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2022-12-16

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统一,在繁忙的实习阶段结束以后,我们必然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遗憾,那么就要必要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清凉进行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航行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航行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文本式教学设计 宇宙航行

5 宇宙航行 文本式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本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

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节内容涉及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和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在处理有关卫星的问题时,可以按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处理,进而结合向心力公式、向心加速度公式及圆周运动公式,推导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学习宇宙速度时,要对比记忆,明确其物理意义.应掌握推导过程,体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物理思想,另外,结合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分析卫星轨道如何变化或改变的原因. 教学重点

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

二、第三宇宙速度. 教学难点

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通过实例,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说明物理学的发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2.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关心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球绕地球转动演示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和返回地球的轨道示意图

经火箭发射,“阿波罗11号”首先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然后加速,脱离地球轨道后,惯性滑行,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最后登月舱降落在月球.

当宇航员在月球上完成工作后,再发动引擎进入环月球的轨道,然后加速,脱离月球轨道,进入地球轨道,最后降落于地球.

结合登月航线讨论:为什么飞船能围绕地球旋转?飞船在什么条件下能挣脱地球的束缚?

情景导入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不仅解决了天上行星的运行问题,也为人们开辟了上天的理论之路.

现代火箭航天技术先驱、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绝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三级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1号”,人类开始迈入航天时代.

火箭发射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

那么,多大的速度才能使物体不再落回地面,而使其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呢? 情景导入

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经想过,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的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时,落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的雏形.那么这个速度需要多大呢?

学习本节内容之后便可解决上述问题了. 推进新课

一、宇宙速度

课案片段一:人造地球卫星

课件展示

1.人造卫星发射及其在圆形轨道上的运动. 2.演示月球绕地球转动. 问题:1.抛出的石头会落地,为什么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

2.卫星、月球没有落下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教材“宇宙速度”部分. 策略: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具有针对性,而且这两个问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活动:演示抛物实验,提出问题:

1.平抛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落地点如何变化? 2.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物体能否落回地面? 3.若不能,此速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4.若此速度再增大,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大胆猜测. 结论:1.平抛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落地点逐渐变大. 2.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物体将不再落回地面. 3.物体不落回地面时环绕地面做圆周运动,所受地面的引力恰好用来提供向心力,满足GMmr2mvr2vGMr. 4.若此速度再增大,物体不落回地面,也不再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不能提供所需要的向心力,从而做离心运动,轨道为椭圆轨道.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出:

1.人造卫星:物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此物体成为地球的卫星. 2.卫星轨道:可以是圆轨道,也可以是椭圆轨道.

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必须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如同步卫星),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

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3.卫星的种类:

卫星主要有侦察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勘测卫星、科学研究卫星、预警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种类. 4.卫星的运行: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可视为圆形,这样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向心加速度为a.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a=mv2r=mrω=mr

24T22

所以,卫星运行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半径的关系分别为:v=

GMr,ω=

GMr3,T=

4rGM3. 例1 在圆轨道上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行的速度为122gR

B.卫星运行的周期为4142Rg

C.卫星的加速度为g

D.卫星的动能为mgR 解析: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有GGMR2Mm(RR)2mv22R

又g=

gR2故v=GM2R,A错.T=

22Rv124R2gRgR242Rg,B对. a=v2rv22Rg4,C错.Ek=

12mv2mmgR4,D对. 答案:BD 总结:卫星问题的求解,应知道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MR2,当M未知时,可用其代换.由于g=

GMR2经常用到,所以叫“黄金公式”.

点评: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把人类第一颗卫星发射场景,我国卫星发射、回收等有关资料片段重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大量的生动的直观感受,使学生的思维在直观情景中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准确地得到人造卫星的概念. 课堂训练

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这两颗卫星的:(1)线速度之比;(2)角速度之比;(3)周期之比;(4)向心加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 解答:(1)由GMmr2mvr2

