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意义和实现路径研究

2022-09-1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这是我们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严格司法, 确保刑事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考虑所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正确理解并认识“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 增进共识、齐心协力, 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

“以审判为中心”也就是理论界常说的“审判中心主义”, 具体是指在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关系中, 都凸显审判的中心地位, 将审判程序作为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1]“审判中心主义”这一概念并非舶来品, 是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不断发展中产生的对应“侦查中心主义”而使用的特有产物。究其原因在于西方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中, 审判阶段是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与否、责任大小的中心阶段。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 其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联邦证据规则明确只适用于审判阶段。[2]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围绕审判程序构建刑事诉讼法典, 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在分则程序部分没有单列侦查、起诉程序, 而是将其包含在第一审程序中。[3]

笔者认为, “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应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 “以审判为中心”强调以审判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

刑事诉讼活动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刑罚权的行使,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法院审判案件的权利, 同时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凸显了法院裁判的终局性和强制性。为实现刑事诉讼活动的目的, 强调以审判为中心是刑事诉讼构造模式的内在要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在刑事案件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公安机关享有刑事侦查权, 检察机关享有审查起诉权, 法院享有审判权。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刑事诉讼活动的起点, 侦查活动收集、固定、保存的与案件事实有关证据可能成为法院定罪量刑的基础性材料。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移送的公诉审查意见书进行审查, 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法官作为中立的第三者通过审判程序对公诉人、被告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 在控辩双方充分质证、互相辩驳、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独立地形成内心确信, 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判决。我们可以看到, 法院的审判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此, 法院的审判程序应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以审判为中心”强调以审判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 而不是以法院为中心。法院跟公安机关、检察院一样, 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司法机构, 故其不能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

(二) “以审判为中心”必然要求以庭审为审判程序的中心

审判对于侦查、审查起诉环节中心地位, 集中体现于庭审。为改变庭审仪式化、形式化的现状, 充分保证开庭审理时间, 使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对于裁判结论的形成发挥实质性作用, “以审判为中心”必然要求庭审为审判程序的中心。首先, 以庭审为审判程序的中心是实现公开审判原则的唯一路径, 法院的审判程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由庭前会议、法庭审判、庭下评议等多个部分组成, 尽管庭前会议、庭下评议等活动是审判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只有庭审活动是在公众的监督、媒体的监督乃至社会的监督下进行的。为保证审判的公开、公正、公平, 保证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 需确立以庭审为审判程序的中心。其次, 定罪权作为审判权的核心决定了庭审为审判程序的中心。定罪权的实现是基于对被追诉人财产、人身自由等权利的剥夺, 法庭审判是决定被追诉人有罪与否以及罪责轻重的关键环节。“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增强庭审对抗性, 使控辩双方的质证、辩论能对裁判结论的形成产生实质性影响, 切实保障被告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权利。具言之, “以审判为中心”实质上强调“以庭审为中心”, 对法庭审理过分依赖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的现状予以纠偏, 确保庭审实质化。

二、“以审判为中心”的意义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 甚至相互抵触, 改革势必难以顺利深入推进。[4]首先, 应明确为何提出“以审判为中心”, 质言之, 就在于其是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 是认识规律、诉讼规律、司法规律应有之意。

(一)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是认识规律、诉讼规律、司法规律应有之意

认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人们对一个事实的认定, 需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只有反复地认知反复地思考, 最终认定的事实才可能完全接近事实真相。刑事诉讼收集证据、查清事实的过程就是认识规律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在刑事诉讼中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究其原因在于侦查机关调查事实、收集证据的行为, 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与证据进行审查作出起诉与否决定的行为都是享有独立司法权的相关司法机关的独断性和不公开性的活动。因此,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是认识规律、诉讼规律、司法规律的应有之意,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并不取决于人为的好恶, 也不涉及各专门机关的地位高低、作用大小, 都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关系, 更好地实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5]

