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中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板开裂的预防和处理

2022-11-23

1 楼板开裂原因

现浇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 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 由于水份不断蒸发, 而体积渐渐收缩, 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 不能自由伸缩, 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 势必引发现浇板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 却与墙阴角线相垂直。

现浇板上过早施工, 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开发商为了抢时间, 赶进度, 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 就任意踩踏, 搬运材料, 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 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大家知道, 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 水化热大等特点, 尤其在夏天, 混凝土浇筑后, 水化热释放量大, 混凝土在高温下, 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 而失水收缩, 使混凝土发生干裂, 最终导致开裂。另外在混凝土的施工中, 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新浇筑早期拆模, 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由于水化热的散发, 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 此时拆除模板, 表面温度骤降, 必然引起温度梯度, 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 与水化热应力迭加, 再加上混凝土干缩, 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 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 任意踩踏钢筋, 致使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 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2 如何防治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

认真做好现浇板养护工作, 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规范规定, 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 必须覆盖保温养护, 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 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 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 因而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 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 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另外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 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 必要时应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 如泡沫海棉等, 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 具有显著的效果。

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 因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 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 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 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 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撑, 这样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 而是更多的裂缝。因此, 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 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 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 必须采用Φ10-Φ14的钢筋马凳, 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 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 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保证负筋不下沉, 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 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严格控制好砂、石粒径及含泥量。现浇板应选用中粗砂, 粒径在0.25mm~0.5mm之间的石子, 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过1%。如砂、石粒径过细过小, 含泥量过大, 都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最终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数量的角筋, 即辐射筋。针对现浇板裂缝多发生在板角这一现象, 在板角四周增设Φ8@200mm, 长度为1800mm左右的辐射筋, 以此来满足板角应力的需要, 使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范围与辐射筋相一致, 从而有效地改观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 小心谨慎, 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不同原因产生的裂缝是其微观物理力学性质所决定的, 但它对楼板的损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不同的裂缝在不同的部位, 有害程度有着不同的损害标准和处理方法。那么一旦产生错误!链接无效。如何处理呢?

首先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 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 裂缝是否已经稳定, 若仍处于发展过程, 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裂缝的现状调查 (裂缝类型和宽度) ;有无病害 (漏水、钢筋锈蚀) ;产生裂缝的经过 (发生时间和过程) ;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 (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 ;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应针对不同的裂缝的特征判断裂缝的种类, 后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

3 楼板裂缝的处理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 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 不漏水的缝, 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 (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 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 (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 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对宽度大于0.3mm的非贯穿裂缝, 它会引起钢筋锈蚀, 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 故表面可采用防水聚酯砂浆封闭法进行简单处理, 直接填充裂缝, 作业简单, 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 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 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 然后作填充处理。

灌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 特别是对不成片、分散的贯穿性裂缝, 它会引起钢筋锈蚀, 影响其使用功能, 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法处理效果好。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

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等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成片的贯通裂缝, 对楼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影响较大, 对该处的梁板混凝土应凿除并重新浇筑。

因此, 在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和养护, 防止和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 特别是应注意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摘要:随着城市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 不少高层住宅相继建成, 而在高层住宅中住宅楼板开裂情况较为普遍, 已经成为我们今天非常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框剪结构,开裂,预防,处理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依托数字化管控技术实现老油田有效开发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