得v=GMr

所以v1∶v2=1∶2. (2)由GMmr2=mω2r 得ω=GMr3

所以ω1∶ω2=1∶8. 2(3)由T=

得T1∶T2=8∶1. (4)由GMmr2=ma 得a1∶a2=1∶16. 课案片段二:三个宇宙速度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1.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3.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送入高轨道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4.所需的发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5.发射速度和卫星绕地旋转的速度是不是同一速度?发射速度大说明什么?卫星运转速度大又说明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结论:1.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卫星近地环绕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1=7.9 km/s. 第二宇宙速度: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作用,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卫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所必须达到的最小发射速度.v2=11.2 km/s. 第三宇宙速度: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之最后能脱离太阳的引力范围,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所必需的最小速度.v3=16.7 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由v=

GMrGMR,应用近地条件r=R(R为地球半径),R=6 400 km,代入地球质量M=6×1024 kg,得v=

=7.9 km/s.

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种推导:

在地面附近,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地球半径R、地面重力加速度g已知)

由mg=mv2R得v=gR9.86400103m/s=7.9 km/s. 说明:上述两种推导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方法,也可以推广运用到其他星球上去.即知道了某个星球的质量M和半径r,或该星球的半径r及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可以用同样方法,求得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3.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容易,因为向低轨道发射卫星,火箭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做的功少. 4.向高轨道发射,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大. 5.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不同.发射速度是将卫星送入轨道,在地面上所必须获得的速度.环绕速度是卫星发射成功后,环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由上述分析知,发射速度越大,轨道半径越大,由v=GMr知,环绕速度越小. 知识拓展

1.根据三个宇宙速度的定义,三个宇宙速度又分别叫环绕速度、脱离速度、逃逸速度. 2.v1=7.9 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但却是最大的环绕速度.①7.9 km/s

18114,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解析:对于环绕地球或月球的人造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根据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即GMmr2mv2r

所以v=

GMr

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最小发射速度,同时也是近地卫星环绕速度,对于近地卫星来说,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所以v月v地29M月M29地r地r月48129

所以v月=答案:B v地×7.9 km/s≈1.8 km/s.

课堂训练

1.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较小,一般在7 km—20 km,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密度为1.2×1017kg/m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7.9 km/s

B.16.7 km/s C.2.9×104 km/s

D.5.8×104 km/s 解析: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它表面处的卫星的环绕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近似地认为是该中子星的球半径,且中子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GMmr2mv2r,得v=GMr,又M=ρV=4r33,得

1117v=r4G3=1×10×443.146.671031.210m/s=5.8×107 m/s. 答案:D 注意:7.9 km/s是地球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同的天体其第一宇宙速度也不同.

只有理解了第一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导出过程,才能用这种计算方法计算任何天体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知识拓展

拓展1: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自转具有相同的周期的卫星,T=24 h.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上方距地面高h处,且h是一定的.同步卫星也叫通讯卫星.

假设卫星的轨道在某一纬线圈的上方跟着地球的自转同步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由于另一个分力的作用将使卫星轨道靠向赤道,故只有在赤道上方,同步卫星才可能在稳定的轨道上运行.

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离地面的高度为h,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已知的周期T,得:GMm(Rh)2=mω(R+h)=m(R+h)(

22T),所以,h=

32GMT422

-R,代入数值得h=3.6×107 m.

由此可知要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卫星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2)卫星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3)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有确定的值(约为3.6×107 m). 拓展2:人造地球卫星中的超重和失重

在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中,整个卫星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这时卫星中的人和其他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为N-mg=ma N=mg+ma

即N>mg,这就是超重现象.这种情况与升降机中的超重相同.

当卫星进入轨道以后,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卫星中的人和其他物体均以本身所受的重力作为向心力,即mg=mv2r

显然,它们不再给支持物以压力或拉力,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在卫星中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在卫星上的仪器,凡是使用原理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使用. 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

1、2相切于Q点,轨道

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

1、

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尤其是考查了同步卫星的发射过程,对考生理解物理模型有很高的要求. 由GMmr2mv2r得v=

GMr

因为r3>r1,所以v3

因为r3>r1,所以ω3<ω1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为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也只有地球引力产生加速度,故应相等.同理,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BD 点拨:(1)在讨论有关卫星的题目时,关键要明确:向心力、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彼此影响、互相联系,只要其中的一个量确定了,其他的量也就不变了.只要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其他的量也都随之变化,不管是定性的分析还是定量的计算,都要依据下列关系式加以讨论: GMmr2mv2r=mωr=mωv=m

24T22r. (2)要区别线速度和发射速度,不要从v=小,因而发射越容易”.

