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作业练习题

2022-08-22

第一篇:情绪情感作业练习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七章

教学要求:

情绪与情感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 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较低级,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 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变化,不稳定;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2013-3-3023:37:53 1 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 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 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举例说明。

(三) 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四) 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1、 面部表情

2、 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 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 情绪的种类 1. 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2013-3-3023:37:53 2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 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 应激

由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二) 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

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 理智感

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索真理的需要是否相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例:牛顿的故事

3. 美感

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有主观性、时代性。

举例说明。

2013-3-3023:37:53 3

三、情绪理论

(一) 詹姆士—兰格理论

(二) 坎农—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三) 认知生理结合情绪理论

(四) 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五) 动机—分化理论

第二节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一、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1、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学习有阻碍作用。(泽尔勒的实验)

2、 所学习的材料的情绪与学习者情绪一致时,记忆效果较好。(情景一致效应)

二、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所谓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状态。

焦虑的分类:

2013-3-3023:37:53 4

1、 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按焦虑的性质分)

正常焦虑是指客观情景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

过敏性焦虑是指个体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引起的焦虑。

2、 现实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和神经性过敏性焦虑(按焦虑的根源分)

现实性焦虑是由于感受到环境中真实的危害和害怕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焦虑。

道德性焦虑是指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或情绪反应。

神经过敏性焦虑是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的焦虑,一般是由心理——社会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引起的。(应注意早期——童年的影响)

思考:以下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种焦虑?

① 学生因没有复习好而对考试没有把握所产生的焦虑。

② 一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某次考试考得不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以后对所有的事情都产生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

③ 一些侵华日本兵回国后寝食不安,后来华谢罪,以求良心的安宁。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焦虑程度与知识学习

2013-3-3023:37:53 5 程度适当的焦虑,对知识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程度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则对知识的掌握有不良影响。(神经过敏性焦虑的焦虑适当程度难以把握,教师应对其加以关注,尽力减少学生这种焦虑)

(2)焦虑与学习难度

不十分复杂的学习,高焦虑具有促进作用;比较复杂的学习,高焦虑反而具有消极作用,尤其对于神经过敏性焦虑者影响更大。

(3)焦虑与学习能力

中等程度的焦虑对一般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高焦虑只对少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积极作用。

(4)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短暂的焦虑对学习影响不十分明显,而长期的焦虑则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及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5) 焦虑的作用与个体年龄

年龄小的学生(小学生),焦虑对其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年龄较大的学生(中学生)焦虑积极影响增大。

(6)考试焦虑与学习

一般来说,考试焦虑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差(年龄小,能力差的学生尤甚),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试焦虑的这种消极影响不十分明显。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学生,中等程度的焦虑较为适宜。

2013-3-3023:37:53 6

三、 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一) 教师要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 教师要热爱学生

(三) 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四) 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课堂情绪

(五)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1. 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2. 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第三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培养

一、情感的品质

(一)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经常由什么性质的事物所引起,经常指向于什么事物。

例:胸有大志者的情感选择

(二)深刻性

指一个人的情感与其生活联系的普遍性和深入程度。

(三)稳定性

指情感的稳定与持久程度。

例:一些人交友是酒肉之交,一些人交友却是患难与共。(深刻性、稳定性)

2013-3-3023:37:53 7

(四)效果性

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行为的效能,也即是说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行为是否有推动作用。

例:化悲痛为力量,在逆境中奋起。

二、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 充满热情,富有朝气

(二) 明显的两极性

(三) 不断深刻

(四) 逐渐稳定

(1) 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2) 逐步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五) 爱的萌动

四、 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向

(二)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三) 进行情绪知识学习,掌握控制和调节技术

1. 努力从学习和个人成长中获得满足,增加愉快的情绪

体验

2. 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理智引导,让情绪有适当表现的机会 ① 情感升华

2013-3-3023:37:53 8 ② 自我暗示 ③ 请人疏导 ④ 自我宣泄

结合以上观点,举例说明。

复习与思考:

