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二、中外纪录片的比较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

美国代表典型的纪录片商业化运营模式,Discovery频道自开播以来便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它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受众群,即使那种受过良好教育,有求知欲望,有社会影响力和一定消费能力的观众。这个定位使它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节目内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Discovery同时也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2012年探索传播集团开创了市场神话,扩展到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亿累积订户和140多个电视频道。与美国成熟的市场导向的纪录片产业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内市场尚且偏向小众,更不要说向全世界普及了。

(二)纪录片质量比较

英国、日本代表的是公共体制支持的纪录片产业,尤其英国对公共服务原则的信奉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一直以来都凌驾在“自由市场”之上。他们的广播传统更倾向于展示文化遗产、构建民族身份以及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更允许社会批判性的纪录片出现在电视上,纪录片本身的社会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中国的纪录片,除了《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出彩的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纪录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的挖掘利用程度较浅。

除此之外,英美纪录片大都是高投入,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团队,据统计,Discovery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且欧美纪录片目前已全部实现了高清播出,而中国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良好平台支持之外,地方电视台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还无法进行大手笔的投资,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产业链的比较

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当成熟的发展道路。他们有清晰的纪录片产业政策,产业已形成规模,投入与产量已非常高,且投资渠道多样,有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纪录片受众成型。比如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而在大环境上看来,中国纪录片既缺少政府专项公益基金的支持,社会融资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的纪录片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为播出而制作,具有品牌战略眼光的制作机构数量较少。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链链条较短、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产业链开发不够,甚至部分产业链呈现缺失状态。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家族频道

三、国内外经验对于中国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一)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产业链

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都比较走小众路线,受众较少。所以应该首先向Discovery学习,进行专业深入的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同时积极宣传纪录片,使其更加平民化,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让纪录片迈入公共时代。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积极组织社会招标,扩大纪录片制作平台,积极与国外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进行联合摄制,面向世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动将自己的优秀纪录片向国外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并建立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

(二)使传播平台正规化、多样化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媒体第一次有了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对于国产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一个到两个这样的品牌纪录频道,向国内和世界推广。

在传统媒体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媒体。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关于“纪录片观看渠道”的网上调查结果:网络70%、电视56%、音像出版物24%„„可见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视频网络凭借高效性、互动性、时效性、自主性等优势可以一心大批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应该有相关政策支持视频网站购买甚至自主制作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活力。

(三)提高纪录片质量

技术层面来说,随着产业资金来源已从单一的电视台、政府投资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环境的利好信息吸引着资本进入,制作方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购买高端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但产业还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多的与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尝试,打破其高门槛的限制。

同时,中国纪录片更应该重视作品内涵的提升。纪录片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和人文情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中国的元素相结合,承载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味道,用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用中国的内心说故事。

(四)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扶持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监督,保证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规范节目版权,既维护他人权益,又保护自身权益。作品中素材、资料、道具、音乐的使用、受访人的权益都应该清晰准确。只有在前期完善了作品版权,在后期市场化运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也才能在将作品推向世界时获得稳定的版权收益。

第二篇:从《舌尖上的中国》透视中国纪录片品牌构建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中的一段描述。这部以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2012年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创下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饮食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主要是其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对该片进行总结,从而加快中国纪录片品牌的构建。

纪录片品牌的价值构成

品牌是在消费者对其内涵价值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来体现价值的。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时不仅仅获得了“效用”,更多的是对该品牌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品牌建设应当从品牌的内涵价值入手。纪录片的品牌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都需要从价值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制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以故事为线索,进行立体化的价值表达。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的主题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围绕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整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单一的讲授美食的制作方法,而是通过故事、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价值表达方式,再运用真实的场景和平实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以主题为基础,强调纪录片的文化内涵。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尽可能减少了浮华的场景和绚丽的画面,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制作美食。当孙媳妇一手搀着90岁的奶奶,一手领着3岁的儿子来到饭桌前坐定,拿起热腾腾的黄馒头,这个四世同堂一起吃饭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和对团聚的向往。