二、梦想成真 问题(课件展示):

GMr出发误认为“高度越大的卫星,运动速度越1.是谁真正为人类迈向太空提供了科学思想? 2.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个国家发射的? 3.最先登上月球的是哪国人?

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哪一年正式启动的? 5.中国第一个被送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

学生阅读课文“梦想成真”这一部分,回答上述问题. 明确:1.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

2.苏联

3.美国人 4.1992年

5.杨利伟

点评:通过阅读课文,解决问题.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阅读材料:

材料1.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

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天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数以千计的包括卫星、空间站在内的航天器.

“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载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探索太空、寻找人类知音的活动,也在持续进行.“先驱者”10号、11号及“旅行者”1号和2号先后出发,进入了茫茫太空,开始了它们的探索之旅.

中华民族也不甘示弱,在火箭技术、卫星发射回收等技术方面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伴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

材料2.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如今的“神舟”号飞船,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了,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卫星.接着,我国相继研制和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在太空遨游了21个多小时,绕地球飞行14圈,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草原安全着陆.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在此之前探索宇宙的道路已经历了艰难的跋涉,且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课堂训练

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远地点的速度

答案:BC

2.同步卫星是与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它的周期T=24 h.关于同步卫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运行速度是一定的

B.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越高,其运行速度就越大;高度越低,速度越小 C.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AC

3.2004年10月19日,中国第一颗业务型同步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这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速度介于7.9 km/s与11.2 km/s之间

B.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 C.加速度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

D.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4.我们设想,如果地球是个理想的球体,沿地球的南北方向修一条平直的闭合高速公路,一辆性能很好的汽车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可以一直加速下去,并且忽略空气阻力,那么这辆汽车的最终速度(

)

A.无法预测

B.与飞机速度相当 C.小于“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速度

D.可以达到7.9 km/s 答案:D 课堂小结

1.知识小结

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相结合,可以推导出卫星绕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半径的关系,记住三种宇宙速度的数值,结合航天知识可以进行实际的计算.同步卫星是众多卫星当中较特殊的一种,认识它的特点和规律,可以用来求解很多题目. 2.规律方法总结

(1)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卫星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天体运行中的具体应用.把握好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及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是解答本节问题的关键. (2)公式GMmr2=mg中的g是与r(即轨道半径)有关的量,而不是一个定值,只是在地球表面附近时,g的变化很小,在处理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简化问题,把g作为定值处理了. 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栏目——黑洞. 2.上网查阅:(1)人造卫星的种类.(2)同步卫星的含义及特点.

板书设计

5 宇宙航行 v2mrmaGMm,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rmr24mr2T 宇宙航行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世界探索太空的成就梦想成真中国探索太空的成就活动与探究

课题:为“神舟”飞船设计一项搭载实验. 活动内容:在“神舟五号”飞船或航天飞机内,都搭载了不少利用微重力环境的科学实验项目,其中有些是中学生设计的,如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内就搭载有我国中学生设计的“微重力下蚕的生长发育的实验”.我国即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你想在飞船内搭载实验吗?请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设计一项搭载实验.全班同学可举行一次活动,评选出优秀的实验方案. 习题详解

1.解答:设飞船的质量是m,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为h. 由题意知:T=213600236014s=5 498.57 s

GMm(Rh)2万有引力提供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m(R+h)

4T22, 故“神舟五号”距离地面的高度h=3代入数据得h=3.4×105 m.

GMT422R

2.解答:近地飞行的轨道半径r=R(R为地球半径).设其速度为v.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mR2mvR

2①

忽略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上质量为m0的物体的重力m0g=

GMmR20

由①②得v=gR. MmR23.解答:(1)由mg=G得

g1g2M1R2M2R221 所以g1=M1R2M2R122g2=8.9 m/s.

2(2)由GM1mR21mv2R1得v=

GMR11R1g1=7.3km/s.

