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形式材料浅谈上海文化展园的设计

2022-09-11

近年来, 以上海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小型展园层出不穷, 如园艺博览会、绿化博览会, 园林博览会中的上海展园, 上海花展中的主题园, 机场门户区的文化主题园等, 无一不需在有限空间内将上海的文化加以淋漓展示, 传达这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的个性与精神, 宣传其园林绿化的建设思想与前沿技术。

通过多次参与上海展园的讨论、投标与设计, 如第九届北京园博会上海展园的设计实施, 第十届武汉园博会与第三届绿博会上海展园的方案投标, 浦东机场上海文化主题园的设计实施等项目, 总结认为, 把握上海文化主题园的设计, 需从3方面入手:一是概念, 从上海融古汇今, 兼容并蓄的城市形象中抽提出最能代表上海城市特质的理念;二是形式, 通过提炼的形式语言将概念得以完整表达, 并体现出上海的环境特色;三是材料, 选取上海最本土的材料来体现地域文化传承, 运用最新的材料与技术表达上海在绿化建设方面的锐意进取。

1 概念

上海古今交融、海纳百川, 从其多元化的形象中抽提出一个特定的概念, 并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予以展示, 难度无疑不小, 总结认为可由3点入手。

1.1 现存景点

主题概念可从上海现存著名景点入手, 如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世博轴中的阳光谷、延中绿地中的园林建筑、古典园林、广富林遗址、石库门等。这些给人留有深刻烙印的上海景点, 代表了上海的某一段时期或区域的特点与记忆, 并能以小见大体现出城市特色, 用具象的一角缩影来代表全貌。2011年, 西安世园会上海园的设计中, 玉兰水谷的造型便是仿照世博轴的阳光谷, 这种重现的表现手法可将游客将展园与上海的形象直观地联系起来。

1.2 绿化特色

上海是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高楼林立, 人口密集。而市民对于环境品质要求颇高, 因此绿化建设中垂直绿化、高架绿化、屋顶花园的应用广泛而普及, 成为城市一抹独特的亮色。街头巷尾中常见梧桐道洋房外墙上绿意盎然, 斑影婆娑, 这种绿化特色十分适合在小空间中表达并体现出上海氛围及绿化特色。在第九届北京园博会上海展园“梦之园”的设计中, 设计有多面缤纷多彩的绿化景墙 (图1) , 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垂直绿化发展的新技术[1]。

此外, 上海市花是玉兰花, 它的形象可以设计中运用以表达上海特色。如第三届天津绿博会的中标方案中, 园内“水、土、花”三个元素中“花”的元素即为玉兰花, 玉兰亭的造型设计及周边植物布置均体现了这一特色 (图2) 。

1.3 地域文化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 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 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它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元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展园的设计理念可从“吴越文化”与“海派文化”中提取, 例如, 在前不久完成的浦东机场文化主题园设计中, 从“剪取吴淞半江水”这个理念出发, 突出展示了上海“江南”与“现代”的特色。室内花园占地面积超过400 km2, 位于国际出发平台的南端, 作为上海的门户形象的展示, 侧重向国际友人表达其传统而不失现代的一面。花园的设计是以现代手法将古典江南园林元素提炼, 现代简洁的白墙、青瓦、黄石、拱桥、立峰、盆景, 营造出一处清雅的室内空间, 中央的一池五彩花瀑, 更让人可联想起“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的诗句, 宛如置身江南水乡之间 (图3和图4) 。

1.4 上海印象

从上海印象高度概括而来的概念, 往往比具像物体可以涵盖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上海的与时俱进、前沿特质, 上海市民的音乐文化、生活品质, 魔都的包容与变幻, 都市的快节奏等。2014年, 青岛世园会上海展园的“快城市慢生活”, 便抓取了“快城市”这一上海印象, 反映了当代上海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对生活品质及生活环境的思考, 体现上海的前沿感悟[2]。而, 在第三届天津绿博会的投标方案中, 从上海市民喜爱西方文化, 热爱音乐、追求生活品质中得到启发, 以“城市交响乐”为主题进行了展园设计, 另辟蹊径, 营造了一个音乐花园的氛围, 谱出一曲优雅清扬的城市乐曲。

