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2022-07-05

第一篇: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主要内容: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增强防范意识,掌握自救本领增强防范意识

1单独回家的孩子,在放学的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有没有陌生人跟踪,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2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打开家门;掌握自救本领 :1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要学会用报警、呼救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2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聪明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3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4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5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第二篇:加强法制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办事观念

加强法制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办事观念 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对于国家公务员而言,同样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其法律素质。一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其理解认识到法的本质和精神、权力的来源与本质、依法治国的意义及途径、依法行政的内涵及重要性等内容,从而提高其思想认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而有序、短期而持久的依法行政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法制观念,使国家公务员知法、懂法,进而守法,特别是按法定权限、程序和规则实施行政活动。三是,广大国家公务员还需自觉刻苦钻研法律,提高依法办事的观念,使我们的工作少出错或是不出错。

近段时间,是地方换届的敏感时期,在这样关键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提升我们的法律意识,用法来武装自己,强大自己。遇事要统揽全局,依法决策。更要严格执法责任,杜绝违法行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不严格执行,都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些执法人员认为行政机关只要是与违法现象做斗争,只要是处理违法个人或组织,就是履行职责而不管自己是否有权力管理和处理这些违法现象,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我们不但要同这些行为做斗争,我们更要使自己懂法,做到依法办事,做好各项工作。

第三篇: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大田县各级各部门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初步形

成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模式和路子。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都贯穿着“系统工程”观念、“以人为本”原则和“关键在党”的思想,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当前,广大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延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基金会、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今后,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后进村,要采取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办法,以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为契机,对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转化升级,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类霸头和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推行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和定办结时限的“五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狠抓落实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排查调处工作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重解决好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省综治委《关于县乡两级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积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基层接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对于治安混乱的村庄,党委、政府要坚持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对“乱、瘫、穷、愚”综合整治。

二、农村事务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

第四篇:加强法制教育营造和谐校园

拖市一中隆重召开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

【通讯员 拖市一中 陈明】11月5日上午9时,为了加大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力度,拖市一中酝酿已久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天门市教育局领导、苗子湖监狱教育科长、拖市镇陈镇长、拖市派出所杨所长等领导。会上首先由两名由学生变为囚徒的少年服刑人员作了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现身说法。接着苗子湖监狱吴教导员对以上现身说法作了精辟的个案分析,提醒同学们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会上拖市派出所杨所长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严峻现实作了深刻的分析,特别剖析了青少年扭曲心灵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原因,并谆谆告戒初中学生要洁身自好,革除吸烟、无节制上网、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嗜好。最后,拖市一中曹校长向全校学生提出了认真反思、摒弃陋习、严格要求、争做遵规守纪的合格中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次生动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对于震慑玩劣生、遏制问题生、警醒后进生、规范全校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营造和谐校园,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重视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愿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不断地变化,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违法违纪,且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薄弱。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胡锦涛主席“民心工程”指示的有力措施。

一、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在要求。现代高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育的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其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使他们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方略,让他们从法律的高度确立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明白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其次,高校法制教育还可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需要执法公仆、护法忠臣、弘法良才,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同时,高校开展法制教育,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惟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同时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他们的思想品德好坏,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关系和影响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加强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有关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前明显增多。从北京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内的狗熊,到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因与同学发生纠纷,用极端残忍的手段陆续杀害4名同学,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罗卡娜因琐事与该校女生发生争执,持水果刀将女同学刺死等等。这些“天之骄子”何以作出如此震惊之举呢?不能不引起沉重深思。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重点院校的大学生频频犯法,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思想品德及法律意识的教育;残酷的事实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而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效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质、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是关系到我们社会稳定的关键。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加强法制教育,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行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为国家的强盛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法乱纪,甚至走上不归路,造成终身的遗憾。因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实现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对于保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高校对法制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虽然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法制教育内容却很少,而且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同时在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前的高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在认识上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而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这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再者,很多高校的法律课教师是由社科部、学生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工作人员兼任,法制教育师资力量相当薄弱,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对法律课程的不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更没提高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度去认识。

第二是法制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学内容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法制教育的主题往往偏重于防止违法犯罪,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培养。在法制教育过程中,重遵纪守法规范多,提要求多,讲义务多,而对学生的权利教育则相对偏少,致使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缺乏法律情感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现代科学技术和案例教育在教学中运用较少。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令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第三是法制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各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如何的惟一办法是笔试,考核内容是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标准是考试成绩。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学习法律的效果。这样使多数学生局限于对法律知识的死背硬记,缺少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了。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该课程的分数,并未真正地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探索法治教育途径,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首先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完善法律素质教育理论,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的法制教育。优化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教育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败。只有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行为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成为大学生的楷模。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所有教师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以营造法治氛围,构成校园法治环境。 其次以学生为本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法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让大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法制教育的活动中去。要重视案例教学法。选择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除正规课程教学外,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法制教育活动,以丰富法制教育内容,优化法制教育形式。如:1?郾“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等案件审判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2?郾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建立学生法律协会、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举办演讲会、辩论会,进行法律知识竞赛。这样集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法制的教育与熏陶,以促进法律素质的提高,确保他们的良好品德的培养,进而成为一个守纪的合法公民。

另外还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联系网,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齐抓共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笔者提出几条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加强法制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法律课教师的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有待学校、家庭、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上一篇: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下一篇:家禽家畜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