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技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主要从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治理技术进行研究比较,对不同地质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然后对其治理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第一篇:治理技术论文范文

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科技的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掘进工作面瓦斯灾害事故不断增多。对此,本文在分析了煤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灾害事故频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能有效治理掘进工作面瓦斯,大幅减少掘进工作面瓦斯灾害事故,更好的保障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瓦斯事故;原因;治理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瓦斯事故原因

(一)采掘深度与开采强度不断增大

随着我国煤矿科技的发展,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综合机械化掘进已成为很多矿井主要采用的掘进方式。该掘进方式掘进强度大、掘进速度快,工作面落煤、装煤以及运煤连续性强,这样工作面易涌出大量瓦斯,瓦斯灾害事故也会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煤矿埋深的增大煤层瓦斯含量也会增多。在矿井向深部开采发展的过程中,煤层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问题也会越来越难。这也使得矿井瓦斯灾害事故越来越多。

(二)集约化开采程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在煤矿开采强度及开采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煤矿开采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一些煤矿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回采率,正在不断增大采区走向长度。掘进巷道内煤壁暴露面积越来越大,掘进作业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工作面涌出瓦斯量不断增多,非常容易造成瓦斯超限,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三)瓦斯治理技术及通风设备跟不上

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矿井煤炭资源量不断减少,掘进巷道长度越来越长,巷道漏风量不断增多,通风阻力不断增大,这样到达掘进工作面的实际有效风量会越来越少。要想使掘进工作面获得更多的有效风量,需增大局部通风机的最大供风量,但对于供风量的增加受很多技术条件以及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大功率通风机只适合在部分矿区运用,使得瓦斯治理更加艰难。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

(一)强化工作面预测

掘进工作面在实施采掘作业前,应先进行预测作业。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把采掘工作面细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与无突出危险工作面。特别是采掘突出危险工作面前,应先进行相关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突出危险。应先在充分了解工作面前方具体地质构造、所含瓦斯浓度与应力大小的情况下,采取相关措施如预抽瓦斯、进行松动爆破以及固化煤体等措施来防治突出危险。

(二)增大供風量

装设大功率通风机。借助充足的风量可有效稀释掘进施工面瓦斯浓度,更好的保障安全生产。在巷道断面面积大小变化不大时,通过装设大功率通风机,可显著增大掘进工作面通风量。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无法无限的增大通风机功率,再者基于技术经济因素,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也不益过大,不能无限制一味的增大风量。

(三)瓦斯抽放

随着人们对瓦斯抽放技术的长期探索研究,当前形成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各类地质条件与巷道布置方式下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已较全面,并有相应的成套装备与技术可供人们选用。

(1)地面钻井抽放。该种抽放方式主要用来对老采空区内积聚的瓦斯进行抽采。在工作面回采作业中,由开切眼起,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形成的采动裂隙也会越来越大,其中位于采空区中部的采动裂隙通常发育最明显,当采动面积足够大后,采空区中部的采动裂隙会逐步压实,这时通常在采空区四周会形成一连通的采动裂隙发育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采动裂隙“O”型圈。参照卸压瓦斯抽放“O”理论,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常应在距工作面巷道30m与70m之间布设采动区钻孔,这样可更好的抽放采空区瓦斯。

(2)井下定向水平长钻孔抽放。该方法属于煤巷掘进前的一种预抽法,可大幅降低煤壁掘进时瓦斯涌出量,使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小,实现安全掘进。此外,为提高实际掘进速度,应在掩护抽放的情况下进行钻孔,如我们应用千米钻机可钻出长钻孔与拐弯钻孔,使煤层裂隙更大,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可进一步提高预抽煤层实际抽放效率,有助于巷道更高效、更快速的掘进。

(3)巷道抽放。巷道抽放法可对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以及煤与瓦斯突出问题进行有效防治,但这样方法易造成瓦斯抽放工作与煤巷掘进工作彼此影响,易引发采掘平衡失调等问题,且采用巷道抽放法治理瓦斯只适合治理透气性较好的煤层瓦斯。