1、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2、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

1、

2、

3、4 、5题。 做一做:

一、填空题

1.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________ 前提 基础 ________ 。 2.道德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使人们把___道德概念 _____转化为___道德行为_____的中间环节。

3. _______情绪 情感______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4.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以____需要 ____为中介。

5.人的情绪依据其发生的强弱、持续性和紧张度可把它分为__激情 心境 应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状态。

6.社会性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情感。主要包括_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7.__应激_____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 8.激情是一种迅速、猛烈爆发而__时间短暂 ______的情感和情绪状态。

9.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带有__情景______性。

10.人的道德感的产生、发展,是与人们的道德认识、__道德信念______和世界观分不开的。

11.微弱而持久但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是___心境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 )

2013-3-3023:37:53

9 2.情绪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 ( ) 3.我们在欣赏一部艺术品时,能得到欣赏的快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道德感。 ( ) 4.茅屋土阶,也能乐在其中;家财万贯,却忧愁不断。这是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绪情感表现。 (√ ) 5.情感是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和简单

的体验,并带有无条件反射性质。 ( ) 6.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情绪和情感的好坏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 7. 一般情况下,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 (√ ) 8.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焦虑能产生高的学习效率。 (√ ) 9.情感的深刻性与情感的强烈性有必然联系,强烈的情感一定是深刻的情感。 ( ) 10.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 √ )

三、单项选择题

1.身体各部分的姿态,例如愤怒时身体直立,挺胸握拳;高兴 时手舞足蹈等,是指哪一种表情 ( )。

A.面部 B.身段 C.语调 D.口部

2.当一个人遇到喜欢的人时表示出欢喜,遇到不喜欢的人表示出讨厌,这表现的是一种( )。

A.情绪 B.心境 C.激情 D.情感

3.在突然到来的危险面前,我们能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化险为夷,这在平时是办不到。这种情绪状态是 ( )。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4.有时人在暴怒时拍案而起,暴跳如雷,这是属于 ( )。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D.应激

5.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这种情感是属于人的( )。 A.道德感 B.激情感 C.热情感 D.好感

6.青年学生充满了求知欲,常常带着疑问,富于想象,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情感是属于人的 ( )。

2013-3-3023:37:53 10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好感 7.友谊、爱情、责任感等属于( )。 A.情感 B. 情绪 C. 情操 D. 激情 8.理智感和道德感属于人的 ( )。 A.情感 B. 情绪 C. 情操 D. 激情

9.“动力定型是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这是( ) 提出 来的。

A.达尔 B.比奈 C.巴甫洛夫 D.马斯洛 10.暴怒、狂喜、恐惧、绝望,都属于 ( )。 A.激情的表现 B.心境的表现 C.应激的表现 D.热情的表现

四、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

2.情绪、情感分别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3. 教学中如何利用情绪情感的动力与调节功能?

五、案例分析

当前学校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逐步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张老师是一位教学认真、治学严谨的老师,一贯强调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为只有严格地教,刻苦地学,才是师生之道。对目前教学中的这种变化感到困惑,他不清楚为什么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因素,教师又该如何具体操作。 Q:请你运用所学的情感规律的知识去帮助张老师,让他了解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2.现在公安部门侦破案件采用了科技手段——测谎仪,并使用测谎仪成功地破获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它的神奇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它的测试内容包括皮电反应、脑电波、呼吸、脉搏、血压及声音等的变化。

Q: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情绪规律说明测谎仪工作的基本原理,其效能主要与情绪的那些特征密切相关?

六、论述题

1.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2.情感的品质有哪几种?针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2013-3-3023:37:53 11 情感品质?

