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跨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翻译克服了语言差异的障碍,跨越了文化差异的沟壑,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塑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不能脱离或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微观的语言问题,而且是宏观上的文化问题。

第一篇:跨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跨文化交流的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广泛。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和学习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尽量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 差异

引 言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的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

在国际交往中,除了要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这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①。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具有鲜明的、稳固的民族个性,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记录和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又起着制约作用。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并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成功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

介绍中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介绍他人和自我介绍是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际礼仪,是众多互不相识者得以会面或结交的重要桥梁。②在英美国家,当引见人在社交场合将互不相识的两人互相介绍给对方时,事先要征得被介绍者的同意,以避免尴尬。介绍者本人的态度、举止要大方得体。介绍陌生人相见时,要注意先后顺序,以示礼貌和尊重,一般的惯例是: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人,向地位高的介绍地位低的,向女士介绍男士。介绍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在正式场合进行介绍时,在姓名前要加上适当的头衔称谓进行介绍,以示礼貌、尊重,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戴维斯在中国讲学期间对许多人称他为“Mr·Davis”(戴维斯先生)感到十分不快。因为在美国,先生是对一般人的称呼,对有头衔地位的人应加以头衔来称谓,以示尊重。他喜欢人们称呼他为“戴维斯博士”或“戴维斯教授”,所以,戴维斯产生了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由此看来,英语中“Mr”一词与汉语中的“先生”并不完全等同。在中国文化中,先生一词实在没有贬低之意,先生是对老师、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人等既严肃又尊重的称呼。通常,对那些女学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女性也会使用先生一词来称呼,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杨绛先生”。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用汉语中“先生”的含义去对应英语“Mr”一词,就产生了这样的误会。平时介绍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称谓。介绍过程中,介绍者要尽量自然得体、不宜用命令语气;作为被介绍者,也要表现出认识新人的热情和礼貌,一般要面对对方,举止自然,言辞得当。

称呼语上的差异。称呼语是日常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的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它最能反映出说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相互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起着保持和加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每一种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都会形成各自独特的称呼体系和使用规范。③不仅如此,不同的称呼语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还标志着不同的感情色彩。④对于中英文中的称呼语,有的可以找到相应的词语,但有的却缺少其对应词。按字面意思去直译不仅会带来意义的不准确,同时也会使人产生误解和不解。此时意义的准确是相对的,维持交流的功能才是重要的。

从亲属称呼系统来看,中国的亲属称呼系统比较复杂,有着丰富的称呼词语。常用的亲属称呼主要有:父系、母系亲属中比自己长三辈的有“曾祖父、曾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长两辈的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一辈的有“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姨、舅舅”等;平辈的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堂哥、堂姐、表哥、表姐”等,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堂、表,一律用哥、姐、弟、妹相称呼。亲属称呼均长幼分明,根据排行冠以数字或用大、小来加以称呼,如“大伯、二叔、三姑、小姨、大哥、二姐、五弟、六妹”等。姻亲中通常用“亲家、岳父、岳母、姨夫、舅妈、大伯子、小叔子、大姨子、小舅子、嫂子、表嫂、姐夫、妹夫”等,有的只作称谓,有的既作称谓又作称呼。对小辈有“儿子、女儿、大儿子、小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曾孙、曾孙女、曾外孙、曾外孙女”等称谓,在家庭成员内部,长辈常用名字称呼小辈。

而在英美文化中,对于家庭成员、亲戚,除了称父母为“father,dad,mother,mom,mum”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grandma”等之外,一般都直呼其名,有时对于年长亲戚的称呼,一般不用姓,只用名;而与同辈的兄弟姐妹或年龄相仿的父母辈亲属之间,一般相互称呼名字。汉语中的堂、表(哥、姐、弟、妹)亲属关系的称谓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关系,同时也可以用作称呼语来使用。英语中对应于这样的亲属关系通常用“cousin”一词来加以统称,但“cousin”一词此时仅表亲属关系而不做称呼语使用。英语中因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属关系都用“in-law”这一构词法构成新词来表达,如“father-in-law”,“mother-in-law”。这些词通常只是称谓,不做称呼语用。英语中向下按次序称谓有“son、daughter、grandson、great-great-granddaughter”等。它们通常只做称谓用,长辈对下辈通常直呼其名来称呼。而对下辈非直系亲属的称呼语中英语通常用一个词加以统称,仅表示亲属关系,不做称呼语用。