(4)平面扇形边掘边抽。当前,国内很多高瓦斯矿井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用边掘边抽方式来对瓦斯突出问题以及瓦斯超限问题进行防治。

应用边掘边抽瓦斯治理技术,可有效治理高瓦斯具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这种瓦斯治理技术的主要优点有:可改善煤体内部物理力学性质,使掘进煤层时的突出危险显著降低;可有效防治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有利于更快速的掘进高突区域煤巷;有助于缓解突出矿井采掘关系失调现象,可进一步提高采掘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使巷道掘进时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减少,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矿井瓦斯超限问题,使通风瓦斯管理更简单,掘进巷道作业环境更良好。边掘边抽治理瓦斯技术的缺点主要为:在给巷帮钻场进行钻孔施工时,易引发局部瓦斯积聚现象;实际封孔质量要求相对较高;需进一步深入优化钻孔与煤壁间参数;进行掘进作业时需掘钻场较多,巷道掘进施工量显著增大;对于平面扇形布孔,只能在薄煤层与中厚煤层中适用;由于掘钻场、钻抽放孔以及铺设瓦斯管路等都需在同一巷道内开展,巷道内施工工序多,不易组织管理,且各工序间易发生脱节,易影响快速掘进。

三、结语

总之,煤巷掘进工作面是瓦斯灾害事故的高发区,一旦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必然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灾害事故多发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充分治理掘进工作面瓦斯,以有效防治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灾害事故,进而更好的保障巷道掘进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旺旺.高瓦斯薄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2014(12):6063.

[2]孙全发,杨文華.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在高瓦斯煤层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0(11):4548.

作者:何璐翔

第二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从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治理技术进行研究比较,对不同地质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然后对其治理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

0.前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矿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们物质和经济的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齐全。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各种各样的破坏性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就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1.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1.1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

大多数的矿山均采用爆破式开采,开采过程中炸药和钻孔,运输等柴油动力设备等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矿山的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没有除尘设备。矿石产品在粉碎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所以矿区土地便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导致岩石裸露、水土流失。关停后的采石场,废石堆、废渣处理不到位,在大风天气影响下,往往成为沙尘暴的源头。矿区周边村庄的群众白天都不能在外晾晒衣服,周边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路泥。而且,采矿作业和矿产品加工产生的巨大噪声[1]。不仅对采矿工人造成危害,还恶化了矿山周围居民区的劳动,生活条件。

1.2资源被破坏

由于受土地权属的影响,早期的露天开采多以村集体或个体经营户主,缺少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露采矿山废弃物,土石堆放和加工,运输场地压占和破坏大量土地资源。森林因开山采石而砍伐,农田因采矿或堆放矿山废弃物而破坏和荒废受利益影响,矿山企业与村民私下达成补偿协议占用土地,矿山开采点多、规模小,矿区周边的土地被占用、损毁。另外,露采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表土的剥离,使原来生长在土层表面的树木,植被遭受破坏[2]。矿产品加工和运输产生的粉尘覆盖又影响了矿区周围植物的生长。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土,废石等的随意堆放不仅压覆了大量的土地,也毁坏了原生森林,植被,恶化植物群的生存条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造成覆盖率降低$剥离后堆积形成的废石,土堆,由于缺乏相应的覆盖和固定措施,结构松散,在降雨和地表径流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动,毁坏附近的植被。

1.3次生灾害

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早期的露天开采业户多以高台段和竖向爆破等方法开采,停采后的山体立面局部岩石破碎松动,危石、松石、浮石危险性较大,随着长期风化和受恶劣天气影响,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崩塌,滑坡是露采矿山最常见,最易发的地质灾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危害十分严重。加剧了坡体岩层裂隙的发育程度。采石后形成的陡壁,掌子面,深大采坑和废弃物堆积,改变了山体及其周围地形地貌的稳定性,在降雨等条件下。常沿着岩土接触面,软弱面,断层面和节理裂隙面移动,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或存在崩塌,滑坡灾害的隐患。同时,矿山企业开采的废渣随意堆放、超负荷堆放、顺山沟堆放,如果遭遇强降水,极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对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以及周边房屋、土地、林木等财产造成威胁。