设计点评

学科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三维一体的全面发展,这是本课件设计的基本理念.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人造卫星原理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上采用理论探究法: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第二篇: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函授(业余专科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一、 课程地位与任务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 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 识、 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全面检验学生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实习,了解本专业业务范围内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管 理方式、工艺过程及工艺技术方法。加深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进一 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培养从事专 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毕业实习接触实际, 了解社会, 认识本专业工作环境, 学习 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专 业、虚心学习和热爱劳动的品德,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明 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时间一般安排 8-10周,学生自行 联系实习单位。需要学校出具证明的可以到学校开具介绍信。 (一实习单位的选择

应具有中、 大型规模和现代化的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先进, 拥有 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培训部门有一定的接纳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 指导实习的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同时应能提供较充足的图纸 资料等技术文件。要签有规范的实习协议,要有实习记录。

(二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1、 实习指导教师应责任心强,实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

作。

2、 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能力; 能按照学院的要求组织实习活动;能与单位相互配合,完成实习全过 程。

3、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拟定实习大纲,指导学生记实习笔记,写实 习报告等。

4、实习结束后, 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 是的评定并及时向学校提交学生实习成绩单。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明确实习任务,认真学习实习大纲,提高对实习的认识,做好思 想准备。

2、 认真完成实习内容, 收集相关资料, 记好笔记,按规定撰写实 习报告。

3、 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尊重知识,敬重他人.及时整理实 习笔记,实习报告等,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的领 导,培养良好的风气。

5、实习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实习报告等。 (四对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结束后,参照实习笔记、收集的相关资料,学生撰写实习报 告。

1、内容与结构要求

实习报告在实习的基础上完成,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习资 料,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总结。实习报告内容要求实事求是,简明 扼要,能反映出实习单位的情况及本人实习的情况、 体会和感受。报

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 4000字以上。

实习报告正文内容必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

1、实习目的:要求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

2、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着重介 绍实习岗位的介绍。

(

3、实习内容及过程:这是重点,篇幅不少于 2000字。要求内 容详实、层次清楚;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但切忌记帐式或日记式的简单罗列。

(

4、实习总结及体会:这是精华,篇幅不少于 2000字。要求条 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 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

5、整体实习报告的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

2、文字打印格式和装订要求

(

1、实习报告一律要使用 A4纸打印成文; (

2、字间距设置为“标准” ; (

3、段落设置为“单倍行间距” ; (

4、字号设置为: a 标题:宋体二号加粗; b 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c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d 其余汉字均为宋体小四号: e 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 (

5、页边距:上 2.54cm 下 2.54cm 左 3.00cm 右 2.00cm 页眉:1.50cm页脚:1.75cm页码置于右下角

(

6、文档网络:38字/行 30行/页

(

7、实习报告最后统一用要求的格式装订成册,装订的内容依 次顺序是:封面、单位评议表,成绩评议表,实习报告内容。

三、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实习结束后,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及学生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按百分制综合评定成绩, 不参加实习或累计缺席三 分之一时间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

评定标准如下: (1优秀(90分以上: 全面完成各项毕业实习任务,毕业实习非常认真,严格遵守毕业 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毕业实习效果好,动手能力强。 毕业实习报告内 容真实、具体、充实、收获大、体会深刻。毕业实作过程中的原始资 料齐全。

(2良好(80分—89分: 较好地完成毕业实习各项任务,毕业实习认真,遵守毕业实习单 位的劳动纪律,毕业实习效果好,动手能力中上。 毕业实习报告内容真 实可信、论述清楚、收获较大、文理通顺。毕业实作过程中的原始资 料较齐全。

(3中(70—79

较好地完成毕业实习各项任务,毕业实习认真,遵守毕业实习单 位的劳动纪律,毕业实习效果较好,动手能力中等。 毕业实习报告内 容真实可信、论述清楚、收获较大、文理通顺。毕业实作过程中的原 始资料较齐全。

(3及格(60分—69分: 基本完成毕业实习任务,毕业实习较认真,较遵守毕业实习单位

的劳动纪律,毕业实习单位反映较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毕业实习报 告详细、内容充实,有一定的数据、收获、体会和见解,文理较通顺, 毕业实作过程中的资料基本齐备。