3.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做一做”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前提 基础 2.道德概念 道德行为 3.情绪 情感 4.需要 5.激情 心境 应激 6.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7.应激 8.时间短暂

9.情景 10.道德信念 11.心境

二、判断题

1.√ 2.× 3.×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A 6.C 7.A 8.A 9.C 10. A

四、简答题

1、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参见教材或讲授稿)

2、情绪、情感分别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教材,自主组织) 3.教学中如何利用情绪情感的动力与调节功能?(答案参考教材,自主组织)

五、案例分析

(以下只是每题的主要观点,做题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1、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⑴情绪情感对认知、操作等学习活动的动力与调节功能(积极面):调动注意 、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⑵做法: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绪背景-―愉悦; 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乐学;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情感性处理――陶冶;师生情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 2.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⑴情绪的生理特性即随情绪发生的相应的内部生理变化,有很多是主体难以控制的。

⑵紧张情绪――生理反应 紧张情绪与交感神经系统机能密切相关,表现为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内外分泌系统以及脑电、皮电反应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难以控制的情绪反应,能够以微小的变化反映在测谎仪上。

2013-3-3023:37:53 12

六、论述题

1. 焦虑对学习效率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2. 情感的品质有哪几种?针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3.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以上题目答案可参考教材,自主组织)

2013-3-3023:37:53 13

第二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1框我们的情感世界同步练习1

2.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一、选择题

1. 社会生活缤纷多彩,丰富多样。万花筒般的生活,有鲜花,也有野草,还有荆棘。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 )

A.积极参与和感悟生活 B.能独立地选择生活

C.远离不良情绪,寻求积极情绪 D.通过隋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2.下列对情感和情绪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情绪和情感没有任何联系

B.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C.情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D.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3.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为了心情愉快,松弛一下紧张的工作,我有时间就喜欢画画,听听音乐,读读文学”。这说明( )

A.研究科学就是研究艺术,两者没有区别 B.科学家的生活都很单调,缺乏情感 C.正面的生活情感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D.只有科学家才有正面的生活情感

4.关于情感与情绪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②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③情感是复杂的④情绪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时,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A.①②③

C.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常常可以通用,但在某些场合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不同,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人们常把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绪②人们常把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感③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④情感与情绪有一定的区别

A.①②③

C.①②④

二、综合题

6.如果我们与某个同学建立了团结友爱的关系,即使这个同学无意中伤害了我们,我们也不会因此暴跳如雷或者耿耿于怀。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1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三、名校试题

1.(山西实验中学月考)“竹屋围深雪,林间无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这是清代诗人蒋锡震写的咏梅诗。现代诗人毛泽东也写了一首咏梅的诗,他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从这两首诗中可看出(

)

A.前一首诗体现作者负面的情感,后一首诗洋溢着作者积极的情感 B.前一首诗洋溢着作者积极的情感,后一首诗体现作者负面的情感 C.这两首诗既不体现负面的情感,也不体现积极的情感 D.情感的丰富多样,也表现在时代差异上

2.(长沙田家炳实验中学)张昭从小兴趣广泛,象棋、书法、集邮、打篮球样样喜欢。他说:“从象棋里,我学到了大局观和团队意识,从书法里我学到了协调和均衡,从集邮里我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打篮球让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生活情感都是有益的

B.我们在生活中要培养、发展各种兴趣爱好 C.我们要向张昭同学一样,学习打篮球、下象棋 D.积极的生活情感有利于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四、综合探究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莫振高,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为了办好学校他不惜力不怕苦。20世纪80年代,学校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架着梯子,上房去检修。周末,他徒步10多公里的山路到老家,扛木板为学生修理桌椅„„

都安县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任教三十多年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并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 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就这样,莫振高通过社会力量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 1 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1)莫振高老师的行为反映出他具有怎样的情感?

2 (2)读莫振高的事迹,你产生了哪些道德情感?