2.对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

2.1传统的治理技术

在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多属于传统工程治理技术,其源于土木工程和地质工程,如:土木工程中最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和地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边坡治理技术。传统工程治理技术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或加强地质结构、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传统工程治理技术的治理对象可以概括为非稳定地质体。主要针对天然及人工边坡失稳、地下开采顶板冒落、地表浅层岩土体变形、水文地质结构破坏等矿山环境问题实施治理[3]。

2.2生物治理

生物工程技术的治理对象主要是受污染严重的地质环境载体,包括:矿区内及周边受到污染的地表与地下水体、直接或间接受到污染的岩土体。常用生物工程治理技术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工程治理技术是生物超富集技术。具体我们可以采取植物挥发法,植物稳定或钝化法植物吸收与富集法。

2.3自然恢复

对于开采规模小,采矿形成的边坡高度一般小于5m已经停采废弃多年的矿山来说,它经过自然坍塌,坡度平缓,没有地质灾害隐患,开采面和场地上不同程度地生长有植被,而且位置偏远。不在村镇和主要道路附近,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可以不用实施专门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主要依靠自然力任其自然恢复。生态恢复强调了在通过工程措施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功能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本身的恢复功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成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3.关于治理模式的探讨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而使得矿山开采业迅猛发展,已经并且持续地对矿山环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量矿山环境问题发生,并进一步导致了各种矿山环境效应的形成。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来解决问题。根据矿山开采程度与矿山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可宏观地分为两类治理模式,即:以预防并控制环境效应发生为主导思想的治理模式,以及针对环境效应现状的治理模式。

3.1预防的治理模式

防控治理模式适用于新开矿山和生产历史较短的矿山。矿业开发必然要介入矿山环境,打破原有平衡状态,这似乎是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为此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矿山环境问题防控治理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矿业;以矿业开发促进环境建设。它包含两个基本观点:矿业开发应以保护环境作为行为准则,不可过度开发,更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作为开发的代价;矿业开发是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获利的同时就应当对于环境建设有所投入,以作为回报。

3.2针对环境现状的治理模式

不同于防控治理模式,后效治理模式适用于生产年限较长、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已发生一定程度环境效应、治理难度大的生产矿山和废弃、闭坑矿山。基于矿山环境问题对应的环境效应分析,对矿山生态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和制定治理规划时,总是以发展与环保双赢为追求目标。矿山环境问题后效治理模式依据矿山环境科学管理目标,根据环境效应等级和治理难度确定治理次序,以治理效果作为衡量尺度,以指标控制作为管理手段。

4.结语

以上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对比,并针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两种治理模式。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进行合理的治理,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涛,余宏明.尾矿坝排渗方法对比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6):94.

[2]何同庆.尾矿库的垂直水平联合排渗.采矿技术,2002,2(l):37-39.

[3]段其福,毛卫东,罗德洲等.尾矿坝浸润线降深自流排渗技术及应用.金属矿山,1997(8):1-16.

作者:韩士平

第三篇:IT治理及其思路:“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治理

[摘 要] “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是困扰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本文在介绍“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把“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归因为技术原因与管理原因的不足,指出IT治理的缺失是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产生的核心原因,最后提出“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IT治理的思路;同时,针对我国财政部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出看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IT治理;内部控制

一、“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信息技术投资的障碍

进入21世纪,一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图景。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经济正在浮现,人类联系与沟通的障碍正在从地理障碍向网络障碍转变。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所以,人们寄望于经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①。因此,人们希望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投资能够获得期望生产率。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发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②: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投资未能获得期望生产率,一般称之为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虽然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却是远远不足,一般称之为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③。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现象表明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真正两难的矛盾,也就是“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但本文认为,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只是存在表面上的矛盾,并不存在真正两难的矛盾④。

