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2022-09-11

随着ERP应用的推广普及,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 ERP推广和普及必须有大量既懂管理又熟悉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作为积奠, 而目前的总体现状是, 企业所需要的这种专业化人才严重匮乏, 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进入到企业中却感觉到难以和企业的实践相结合, 信息化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瓶颈。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ERP时代的要求, 必须从ERP的视角出发, 重新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1 ERP对会计电算化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ERP (企业资源计划)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 R 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 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 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表现出新的特点:

(1) ERP软件应用导致会计业务与企业其他业务高度集成。ERP软件是企业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将会计的各项职能。比如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等职能通过软件模块加以集成。更是将会计业务与企业其他业务集成。这就是数据全局性观念。突破了原有的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性。

(2) 会计数据的获取将突破企业物理区域, 未来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子商务对会计的直接影响就是会计数据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企业人员, 会计系统要直接接收来自Internet的数据。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受到新的挑战。

(3)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信息技术处要求注册会计师掌握15项高新技术以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2 现阶段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一直以核算型会计软件教学为基础,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的介绍, 基本掌握1~2个常用软件的使用, 能完成会计日常业务处理为基本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 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中国的工程师是世界最多的, 但中国马桶漏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连如此低层次的技术问题都解决不了, 培养高技术人才无从谈起。”可以看出,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发展, 与社会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 目前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高职教育在培养会计电算化技术人才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滞后, 时效性较差, 不能以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2) 会计电算化教育观念陈旧。缺乏系统意识, 对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职能的认识不清;把会计自觉不自觉的作为一个“信息孤岛”与管理信息系统其他系统隔离开来, 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3)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联系。相关专业课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遗漏, 和电算化相关的课程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会计的传统主干课程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 会计电算化应当是会、财、审各门课程内容的电算化。

(4)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 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 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 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 而目前电算化教学的内容仍然以单机系统为主, 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

(5)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师资队伍不健全, 不少学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足, 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管理素养不高, 缺乏复合型、通才型知识结构的教师, 不能适应ERP教学的素质要求;实训条件不佳, 学生没有专用的实训机房 (机房是开放的) , 同时实训教学文件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实训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等不完善。此外, 考核方式滞后, 已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构建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1) 转变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 适应时代需要。要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会计电算化人员, 要从ERP系统的高度出发, 以学习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和主流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为契机, 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的经营管理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培养具有电算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迁移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 能将其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实用的管理型人才。确立财务系统是ERP系统核心子系统的观念, 加强德育教育, 树立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

(2) 构建严谨而科学的课程体系,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要以信息化为课程体系的灵魂, 重新优化组合课程;应从新世纪面临剧烈竞争的客观环境出发, 将ERP软件相关功能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 同时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 加强电算化课程和会计专业课程的联系, 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3) 转变会计电算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变以课堂、课本、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为培养学生具有电算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变填鸭式为赏识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教学中力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大力提倡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案例教学、沙盘模拟对抗演练、角色模拟、游戏教学、创新的E学习教学模式等体验式创新教学形式, 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学质量的评价应为三个彼此相关又各自独立的层次, 即政府-社会-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方式多样化, 可采用案例报告、口试、实际操作考核、证书考试、校企共建考核体系等。

(5) 加强会计电算化师资培训力度, 建立综合教育培训模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人才是关键。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到企业研修, 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通过研修, 教师再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技术和社会实际需求融入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去;对会计专业课教师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训;对有关计算机科学教师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培训。

(6) 构建综合实训平台。建立ERP综合实训平台可“模拟企业”, 将企业搬进学校;“仿真企业环境”将社会也搬进课堂, 通过校企共建ERP实训室, 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最好的方式就是企业出资金, 学校出地方, 依托会计、市场营销、物流、信息等专业,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下, 进行集中建设和使用。

摘要:随着ERP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ERP人才特别是精通会计的ERP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本文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给会计电算化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分析了现阶段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从ERP的环境出发, 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ERP,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上一篇:煤矿综采机械化开采技术及发展趋向略述下一篇:基于3D技术的室内设计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