对于非亲属关系,汉语中有以下几种称呼类型:按职衔称呼,如“李部长、张主席、王主任”等;按职称称呼,如“杨教授、徐工程师”等;按职业称呼,如“李医生、何教练”等;按年龄称呼,有时会借用亲属称呼,如“(李)大爷、(王)奶奶、(周)大哥”等,以及用“老”或“小”冠在姓氏前,如:“老李、小王、李老”等。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年轻人对长辈称“(张)叔叔”“(李)阿姨”。在英语中,“张叔叔”、“李阿姨”、“王大爷”这样的泛亲属化的称谓不广泛用于社交,一般直呼其名即可。

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词汇都有其文化内涵,但很多词汇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事物在不同民族心理上引发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含的寓意也不尽相同。英汉语言中有很多颜色词汇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喜庆的色彩,庆典时礼仪小姐穿着红色的旗袍,剪彩时用的红色彩带,在婚礼上使用大红囍字、红蜡烛、新郎系着红绸带、戴着大红花,就连菜上也缠上了红纸条,一切都给人一种喜庆红火的气氛;同时,红色在中国还有革命意义。在英语中,红色有喜庆的含义,但也有“战争、流血、恐怖、愤怒、困境、淫荡、危险、停止”等很多负面含义,如“paint the town red”(指夜生活中狂欢作乐,饮酒胡闹),“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等。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含义。在英语民族文化中“dragon(龙)”是一种生性凶残、凶猛、会吐火伤人的怪物。《圣经》上把“dragon”看做是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被称之为“the great dragon”。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来指人时常含贬义,常指“凶暴的人”。而在中国,“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dragon)”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有“龙吟凤鸣、龙腾虎跃、真龙天子、望子成龙”等带有褒义色彩的词语,这些词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文化中得到美好的解释。

结 语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作为“地球村”的一个村民,我们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

注释

①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②③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62、30页。

④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作者:彭 健

第二篇: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探源

摘 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翻译克服了语言差异的障碍,跨越了文化差异的沟壑,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塑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不能脱离或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微观的语言问题,而且是宏观上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关键词:语言 文化 翻译 跨文化交流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就了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如何实现沟通和交流呢?最为直接有力的回答当然是:翻译。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赖以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它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推动各民族和全人类进步以及全球文化融合与更新的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21世纪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和便捷,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愈发凸显,“翻译在各种文化之间始终充当着协调者和中介的作用,其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愈加重要”[1](P66),因而,如何阐释语言的文化属性、从跨文化的视角解读和理解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功能和作用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文化成果,是文化的实体存在,是文化的核心,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具有自律性、内在性、独特性的文化属性。特定的文化人群或地域人群在用其特有的语言表达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传达社会经验、精神情感、信仰、价值观念、心态系统以及世界观等的时候,就给自己的语言符号打上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并赋予其特有的文化附加意义及衍生意义,从而决定了语言的异质性和语言的文化属性。

第一,语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诸多范畴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存在规定了语言符号外观、遣词造句和承载文化底蕴上的分歧和差异。”[2](P107)人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在逐渐了解并进入该语言所记录、描绘和表达的文化世界。因此,无论是汉语的象形文字还是英语的拼音字母或是拉丁语的拉丁字母,都是音、形、意相结合的、有意义的符号单位,都带有其各自所属民族文化系统的特征。表意象形的汉字的偏旁部首展现的是所表达意义的具象,与西方的拼音字母中前后缀所指示的共相或抽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也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英语的名词有着较为复杂的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的形态变化,动词有非常复杂的时态、体、语态、语气、人称等的形态变化,而且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要保持人称和数的一致,这反映了英美文化世界的语言使用者们看重精确与形式逻辑的分析话语体系,希望通过严密的分类和演绎推理保持理性的语言价值体系。而汉语的动词和名词没有如此复杂的区分,没有形态的变化,有时动词和名词甚至是可以通用的,这反映了中国人偏重直观,相对不受逻辑规约的束缚,得“意”而忘“形”,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思辨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又如,汉语中没有英语的定冠词、动词时态、主谓一致等语言规约,所以中国人觉得英语语法很生硬呆板,而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汉语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汉语用于限定可数名词的的量词却又十分严谨,如汉语的“一个(人)”“一头(牛)”“一只(鸡)”“一匹(马)”“一辆(车)”“一扇(窗户)”等在英语中均可以用不定冠词“a(n)”来表达:a man、a cow、a chicken、a horse、a car、a window等,所以英美人会觉得汉语的量词很繁杂,而我们会认为英美人没有区分事物本质差别的逻辑。