1. 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与相关的研究成果

虽然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但是直到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信息技术投资规模才越来越大,人们才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投资效果。当时,人们还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会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Porter和Miler也在理论上分析出信息技术能够以3种途径影响竞争:引起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变化,支持新产业或新业务产生,利用信息技术的企业产生竞争优势。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这一看法产生怀疑。最早关注这一领域的是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Roach。他在1987年4月22日发表了题为“美国技术困境:信息经济的多重性”⑤的论文,分析了美国经济生产率自1973年以来缓慢下降的原因,发现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影响甚微,产生“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⑥现象。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Robert Solow 在1987年7月12日的《纽约时报》书评专栏发表了非常简短但引起激烈争论的著名论断:“除生产率统计之外,处处可见计算机时代”⑦。从此,信息技术投资效果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投资未能获得期望生产率,信息技术投资与提高生产率存在选择的矛盾。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制造业领域内,研究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代表学者有:Loveman(1988)、Osterman(1986)、Baily Chakrabarti(1988)、Weill(1990)、Morrison Berndt(1990)、Barua,Kriebel和Mukhopadhyay(1991)、Siegel和Griliches(1991)等,这些学者的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发现如表1所示。

表1 制造业上的IT研究

数据来源:Erik Brynjolfsson.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togy:Review and Assessmen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3(12).

在服务业领域内,研究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代表学者有Cron和Sobol(1983)、Baily(1986)、Franke(1987)、Harris和Katz(1989)、Alpar和Kim(1990)、Parsons,Gotlieb和Denny(1990)、Noyelle(1990)、Roach(1990)等,这些学者的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发现如表2所示。

表2 服务业上的IT研究

数据来源:Erik Brynjolfsson.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togy:Review and Assessmen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3(12).

总之,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投资未能获得期望生产率,信息技术投资与提高生产率存在选择的矛盾。

2. 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与相关的研究成果

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投资能够获得期望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的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提高,反而是远远不足。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有许多统计数据证明,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并没有因此更多地投资于信息技术,相反,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远远不足。如:Devaraj(2002)对8家医院3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Brynjolfsson & Hitt (1998)对组织分散程度与信息技术水平之间的生产率效应的研究表明:分散决策和高水平信息技术投资的企业要比其他类型企业有更好的竞争优势。据美国商务部1998年4月公布的研究报告《浮现中的信息经济》(P97),在1991年,美国信息技术占经济的比例为6.1%,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为6.2%,互联网商业化以后,信息技术对名义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提高。在1994-1998年间,美国信息技术对全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1.16%,而同期,信息技术占经济的比例为6.8%~8.2%。总之,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因此而增多,但是信息技术投资水平仍然远远不足。

总之,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主要论点是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的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提高,反而是远远不足。

二、IT治理的缺失:“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根源

1. 当前“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归因

西方国家的学者针对“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提出了各种解释。经过归纳,本文认为,解释“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播的解释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卫·保罗提出传播的解释,他认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需要一段时间。一旦信息技术传播开来,信息技术的效果就会得到真正的实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格林斯潘也认同这一说法。

(2)聚集效应的解释

美国西北大学Robert Gordon(1999)提出聚集效应的解释,他认为信息技术是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必须通过一种整体性才能带来生产率的整体增长。

(3)滞后效应的解释

美国牛津大学Paul David(2000)提出滞后效应的解释,他认为信息技术渗透率达到50%时,信息技术对生产率才会产生显著影响。Brynjolfsson(1993)认为是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调整有个滞后效应的过程。

(4)测度理论的解释

Diewert(1997) 和Wolff(1997)提出了测度理论的解释,他们认为,由于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的测度困难而导致不能真正评价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Leonard(1999)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一假说。Bakos(1998) 和Brynjolfsson(1993)也都认同这个解释。

(5)周期性理论的解释

美国Gordan(2000)提出周期性理论的解释,他认为经济增长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企业倾向于先提高劳动和资本密集的投入量,在此之后才调整工人和机器的投入量。

(6)利润的再分配和扩散的解释

Brynjolfsson(1993)提出信息技术的利润的再分配和扩散的解释,他认为信息技术对整个行业或社会来说是非生产性的。由于信息对租金扩散极为敏感,信息技术的利润的再分配和扩散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起到重要作用。

