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设计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水景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城市居住区正上演着一场“近水楼台得人心、得市场”的好戏,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消费者也许下了“智者乐水”的心愿,为亲水住宅以及水景居住区推波助澜。水景住宅确实也建得精彩纷呈,只要楼盘靠着水或是有水景,开发商都大做水文章。

第一篇:水景设计论文范文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

摘要:我国园林景观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水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优秀的园林景观与水景不可分割。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其次分析水景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实际,给出园林景观之中水景设计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水景设计;设计方法

1园林景观设计和水景设计的内涵

在通常情况下,在特定的范围或者区域内部,利用工程技术以及园林艺术等形式,改造现有的地形与地貌,并且科学合理地配置一定数量的植物,从而创造出更加自然、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是园林景观的内涵。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环境质量,而且为现有的环境赋予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园林景观都是沿着水系的流向而发展,因此,水景设计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作为园林的主要轴线,对园林景观的分布方向有深远的影响。

2水景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2.1衬托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的水景设计,如果能够凸显出自身科学合理的特性,必然能够充分发挥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衬托作用。水与石头相结合,能够给人以“刚柔并济”的直观感受;水景能够有效延伸现有的空间,使观赏者的视野变得开阔,从而衬托出原有的自然景观的优美。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水景设计的过程中,设置观景台或者临水台,营造出“水天一色”的高雅意境。水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其原因是水景可以有机衔接不同的景观结构,从而使整个园林景观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呈现出极强的美观性。

2.2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

水景在园林景观之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衬托,还能够成为整个园林景观的焦点。例如在园林景观中,设计不同形态的喷泉或者瀑布,能够使水景的动态与活泼的性质呈现于观赏者面前。水景本身也拥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设计相应的园林景观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水景所具备的优势,从而使水景成为焦点。

3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

3.1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

在园林景观的水景设计中,环保理念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为避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采用天然材料进行设计,如天然的石材和木材等,通过采用这些天然材料,能够为水景中的动植物提供天然的生存环境。而如果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则无法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为此,在水景的设计和构建中,要注重保留原有的自然形态,其与园林外部的景观之间,也要有较为和谐的过渡。

3.2保护水景中的水质

在园林水景中,最关键的部分则是水,景观的水质是确保园林水景中各种动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为此,在水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选用的材料和设计方法是否会对水体造成影响,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产生。与此同时,在水景设计上还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时化解一些自然界不确定污染因素。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严格禁止向园林水景中排放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种物质的行为,将发生污染的概率降到最低,以确保园林水景的生态性。

4园林景观之中水景设计的相关策略

4.1明确设计内容

在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所有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明确水景的设计内容。在我国当前的水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设计方式主要为喷涌水景、静态水景、垂落水景,还有流动水景。水景系统利用自上而下的喷涌方式,让水喷涌而出,从而打造出水景自然流动的效果,就是喷涌水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在实际环境中拥有地下水的时候,才会运用喷涌水景的设计方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喷泉也逐渐成为喷涌水景的主体。充分利用水体所具备的映射功能,构成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的意境,使观赏者获得“宁静致远”的感受,就是静态水景。通常会使用人工的方式来构建流动水体,从而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充分展现出水景的柔美和幽静。

4.2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动静结合

在通常情况下,水景被分为两种主要形态,也就是动态和静态。不同形态的水景,能夠为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当前,我国园林景观之中的水景设计,通常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从而给予观赏者更好的视觉体验。例如人工湖的湖面十分平静,如果在湖面上放置鸭子或者鸳鸯等禽类,会使得整个水景看上去更加自然,也更符合自然的生态环境。在静态的水景之中,可以利用阶梯的方式来建造人造瀑布,从而使静态与动态的水景能够有机结合。静态水景可以被动态水景带动起来,从而使整个水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甚至是颜色的变化,赋予水景一定的生命力。

4.3合理进行水景设计的给水工作

水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水,因此水是否清澈和透明,能够对观赏者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园林水景的颜色、透明度、清澈度等条件,需要在实际的水景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景的给水方式。在这一过程之中,必须有效利用各种客观因素,以及园林景观的实际地质条件。例如在设计悬挂式瀑布水景的时候,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山体和地面之间存在的高度落差,通过循环高位给水方式,帮助瀑布始终拥有充足的水体,而不至于干涸。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铺设相应的给水管道,将当地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保证给水方式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保证水景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为观赏者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4.4为园林水景合理搭配动植物