第二,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语言使用者赖以生存的文化,特定的语言与其生存的文化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共通性。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意义、有“文化”,是因为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在使用被赋予了意义的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同时,也用语言来构建意义世界,构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并通过语言的方式拥有文化世界,从而发现自己的存在。可以说“人类几乎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思索着自己与语言的不解之缘,并在语言的规范下创造和传承着不朽的文化”[3](P8)。语言中的词语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和文化因素,都被赋予了各自文化特色的附加意义和衍生意义,各种文化都为自己语言的词语意义打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譬如,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家族伦理居于核心地位,在亲属称谓中,嫡亲或外亲、宗亲和姻亲、直系或旁系等辈分及长幼的排列非常明确。所以,对于汉文化中丰富的亲属关系称谓词语的理解有时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各种不同的语境。《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份和地位的称谓用语有两处,一是林黛玉向众人说起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之事,因父母不肯,癞头和尚便说:“若要好时,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是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生……”。二是王熙凤初见到林黛玉时,对其大加赞赏:“……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其中所使用的“外亲”“外孙女”“嫡亲的孙女”等称谓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对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的暗示。贾姓人士对于林黛玉是“外亲”。反过来说,林黛玉对于贾家也是外姓人士,是“外孙女”,而非“嫡亲”。所以,林黛玉虽然进了贾府,但总归是外人,暗示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命运。而这一点,对于不了解汉文化中称谓文化的外国人而言,是难于理解的。

语言是联系人与文化世界的纽带,语言在文化中不断发展,并被不断地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内涵。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约着人们的语言使用,人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浸润其中。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指分处于异质文化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信息发出者个体和信息接收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信息传通的过程。对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而言,实现这个完整的信息交流过程所依赖的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就是“翻译”。翻译的介入或者确切地说翻译者的介入和参与使讲不同语言的民族得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并最终实现相互对话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首先破译源语信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然后用译入语赋予该信息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的相同意义,以保证信息发出者意向所指的接受者感受到完整的信息传递,并接受其影响而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翻译已远远超越了源语与译语之间简单的语言转换或信息传递,它不仅是一个在尽量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的前提下,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在多种文化语境参照下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参杂糅合的、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适的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每个从事翻译的人都会感受到源语和目的语中若隐若现的“文化”以及每个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某种难以言表、难以捉摸的潜藏在词语里面的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文化特质。

第一,从微观层面上看,翻译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化、阐释和再现的过程,如把英语译成汉语或反之。翻译从外在形式上看是指用一种语言(译入语)对另一种语言符号(源语)进行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过在译入语中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源语作品的一切语法、词汇及篇章特征,将原文语篇中包含的所有真实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在译文中。翻译的结果是:承载原文内容信息的语言符号发生了改变,语言表达的逻辑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原文的信息和内容被另外一种语言重写并保留了下来。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语言不是在真空中起作用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使用和生存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语境,一个人学习一种母语就意味着在这个母语的文化世界中成长,其语言使用必然要受到他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观念的制约,所以,当翻译活动开始时,译者就“进入了一种文化关系中,而他又是作为养育他的那种文化的个体显现进入这种关系的,所以他完成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关照、比较、体验、领悟。”[4](P69)为了翻译,译者必须理解文本存在的另一种文化的全部符号系统,也就是说,译者在带着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规范翻译原文本时,必须把自己融入超过文本本身的文化之中,通过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使原文文本富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下面以上文提到的汉语文化中的称谓词的英译为例,说明文化对于翻译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赞美之辞中最能体现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

原文: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译文: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No wonder our Old Ancestress couldn’t put you out of her mind and was forever talking of thinking about you.