(4不合格(60分以下: 不能完成毕业实习的各项实习任务,动手能力差; 毕业实习报告材料不真实,概念不清楚; 毕业实习期间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有违章违法行为; 态度不认真,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第三篇:《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执 笔 人:姚宏

编写日期: 2012年11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0S279Q 2.课程层次/性质:专业必修课 4.学时/学分: 16周/8学分

5.先修课程: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6.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所有专业课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并掌握实际生产中的水污染控制工艺、大气污染控制工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艺、水质监测等方面的运行管理经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和扩展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础训练,培养其开展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毕业实习单位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及毕业设计需求,掌握实习单位的有关环境治理工程的基本理论、主要技术、工艺、管理、发展和最新动态。 掌握实习单位的环保监测及经济核算等知识。 熟悉实习单位生产过程的主要生产工艺指标及控制方法,熟悉主要设备、设施、建构筑物、仪器(表)的类型、结构、尺寸、材料等的操作、管理。 了解生产过程,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对生产状况进行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毕业设计题目应尽量结合实际,从实际工程项目及有工程背景的科学研究中选取。题目应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和份量要适当,选择一项完整的给水或排水工程,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着重于工程设计基本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毕业设计题目在技术上应比较成熟,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亦可适当引入开发性课题,题目能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

4.设计题目应硬、软件内容兼顾,尽量避免单纯理论分析或单纯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提出,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讨论通过,教研室主任签字后于毕业设计前发给学生。

5.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为15周。鼓励学生提前进入设计组和研究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条件。

(二)基本内容

1.给水厂工程(建议2~3天):

掌握给水厂各工段(如投药、混合、絮凝工段,沉淀或澄清工段,过滤、消毒工段,

一、二级泵站等)的主要工艺技术、运行管理;熟悉主要设备、设施、建构筑物、仪器(表)的类型、结构、尺寸、材料等的操作、管理。熟悉给水厂的自动投药系统、监测系统及其运行管理。掌握工业用水处理常用方法(膜技术、离子交换等)的主要工艺技术、运行管理。

2.污水处理工程(建议2~3天):

掌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污水物理处理、生物化学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的主要工艺技术、处理流程、运行管理;掌握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熟悉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操作特点,如:污水泵、潜水泵、污泥泵、板框压滤机、真空压滤机等设备的型号、技术规范等;污水厂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等。熟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自动投药系统、监测系统及其运行管理。掌握各种工业废水污染源、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运行管理;掌握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熟悉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操作。

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建议2~3天):

掌握烟气除尘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常用各种除尘设备的设计及安装。各种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等。掌握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脱硫塔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等,风机、供电系统的技术规范等;

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议2~3天):

掌握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设计,尤其是垃圾中转站的设计。包括废物处理流程、分选技术和设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方法和途径等。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工艺、填埋操作及方法。填埋场防渗系统的设计及安装;渗滤液的收集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渗滤液处理的工艺流程;掌握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好氧堆肥工作原理及设备。

5.在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时,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题目每人一题。其工作量要适度,在有效的毕业设计期间,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6.尽管不同题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应包括:中英文摘要、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本设计(论文)采用的方案(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计与计算或理论分析与计算;实验、方针;技术经济分析;设计概算、制水成本;结束语等。设计类题目要交出相应的设计图纸(不少于12张1#图纸),实验研究类的题目有相应的实验装置系统图(不少于4张2#图纸)。

7.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及图纸的要求详见《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和撰写规范》。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般不应少于90页(含计算图、表)。

(三)时间安排 1.实习方法与组织形式

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应紧密毕业设计内容,实习方法可以采用分散方式、集中方式及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1)采用分散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厂矿、企业或一线岗位,要求由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直接担任或参与环境治理工程的施工、运行、管理。

(2)采用集中方式。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组织管理,包括确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总结等工作。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动员、并和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商量落实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各种事项,另外还包括实习的考核、成绩评定,实习总结等。 (3)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经院系同意学生自找单位与学院统一安排(系级和院级实习点)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分散和自找单位实习的学生,及时将实习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报院办公室备案,为实习的检查和监督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实习指导教师应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毕业实习任圆满完成。

2.毕业设计的安排与组织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要求教师、学生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与规范外,还要求:

