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儿童家长参与教育的误区和做法

2022-12-05

特殊儿童也叫缺陷儿童或残疾儿童, 是指听力、 肢体、精神、视力等有残障或病症, 需要特别护理的小孩。 研究表明, 家长主动参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对儿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训练,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 特殊儿童的家长要从特殊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实际出发, 及时给予他们教育和训练, 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1特殊儿童家长参与教育的误区

特殊儿童家长是儿童最主要的教育者, 是特殊儿童生活中最早遇到的重要他人。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不仅能使家庭获得更多关于特殊幼儿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信息, 能有目标和有针对性地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而且有助于为特殊儿童的发展构建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 促进特殊儿童积极健康的发展。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特殊儿童家长, 要么参与积极性不高, 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参与, 甚至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托付给康复机构的老师。 这就出现了这些孩子往往进步速度较慢, 情绪波动较明显, 相反, 家长参与程度较高的特殊儿童, 其康复训练效果较明显, 在训练中较配合, 情绪较稳定。 因此,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单靠有限有康复机构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动员家长的参与, 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只有这样, 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一些做法

2.1 调整心态、转变观念

有特殊儿童的家庭,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教育上, 都给家长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有些家长情绪上表现为不安、沮丧、恐惧;心理上感到失落、无助、伤感。 甚至有些家长一下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不愿面对大众, 为了保护孩子, 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 害怕受到别人的冷眼;不让孩子参加室外活动, 害怕孩子受伤。 这样无形中就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失去了感知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权利。 因此, 家长要调整心态, 转变观念, 不顾影自怜, 要多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激励孩子奋勇拼搏。

2.2 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了解孩子, 走进孩子的内心, 才能对正下药, 更好地对孩子展开教育和引导。 特殊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特殊孩子缺乏自信,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在成长的过程中, 当他们发现自己身体上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不一样时, 当他们发现别的孩子轻松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花很大的力气却做不来时, 他们就会对其他孩子产生羡慕, 随后越来越多的挫折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打击, 使他们越来越缺乏自信, 自卑的心里也慢慢产生。

其次, 特殊孩子的自尊心较强, 容易受伤。 因为身体的缺陷, 他们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 渴望得到尊重。 不经意的只言片语,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都有可能会刺伤到他们的幼小的心灵。 所以, 特殊孩子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要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尽量保护他们那颗容易受伤的心。

第三, 特殊孩子的依赖心理较强。 由于身体的原因, 在生活中, 特殊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于是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依赖的心理, 在家里, 他们依赖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人;在学校, 他们依赖老师和同学。

2.3 转变角色, 主动参与特殊儿童教育

家长既是父母, 又是老师, 他们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特殊儿童的家长要面对现实, 摆正心态, 积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耐心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给孩子更多的父爱和母爱, 相信“爱会创造奇迹”。

2.3.1 关爱不溺爱, 给予孩子无差别的教育

家长对特殊孩子给予关爱和呵护是必要的, 但要爱之适度, 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分的溺爱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和自立能力。因此, 在家里, 父母尽可能公平一致对待每一个孩子, 不要因为特殊孩子就特殊对待, 让特殊孩子从小要就生存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

2.3.2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生活中当特殊孩子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 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 帮助孩子选择坚强, 与孩子一起战胜困难, 切忌过于怜悯, 凡事代劳。 同时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残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 让孩子看一些励志影片, 给孩子灌输精神粮食,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2.3.3 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让孩子学有所成, 得以安身立命

上帝是公平的, 它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特殊儿童虽然在某方面有缺陷, 却往往在另一些方面比一般人灵巧。 如, 失聪的人视觉特别敏锐, 失明的人触觉和听觉特别敏锐, 自闭儿有的在数理方面具有资优的表现。 因此, 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让他们接授良好的教育, 使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 在社会上得以安身立命。

2.3.4 鼓励孩子参加群体活动, 促进情商发展

让孩子参加活动, 融入群体, 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 丰富生活内容, 更重要的是会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与人相处, 感受团队的力量, 增强责任感, 增长适应社会的生存本领。

2.3.5 配合学校教育, 家校教育同步进行, 以达教育效果最优化

特殊儿童情况各异, 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此, 在平时的康复训练中, 家要配合好学校教育, 注意与教师在矫治目的、方法和内容上保持一致。 此外, 要多向老师提供自己孩子的个案发展史, 及时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训练效果, 以便教师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 障碍形成的原因和程度等, 让老师做出最有利于孩子康复的训练方案, 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

“天生我才必有用”, 投资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并不是浪费资源, 而是对资源的优化。 不放弃、不抛弃, 爱可以创造奇迹, 特殊儿童也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摘要:特殊儿童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 国家对于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但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育设施不够健全, 教育相对落后, 特殊儿童“入园难”、入学率低等。因此, 特殊儿童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 家长参与教育显得致关重要。本文就家长如何参与特殊儿童的教育谈了一些做法。

关键词:特殊儿童,家长教育,误区,做法

上一篇:浅谈高校限额标准以下采购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湖南省属高校采购实施探究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学实习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