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分析证券投资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其对我国股票市场资金面的贡献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同时其资金流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得到逐步的提升。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对于抑制市场投机氛围以及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更是有效地推动了金融工具多样化发展以及金融制度创新,对市场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相关分析证券投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分析证券投资论文 篇1:

企业应对证券投资风险策略分析

摘 要:证券投资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投资活动。证券投资存在着很多形式,不同的证券投资存在着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证券投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风险与投资人会获得的收益是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的,因此投资人在选择投资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所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不能仅仅考虑产品的收益问题。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需要采取合适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分散投资可以较少投资人的风险损失,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问题。笔者结合风险预防的措施,阐述了企业应当如何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证券;成本;风险

首先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没有根本上消除风险只是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就是说需要结合收益目标和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来分析,确定投资目标的风险价值,在此基础上寻求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尽可能小,或者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收益尽可能高的投资措施。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不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彻底的规避风险,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任何投资都具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有所不同。所以根据证券投资风险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一、对于系统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系统风险是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这种风险是无法通过分化投资来加以回避的,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其影响。系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避免的,因此合理的措施是必须的,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措施才能防范于未然。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首先,要降低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就要对大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便及时降低损失,当然还有一种在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就是证券投资者可以把期货市场作为转移商品价格风险的场所,在操作方法上,可以通过支付部分费用的形式,利用规范化的期货合约,也就是通过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以及定价格买卖商品的凭证,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对自己现有或将拥有的商品进行价格保险,从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按照出发点不同套期保值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

1.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套期保值还可以分为卖出与买入套期保值两种

(1)卖出套期保值。笔者认为所谓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适用于拥有商品的生产商或贸易商,他们担心商品价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损失。因此很多投资者会提前出售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产品,以预防产品出现价格的大幅度下滑。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投资者的投资压力,因此卖出套期保值是非常有效地方式。

(2)买入套期保值。以期货和现货基差假设不变为基础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最后的结果是盈亏抵消的。而在现实交易中,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波动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了企业出现期货账面额外的盈利或亏损,不过赚取利润并不是套期保值的最终的目,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才是其终极目标。换句话说,如果企业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那么其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面前的风险实际上是敞口的,特别在类似于2008年这样的金融危机和潜在经济衰退的威胁下,企业的经营是非常需要这类规避风险的工具。此外,证券套期保值可借助股票指数期货如香港恒生指数期货等来实现,这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利用股票指数期货和债券利率期货交易

套期保值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后果。市场中的产品价格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同时带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套期保值是非常必要的。

二、避开风险

对于证券投资风险的系统风险来说,投资者可以事先预测风险产生的可能程度,判断导致其发生的条件和因素,在投资行动中尽可能地驾驭它或改变行动的方向,掌握自己的投资的投资方向避开风险。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擇机买卖。当投资者以及事先判断出股票价格上升进入高价圈,随时有可能转向跌落时,就应该立即抛出现有所持有的股票,耐心等待新的投资时机,此时价格的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只有适时的抛出才是最为合理的选择。当股价处于调整盘局阶段,难以判断股价将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时,可以暂时不要采取投资行动,呈观望状态。不能轻易的抛出也不能随意的持有,应当在合适的时间采取合理的方法。时间对于投资者至关重要,因此投资者应当把握合适的时间进行买卖,不宜拖得时间过长。第二,避免贪婪。投资者还应该做到不买最高,不买最低。如果在股价最低时买入,最高时卖出,投资者虽然能获取最大差价收益,不过,由于股价的波动性和难于预测性,别说是一般的投资者,就是那些投资专家也很难做到卖最高、买最低的理想状态了。投资者很难把握如何买入和卖出。投资者如果能够做到在低价圈内买人,高价圈内卖出就相当不错了。所以做到一般的高价买入低价卖出就应该满足,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贪图高利,不如等待你的就是更大的损失了。第三,最好不碰过冷或过热的股票。可以这样说,过冷的股票,价格虽然低廉,但是波动较小,上涨空间有限,没有力度,成交量小,变现能力差,如果购入后长期持有,持有它本身就是一种损失;而过热的股票,股价暴跌暴涨幅度偏大,成交量大,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住其买卖时机,稍有不慎,没有操作成功,损失会更大。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当谨慎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的股票,而不应当盲目的进行非理性的投资。笔者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谨慎投资,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当从多角度分析考虑,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前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环境背景等社会因素,任何投资的收益都与经济状况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笔者认为,投资人应当分散投资,不能将全部资金投入到一种产品中。分散投资可以从根本上分散投资风险,减少不可预计的损失。分散投资已经成为投资人热衷的投资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当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投资,以免造成财产损失。投资存在着风险,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谨慎选择。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需要采取合适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防止财产的流失。投资人应当丰富自身投资知识,同时积累投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勤.浅论证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原则[J].经济师,2016(04).

