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层次论看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思路

2022-09-12

近年来,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问题的矛盾化、多样化, 民生新闻开始越来越获得大众的关注, 相当一部分民生新闻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电视民生更是在各类新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媒介融合越来越深入, 新兴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 新媒体环境下, 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变的更为丰富, 也不再受到地域限制, 受众便利的同时, 却带给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十分令人堪忧, 不仅存在“节目的平庸化、娱乐化、琐碎化、同质化”[1], 而且长期在低位徘徊。如何破解当下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面临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找到一条适合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特色之路?文章以此为目的, 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视角展开探讨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发展思路。

需求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求层次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 他认为“人的需求按层次划分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一种需求只要得到一种程度的满足, 就可能转向更高层级的需求, 这些层次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生理需求层面要注意新闻深度的提升

生理需求是与每一个个体最紧密相关的生活需求, 因而对人有最强的驱动力, 如医疗、物价、住房等, 这类题材传递了民众生活最需要了解的信息, 这类新闻最易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但是, 这类报道又普遍存在琐碎化和同质化的问题, 信息多而杂, 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报道, 难以持续前行。因此, 县级电视台在报道民生新闻时, 不能单纯的为报道而报道, 应该成为新闻事件的批判者, 反思新闻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 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解读, 告诉本地公众这一新闻事件能够具体给本地民众带来什么, 如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 县级电视台必须具有独立的媒体人思维, 从媒体的角度品读两会, 在两会代表中传递一种思维:两会正在受到群众的监督, 我必须要真正代表人民, 我的议案要代表人民的心声。这样, 地方两会的价值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二、安全需求层面注重对公众安全感的保护

“安全需求是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 包括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平等。”“培养理论”的研究说明, 媒体报道影响民众对生活环境安全的感知。民生新闻中关于食品、卫生、交通治安、风险保障等内容, 就属于这一层面的需求。遗憾的是, 近年来, 公众的安全感在大幅降低, 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电视、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 如交通、食品安全、医患关系等, 因为只有这样的新奇事件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因而才能有播出价值, 殊不知, 这样的轮番轰炸已经极大的刺痛了国人的安全神经。在当前复杂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县级电视台努力通过掌握的言论机器提升公众安全观, 而非简单的报道或者干脆“充耳不闻”。

三、社交需求层面需注重对公众的人文关怀

“处于这一需求层次的人十分看重友爱, 渴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渴望得到一定社会团体的认同、接受, 并与同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个层面, 县级电视台在报道新闻时, 要体现出人文关怀, 要通过对一些大众关注的题材的报道来实现对公众的关怀, 传递真善美。如河南省镇平电视台一档比较突出的节目《玉乡报道》, 定位于本土事件和人物, 传播好人好事, 关怀需求帮助者, 真正办成了接地气、有情怀、体现人文关怀的节目, 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好评。

此外当前新媒体传播速度迅速,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 县级电视人应该利用好新媒体, 可以建立自己电视台的公众号或者直播平台, 定期在上面推出一些本土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和内容, 以权威性、时效性并举来吸引本地观众。

四、尊重需求层面应创造维护公众权利的途径

“尊重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敬重。”县级电视台在这一层次上也有很大作为空间, 可以通过深度具体的新闻报道、专题栏目等形式向公众说明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公众成长为具有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法律意识的现代公民。这是县级电视台最应坚持、最可大展手脚的一条。如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帮忙、调解类民生节目, 往往就有相当大的受众范围, 有较大的节目价值, 与本地民众的联系更紧密。

五、自我实现需求层面要积极传播当代主流价值观

这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它可以归于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 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它是个体最高层次的满足状态。近年来扶贫和帮扶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人积极投身于扶贫事业。[2]在这种情况下, 县级电视台可以利用媒体示范效应, 为公众提供范例, 如扶贫书记, 致富楷模等, 在题材挖掘和新闻报道上要有系统性、连续性。如某县电视台的系列第一书记报道《小苗很“年轻”, 扶贫很“老道”》, 在当地乃至全省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传递了民生关怀, 另一方面真正为广大“扶贫者“提供了范例。”

六、结束语

新环境下, 县级电视台必须敞开胸怀, 放下面子, 基于观众的基本需求出发, 贴近生活、方便群众, 重视和地方社会媒体合作, 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力度, 利用自身在节目制作上的优势, 借助新媒体的灵活快捷, 让地方电视新闻真正走到群众中间。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愈加关注与己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但地方民生新闻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更加困难重重。那么, 县级台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创出一条出路呢?本文就从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角度探讨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民生新闻,县级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参考文献

[1] 侯遵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 2006, 5.

[2] 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心理学述评[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

上一篇:网络交易安全与民商法保护的相关性探讨下一篇:公司并购重组下的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