译者杨宪益夫妇没有将原文中的“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这两个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称谓词语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your daughter’s daughter”或者“granddaughter of maternal side”和“close paternal granddaughter”,而是从原文文本的整体意义出发,在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心理的基础上,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将原文中的“外孙女”转译为“老祖宗的女婿的(女儿)”,将“嫡亲的孙女”转译为“姓贾的孙女”,即清楚地交代了贾母和林黛玉的关系,又很婉转地点明了林黛玉是外姓林家的人,抬高了贾家的地位。译者巧妙地弥补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称谓词语概念范畴的词义欠缺,又机智地避开了汉语和英语在称谓文化上的冲突(毕竟“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在中国古代像贾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有本质区别的,而这种差别是英语文化中所没有的),以此达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

可见,翻译是对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都进行转换和改造的过程,翻译者既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相对应,同时又能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词语来进行相应的置换。翻译者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展开的翻译实践活动涉及到“源语和译入语两种不同文化以及两种文化语境中的诸多因素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交往行为”[5](P70)。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字面上的忠实,“而更是注重从文化的整体视角来考察如何准确地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加以再现,尤其是忠实地再现一种文化的风姿和全貌。”[5](P39)

第二,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本在两种异质的文化传统背景下发生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将源语所携带的异质文化通过翻译创造性地改造后被植入到译入语的文化中,并在译入语文化中获得了重生(afterlife),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英语商品名的汉译为此提供了最佳的例证。很多从西方引进的产品的英文原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人物的符号。但是,在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这些产品的中文译名却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汉语文化内涵。如女士化妆品Estée Lauder是用产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本身并不带有文化色彩,但是其汉语译名“雅诗兰黛”,却蕴含有“高雅诗意幽香佳人”的含义;体育用品Nike取自希罗神话,被译作“耐克”,内含“耐用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语义;汽车品牌Mercedes-Benz取自于制造商的名字,利用音译策略,译作“奔驰”,含有“飞奔疾驰”之意,将产品的功能赋予语言文字之中。类似只有汉语才拥有的词义如果直译,恐怕会使商家和美国消费者大吃一惊。其诸如“宝马(BMW)”“保时捷(PORSCHE)”“美宝莲(MAYBELLINE)”“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OT)”等都在翻译过程中(即使是音译)译者在进行汉字选择时进行了创造性的异质文化的本土化改造。尽管在这个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经过翻译的原文,所传达的信息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等量,但是这种差异在新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翻译“激活了静态的、同一性的原文,使其获得了他性,使同一性的文化在他者文化中得以延续。”[6](P5)。异域文化经过翻译被植入到了译语文化体系当中,丰富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其异国元素和他性本质也得到了保存,得到了认同。

第三,从宏观上看,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为翻译使跨文化交流中的两种异质文化或者两种异质文化中的人实现了互识、互证和互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翻译对于世界各国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礼记·王制》篇中就记载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传译之事:“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寄、象、狄鞮、译”就是指通解五方语言,为五方之民进行口头言语翻译之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提到的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传奇故事也可以说明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故事讲的是遭绑架后被贩卖到利比亚和希腊的两个埃及女祭司分别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然后将埃及神庙的祭祀仪式翻译成当地语言并传给了当地人。由此可见,“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需要。任何一个民族想发展,必须走出封闭的自我,不管你的文化有多么辉煌,多么伟大,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甚至冲突中,渐渐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7](P6)这一点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中国和西方在地域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翻译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两个文化群体通过翻译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双方的“互识”。他们不但认识到各自语言文字的差异,也意识到各自思维方式、信仰系统、价值体系、世界观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通过理解和认同这些差异,实现最终的对话。通过翻译,跨文化交流双方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的空间内涵上得以拓展和丰富:中国历史上的印度佛教之于中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于欧洲启蒙哲学家,马克思主义之于“五四运动”,古希腊、古罗马文献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翻译为译入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思想、新文学、新科技等的生命之花开辟了新的生存土壤。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在谈及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时说道:

“不管经历多少波折,走过多少坎坷的大陆,既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中华文化反正没有消逝,原因何在呢?我的答复是:倘若拿河流来比,中华文化这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是从未枯竭。原因是由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能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大用矣哉!”[8](P9-10)

三、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也愈加明显。正如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中译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开幕的致辞中所指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翻译工作在对外介绍我国进步发展、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任务越来越繁重。”[9]译者只有认真领会语言的文化属性和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才能真正发挥翻译作为多样语言和多元文化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体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建设项目“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昆明理工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西南地区高校外宣资料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KKZ1201454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贵珍.全球化视野下翻译理论的建构与重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中国翻译,2015,(2): 66-68.