(二)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近年来, 随着多起冤家错案的披露和纠正, 暴露出的司法不公问题引起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 司法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实现和维护司法公正, 最终通过公正的司法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由于公、检、法三机关过分寻求合作、追求办案效率而忽视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重要性导致我国的刑事诉讼架构呈现出“公安机关做饭、检察机关端饭、法院吃饭”流水线型的诉讼结构模式, 这种以侦查机关为核心的诉讼结构不仅会导致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不经法庭质证、控辩争论直接决定案件的裁判结果, 法官奉行案卷中心主义, 法庭审理就如同走过场。同时, 刑事诉讼中审判程序难以发挥对其他诉讼程序的制约作用, 严重影响刑事司法尺度的统一和刑事司法的公正。可见, 深化刑事司法改革, 必须推进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6]

三、“以审判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一) 优化职权配置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构建合理的刑事诉讼架构, 对三机关的职权范围予以具体明确, 能够有效遏制司法腐败, 对于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1. 加强审判权对侦查权、审查起诉权的制约

长期以来, 中国刑事诉讼法一直存在着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 即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事实上, 以提高追诉犯罪效率为导向, 三机关更注重相互配合, 几乎忽略了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架构设置。由此, 司法实践中出现一些公诉案件到了审判阶段以后, 由于关键证据没有收集或者没有依法收集, 或者起诉的案件没有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定案要求, 使审判机关既难以依法定罪也难以依法宣告无罪。加强审判权对侦查权、审查起诉权的制约, 实质上强调司法审查提前介入侦查、审查起诉阶段, 同时规范“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司法标准的统一适用, 通过权力制约权利, 实现刑事诉讼构架的合理、有序运行。

2. 强调审判权的主体回归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符合司法规律和司法权本质属性的审判权主体回归是其内在要求。由于当前审判运行机制的行政化, 法官作为法定审判权的主体对审理的案件不能作出实质性的裁判, 这就是所谓的“审者不判, 判者不审”。近年来,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司法诉求的方式集中到人民法院。与此同时, 司法领域的请托说情之风也愈演愈烈, 党政机关、政法委插手司法审判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从而导致“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法院时有发生。笔者认为, 强调审判权的主体回归能有效规避上述问题的出现,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第一, 列出法官权利清单, 组建与放权配套的法官团队。构建一个适应形势发展和审判内在需要的审判权运行机制, 关键就是在法院内部“去行政化”, 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 增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首先, 列出法官权利清单, 增强法官审判权的主体意识。明确法官具体的办案权限, 不仅能保障法官的权利区分于院长、庭长的行政权, 彻底贯彻“让审理者裁判, 让裁判者负责”, 放权之后, 法官的职业尊荣感和责任意识也会油然而生。其次, 与放权相配套的是扁平化审判团队的组建。形成以“1 (法官) +1 (法官助理) +1 (书记员) ”为主的团队模式, 法官主要负责开庭, 作出裁判, 签发文书;助理法官先行组织调解或主持庭前会议;书记员负责排好开庭日期, 法庭记录, 并负责文书送达。以法官为主导, 助理与书记员协助的团队化运作,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司法资源。第二, 改革审判委员会评议案件, 在法庭下作出案件最终裁判的制度。法律规定审判委员会对复杂、疑难、重大案件裁判结果的最终决定权, 关注于案件的最终裁判权应当由资历更深、职位更高的庭长、院长等组成的审判委员会享有, 此做法忽视了审判权的本质属性, 践踏了直接、集中审理原则的核心价值。然而, 立足于国情和现有的刑事诉讼基本框架, 完全取消审判委员会庭下评议制度显得不现实。为实现审判权力行使主体与责任主体相统一, 我们应当明确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 并从细化审判委员会评议规则及完善评议责任体系为抓手, 揭开审判委员会的神秘面纱, 逐步取消审判委员会评议案件制度, 使被追诉人真正看到审判自己的法官。

(二) 实现法庭审理实质化

从司法实践看, 保证庭审发挥决定性作用, 推进法庭审判实质化, 必须着力完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包括适用刑事速裁程序, 落实法律援助制度, 贯彻公开审理原则、贯彻直接言词审理原则。