再次,以情感为契机,从灵魂深处打动观众。从以往的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故事的情感线往往贯穿始终,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以平凡人家的故事为感情线,根据每个故事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建立自己的感情线。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老人制作面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家乡的老母亲;当我们看到一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准备晚饭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过年时阖家欢聚时的场景;当我们看到山西的抻面师傅抻出长长的面条时,我们也会为其娴熟的技艺拍案叫绝。这一个个温情的场景,无不从灵魂深处打动着观众。

纪录片品牌的创作模式

打造中国纪录片品牌的途径有两个:模仿借鉴和自主探索。一方面,认真分析国外经典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制作流程,学习和借鉴知名媒体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国内外的经验汇集在一起,走出一条兼具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精准的市场定位。定位是通过对产品形象的设计,确保其在预期客户心目中占据的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舌尖上的中国》定位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前期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朴实无华的描述,深刻理解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突破了信息沟通的障碍。与此同时,创作团队放弃了传统“讲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路线,讲普通人的故事,力求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二,灵活的创新思维。任何品牌在创建和维持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这一定律对于纪录片品牌也同样适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并没有让创作团队停滞不前,第二季开播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该片更加贴近人物,更加贴近于文化的传承。片中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来制造不同的效果,雄壮短促的鼓点体现出生活的忙碌;令人紧张的旋律,则衬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危险。

第三,跳跃的视听感受。《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观众传统的视听经验,运用空间跳跃式的表现方式,打破了饮食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传统的美食节目通常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主持人的热情介绍下,用镜头来展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再通过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传递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在一集之中会介绍不同地域的多种美食,使观众能够真正足不出户就“吃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平实的独白配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味道”直接传递给观众,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奇妙。

纪录片品牌的合理延伸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2012年5月一经播出就迅速引爆全社会的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首播就以0.59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单日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0.75。精致的画面将感人的故事与美食文化完美链接,使“舌尖”迅速成为极具潜力的纪录片品牌。

成功打造“舌尖”品牌后,品牌的延伸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名利双收。节目播出后,网络媒体爱奇艺率先与央视签约,购买《舌尖上的中国》正版网络播出版权。在2013年的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单片获得9000万元的广告收入。《舌尖上的中国》DVD上市一周之内就销售了1.6万套,创造了纪录片DVD销售的记录。冠以“舌尖”二字的相关出版物更是无法计数。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纪录片衍生品领域收获颇丰,更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舌尖效应”。在2012年该记录片播出的5天之内,有将近800万人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搜索相关食材。淘宝网开辟了“边看边吃”的官方体验平台,片中出现的相关美食销量猛增,就连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而与“舌尖”主题相关的实体餐馆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纪录片一次成功的尝试。对于中国纪录片而言,只有合理、有效的品牌构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及物质动力,形成良好的纪录片创作环境,使纪录片品牌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赏析

2011级车辆工程 莫永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很久了,今天又重温了一集,我还是收到了很大的触动。《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七集,主要中国各地的美食以及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赞扬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国的食物的文化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老百姓千年来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与生活的抗争。《舌尖上的中国》有几个镜头是十分让我触动的,一是在有一集结尾的时候,有一家人捧着食物,他们都露出了质朴而羞涩的笑容。这个镜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觉得他们几乎代表中国农民的形象。他们勤劳、善良,与土地相伴一生,为充足的食物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国农民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有一个镜头就是挖藕工人们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每个人都在奋力工作,我感到了十分的震撼。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在结冰的水田里挖藕。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我深深的为我们祖先的智慧所折服,有时想到外国的食物,我就觉得外国的食物实在是太烂了。《舌尖上的中国》也让我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和饮食文化,特别是各地的劳动人民为食物所做的各种改变更让我赞叹不已。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正反映了老百姓的普通的生活,反映了老百姓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表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勤劳善良,不像以前的纪录片,总让我感觉是在歌功颂德,让人觉得中国已经一片繁荣富强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书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老百姓,他们会笑、会哭、会有对生活的不满,但他们从不放弃。