[2]郭佳楠.统计学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研究[J].商,2016(06).

[3]邢燕.透析证券投资鳄鱼法则[J].科技视界,2016(09).

[4]唐祺贺.证券投资相关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31).

[5]潘扬.浅析我国证券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

[6]王颖娟.我国证券投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7]朱文健,翟虎林.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与证券投资相关性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8]沈春耀.“证券投资活动”的标准应明确[J].中国人大,2012(16).

[9]李蔬君.论证券投资战略的对比分析与相互融合[J].当代经济,2009(14).

[10]张璐.浅议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及其防范[J].技术与市场,2009(12).

[11]李昌云.浅谈企业战略差异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商场现代化,2016(03).

[12]赵君.试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6(01).

[13]侯晓红,赵灵敏.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10).

[14]汪剑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时序演进与原因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15]欧阳爱平,周宁.市场化程度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的数据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

作者简介:李彰凌,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

作者:李彰凌

相关分析证券投资论文 篇2: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

摘 要: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其对我国股票市场资金面的贡献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同时其资金流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得到逐步的提升。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对于抑制市场投机氛围以及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更是有效地推动了金融工具多样化发展以及金融制度创新,对市场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及相关建议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

1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证券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基金业的产生。基金产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个人投资者而成为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主力,同时其与传统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行业并列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必要从证券投资基金本质上对其有深刻的了解,因此需要对其概念及内涵进行明确。但本质上内容是一致的鉴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公募基金,因此以下所有阐述均是针对公募基金来展开的。本文对证券投资基金所做的定义主要是采用中国证券业协会界定的概念: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具体见图1)。

2股票市场波动的界定

波动原属物理学概念,指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及其上下不定的变动。Madhavan(1992)将波动引入金融研究领域,并将波动性解释为金融资产价格在幅度方向上的变化,但这一定义只考虑波动的一个侧面。3Glen(1994)进一步将波动理解为资产价格变动的频率及幅度。结合目前已经为大众所接受的各类定义,本文对波动性的定义是:金融资产价格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波动,它所反映的是金融资产的收益风险。从学术角度讲,波动性可分为基本波动性(FundamentalVolatility)和临时波动性(TransitoryVolatility)。前者主要是指价格随着非预期的证券资产内在价值的变动而产生波动,这是较为合理的波动。临时波动性主要是指不知情交易者所做出的交易行为引起了证券价格的波动,这类波动是不太合理的波动。股票波动性反映了股票价格对其内在价值的背离程度,是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基准线而产生的双向的震动。股票内在价值未来的波动决定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股票价格的波动不应该超过股票价值波动范圍。如若股票价格的波动超出其内在价值波动的范围,这就表明股票价值的信息未能通过价格真实反映出来,也表明市场是无效的。适度的股票价格波动性不仅仅能够帮助保持适当的股市流动性,也是保障股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过度的股价波动性就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效应。

3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

3.1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正面影响

传统上我国公众将闲散资金存入银行定期,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投资理念的进步,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方式,将社会中的闲置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使市场资金容量快速增长,如果市场规模较大,个人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对市场稳定起促进作用。相比散户,证券投资基金具备专业的投资技术,更加注重长期回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

3.2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者获得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彼此之间了解的程度也较高,有很大的可能性作出相似的投资决策,即基金的羊群行为,从而导致某一只股票的大量买进或卖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决定了他所获得的报酬多少,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金经理可能采取正反馈交易策略,即所谓的“追涨杀跌”,这种短视行为导致基金管理者不断改变投资组合,追随市场的热点,买入市场表现强劲的股票,卖出市场表现不佳的股票,从而增強了股票市场的单边走势,使股价越来越偏离其真实价值,增加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从市场环境来看,由于我国基金市场起步较晚,市场的导向作用还不明显,相关政策影响还不到位,这给了一些基金公司操纵股价提供了便利,甚至有一些不良的基金管理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配合庄家操纵股票市场,帮助庄家获取不当利益,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造成了股价的异常波动。