(3)你对道德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积极情感的认识。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因此,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B、C说法错误。

3.C 解析:材料说明画画、听音乐、读文学这些活动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这些活动都属于正面的生活情感,C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人选。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4.C 解析:本题考查情感与情绪的关系。①体现情感的作用,③体现情感的类型,均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5.D

二、综合题

6.(1)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2)如果我们尊敬父母,就不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过分烦恼,或者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

解析:解答第(1)问可以围绕情感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回答;第(2)问可以对题干材料进行仿写,能够体现情感的影响即可。

三、名校试题 1.D 解析:两首诗都是咏梅诗,都体现了对梅花不同的特点和品质的赞美,不同时代的两首诗,反映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都是积极的情感,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拨:比较型选择题是常见的一种选择题,通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观点)作为题干,要求经过比较指出事物(或观点)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比较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准确再现题干给出的每一个事物(或观点)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再根据题意准确作出判断。

2.D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积极生活情感的认识。积极的生活情感是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进取的,题中的象棋、书法、集邮、打篮球等对张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明积极的生活情感的作

4 用,选D。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

四、综合探究

(1)对学生无私的爱、对学校的责任感、使命感。(答出一方面即可) (2)尊敬、爱戴、敬佩。(答出两方面即可) (3)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没有情感,就没有道德可言。正是在积极情感的激励下,我们追求真善美,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育丰富、健康、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途径。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寻找关键信息“不惜力不怕苦、都要冒雨亲自架着梯子上房去检修、徒步、跑遍、微薄、走上了‘化缘’之路、积劳成疾”,这些无不透露出莫振高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对学校的责任感、使命感。答出一方面即可。第(2)问审题找出问题的角度,答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第(3)问审题明确此问考查道德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联系所学,可回答情感是道德的基石。没有情感,就没有道德可言。正是在积极情感的激励下,我们追求真善美,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育丰富、健康、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途径。

方法:此题型要求学生对重大时事、教材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对应该掌握的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理解识记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识别出来。然后结合设问,总结答案即可。

第三篇:情绪情感

15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 AD )P279A激动性B弥散性C渲染性D.冲动性

4.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 ( ABCD )P258

A.在多维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B.是一种主观体验C.伴有显著的生理变化D.伴有表情

97. 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基础是(C)A、 个性心理倾向性B、 个性心理特征C、 认识过程D、 意志过程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B)特征。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个性的心理特征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A、气质B、性格 C、意志D、情绪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C、热情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 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 A)的影响。A、认知对情感B情感对认知C、需要对情感D、情感对需要。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B )。

A、情绪和情感B、社会性需要C、生理性需要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C )。 A、态度B、需要C、情绪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B、情感C、态度D、需要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 C )。 A、需要B、情绪C、情绪和情感D、情感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 C )。 A、恐惧B、表情C、悲哀D、快乐

1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B )。 A、情绪B、表情C、情感D、感情

22、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 )。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感

2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过程中,很难用(D)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防和控制。A思维力B想象力C能力D、意志力

24、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B )。 A、心境B、应激C、激情D、意义

98. 强烈而持续时间短促的情绪状态是(B)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107.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属于(B) A.激情 B、积极的心境 C 应激 D、热情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应激D、前三个都不是。

2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A. 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25、道德,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 A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

A、社会需求B、生理需求C、态度D、体验

2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做( A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认知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A、理智感B、美感 C、激情D、道德感

第四篇:情绪情感概述-教案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出示实物“苹果”,聊一聊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苹果”。

怎么知道是苹果的?大家看到这个客观物体时,有一个感觉和知觉的过程。首先,你看到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红红的。什么形状?圆圆的。走近闻一下,是香香甜甜的。吃一口,甜甜脆脆的。这些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是感觉过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眼前这个物体进行判断,这是一个苹果,这是知觉的过程。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内容。

现在我要把这个苹果送给你,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开心,高兴。 呀!这个苹果怎么是坏的呢?不能吃了。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失落,不开心。