(7)信息技术管理不善的解释

Brynjolfsson(1993)和Bakos(1998)都提出了信息技术管理不善的解释,他们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技术投资不能带来预期的生产率。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在信息技术发展前期,由于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狭窄、通用性差和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投资不能带来预期的生产率。

2. 当前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主要研究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投资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再是“信息技术投资是否有回报”,而是“应该如何最好地使用信息技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西方国家在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没有宏观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微观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但相对系统地讨论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投资的“利益实现途径”

加拿大的约翰·索普(John Thorp)在其1999年出版的《信息悖论》一书中提出信息技术投资的“利益实现途径”,包含3个基础和3个必要条件。3个基础的内容是:从独立的IT项目管理到经营计划管理的转变;从项目的自由竞争到受约束的组合管理的转变;从传统项目管理周期到全周期管理的转变。3个必要条件的内容是:参与者的责任心,以便确定其是投资计划的积极、持续拥护者;相关测度系统,以便解决利益实现过程中的计量问题;变革的超前管理,以便在计划中赋予人员以所有者权益。约翰·索普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横向角度来分析企业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思路。

(2)实施信息技术回报的“EIAC框架”

萨维·德瓦雷(Sarv Devaraj)和雷吉维·科里(Rajiv Kohli)在其2002年出版的《IT投资回报》一书中提出实施信息技术回报的“EIAC框架”。它包含一个4阶段的方法的“EIAC框架”:初期考察(exploration)、调动参与(involvement)、分析(analysis)、交流(communication)。在初期考察阶段,强调识别投资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在调动参与阶段,强调确保客户的参与,识别有形和无形标准,为信息技术回报评估商业氛围;在分析阶段,强调引导分析和把数据翻译成商业语言;在交流阶段,强调提供反馈和可执行的步骤、信息技术回报衡量的制度基础。萨维·德瓦雷和雷吉维·科里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从纵向角度来分析企业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思路。

3. “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IT治理缺位

总之,当前许多人都认为,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原因,二是管理原因。但是,本文认为,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主要原因是治理原因,也就是说,企业对信息技术投资治理不到位才是导致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益不能达到正常投资回报率,从而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产生的真正原因。利益问题是企业问题的根本问题。IT投资代表着谁的利益?谁应该为企业IT的发展负有责任?企业利益相关者需要IT为他们做什么?IT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解决无不关系到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IT治理问题。

(1)信息技术投资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融合基础上的具有系统风险的活动

信息技术投资发明与应用不是传统的简单技术发明与应用,而是一种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技术(如造纸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只是局部改变企业的生产或管理的行为,并不改变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但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不仅与企业所有经济业务融合在一起,而且改变企业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业务流程是一条线性的业务流程,它是建立在以亚当·斯密那过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把企业业务流程按直线分工成由各个分段工作组成的作业链。由于直线作业过细、过长,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信息沟通,缺少合作,从而导致该业务流程“黏合”成本高,对外反应速度慢,已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了实现企业基于快速知识创新的战略目标,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从一条线性的业务流程向非线性的网状业务流程转变。在信息经济下,企业生产过程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大规模顾客化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要素,企业生产单位是按非线性业务组成的各个团队,而不是按职能分开的、分段工作的各个部门。在信息经济内的企业业务流程是由各个工作团队来完成的网络化业务流程。

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发展与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在信息经济下,企业传递信息不是通过等级结构,而是分步式分步进行的。随着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企业决策权从集中决策转向分散决策。企业权力结构从森严的线性权力结构转变为松散的、以团队为基础的权力结构。企业信息结构从纵向流动为主、横向流动为辅的信息结构,向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等相互交错的网状信息结构转变,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从M型组织结构⑧转向E型组织结构⑨。

(2)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改变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能否直接带来收益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投资是个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同时,企业信息技术投资巨大的资金额也给企业内部产生巨大的租金,而且驱动人们来追逐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租金。那么,IT投资代表着谁的利益,谁应该为企业IT的发展负有责任,企业利益相关者需要IT为他们做什么,IT又能为他们做什么,都是IT投资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非常关心、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希望自己在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中规避企业信息技术投资风险,追逐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租金。

