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计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本课题拟以伏邪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参红通络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观察其在中医症候变化,心绞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事件的发病率以及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期进行门诊随访及住院的疗区病人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基数为60人,一组为参红通络颗粒组(试验组),另一组为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各30人且均符合诊纳排标准。试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红通络颗粒,用法为日2次100ml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则在同种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用法与上述相同。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出现:猝死、心衰、新发心梗、心梗需要血运重建等事件的概率、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变化、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把收集记录好的患者的临床信息应用SPSS19.0软件来统计分析计算。结果:1、中医症候方面:在中医主症胸痛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0.0%。在中医主症胸闷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经过秩和检验得出,胸痛与胸闷两个主症用药前后进行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医次证方面,经过治疗后的秩和检验,口粘与倦怠乏力、脘腹胀满三个症状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肥胖症状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口粘、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肥胖四个次症的组内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方法都可改善上述症状。2、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80.00%,对照组在治疗2周和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23.33%和43.33%,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证明试验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上的效果要强于对照组。3、恶性心血管事件的比较:猝死率和心衰率以及新发心梗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心梗需要血运重建率上的比较,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4、心电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63.33%,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6.67%和50.00%,证明两组相比,改善心电图的作用相近。5、hs-CRP水平比较:经过1个月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分别为13.14±3.84和15.26±3.36,两者相比,用药后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对降低血清hs-CRP水平的作用更大。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状、症候以及心绞痛症状均能通过参红通络颗粒的治疗得到改善,此外,应用参红通络颗粒还可以控制hs-CRP的程度,以及有效的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参红通络颗粒;心血管事件

学科专业: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二、西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2.试验方案

3.疗程

4.技术路线

5.观测项目与指标

6.疗效评定标准

7.统计方法

8.临床研究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上一篇:互联技术通信网络论文提纲下一篇:政治课堂教学网络环境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