我们所说的开心、高兴、不开心、失落就是情绪。

最近萨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国内出现了强烈的抵制韩货,抵制乐天的自发行为,这种行为就是爱国主义激发是爱国行为。这里的爱国主义就是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情绪和情感,第八章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以下几项内容: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

三、情绪与幼儿的健康

其中第一个教学内容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情绪情感,也就是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首先情绪情感也是人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属于心理过程。 其次,情绪情感反应的是什么呢?是客观事物本身吗? 不是,它反应的是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如果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那么人就会产生喜爱、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那,如果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就会产生憎恨、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第五篇: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根据我国古代传统和国外资料,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情绪情感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原始情绪

人的情绪情感是较为复杂的,自古以来许多学者试图对情绪情感进行分类。根据《礼记》记载,情绪可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即“七情”;到了近代,西方学者常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它们通常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或原始的情绪。

(一)快乐

快乐是指人们盼望的目的达到后,或者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高考时取得了好成绩,买了一件自己喜爱的衣服,都会产生快乐的体验。快乐可以有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不同的程度之别,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突然出乎意料地实现会引起极大的快乐。

(二)愤怒

愤怒是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可以有不满、生气、愤怒、暴怒几种。一般来说,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但不一定会发怒。如果人们意识到这种挫折是由于他人的恶意中伤造成的,那么,怒气就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当人的自尊受到伤害,人格受到侮辱时,往往会产生激烈的愤怒情绪,甚至勃然大怒。愤怒是一种不良情绪,它会破坏人的心理、生理平衡,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容易发怒的人,一般体质都欠佳。

(三)悲哀

悲哀一般是与所热爱事物丧失和希望破灭有关的情绪体验。如亲人去世、升学考试失意都属这种情况。悲哀也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等程度的不同,悲哀的强度决定于个人所失去事物的价值。由悲哀引起的紧张的释放就是哭泣,通过哭泣,人们的悲哀就会得到缓解。哭不仅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当人遭遇到极大的委屈或亲友亡故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哭起来。

(四)恐惧

恐惧是人们面临危险的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往往是人们无力摆脱困境时的表现。如大难临头,又无路可走时,人们的恐惧心理就会油然而生。一个人夜间单独行走,本无危险,但想象到某种可能的危险也会产生恐惧。恐惧可分为程度不同的怕、惧怕、惊恐和恐怖几种。人在恐惧时,脸色苍白,反应迟钝,有时还会浑身发抖。“心惊肉跳”就是形容人在恐惧时的精神状态。可见恐惧也是一种消极情绪。恐惧有常态和变态之分。对陌生的东西产生恐惧乃常态恐惧,如原始人害怕雷电。变态恐惧则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人的恐惧心理大多都是后天习得的。

在上述四种基本情绪形式的基础上,又能派生出许多情绪,组成各种复合的形式。与对他人评价有关的如爱慕、厌恶、怨恨;与对自我评价有关的如谦虚、自卑、悔恨等,都包含着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因素。

二、情绪状态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应激和挫折四种情绪状态:

(一)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等。

激情具有冲动性,发生时强度很大。在激情状态下,机体内部伴随有强烈的生理变化,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喜时手舞足蹈;暴怒时面红耳赤。激情还具有爆发性,发生的速度很快,持续的时间很短暂,一旦离开引起激情的具体情境,会很快冷静下来或转化为心境。

引起激情的原因很多。首先,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可以引起激情。如重大的喜讯、亲人的亡故等。其次,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兴奋与抑制也容易引起激情,如对某种痛苦忍耐过久,抑制过度,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成为十分强烈的、难以控制的激情。此外,激情的发生还和一个人的修养程度有关。那种缺乏教养、不讲礼貌或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人,可以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引起激情的爆发。 激情对人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激情常常能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力,成为激励人行为的强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则会使人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作出一些鲁莽的行为,甚至铸成千古之恨。当然消极的激情也并非不可控制,事实证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并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控制激情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尽量避开引起激情的环境刺激。其次是转移注意力,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再次是合理地有节制地发泄。此外,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由发怒转为发奋。如生活中遭到挫折时,受到他人讽刺嘲笑,心中不平时,要化愤怒为力量,变压力为动力,发奋图强,做生活的强者。当然,控制激情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加强思想修养。

