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9-11

当今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观念在不断更新, 急剧变化的客观现实, 要求我们及时让学生不断调整知识结构, 打破思维定势。因此, 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在作文教学中, 抓住审题、立意、析理、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环节, 适当进行诱发、引导,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让他们的思维活力沿着纵向、横向等方向全方位思维轨迹尽兴驰聘, 从而培养其思维品质上的深刻性、广阔性和开拓性, 利用丰富的想像力和敏锐深刻的洞察力, 去揭开创造的序幕, 为提高写作能力铺垫一级级坚实的台阶。

1 加强纵向思维培养, 提高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中学生往往只凭现成的观点和潜意识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理, 缺乏透视度, 习惯捕捉事物表面的光环, 就事论事, 而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 对于事物的观察和写作只停留于表面, 缺乏深度, 作文难免失于肤浅, 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老师就应该加强学生的作文思维的培养。

1.1 引导学生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即引导学生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 去发掘事物的深层含义, 拓深其洞察力。例如, 《散步》一文中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深化了文章主题, 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他们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表现了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德, 同时也使我们明白历史赋予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1.2 培养学生善于递进深入、多层次分析事理的能力

一种事理, 从表象到本质, 其深层含义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我们在引导学生纵向深入时, 又要引导学生善于沿着表层、亚表层到深层的结构层次, 组织分论点的逐层推进。这种多层次分析事理的求深意识, 必然会冶炼出作文的深度和强有力的逻辑力量。例如,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一文中, 就是采用逐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部析了“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事理, 结构精巧严密, 语言精炼, 论点鲜明, 论证过程有很强的逻辑性。

1.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事理中的纵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 就是针对同一事物整体联系, 前后相比, 正反相比, 以辨别其某一发展阶段的异同或高下, 从而认识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本质特征。这种比较的好处, 在于能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 在纵向比较中加深认识, 把握分寸感, 入情入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克服表面性, 避免任意贬低或拔高。例如,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从多个角度去发掘志愿军战士他们这些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的闪光点, 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 使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让我们体会到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 加强横向思维培养, 提高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统一体, 同其它事物也必然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 要全面地认识一种事理, 必须透视该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与它事物的各种联系。所谓横向思维, 就其特点来说, 就是从横向认识构成一事物的多方面因素和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强化这种思维活动的横向拓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1 引导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两分法, 克服分析事理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增强辨证析理的能力

例如, 《为学》一文中从为与不为所带出的不同结果进行辩证析理, 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 阐述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 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文章通过为与不为这一正一反两方面进行论述, 全面、深刻地阐述了论点。

2.2 培养学生多方面分析事理, 即善于对事物进行横面剖析的能力

任何一种事物的形成, 既有纵向因果的因素, 又有横向并合的因素。剖析横切面, 就是要求学生对横向并合的诸因素能够全面认识, 并且加以条分缕析。例如,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的阿长是一个目不识丁平凡的劳动妇女, 生活在人民的最底层, 受压迫受剥削, 而造成她这样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阿长有着一般妇女的陋习, 不拘小节, 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平凡生活中体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这样写使阿长的形象真实、丰满、自然。

2.3 引导学生学会析事物间的横向比较

即分析此时此地此类事物的相互联系, 辨别此一事物同它一事物的民同或高下, 从而认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比较的好处, 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间的联系, 在横向拓展中, 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精确的鉴别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例如, 散文《猫》一文中通过前后三只猫的不同命运, 来反映不同的猫虽然同一个主人, 但却有不同的待遇, 有不同的结局, 从而使我们联想到人和猫一样, 虽然同在一个世界, 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遭遇, 也有不同的结局。

3 加强发散性思维培养, 增强思维品质的创造性

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角发点, 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 展开思路, 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知识的储备量, 把原来未曾想的、有关联的内容网络起来, 提炼新意, 得出新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特点是“标新立异”, 它从问题的相反方面进行开放性探索, 获取新的认识成果。例如:郭沫若所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天上也象我们人间一样, 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着一些稀世珍奇的物品。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失去自由, 两地分离, 在作者笔下却是自由幸福的, 他们在天上美丽的街市上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从而给读者以新意, 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 美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他的《思维》一书中, 曾把它称为“探险思维”, 培养发展性思维, 是引导学生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 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全方位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抓住审题、立意、析理、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环节, 适当进行诱发、引导,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让他们的思维活力沿着纵向、横向等方向全方位思维轨迹尽兴驰聘, 从而培养其思维品质上的深刻性、广阔性和开拓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纵向,横向,思维,培养,思维品质,深刻性,广阔性和开拓性

参考文献

[1] 巴特利特.思维[M].

[2] 游国经, 钟定华.创造性思维与方法[M].

[3] 教师用书 (初中部分) .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下一篇: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