在设计园林景观之中的水景景观的时候,必须保证合理的动物与植物相互搭配,其原因是水景景观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水景之中必然包含其他的元素,而动物与植物就是重要的元素。合理地利用动物与植物,能够丰富水景景观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有效改善水景自身的水体质量。因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动植物的搭配,并且根据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景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在选择水生物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其观赏性,还要注重完善水景自身所具备的生态链,尽量选择能够净化水体的动植物,从而降低整体的设计成本,否则会有很大一部分成本用于水体清理。

4.5为水景设计搭配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由于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园林景观的水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而出现一定的污染问题,对于这些污染问题,最适宜的解决措施则是生态修复的方式,其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也有利于节约成本,为园林景区营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来看,首先,园林景区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捕捞船方面的作业,确保不溶于水的污染物或是垃圾等得到有效清理;其次,对于一些距离干流水系较近的园林景区,为避免干流水系中的一些成分渗入而造成富营养化等现象,可在过渡区域设计一些诸如过滤设施或沙袋等措施,避免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物质渗入到水景当中;最后,园林景区的管理人员可根据水景的实际情况,适当投放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鱼苗,进一步调节水景生态环境,使之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时,要时刻监控水景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数量,避免出现原有生物链不平衡或是物种入侵的情况。

5结论

综上所述,水景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能够有效丰富整个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从而保证整个园林景观的优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水景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水景景观,并且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方式,给人们提供更加美观、更加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琦,朱立昆.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3):146-147.

[2]郑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水景设计的方法[J].农技服务,2017,34(23):75.

作者:刘芳

第二篇:浅析居住区水景设计

摘要: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城市居住区正上演着一场“近水楼台得人心、得市场”的好戏,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消费者也许下了“智者乐水”的心愿,为亲水住宅以及水景居住区推波助澜。水景住宅确实也建得精彩纷呈,只要楼盘靠着水或是有水景,开发商都大做水文章。从景观到生态,从健康到文化,生命因水而灵动,居住区因水而紧俏。

关键词:水体特性;人工化水景;自然水景

1 水——居住区新元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住得宽敞、舒适,已是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最基本的要求。人们更期望生活在一个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环境里。水体,使自然与人类更加亲近。 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滋润土壤,可用来灌溉花木和灭火。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古人所谓,“水者,天地之血也”、“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已然成为居住区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

2 水体特性

2.1 水体景观特性

常态下,水并无固定形状,其观赏价值取决于周围环境和盛品性状的共同作用。

流动性。地球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使水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此外,风这一自然因素也促成水的流动,在平静的湖面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派诗情画意。

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扩大景面,产生虚实对比的画面。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绿、晴空和建筑交织变幻,视野收放开合。

可塑性。水体依靠的盛器,有两种主要的分别:(1)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2)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极为详尽地描绘了水的多种多样的形态。

声、色特性。因水的流动性,本无自己声音的水,不同的基底,发出或悦耳动听的水声,或轰鸣的水声。因水的倒影和反射特性,水虽没有颜色,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线中青蓝色的反射作用赋予它丰富的颜色。周围环境颜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2.2 人对水的亲近性

平和的水常给人以宁静、轻松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水自身的众多特性,应用于居住区,给人们无穷的趣味,为亲水住宅推波助澜。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在居住区里适当地调整人和水面的距离。在安全的前提下,使人可以近距离接触水,也可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为满足人们亲水心理,设计师用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利用水体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且能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3 居住区水景常见类型

3.1 人工化水景

人工化水景,根据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跌水、溪流、生态水池、涉水池、喷泉、倒影池等。

跌水。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关园林营造的书《作庭记》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棱落、丝落、左右落、横落”等十种形式,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感情。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落水形象,还可以听落水的声音。

溪流。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小径曲折多次,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丁冬做响,人达到了仿佛亲临自然的境界。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米,水深一般为0.3~1米左右,超过0.4米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生态水池。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一般在0.3~1.5米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米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0.3米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米厚土,种植水草。

涉水池。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0.3米,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米,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喷泉。不同的地点、空间形态、使用人群对喷泉的速度、水行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下表。

