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设备的成本控制

2022-09-11

引言

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表现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水电费、折旧费用、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工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生产费用等总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节约地使用原材料、降低原材料费用, 是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在原材料消耗已不能再往下降的情况下, 降低机物料消耗 (即维护生产设备所消耗的各种材料、辅料) 、控制机械设备的投资, 控制机械设备使之在生产过程中呈现最佳技术状态满足生产需求、降低开停车损耗、控制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手段。以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对机械设备的成本控制总结几点个人看法。

一、从订购机械设备开始就应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企业的机械设备平稳、高效、连续运行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新建企业在确定生产工艺、寻找符合条件的设备供应商时, 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和技术交流, 如考察供应商提供的机械设备的技术先进程度、制造精度、设备在市场的口碑、设备故障率情况、售后服务保障情况等, 而不仅仅只考虑设备的价格是否低廉, 订购设备应综合各因素考虑, 选取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 维持机械设备的精度, 减少维修次数

优质的机械设备, 不仅体现在它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准上, 而且还体现在厂家的安装技术和调试水平上, 设备故障率低, 维修次数少, 可降低机械设备拆装调试的风险, 因此, 在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环节应该注意:1) 避免赶施工进度而不顾安装、调试精度, 设备基础保养时间要足够;2) 应设技术专员和维修人员全程跟踪机械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 掌握安装、调试方法, 以备运行中设备故障的检修。新建企业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否则可能为后续的设备保养维修留下隐患。

三、设置专职操作人员, 并经培训合格, 减少人为故障, 降低修理费和机物料消耗

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是整个设备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也是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的关键, 必须重视操作与维修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设备投运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操作培训, 对机器的结构、原理、保养常识充分了解, 能正确应对设备突发事件。同时应进行必要的技术考核, 激励员工适应工作要求。

四、建立精干的维修队伍, 降低固定的人力成本

从人力成本上考虑, 建立“维修精英团队”是有必要的, 可采取以老带新人的形式, 新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维修人员必须到位参与安装、调试。通过学习、熟悉设备, 维修人员可很快掌握设备结构、原理、维修的窍门, 维护维修效率得到提高。

五、建立考核制度, 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 降低设备故障率及修理费用

国内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维修、轻保养, 以修代养”的现象, 存在“用设备的人不保养维修、维修设备的人不用设备”的状态, 应推行全员参与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谁使用设备谁保养, 避免出现保养不到位造成的设备故障。

设备生产过程中引入设备故障率考核和设备维修费用指标考核是有效的降成本的控制方法。设备故障率=[ (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 /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通过考核每月的设备故障率指标, 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次, 引入设备维修费用考核指标, 如新设备年维修费用为设备原值的5%, 旧设备年维修费为设备原值的10~20% (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确定)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 机械设备管理员应随时掌握维修费用的支出情况, 密切关注其费用走势, 如实际支出的维修费超过了预算, 机械设备管理员就必须查找原因, 找出对策;同时, 注重备品配件的修旧利废工作, 能修则修, 该换则换, 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

六、提升机械设备备件质量, 合理储备备件数量, 降低资金占用

备件的质量是影响设备检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严把进货渠道, 建立供货商准入考核制度, 择优选择合理性价比的备件。对于备品备件的储备量, 既要保证机械设备配件的使用, 又要尽量降低配件的储备量, 减少占压资金。对于机械设备配件最小储备量的确定, 可采用统计、加权平均等方法求出常用配件的平均消耗量和消耗周期。对于订购周期较长的备件, 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余量。

降低采购成本有以下几种方式:1.变分散、小批量采购配件为集中、大批量采购, 可以争取到优惠的设备价格、运输价格。2.尽可能的利用目前配件市场供大于求的有利条件, 在付款方式上争取优惠, 或要求供货商直接送货到公司, 甚至负责设备的修理、安装和调试, 既节约修理人员, 又降低费用。

七、积累经验, 逐步做到预见性维修, 主动达成机械设备连续运行的条件, 减少原材料损耗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树立“保养维护重于修理”的观念。建立设备动态管理资料台账, 争取设备修理的最佳时机;避免单纯赶产量、拼设备的现象。同时对重要设备运用在线监测装置, 对关键部位进行温度、振动、位移等等连续性监测, 在达到零件失效的预警值前, 果断停机更换即将达到破坏值的零部件。依靠机械设备员对故障的统计分析, 找到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周期, 制定出详细的保养计划;对高频率故障点要采取重点对策, 针对其结构或材料进行改良, 延长寿命。

结语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很多, 只有控制每个费用支出因素, 才能从整体上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 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控制设备成本的办法, 如比较先进的TNPM (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 , 通过不断的优化, 可使设备成本控制达到理想状态。

摘要:机械设备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机械设备成本控制的角度对降低产品成本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备,成本,机物料消耗,配件储备

参考文献

[1] 齐振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与预测.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2]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 李葆文, 徐保强, 蒋良君.设备维护水平考核指标和入阶评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电厂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得到的应用下一篇: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针灸推拿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