4相关建议

4.1健全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存在平时放松、事发严打的特点,这助长了许多投机性行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屡见不鲜,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监管机构要从根本上健全法律监管体系,提高监管力度,最大化揭示风险,保证市场信息平等、自由地流转。从监管时效上看,我国股票市场多是事后监管,一些违规行为对股市稳定的冲击难以平复,因此需要建立动态化实时的市场监管机制。

4.2促进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转变

机构投资者虽然在近十年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仍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由于个人投资者在信息搜集渠道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受限,且个人投资者其交易行为具有盲目性,容易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个人投资者更容易产生羊群行为,促使采取正反馈交易行为,在股票市场上追涨杀跌,从而致使股票价格偏离其合理价值水平,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相比于个人投资者,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渠道还是投资运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机构投资者能够从多个渠道搜集市场信息,并能够依靠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做出合理科学的投资决策,且机构投资者理性的行为容易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这使得其能进行科学的运作,通过负反馈交易行为抵消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促使股票价格回归其价值,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需要转变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占比,最终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结构。

4.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多元化股本结构

基金的投资策略受到上市公司股票质量的极大影响,而我国部分上市存在着诸如发展质量不达标、相关业绩没有长足保障、不注重长期投資价值、甚至财务造假等导致基金无法以基本面为基础进行投资而只能进行短期投机。因此要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实现公司持续高成长发展。一方面,从准入上严格把关,提高对虚假包装等违规上市的企业和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不符合上市标准的决不允许上市。另一方面,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强化上市公司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股市整体股票质量。

4.4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合理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由于基金交易涉及的资金规模庞大,单笔交易量往往对股票价格的走势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严格管控交易決策过程,规范投资管理程序,制衡相关决策人员和具体交易操作人员的权利以防出现操纵风险。改进现有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不能以短期盈利指标作为衡量其业绩的唯一标准,要建立起一套能够科学反映基金资本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业绩评价体系,引导基金强化长期投资意识。

4.5加强我国信托文化的构建

证券投资基金实质上是一种信托产品,它是基于信用及信任而产生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管理层的大力推动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美国共同基金实现这样的发展却经历了半个世纪之久。快速的发展使得信托文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热情主要是由其高回报引致,而且多数投资者忽略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主要是通过资产组合的长期持有获得资本的增值,转而热衷于追逐短期内的收益,他们倾向于随着市场情况发生变化选择买入或卖出基金份额,这样会无形中造成基金的被动投资,从而影响基金的运作及市场的稳定。同时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也会使得多数投资者对基金的运作产生质疑,导致其对于资产长期委托基金进行运作有所顾虑,从而致使投资者倾向于进行短期投资。因此,应当重视社会信托文化的建立,并对投资者进行投资理念的教育,影响其行为,让投资者能够对证券投资基金这一信托产品有深层次的了解,让投资者能够选择通过购买基金份额进行理财投资,从而逐步改变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构建更为公平公正的证券市场。当然,这一过程中也需要证券投资基金遵守其对投资者所做的承诺。这也是大力发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需要首先建立的制度文化。

5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为了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环境,证券投资基金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成长,管理层希望它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人们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行为并不是那么科学理性,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因此深入认识证券投资基金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在引导机构投资者促进股票市场完善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卿.证券投资基金与A股市场波动性相关分析[J].时代金融,2012,12:229-230.

[2]吴俊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5,09:247-248.

[3]熊康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交易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5,33:156-159.

作者:姚垚

相关分析证券投资论文 篇3:

我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变动来源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状况,全面展示198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情况,并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结构出发,针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变动源于货物贸易余额的变动,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波动源于证券投资余额的波动,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稳步变动不是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收支;一级账户;变动分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国际收支(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是一种统计表,它系统地记载了

特定时期内某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及转移项目。此处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反映了该时期国际交易的总体状况,它与国际收支头寸共同构成了一国外部经济状况的两个方面,是一国经济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国际收支活动事项的账户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统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五版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金融交易,包括3个一级账户,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包括所有需要补偿的实际转移与全部无偿转移,下设3个次级账户,分别是货物与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显示一个经济体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所有权的变化及其他方面的变化,下设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两个次级账户,资本账户下又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账户下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与官方储备。