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行为实质上是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激励问题。激励问题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的责任,社会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激励的目的是内部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性,让每个人尽可能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以最大化社会价值。而所有权是内部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性的最基本方法,或者说,是最基本的激励机制。

因此,解决信息技术投资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一个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企业的治理机制。

(3)IT治理缺位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产生

IT治理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有时也是指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不称职”的问题,即企业资源,特别是企业高层人力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配置;另一个是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有时也指企业经营管理层“不积极”的问题,即企业激励机制不能充分激励企业管理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IT管理是公司的信息及信息系统的运营,确定IT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而IT治理是指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在IT战略上的过程、结构和联系,以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 IT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IT运作的基本框架,IT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奔向目标。缺乏良好IT治理模式的公司,即使有“很好”的IT管理体系(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同样,没有公司IT管理体系的畅通,单纯的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缺乏实际的内容。

因此,由于IT治理缺位必然出现上述两个问题: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经济学上有时叫逆向选择问题)与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经济学上有时叫败德行为问题),从而导致企业“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产生。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信息化建设领导者错位,IT应用方案和企业业务需求之间逻辑错位。过去的信息化工程是在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主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由经济专家或管理专家主导。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从技术的视角去关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等,较少聚焦在IT战略和组织战略目标的互动上,较少考虑信息技术如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避免风险。

其次,信息化过程中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全局的IT战略规划。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一些地方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很多在权力保护下的信息孤岛,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对于企业而言,面对业务重组、裁员、外包、充分授权、扁平化组织和分布式处理等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在修订IT战略规划时,对于如何精确保证IT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普遍缺少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三、IT治理的思路

建设比破坏更重要,基于研究的阶段性,本文从IT治理的目标、性质、内容框架、标准等方面提出IT治理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对我国财政部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发表一些看法。

1. IT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解决收入分配(平等)问题,而且是解决价值创造(效率)问题

当前,许多人把企业IT治理目标归结为一个解决收入分配(平等)问题,而不是解决企业价值创造(效率)问题。生产饼比分配饼更重要。但是,许多人仍然认为,由于人的主观恶意动机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失败。而内部动机的恶意主要体现为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里的第一条⑩就有体现这个方面的特征。

实际上,一方面,企业许多内部治理的不足是即使人想做好,却不能做好;另一方面,保值是基础,增值是目的。萨班斯法案的真正名称是“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保护投资者利益不仅在于确保投资者的资金保值,更重要的是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增值。保值是基础,增值是目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主要是侧重于确保投资者的资金保值,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才体现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增值的目标。最后,研究结果表明{11},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

总之,信息技术投资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绩效。“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投资是否激励投资效益的提升。因此,治理“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IT治理必然不仅是解决收入分配(平等)问题,而且是解决价值创造(效率)问题。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虽然分5个层面(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提出企业治理的目标,但还是没有更加强调治理的价值增值的目标{12}。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里的第一条更加强调IT治理的合法性目标。

2. IT治理的内容不仅是静态的制度结构,而且是动态的管理结构

IT治理的内容不仅是静态的制度结构,而且是动态的管理结构,主要是因为IT治理不仅是对企业IT投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的界定,而且能够确保对公司职责、权力、利益进行重新界定的产权能够有效地运行;主要是因为IT治理要随着企业IT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

(1)IT治理不仅仅是对公司职责、权力、利益进行重新的界定,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对公司职责、权力、利益进行重新界定的产权能够有效地运行

企业董事会应该是基于管理而不是基于控制的董事会,也就是必须对公司职责、权力、利益进行重新的界定,也就是说,必须确保公司治理组织能够有效地运转,即应该是动态的治理,而不是静态的治理。

(2)IT治理是一种适应性的过程,是针对IT问题的解决方案被现实接受并固化为制度的过程

建立IT治理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IT治理是机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体间互动的过程,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指出:“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所以IT治理是一个“过程”,是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过程,包括在制定公司长远IT发展战略决策中这些“规则”上的互动。另外,环境的动态性也决定了IT治理的动态性。