倒影池。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倒 影池就是利用光影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加景观的美感。倒影池极具装饰性,可做的十分精致,无论水池大小都能产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树木、小品、岩石前都可设置倒影池。倒影池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池水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尽可能避免风的干扰。其次是池底要采用黑色和深绿色材料铺装(如黑色塑料、沥青胶泥、黑色面砖等),以增强水的镜面效果。

3.2 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4 居住区水景

水质、水形是居住区水景设计的要点,要有水容易做到,要有景就不容易,要保持更加困难。“死水一潭”,会让住户掩鼻而过,会让物业叫苦连天。因此,在成景的同时,更要對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做到生态,才可以持续发展。

4.1 水体净化

居住区水景的水质要求主要是确保景观性(如水的透明度、色度和浊度)和功能性(如养鱼、戏水等)。水景水处理的方法通常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水处理分类和工艺原理见第236页表2。

4.2 水景处理常用方法

居住区内的一条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的地方。也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之虞。

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在小环境中,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如能有意识选择一些环保生物,则更有利。

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

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雨水的回收利用,是绿色生态居住区的重要标准。

建筑属于钢性,水属于柔性。钢性建筑与柔性的水相搭配才能相得益彰,更显出协调的美感。水景设计要注重美学感受的营造,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水景的开发利用,尺度节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增强邻里交往。

责任编辑:姜 野

作者:秦芳芳

第三篇:居住区水景设计应用探析

摘 要:居住区水景能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交流,是居住区生态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我国居住区水景景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水景设计应用中常见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居住区水景基本特征提出规划设计,依照对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实例分析,最后对居住区环境中的水景景观应用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水景设计 生态 居住小区

水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心情愉悦。更好的放松身心解除压力。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居住区水景,不仅可以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据国家房产机构的近期调查结果表明:最理想的居住地为:江河湖山融为一体45%,水景22%,海景19%,山居14%。自古以来,中国人择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傍水[1]。

1 应用的现状

水在我国早期庭园构成上就占据主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水体形式丰富,景致多变;水体在园林中所占面积较大,又称“巨浸”。隋唐时期,园林水景处理往往规模很大,例如洛阳西苑。

近年来,居住区水景设计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新建居住区逐渐流行起来,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小区环境四季常绿,而且要求小区有调节空气质量的水系。另一方面,随着住宅产业化的推广,房地产企业竞争加剧,为了树立企业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水景更是成为各开发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突破口,开发商竞相推出带有水景的楼盘项目,有的甚至以水景为主特色。

2 居住区水景应用的重要意义

宋代郭熙的对水的特性是这样描述的“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四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欲扶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生辉,此之谓活体也”。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水景作为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居住区的造园中的得到了充分运用,体现了水景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居住区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它不仅和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而且和人们几乎朝夕相处,对其感受的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水景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可谓无所不在,而水景与人们的生活更是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一般人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当距离很近的时候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到水的亲切,水的气味,而且水雾、水温都能直接刺激到人,让人感到兴奋。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往往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们,使人们感到水的另一种情趣。居住区水景最具有代表性,规划良好的水景应当把相应的风格及周围环境考虑进去。再配以音乐、灯光形成千姿百态的动态声光立体水流造型,不但能装饰、衬托和加强建筑物、构筑物、艺术雕塑和特定环境的艺术效果和气氛,而且有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3 水景应用存在的问题

水体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份。水又是一种优良的溶剂,从广义上说,几乎没有什么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为此使水体的颜色、水体的质量千变万化,常常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景观水体而言,要求清澈透明,给人以舒适感。而实际上往往难以达到。在景观水体的修复中,常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3.1 忽视生态性

采用混凝土底质和驳岸,块石或混凝土这种单调而粗糙的材料与水的柔美和秀丽格格不入,还阻断了水的自然循环,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系统的生态环境,消弱了人与水之间的亲和度。

3.2 未充分利用水资源

大多数景观用水依赖于城市供水,未积极应用节水和雨水、污水、中水回用技术,没有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3.3 后期维护不善