[2]葛中俊.语言哲学关照下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A].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07-118.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罗竼.翻译、变异和创造[A].乐黛云(中),勒·比松(法)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6-75.

[5]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新拓展[A].乐黛云, 李比雄.跨文化对话[C].2004:65-70.

[6]王宁.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8]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王英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00)

作者:王英

第三篇:跨文化交流与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问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频繁,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目的语与本国语之间的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教给他们不同的语言背景和文化,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解决矛盾和冲突,克服交流障碍,从而培养起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合作交往正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日常现实。因此,具备超越文化局限的眼光和意识,拥有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当代年轻人应有的基本素质。这就对大学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认知语言文化的差异,克服交流障碍,从而实现语言与文化的融汇交流。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还应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并弄清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社会制度、历史沿革、人的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但长期以来,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在英语教学中一直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也错误地认为只要掌握了词汇以及短语等的用法,就能正常地进行沟通了。事实上,学生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屡屡出错。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同时了解其文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导入文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在使用和交际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以对方的道德观念及思维模式来理解他们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并从英语语言的习惯出发,使他们学会正确地问候、赞美和感谢他人,并能够对比文化差异,从而避免谈论西方人的隐私和忌讳等。此外,还应在教学中加强对英美文化的介绍,要求学生广泛涉猎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书籍,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观看英文电视节目和影片,从而了解人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的目的。那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在讲解课文前,先介绍文化背景。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就讲述了马克吐温和朋友购买火车票有意泄露身份但几次被拒,最后被邀请上火车,且受到贵宾待遇,却被告知误以为是纽约市长这样一个幽默故事。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点,使他们了解马克吐温这一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作品的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当时社会的风气等。然后再逐层深入,使学生最终把握文章的主旨。

2、在讲解课文时,渗透相关的文化内容。在解释生词、语法、分析句型结构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探索词句间反映出的文化信息,使他们学会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际。中英文化差异及词汇的文化内涵对准确理解课文至关重要: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如西方国家中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之书,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习语与《圣经》、基督教、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有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现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对待年龄的态度上,中国人以老为尊,而外国人却忌讳“老”这个字眼。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以示尊敬,如:老张、老李或王老、杜老等;但在西方,“老”字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因而西方人忌讳使用“老”字。美国的老人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jy people),所以要以“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要多了解西方的文化,这样,才能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更轻松。

其次,可以从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中,看出东西方的差异: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分别用以形容人鬼鬼祟祟、目光短浅。而在英语国家中,老鼠在俚语中则指怕羞的人。同时,MickeyMouse的出现,更使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深受儿童的喜爱,并成为了机智、智慧的象征。此外,狗(dog)在中、英两种语言中,虽然其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其文化内涵的意义却有很大的差异。“dog”在英语的大多数场合下是褒义词,用以形容值得信赖的人,如alucky dog(幸运儿),tp be top dog(身居要职),Love me,love mydog(爱屋及乌),Every dog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这反应了西方人的文化心理,他们视狗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如as faithful as a dog,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在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对狗的赞扬,但那是把它们视为忠实的奴仆,而不是平等的关系,此外,还有一些成语,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则表达了人们对它的憎恶。

再次,中西文化中称谓语所指代的范畴也是不一样的。而这往往体现了人物的亲疏关系以及身份和职业等。它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也反映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并通过发现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第二,培养接触跨文化时的适应能力。在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人们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因此,必须设法减缓这一状况。第三,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实际技能。在英语教育中,应重视文化的渗透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样,才能在未来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中,了解文化差异,减少文化休克现象,从而增强交流技巧,并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作者:陈 婔

上一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