我国从1982年开始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在账户设置上,我国的官方储备单独设置储资产备账户,因此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4个一级账户,分别是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本文从国际收支账户结构设置的角度,分析各个一级账户的变动状况,并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变动来源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余额顺差始于1994年,经常账户及资本与金融账户双顺差的局面始于1999年,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开始迅速增长,以1982年为基期,2007年经常账户余额增长速度为1.7倍。

我国经常账户变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非常广泛,有直观的描述性分析,也有复杂的计量模型分析。研究角度也多种多样,焦武(2008)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经常账户的中长期因素,结果表明,实际经济增长率及金融深化程度等是影响我国经常账户变动的宏观基本面因素,文章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经常账户下设3个组成部分。1985年以来,贸易差额与经常账户差额的走势相当一致,如图1所示。货物贸易顺差额的巨幅带动了经常账户的大幅顺差。2005年后,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额迅速增加,同时经常项目差额也迅速增加。因此,从经常账户的内部结构看,货物贸易顺差是形成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了本国与外国的资本流动,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也是持续多年保持顺差。与经常账户相对而言,其顺差来源具有不确定性,总的来看,资本与金融项目在1999年以来波动比较大,而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稳步上升并不能稳定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的变化,如图2所示:

进一步分析证券投资额的变动对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变动之间的关系表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的大幅不规则变动是由于证券投资差额巨幅变动引起的。在2006年,证券投资差额为-67557万美元,证券投资额的大幅减少引起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降低,尽管当年的直接投资差额为56934万美元,直接投资差额仍然比较高,但是总体上看,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仍然被拉低了。

三、储备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略有不同,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把储备资产账户设置为一级账户,记录了我国外汇储备额的变动。可见,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中,储备账户的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胡燕京(2005)用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并分析了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在1990年以前,我国总体上的外汇储备水平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小。1994年以后,我国的储备账户绝对量持续增长,1982年以来,我国的储备账户余额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变动如图3所示:

四、净误差与遗漏变动情势分析

由于统计口径与数据来源的多样化,统计误差在所难免,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都设置了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以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惯例,只要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占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进出口额的比重不超过5%,都可以接受。诚然,除了统计上误差形成了该项之外,一部分未被官方记录的跨境交易,也可能导致国际收支的借方与贷方余额不等。通常,如果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且出现的次数不再具有随机性,则意味着有资本外逃现象;如果出现在贷方且不具有随机特点,则说明有热钱流入。尽管资本外逃或者热钱流入与净误差与遗漏的数额不等,但是有统计表明,热钱流入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贷方余额的原因之一。1982年以来我国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的变动如图4所示。1991-2002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2003-2005年出现在贷方,2006年出现在借方,而2007年重新出现在贷方。这种变动趋势与非正常资本的流入与流出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2008年国际收支各账户的变化

截至2008年6月,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191718万美元,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额为71931万美元。至此为止,我国仍然处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状态。国际收支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与2007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货物贸易顺差的增加仍然是拉动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重新回到上升轨道,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逆差转为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沿着资金链条向纵深方向发展,演化为华尔街金融危机。受此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经济形势出现下行风险,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动荡下挫,世界经济披上了黯淡的冬装。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我国经济金融形势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体经济层面,涉外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流导致投资压缩。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669986万美元,国际收支仍然保持双顺差,并继续增加外汇储备额。

六、结论

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局面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和业界纷纷讨论如此显著的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积极寻找应对措施。理论上认为,调节国际收支均衡的主要政策为汇率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汇率政策能否有效调节国际收支的问题吸引了一批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研究,研究者各抒己见,研究结果各有千秋。

本文对于198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出现了新的特征,2005之后,国际收支账户余额的波动比较大。针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变动源于货物贸易余额的变动,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波动源于证券投资余额的波动,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稳步变动不是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波动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焦武,许少强.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长期变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2Q1-2007Q3多元时序数据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1).

3、胡燕京,高向艳.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05(2).

4、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J]. 世界经济,2002(9).

5、胡智,邱念坤.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兼谈货币主义汇率调节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J]. 世界经济研究,2006(2).

(作者单位:田艳芬,吉林大学商学院;邵志高,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作者:田艳芬 邵志高

上一篇: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新教材新教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