IT治理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系统的过程。IT治理是控制、指导、协调组织战略目标和IT目标的系统,是IT治理主体、客体、IT治理结构、IT治理机制的总称,是内部IT治理、外部IT治理的融合,是IT治理方法、过程、目标与结果的统称,是为了实现IT治理目标所有制度安排与机制的集合。

但是,我国财政部2007年3月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关于IT治理没有强调IT治理的过程治理的性质。

3. IT治理的内容不仅是基于IT技术的控制导向型制度体系,而且是基于IT与业务融合的风险导向型管理体系

(1)IT治理必须不仅是控制导向型的制度体系,而且是风险导向型的管理体系

当前,许多人普遍认为,公司的IT治理是如何在公司中控制过度的贪婪和惊人的权力滥用。这种观点是有偏见的。实际上,IT治理不应该只注重IT治理的法律层面,即如何才能使IT投资过程中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经营管理层)避免触犯法律。与之相反,更应该关注IT投资过程中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经营管理层)的管理角色,关注企业董事会的IT管理领导能力、公司IT战略方向、公司IT治理评价等各方面的内容。许多企业IT治理的制度看起来是完美的治理体系,但是它们仍然会走上歧途或无效,其原因就是它们不是IT治理的管理体系。

因此,不应该仅仅关注公司IT治理制度设计与IT治理结构的设计,即如何设计独立与非独立董事、各种各样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审计部门及其各种IT治理制度,而且要让它们能够有效地运行。因此,注意力应该从关注公司IT治理的结构与趋向,转到公司IT治理与决策制定、执行与评价的过程中去。公司IT治理已经偏离了如何在公司范围内最优地安排权力与责任,而是讨论各个角色在公司业务中的态度与行为模式。

(2)IT治理不仅是基于IT技术的,而是基于IT与业务融合的治理体系

信息技术发明与应用是信息技术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与企业经营业务及管理流程融合在一起。那么,企业的IT治理就应该不仅是基于IT技术的,而是基于IT与业务融合的治理体系。企业的IT治理与公司治理就应该融合为一个体系,而不应该简单地分为两个或多个的治理体系。

我国财政部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具体规范分开来制定内部控制规范,这就表明将IT技术与业务流程分成不同的治理体系。同时,在《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关于IT治理的体系的内容也是着重强调基于IT技术的IT治理体系。

(3)IT治理核心内容不仅是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而且是以管理信息集成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结构服从战略”是管理中的最基本的至理名言。因为,保值、增值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科学的决策首先应该是信息渠道的畅通与准确有效的集成。财务报告{13}只是企业经营的事后反映,最多只是反映企业经营事后的保值、增值信息,它不能够为企业如何进行保值、增值提供相关的信息。而这个方面的功能是以管理会计为主的信息所能提供的。因此,IT治理的核心内容不仅是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而且是以管理信息集成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我国财政部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14}。这是无法实现IT治理的目标的。

4. IT治理的标准不仅是帕累托效率标准,而且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

既然IT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解决收入分配(平等)问题,而且是解决价值创造(效率)问题,那么,IT治理有效性的核心标准是效率。它主要有两个标准:帕累托效率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前者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指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已经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偏好在不损害别人的条件变得更好,那么就是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后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的经济资源配置的标准。主要是指虽然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的状态能够增加社会总财富,而且这种资源配置能够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受损者的所失。后者核心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补偿方案。企业IT治理必然涉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那么,IT治理有效性的核心标准不仅是帕累托效率标准,而且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 宁向东. 公司治理理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 杨周南. 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韦沛文. 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 美国商务部经济与统计行政事务部政策发展办公室. 数字经济:美国商务部2000年电子商务报告[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唐·泰普斯科特,阿特·卡斯顿. 范式的转变:企业的信息革命[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 唐·泰普斯科特,亚历克斯·洛伊,戴维·泰科尔. 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富创造[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 约翰·索普. 信息悖论:如何实现企业IT投资的价值[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9] 萨维·德瓦雷,雷吉维·科里. IT投资回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梁樑,周垂日. 企业中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J]. 中国工业经济,2004(3).