(二)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如心情舒畅或忧郁寡欢,兴高采烈或无精打彩等。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体验,而是由一定的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对各种事物态度的体验。一个人的某种心境一旦发生,常常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使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着人的全部行为表现。例如在舒畅的心境下,会觉得事事顺心,处处快乐。在悲伤心境中,一切都令人烦恼。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说的就是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心境的人体验是不相同的。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第一,激情的余波。激情过后往往会转为心境。如狂喜过后,心情舒畅;暴怒过后,闷闷不乐。第二,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社会地位的变迁、经济条件的变化、工作和学习的顺利与受挫、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等都会引起不同的心境。第三,人际关系。一个人与家人、邻里、同事关系融洽,就会有愉快的心境。相反,家庭关系紧张、邻里关系不和、同事之间矛盾重重者,心情就抑郁苦闷。第四,自然环境变化。冬天寒冷,雨雪纷纷,道路泥泞,心境容易抑郁;夏日炎热,心境容易烦燥;春光明媚,秋高气爽,心境就快乐、舒畅。环境清静优美,使人舒畅;环境嘈杂,会使人厌烦。第五,生理状况。身体健康,情绪饱满;疲劳、失眠、疾病,会使人情绪低落。

除上述原因外,每个人还有自己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心境。有的人乐观,有的人多愁善感。决定人心境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信念。乐观主义者即使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仍然能保持乐观的心境。

心境对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使人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益于健康。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消极颓废,降低工作效率,有损于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积极心境,防止消极心境。

(三)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变时,必须迅速而及时地作出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应付紧急情况,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例如,正在行驶的汽车突然遇到障碍物,司机紧急刹车;还有突然发生的火灾、地震等。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特别紧张的情绪状态就是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急中生智。此时,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可使个体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调动全身力量迅速而及时地作出决定,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人的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有力,能够化险为夷,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另一种是惊慌失措。应激所造成的高度紧张情绪,使个体行为失调,思维混乱,分析判断能力减弱,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发生困难,甚至会使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失调,出现暂时休克现象。实践证明,人的应激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通过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意志的果断性,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加强技能的熟练性,提高在意外情境下迅速决断的能力,这样遇到突发事件,就能镇定自若,当机立断,摆脱困境,转危为安。由于应激状态中会出现一系列激烈的生理反应,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则会破坏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抵抗力降低,易受疾病侵袭。

(四)挫折

挫折是指在实现社会目的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目标活动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和愿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一生都可能遇到挫折,正如古人所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八九。挫折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许多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挫折对一个人来说,有利也有弊。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见识,“吃一堑,长一智”。“自古雄才多磨难,历来纨绔少伟男”,人的才能和智慧是在与挫折作斗争中增长和发展的。挫折也会造成人的心理创伤,使人感受到心理压力,产生心理失调,甚至形成“心因性疾病”。

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自然的原因。这是指需要受到自然环境或物理作用的阻碍。如恶劣的气候、强烈的噪音、火灾等引起的挫折。二是社会的原因。这是指需要受到社会习惯、传统或人为因素的阻碍。如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挫折。三是经济原因。这是由于收入不高,个人的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阻碍。四是生理原因。如想当歌唱家又没有好嗓子。五是期望水平过高。如对自己的期望超过了能力所及的范围,通过努力未能实现而产生的失败感。

个体遭受挫折后,必然会有所表现,以解脱挫折带来的烦恼,减少内心的冲突与不安,缓解挫折情绪,取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这种自我心理保护措施称为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有积极的、消极的和妥协的三种形式。