由于未充分考虑限制水景可持续性的各种因素,导致水体逐渐被富营养化,水质恶化,造成负面作用,最终只能干涸停用或仅节日亮相。

4 居住区水环境的具体应用

4.1 自来水、污水系统。

设置自来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统一供给;设置污水排放系统,接入市政污水系统。

4.2 中水应用

中水是通过将新建楼房的优质杂排水(淋浴、盟洗和洗衣废水)收集并经过适当处理后获得,中水的用水构成主要有:绿地浇灌、道路浇洒、景观水补充。

中水系统工艺与规模。根据中水用户的水质要求、优质杂排水的来水水质、以及水量平衡,对小区中水系统进行了设计。(1)其工艺为:优质杂排水收集系统—调节池—水泵—毛发收集器—微絮凝过滤—生物活性炭—二氧化氯消毒—中水池—水泵—中水供水系统。(2)设计规模150m3/d。调节池、中水池的容积各80m3。

中水系统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考虑中水处理站基建投资、设备折旧、运行费用等,该小区中水系统经营成本4.2万元/a,户均经营成本38元/家。户均节约水费100元/家。从年经营成本和年节约水费支出可以看出,中水系统的使用,经济效益明显。

4.3 水面蒸发量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置E-601型蒸发器测定水面的蒸发量,但其测得的数值比水体实际的蒸发量大,因此须采用折减系数,年平均蒸发折减系数一般取0.75~0.85。

也可用下面公式估算。

E=0.22(1+0.17W1.5200)(e0-e200)

式中E为水面蒸发量,mm;

e0为对应水面温度的空气饱和水汽压,mbar(1bar=105Pa);

e200为水面上空200cm处空气水汽压,mbar(1bar=105Pa);

W200为水面上空200cm处的风速,m/s。

4.4 雨水系统

将生态雨水利用方式与小区内景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节约自来水等水资源,减少暴雨径流,降低径流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排入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削减洪峰流量,减轻防洪压力,还可以改善景观效果。在居住区内,汇入景观水体的雨水主要来源于屋面及路面,如能将住宅小区内的径流雨水采用植被浅沟、植被缓冲带等生态集水与净化方式进行雨水补水利用,即使是在降雨量较少的北方城市(如北京的年降水量约500mm左右),当住宅小区的总面积为10万m2时,综合径流系数按0.65计算,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则年可利用雨水量约3万m3,补入的雨水量不仅补偿了蒸发损失,而且还有余量可供回用。如果对初期雨水进行有效弃流,再利用植被的净化作用处理后,汇入景观水体的雨水水质将可以满足水体的水质要求,再通过对水体结构、水循环方式及生态系统的合理设计则可实现景观水体稳定水质条件下的良好运行。

4.5 传统的结合与创新

在中国,水景最多运用于住宅区园林化室外空间设计,在创作手法上多是相对汲取东西方造园手法与要素,基本上是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与微缩;而在西方国家,除了私人拥有的花园水景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在形式和艺术方面有很大发展之外,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更受重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融入更多现代设计手法及理念,注重创意与构思,蕴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

现代水景的设计是对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继承以及现代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庭园水景和公共空间的小品水景两类。现代水景设计既有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继承,也突破了传统理水的形式及内涵,体现出现代环境艺术的成就,体现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状态、生态及人文关注,运用了许多现代技术、材料,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水景形态。在现代水景设计中,技术的重要性在增加,某种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种设计及技术手段去体现水的特性,是液态的立体艺术、雕塑艺术,每种水的营造都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太阳能喷泉、音控喷泉水景中现代材料不锈钢、玻璃的应用等。

5 结语

水环境虽然只是住区外环境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整体环境的提升也是一条重要的、有效的途径。水,在人们心目中是灵气的象征,它流动,赋予生命力,因而,我们应尽量发挥其自然的特性,还其以本来面目,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对于现代居住环境中的水体景观而言,不仅要注重水景与建筑环境的协调关系,做到景观美,更要注重对人的关怀与体贴,实现人性化水景景观。只有体现了人性化的水体景观设计才能成为居住空间景观中的亮点,营造宜人的居住區水景需我们不断深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车伍,张燕,李俊奇,等.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J].给水排水,2005,31(9):25~29.

[3] 徐叶.水与景观的关系[J].城乡建设,2004(11):38~39.

[4] 潘建良,李道棠,李堃宝,等.住宅小区人工湿地-水景观及其应用[J].住宅科技,2003(10):41~43.

[5] 王敏骅.水景住宅的规划策略[J].园林,2005(5):22~23.

[6] 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①作者简介:丁锴(1981-),男,陕西韩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

作者:丁锴

上一篇:所得税法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