[11] 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M]//梁能主编. 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 孙强,郝亚斌,郝晓玲,等. IT治理: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道[J]. 办公自动化,2003(12).

①根据经济理论,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人类发展的核心话题。社会财富增长有两个重要的源泉:一是经济要素投资的增加,二是经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②持这些观点的学者主要有:Loveman(1988)、Osterman(1986)、Baily Chakrabarti(1988)、Weill(1990)、Morrison Berndt(1990)、Barua、Kriebel和Mukhopadhyay(1991)、Siegel和Griliches(1991)等。

③如:Devaraj(2002)对8家医院3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Brynjolfsson&Hitt (1998)对组织分散程度与信息技术水平之间的生产率效应的研究表明:分散决策和高水平信息技术投资的企业要比其他类型企业有更好的竞争优势。据美国商务部1998年4月公布的研究报告《浮现中的信息经济》(P97),在1991年,美国信息技术占经济的比例为6.1%,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为6.2%,互联网商业化以后,信息技术对名义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提高。在1994-1998年间,美国信息技术对全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1.16%,而同期,信息技术占经济的比例为6.8%~8.2%。总之,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因此而增多,但是信息技术投资水平仍是远远不足。

④人们之所以误把“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当作“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因为这些研究存在着认识基础上的局限:应用工业经济上的理论或认识来分析信息经济中的问题。

⑤英文是“American’s Technology Dilemma: A Profile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⑥英文“paradox”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旧指与通常见解相对立的;二是:似矛盾(而可能)正确的论点;在物理学中是指“佯谬”。国外在研究“信息技术投资问题”时都用“paradox”这个词。国内学者把“paradox”翻译成“悖论”。虽然国外学者有时从“反论,悖论”来理解“paradox”,有时从“似矛盾(而可能)正确的论点”来理解“paradox”。但是,笔者在研究分析“信息技术投资问题”时,认为“信息技术投资问题”在英文中应该取“paradox”这个词的第二层意思:似矛盾(而可能)正确的论点,或是物理学上的“佯谬”。因此,为了叙述的简洁、方便,本文就采用“paradox”这个词的第二层意思来叙述。

⑦英文是“We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⑧M型组织是一种内向型组织,它由一个或若干个业务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直接向企业决策者汇报和负责。这种组织形式将管理者的注意力限制到企业的核心市场和核心业务上,使管理者看不到那些超出核心业务外的“空白地带”。同时,M型组织不利于企业组织的学习,各个单元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和沟通;M型组织是刚性组织结构,没有好的组织敏捷性,组织变革的速度慢。

⑨E型组织是一个外向型的生态系统组织,它能够组织当前市场和潜在市场,能够管理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从消费者选择、设计与前期实验到建立有效的销售和供货渠道所必须的辅助业务和市场网络),它能够将建立产品结构所必须的职能、首尾相接的业务过程和保证供应的组织网络与商业合作等连接起来。E型组织的核心在于分享知识的企业组织形式,它能够成功地扩大企业各个阶层(高层领导、中间经理层到各个一线职员)广泛参与,学会审视环境,相互学习并发现新的商业活动。E型组织能够随环境变化而调整组织结构,且有权变的敏捷性和高效的变革速度。

⑩为了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制定本规范。

{11}详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12}《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四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一)企业战略;(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三)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四)资产的安全完整;(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有义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应当确保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具备条件的,还应同时实现其他控制目标。

{13}笔者认为这里的财务报告主要指财务会计,没有包括管理会计。

{14}财政部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制定说明中明确认为:我们在倡导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自由竞争的需要建立全面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同时,根据多数企业的意见,借鉴国际有关做法,提出对有义务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至少须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并着重就影响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重要业务与事项进行了规范,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原因如下:

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归根结底要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抓住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条主线,在一定程度上也抓住了企业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心和主体;第二,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是企业的法定责任,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环节,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提升企业市场形象与诚信度、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要求;第三,从政府监管和资本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即使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注册会计师评价的主体,因为满足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要求,能够合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公允,能够有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许金叶

上一篇:经济法制论文范文下一篇:财政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