积极的自我防卫形式,是对挫折的理智性对抗行为,主要有升华和补偿。升华是指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或欲望加以改变,并以较高境界表现出来,以求符合社会标准的要求。如某人因舆论原因遭受爱情挫折时,他可以转向写诗、写小说或绘画等,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这就是升华。补偿是指个体在某种活动中遭受挫折,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弥补失去的自信与自尊。如肢残学生体育上失意,而在文化课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此补偿可减轻消极情绪的压力。

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是一种非理智的对抗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行为。当个体受挫后常会引起愤怒情绪,从而表现出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指攻击目标直接指向造成障碍的对象。如受到他人无故谴责时,你可能“以牙还牙”、“反唇相讥”来对付无故谴责你的人。也可能把愤怒情绪发泄到其他人或物上去,迁怒于人或物称为转向攻击。还有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自卑悲观者,经常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责备自己无能、不争气等。

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是一种采取折衷的办法对待其所遭到的挫折,消除心理上不平衡的形式。主要有合理化和逃避。合理化是心理自我防卫机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个体由于挫折使预定目标无法实现时,为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找出种种借口或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其表现形式有“酸葡萄”反应和“甜柠檬”反应。“酸葡萄”反应是借否定不能达到的目标的优点,夸大其缺点以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防卫手段。如某生考试成绩差,就说自己重能力不重分数。“甜柠檬”反应是借夸大既得利益的好处,否定其缺欠,以减轻未能实现目标的痛苦。如丢了钱,就说失财免灾,以此安慰自己。逃避是指受挫后回避现实,避开原来挫折情境的妥协行为。“眼不见心不烦”就是逃避的表现。

三、社会情感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情感按其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生活在社会上,在与周围的人交往中掌握社会道德标准,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人类根据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认为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情感,如果不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就会产生否定性情感。例如,对别人大公无私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对别人的损人利己行为产生愤怒、蔑视的情感;自己尽到了社会责任感到心情舒畅;未尽到责任则感到内疚惭愧等,都属于道德感。

道德感具有社会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集团或民族,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不同的人们对这些标准和规范又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不同的道德需要,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道德感。例如在婚姻观上,封建社会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合理的,男女自己作主谈情说爱则是伤风败俗;现代人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感的内容非常丰富。道德感在社会情感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人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求和热爱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

理智感的表现多种多样。它体现出人对自己智力活动过程与结果的态度。如发现问题时的惊奇感、疑虑感;百思不解时的焦虑不安与苦闷;获得结论时的喜悦、陶醉与自信;以及对真理的维护与热爱和对偏见、谬误的鄙视与痛恨等,都属于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它又成为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任何学习活动、科学发明、艺术创造都与理智感分不开。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维,并获得克服困难的力量。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三)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人对浩瀚的大海、蔚蓝的天空、秀美的田园、漂亮的容貌、名胜古迹、艺术珍品等表示的赞美、喜爱等都是美感的表现。

美感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美感具有直觉性,就是它总是在接触事物时立即直接发生的。因此,物体的外表形式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物体的形状、颜色及声音、气味方面的特点在美感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美感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内容。苍蝇的外形和蜜蜂相似,前者往往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而后者则可以使人产生美感。对于人来说,仪表是给人以美感的重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美,那些人格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即使身残貌丑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佩和赞赏。

美感具有社会性。同道德感一样,美感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人们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美感。例如,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认为弱不禁风的窈窕淑女是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认为袒胸露背、放荡不羁是美;而我们则认为健康、大方、自然、协调是美。

美感具有个体性。对于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美。当然人类也有共同的美感,鲜艳的花卉、秀丽的风景、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诗歌、雄伟的建筑,任何人都认为是美的。桂林的山水、西湖的风光、八达岭的长城、北京的故宫,常常使中外游人流连忘返。这说明虽然人们的生活地域不同、种族各异,但人们的审美观点存在着相同之处。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措施费下一篇:去新华书店看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