第四篇:试述对中国纪录片的看法

我经过几次上课在课堂上观看的中国纪录片,我觉得中国纪录片反映都是很真实很现实的社会各种各样,各个阶级层次人的生活百态,有描述为自己梦想奋斗的普通人,也有智障儿童的生活。想对于电视剧那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国情民情,只讲市场不讲责任;只讲“娱乐至死”,相差很多,我们学生可能感受不到社会底层或者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纪录片也很好的给我们反映了。让我们体会到很多东西,得到启示。

事实上中国纪录片向世界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是事实胜雄辩的可信性、可看性和可思性。忽视“内容为王”而仅仅靠讲故事制胜,难以抵消内容的单薄和思想的贫乏而带来的平庸。讲好纪录片的故事,固然重要,但它是一种表述方式,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没有坚实的思想内容作基石,天花乱坠的故事性也难以征服人心在多元并存的时代,纪录片毫无疑问也必须多样与多彩。我们要科学而务实地吸纳和消化西方的有关纪录片理念和实践。但是,我们不能失去民族的底气和元气,不能简单地切割中国纪录片的传统而妄自菲薄;全球化意识不等于对西方百般依附。我们不是“西化”而是“洋为中用”的“化西”,要看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兼容性和互补性;千万不能脱离国情用西方的时尚或把有关理念奉为神灵作为信条,掩饰纪录片思维和导向的迷惘和生命感受的贫弱。削足适履地穿上人家的“套鞋”将行之不远;无根的浇灌,纪录片生命之树是枯萎的。精神的矮化是比文化与经济落后还悲惨的落后

我还觉得我们中国自己的国产纪录片题材相对狭窄。在文化部选送对外播出的纪录片中,选题也大多侧重于社会人文和政论类。而在国际纪录片市场,最受关注的其实是自然、动植物和环保等生态题材节目。我认为,当前中国纪录片在题材取向上的短视,值得反思。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为什么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所接受,唯一缘由就是人类情怀。”我认为中国故事,人类情怀,这是中国纪录片目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人类情怀说起来很大,实际上很小,不管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没有带着真情实感去表现,你的片子就没有灵魂,你就不能打动观众。如何把中国的选题进行国际化的表述,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价值和主流价值,这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必做的一道功课。我这就是我对中国纪录片的看法。

工业四班

林榕

学号9100090

第五篇:纪录片《辉煌中国》里的申论佳句

申论文章写作是否出彩,可否在众多考生文章中脱颖而出,仅有工整的字体、流畅的文风还不够。想要把文章写得优美而富有感情,能被考官一下记住,美文佳句必不可少。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备考申论、练习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积累背诵一些佳句。中公教育专家此次给大家总结一下纪录片《辉煌中国》里的优美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

一、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时间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运转,但它也总能够定格下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

二、这是砥砺奋进的五年,这是真抓实干的五年,这也是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的五年。

三、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这是你我共筑的辉煌中国。

五、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六、一座座新颖奇特的现代桥梁,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新标志,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版图。天堑变通途,一座座中国桥,正为它赋予新时代的注解。

七、工业革命后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了一张由钢轨连接而成的经济网络,它所蕴含的能量能够为经济腾飞源源不竭地注入动力。

八、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这条铁路就只能停留于想象。

九、梦幻、壮美、蜿蜒、惊艳。

十、让中国奔跑起来,中国车,正在给经济换装新引擎。

十一、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圆梦工程铺展宏图。它们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编织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着这伟大的梦想,铿锵的中国脚步,自信、前行!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预祝各位考生早日成公。

上一篇:职工岗前培训讲话下一篇:中国南方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