着我们不断的在学习中改进,不断的借鉴和吸收,不断的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演奏技巧,钢琴演奏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技巧,实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成绩,并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状态中。

八、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琴在当今的音乐表演中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觉、听觉体验,不仅有助于受众听众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听众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纵观钢琴演奏法的演变与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细小的手指动作弹奏到手臂以及身体重量的应用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学习钢琴演奏技术的演变史,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钢琴产生的时代与风格,作为钢琴演奏者、行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学习和尊重不同优秀钢琴作品所包含方法和内容,为钢琴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季丰来.从欧洲钢琴练习曲看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J].丽水学院学报,2009.

[2]孙宇.从机械到自然——16世纪到20世纪钢琴演奏技术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9.

[3]席悦.浪漫时期钢琴演奏技法的演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4]张雷.钢琴的“演变”对演奏技术的影响[J].阴山学刊, 1996(03):33-36.

[5]范元绩.钢琴演奏技术理论的发展──胡伯亮先生讲学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5.

[6]石霖.双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合作[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7]谢宁.论钢琴制造工艺的发展对钢琴音乐创作及演奏技巧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崔颖.钢琴踏板技法的发展特征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6.

作者:秦乐乐

钢琴演变艺术研究论文 篇3:

论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提议下,我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教育也必须要提升。钢琴本来是国外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更需要学习国外的知识和能力,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可以让学生提升欣赏能力,让他们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音乐的能力。让中国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知识提升得更多,但是由于中国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让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受到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必须要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钢琴教学的模式,才可以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钢琴。如今,最重要的一个钢琴教学运用就是双钢琴演奏的模式,所以,双钢琴演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本文就论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需要遵守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 钢琴教学 运用

双钢琴教学对于双钢琴教学来说,就是运用两台钢琴,由两名或多名演奏者通过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奏。双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演绎形式,同时也可以促进独奏者的全面发展,并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方式来提高钢琴教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双钢琴演奏形式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具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模式也是多么的重要。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钢琴的一个重要的进步途径,所以,本文阐述了双钢琴演奏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事项,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教学。

一、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

双钢琴演奏经过了一个非常长的演变过程,让钢琴教学的模式更加的成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过程,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

双钢琴的演奏从第一次登台亮相到现在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阵双钢琴教学热,一些国内的钢琴家开始研究并创造关于双钢琴的演奏作品,在不断的研究创新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钢琴刚刚进入到中国来的一个开端,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非常热门的时期。

现在双钢琴的演奏已经被搬入音乐教程中,在学校内的音乐教学中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组织小组形式的课程教学,并专门设立了双钢琴教学室等,以便双钢琴教学在我国能够更为普遍和良好地进行发展。这个过程中,钢琴的教学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双钢琴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了解双钢琴演奏的内涵。

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双钢琴演奏对于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钢琴水平,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音乐素质在双钢琴教学中起到作用

音乐素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想要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听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节奏感,让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更多的沟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沟通。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其他的学习来说,也應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素质

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学习音乐的学生要求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演奏的技能,让他们通过课堂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可以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才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不然的话,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教学,学生也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学习。

三、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一定的问题,钢琴教学中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这是在钢琴教学中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不能让学生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成为一个社会的接班人。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我国,钢琴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方式还是传统为主,一般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就会丧失掉兴趣,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压力,这样,更加不能好好的学习了,尤其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更应该要让学生自助的学习,但是钢琴如今的学习正好的避免了这个好处,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老师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生不能更好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者,老师的能力不足的话,就会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钢琴教学中,如果老师不了解双钢琴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三)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

双钢琴演奏的整体的教学应用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性,导致了学生没能按照学校希望他们学习的方向进行学习。教学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教材的不够严谨,不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时间进行教学安排不合理,也是学生不能更好的进行双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提升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途径

对于双钢琴演奏来说,钢琴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措施,才可以让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接下来就谈谈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

(一)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的演奏,演奏者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倾听自己声部的发音,也要倾听合作者的发音,要做到二者的融合,使二者的发音天然合成,这样才能彰显双钢琴演奏的魅力和特征。这样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过硬的素质。演奏者要使音乐充满敏感性,通过倾听,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奏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节奏,在调整中使演奏更加和谐和优美。在双钢琴中,声部有两个,一个是主奏,一个是伴奏,在学习过程中,要辨别声部,从合奏中去寻找自己的声部,这样才能让双钢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提升老师的能力

老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可以讓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提升老师的能力非常的重要,学校也要对老师能力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老师的能力不足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给老师进行教学的培训,让老师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当然了,老师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估,如果老师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要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裁决。

(三)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在练习中,演奏者要相互交融,做到合二为一,不能各管各的,不去考虑对方。在演奏中,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相互交流,使二者的演奏做到相互交融,这样才能提升演奏的整体效果。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全面素质,把情感都融入到演奏中,使合作更加具有情感化。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运用双钢琴演奏,提升钢琴教学,使钢琴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从而使钢琴教学更加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钢琴家。

参考文献:

[1]管芳芳,赵子琪.双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9):146-147.

[2]施忠亮,王月翰.插上一双钢琴艺术研究的“隐形”翅膀——从“钢琴教师论文评选”说起[J].钢琴艺术,2014,(01):25-28.

[3]侯颖君,白彩蝶.论双钢琴与四手联弹在钢琴教学中的特殊意义(下)[J].钢琴艺术,2015,(03):18-22.

作者:吴榆

上一篇:企业融资难与创业投资论文下一篇:学生审美个性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