1. 适用刑事速裁程序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司法改革不断深化, 面对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 司法资源的投入有限的具体情况, 法庭应审理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为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 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提高审理刑事案件的质量与效率, 推进法庭审判实质化, 维护当时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刑事速裁程序与普通程序相比, 案件情节简单、事实认定清楚、刑事处罚较轻、社会危害较小。不难发现, 冤假错案通常是发生在案件情节复杂、证据收集、保存、固定相对困难、事实认定不清、刑事处罚较重的刑事案件。如念斌投放危险物质案、杨明杀人案、陈传均杀人案等不断被纠错、曝光的冤案。经过仔细研究分析, 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案情复杂、证据繁多, 且都存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采取暴力取证、刑讯逼供等措施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和证人证言, 侦查阶段收集的证据在法庭上直接被宣读作为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依据, 法庭质证、辩论形式化、虚幻化, 法官直接依据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形成自由心证, 并作出案件的最终判决。违法取证的证据被形同虚设地审判直接采用是造成这些冤假错案的根本原因。推广适用刑事速裁程序解决了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案件审判重心偏移的问题, 将极大地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 为法院审判重大复杂案件、疑难案件、损害公众利益案件预留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 为全面推进庭审实质化奠定坚实基础。

2. 落实法律援助制度

近来出台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律援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必将推动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法律援助制度因其能切实保障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成为了推进庭审实质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面对的是具有国家公权力的侦查机关、审查起诉机关、审判机关。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弱者, 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将有利于实现控、辩、审诉讼结构的平衡, 能保证被告人在收集证据、法庭质证、法庭辩论环节能与公诉人形成有力抗衡, 确保证据审查在法庭、事实认定在法庭、定罪量刑在法庭。落实法律援助制度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 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需要大量刑事律师的参与, 如何引进具有办案经验的律师投身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中, 必须解决律师的待遇以及增强自我荣誉感、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问题。第二, 法律援助制度实施的检察督导, 在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以及《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需明确具体责任、细化分工方案、加强检察监督, 推动各项法律援助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 贯彻公开审理原则

《决定》指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推进审判公开”。公开审判原则是指, 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 (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的情形) 和结果应当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从强化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的角度看, 案件的公开审判和公开宣判不仅能实现实体正义也是实现程序公正的保障措施之一。落实公开审判制度, 变“暗箱操作”为社会公开, 使法官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审判和裁判, 堵塞了各种滥用职权、徇私枉法非途径, 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法官的监督, 增强了判决的可接受性和社会性, 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防止权利肆意妄为最有效的方法。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决定》为顺应当前互联网和各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 对重视和规范舆论监督提出了要求。一方面, 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 要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 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新形势下, 打造以“互联网+法院工作”模式, 以更加开放、坦诚、自信的态度, 坚持阳光司法, 促使法院工作达到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标准。第一, 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拓宽审判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互联网传播信息、共享信息的属性, 促使互联网平台可成为法院拓宽审判公开广度和深度的重要载体。法院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加强法院网站信息公开建设, 创新使用“两微一端”, 形成网络化的“全案公开”第二, 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防止舆论妨碍司法公正。面对传播快、影响大、参与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迅速增长, 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大对社交网络“大v”的监管, 防止舆论妨碍司法公正, 确保审判公开工作稳定持续开展, 已经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运营商应对微博、QQ、微信等社交软件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设立有效的用户黑名单制度, 并增加提醒不得恶意传播、转发不切实信息妨碍司法公正之类的警示语;政府应对微博、QQ、微信等移动即时通讯服务工具加强管理, 及时整治移动即时通讯信息发布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司法机关应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学习, 及时通过有效的科技手段收集、固定妨碍司法公正的证据。

总之, 深刻认识“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和意义, 坚定不移地探索“以审判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目的是实现审判权对侦查权、审查起诉权的制约, 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 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

摘要: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为从制度层面实现司法公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以审判为中心”不仅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诉讼原则, 也是对我国现行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关系的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以审判为中心”, 我们应当对“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界定, 并以优化职权配置为抓手, 采取适用刑事速裁程序、落实法律援助制度、贯彻公开审理、等措施实现法庭审理实质化。

关键词:审判中心,概念,意义,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杨依.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N].西安日报, 2015-1-12.

[2] 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3] 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4] 陈光中.审判中心与相关诉讼制度改革初探[J].政法论坛, 2015, 3, 32 (3) .

[5] 周强.严格司法[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10.

[6] 沈德咏.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EB/OL].DIO:10.14111/j.cnki, 2015.

上一篇:《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下一篇: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应用中灵活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