(1)毕业设计任务下发后,学生根据毕业设计工作总体进度安排计划,在一至二周内编写出开题报告、细部进度计划。

(2) 在设计进行至第5—6周时,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检查。检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进度慢、表现差者出示黄牌警告,对指导不利的教师给予批评,以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

(3)在毕业实习前,由学院组织进行检查,对进度慢、表现差的学生进行警告,并责令其提出整改措施。

(4)在答辩前一周,要组织结题检查,指导教师签字方准予答辩,对实验类题目要检查实验演示与实验数据,对软件类题目要进行程序演示等,以确定工作内容的真实性。

四、课程教学安排

(一)课堂讲授

1.教师事先要分配设计任务、准备设计资料、填写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安排好必要的答疑时间。

2.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要求学生理解有关规范条文的规定;掌握污水处理厂设计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及相应的绘图要求。

3.在课程设计中,可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加深感性认识。

(二)能力培养要求

1.本课程设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风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3.在课程设计中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设计计算、用AutoCAD绘制设计图纸,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及设计总结(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收获及建议)。

2.课程设计报告的文字部分要求详细完整、计算过程详尽、结论合理可靠,并列出必要的图表。同时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五、课程的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15%,及格、不及格不低于10-15%。

毕业设计的成绩应由导师评分和答辩委员会评分二部分组成。二部分评分的权重为:导师(20%),答辩委员会(80%)。毕业论文的成绩应由导师评分、论文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委员会评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评分的权重为:导师(20%),评阅人(10%),答辩委员会(70%)。

1.指导教师评分(20%)

根据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工作纪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及论文书写的规范性等给予评分。对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创新精神,作了开拓性工作的学生,在评分中应特殊考虑。

2.评阅人(应有讲师以上教师担任)评分:(10%)(毕业论文)

根据选题的意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论文书写的规范性(图、表的规范性)、字迹工整性及语句通顺等情况来评分。

3.答辩委员会评分(毕业论文70%,毕业设计 80%) 1) 自诉(毕业论文40%,毕业设计15%)

学生在设计(论文)答辩过程中,自诉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选题意义,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2)本人所完成的工作,重点工作及完成的情况;(3)实验结果及结论。

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时间掌握准确。 2) 设计图纸(20%)(毕业设计) ● 图面整洁、规范、无误。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5%)(毕业设计) ● 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4) 回答问题(30%)

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难度来评分。

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人意见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平均分,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经系、院审核后向学生公布。

论文评语规范

(1)优秀评语:设计方案良好,有特点;设计计算正确;说明书完整、清晰、深入;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2)良好评语: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计算正确;说明书完整、正确、清楚;文字通顺; (3)中等评语: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计算正确;说明书完整,基本正确。 (4)及格评语:设计方案无原则性错误;计算基本正确;说明书基本完整、正确; (5)不及格评语:设计方案有原则性错误,计算错误较多;说明书不完整,错误多。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毕业实习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水处理工程Ⅰ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自编)。

[2] 《给水工程》,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城镇给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排水工程》,张自杰、林荣忱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于尔捷 张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四篇:《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不仅要有高深的知识,更应具有准确的实践创造能力和全面应用能力。这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所以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要围绕课题进行设计。

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实习,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初步掌握数控设备的使用、调试、维修技能以及产品加工工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工作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和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技术引进、产品开发、试验研究及相应岗位的技术工作;视工作需要和个人素质也可从事企业的管理工作。

二. 时间安排

毕业实习共18周,具体时间分配可根据实习任务安排。

三. 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毕业实习及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工厂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应用,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如下:

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读图、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4、具有机械工程材料及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机械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械、电子、电气、液压技术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知识;

8、具有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9、掌握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查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10、具有数控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11、具有较系统的人文知识。

能力结构:

1、专业技术能力:

(1)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手册的使用能力;

(2)具有专业基本设备操作能力;

(3)对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能力;

(4)对数控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测和调试能力;1

(5)具有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

(6)掌握基本的数控技术,能应用微机进行工业控制;

(7)具有相关岗位数控技术应用的能力。

2、一般职业能力:

(1)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阅读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4)具有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