2 形式

形式语言是对概念的表达。形式必须以有效的空间将概念加以承载, 空间的布局、道路的流线、构筑物的形式等, 设计上必须采取简洁有力的方式, 这也是方案构思的核心内容。因上海文化展园的园区设计面积较小, 小则数百平方米, 大则也不过数千平方米, 因此形式的设计必须精巧而内涵丰富, 展现一定的地域性。而上海作为时尚前沿之都, 在形式流线的设计上也应该突出现代、简洁、大气的风格。

2.1 曲折空间

曲折空间是文化展园的一种重点布局形式, 曲曲折折的游线有利于在有限空间里布置较多景点, 也可方便空间序列的故事性开展。上海寸土寸金, 老城区里弄堂曲折的风情, 陆家嘴高楼大厦的摩登, 都可在这曲折方寸空间里一窥其风貌。“梦之园”的园区布局便采用的曲折空间, 主园路在出口处打了一个“结”, 形成一处人行立交, 是城市立体交通的缩影。蜿蜒的游览主线串起5组空间—入口空间、装配空间、材料空间、技术空间和海上未来空间, 依次以园林手法展开上海之“梦” (图5) 。

2.2 开放空间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 自五口通商以来便是优良的港口城市。因位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 地势开阔而平坦, 也有“上海滩”之称。市内黄浦江蜿蜒流过, “浦东”“浦西”以此为界。这种开阔的地势格局可反映为开放空间, 也能显示上海接纳中西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第十届园博会上海展园的投标方案设计主题为“前沿”, 空间形式便采用了开放空间。园区格局主要由两区一带组成, 提取自上海陆、滩、岛的独特地理地形。两区为海区和陆地区, 一带为前沿带, 海区空旷大气, 陆地精致细腻, 带区曲折独特, 空间对比强烈 (图6) 。海区为地势最低地带, 为一整片块开放式蓝色塑胶地坪, 不同色带有微小起伏, 象征海浪的波澜起伏;前沿滩带上可体验到多元文化材质元素形成的节点带来的韵律感—交融、汇聚、新生的游览序列;陆地区是园区最高处, 是本土文化的载体, 种植有水杉和本土植物, 也是全园的浓绿背景。

3 材料

材料既是设计构思的最后一环, 也是重要的一环, 概念与形式都将通过材料加以落实。材料可给游客传达以直接的观感, 是园区设计品质的直接体现。上海展园的材料的选择方案有两种。

3.1 本土材料

从地域文化出发, 上海的本土材料可选用江南园林中的材料, 青砖、青瓦、红砖、太湖石、白墙等均可以很好的体现上海的历史文化, 无论未来如何发展, 传统文化永远是发展道路上的基石, 能给游客以亲切而怀旧的观感, 使历史的沉淀留下记忆。如石库门建筑的立墙上的青砖嵌红砖, 就是上海风情中本土而独特的一个展现。浦东机场的文化主题园中, 运用很多江南园林材料, 在国际出发区这个环境中, 上海应代表江浙沪乃至全国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它较为传统而中式的一面, 给人留下源远悠长的文化印象。

3.2 新型材料

作为一个不断锐意进取, 突破创新的国际大都市, 新型的材料与新的园林技术手段的展示一直是上海文化展园的热点。新型材料如钢板、LED屏、玻璃钢、塑胶等材料, 可以给人以现代、时尚、动感、新奇的体验。新的材料不仅可以让更多灵活的创意得以实现, 还能体现上海作为前沿城市与时俱进的领军气质。“梦之园”中的材料空间, 便选用很多新型材料使园区增加了不少新奇与活力, 如废弃物作为造园材料的使用, 便将城市的环保理念进行了引入。

4 结语

上海城市文化主题园的设计, 应立足于上海的地域、文化、风貌, 从概念、形式、材料三方面加以构思与组织, 以方寸之地尽展都市魅力。在将上海城市的文化呈现给观众的同时, 展示其园林绿化的特色, 如规划思想、绿化建设、新技术的运用等诸多方面。

摘要:近年来, 上海文化展园的设计层出不穷。基于此, 通过概念、形式与材料3个层次将上海文化展园的设计进行讨论, 并结合实际设计案例加以分析, 以归纳总结出上海文化展园的设计思路与方式。

关键词:上海文化展园,概念,形式,材料

参考文献

[1] 高炜华.北京园博会上海展园设计思考与概述[J].中国园林, 2013 (10) .

[2] 张荣平.快城市.慢生活——青岛世园会上海展园设计[J].园林, 2014 (6) :19.

上一篇:肾病患者高粘渍血症的中西结合疗法下一篇:油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环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