(5)具有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对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熟悉、了解,对机械加工的过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及应用有所了解,并注意增强组织纪律性和劳动观念。在实习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实习学生要严格遵守工厂企业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 实习学生应参加所在车间班组考勤,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3. 实习学生应每天完成实习日记(含内容、收获、体会等)。

4. 实习学生离开实习单位前,应填写“学生实习鉴定表”,请所在班组、单位签注意见并加盖公章,与实习日记一同寄回学校带队教师。

5. 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向实习带队教师书面请示报告。

五. 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毕业实习及设计所用教材为在校学习期间所用相关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视实习具体内容而定。

六. 说明

1. 毕业实习及设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和全面应用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及创造性;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2. 为提高毕业实习及设计的质量,需聘请较高层次的教师,并十分注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3. 毕业实习的成绩根据学生实习的态度、组织纪律、实习日记、实习小结和鉴定分为四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

4.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

主编:徐丹

主审:曹京生

第五篇: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 :20312105 总 学 时 数 :2周 总 学 分 数 :2 课 程 性 质 :必 修 课 适 用 专 业 :工 程 力 学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 实习目的:通过毕业实习, 进一步加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了解社会的 需求和发展, 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明了毕业设计或 论文所要达到的效果和要求, 为做好毕业论文 (设计 做准备, 确保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完成, 为即将走出社会打好基础。

基 本 要 求 :学生应了解和熟悉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各环节,查阅相关的文献,熟悉所 使用的实验设备,了解毕业论文(设计涉及的工程背景等,具体针对不同的毕业论文(设 计内容进行实习。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 根据本人分配到的论文课题或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设计任务, 选定毕业实习的具体单 位及项目(项目具有一定的应用面和发展前景 ,在实习时,要针对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查 阅相关资料,在实习过程中努力完成指导教师下达的实习任务(详见毕业实习任务书 ,完 全熟悉课题相关实践项目的具体内容、 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并做好实习日记, 通过实习能达 到分析、设计和确定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的主要框架体系。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

(一实习方式

由相应的课题组统一安排,完成调研、资料检索等实习任务。 (二实习场所的选择

根据本人分配到的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的具体要求和设计任务选择选定毕业实习的具体单 位及项目(项目具有一定的应用面和发展前景 ,或利用图书馆等场所进行资料检索。 (三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 也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 它是考核学生实习成 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学生根据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 每天认真记录当天的实习情况, 具体应 做到: 1. 日记中应详细记录当天的实习内容、心得体会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与看法; 2. 根据每天的实习情况,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包括听讲座、情况介绍的 笔记、有关资料等。

3. 日记应做到字迹端正、语句通顺,简单明了。 (二实习报告

整个实习结束后, 学生应根据毕业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 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认真地总结 回顾,并写出完整的书面报告,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实习概况

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实习单位、参观学习的工程或单位的基本情况。 2.实习主要内容 3.心得体会

报告中应写明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态度、 实习表现和主要体会与收获, 写出认识与想法, 对本次实习提出意见,对今后实习提出建议。

实习报告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反映了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 实习报告 字迹端正,文理通顺,图文并茂,总字数不宜少于 4000字,实习报告必须写在学校统一的 实习报告本上。

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根据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 日记与实习报告的 质量等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实习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五个等级,学 生的实习成绩列入本人学籍档案。

评定实习成绩各等级的标准如下: 1. 优

实习认真,严格遵守纪律,服从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按时、认真、独立地完成实习日 记和实习报告且质量高,全面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

2. 良

实习态度比较好,实习期间能较好地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完成实 习任务情况较好,按时、认真、独立地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质量较高。

3. 中

实习期间能较好地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服从安排,完成规定的全部实习任务,按时、独 立、较认真地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日记、实习报告基本满足要求。

4. 及格

实习期间基本能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完成规定的全部实习任务,按时、独立、地完成 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但质量一般,基本完成规定的全部实习任务。

5. 不及格

实习期间表现差,有严重的违反纪律现象,没有按时、独立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实习 日记、实习报告不符合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 2周 均 用 于 毕 业 实 习

五、其它项目: 无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考查课,开卷

2、习题: 按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3、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能力。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无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无

上一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下一篇:化学教师跟岗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