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浅谈和谐劳动关系之构建

——从富士康员工“12连跳”说起

刘小根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和谐”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实现和谐是整个国家、社会以及每个家庭的理想与目标。然而,在全国奏响和谐乐章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富士康企业近日发生的连续起12起员工坠楼事件便是不和谐的“音符”,富士康也因此事件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多方关注与讨论。讨论涵盖了多方内容:有关于自杀原因的讨论。作为一种极端行为的员工自杀到底是因为这些80、90后员工的心理承受与调节、耐压能力太差?还是像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1的那样,自杀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自杀原因有很多,很难说哪个因素是压垮员工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关于企业管理文化的讨论。企业是否应该在管理制度方面多些人性光辉与人文关怀。也有关于生命权处分的讨论。人是否有处分自己的生命权权利?应当说这些讨论从不同层面体现出社会对劳资关系的关注,也说明了我国在局部地区和行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劳资矛盾。此事件引发的思考有很多,本文拟探讨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

1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必要性

(一)劳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资双方既有相当程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又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冲突关系。劳动者希望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生活需要,改善生活水平,单位希望通过购买劳动者的劳动而获取利润。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与老板的道德、个人信仰与品格无关,资本本性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剩余价值)。纵观我国当下的劳资关系,总体形势是和谐稳定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和谐的因素存在。

(二)供过于求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供给明显大于需求,导致劳动力价格过低。从表面和原理上说,劳资双方是平等合同主体,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拥有13亿人口,除城市中劳动力相对过剩外,我国农民工总数已逾1.5亿,这已成为第二三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人口基数与现阶段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着我国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工资水平是由劳动力市场决定的,只要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单位便会利用交易中的买方主导地位,恶意压低劳动力特别是低端劳动力价格。近年来,常出现的上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博士生去不了科研机构去应聘村官、富士康每天有几千人去应聘等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就反应了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因此才有虽处发达地区的广东,但富士康只给和一线员工每月900元基本工资的情形。

(三)我国劳资关系中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快速演变和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这些矛盾有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这批人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和工人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便面上“农民工”这个称呼将农民与工人身份合二为一,但细究发现“农民工”称呼本身就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歧视,即尽管你身在城市工作,但你始终不能摆脱“泥腿子”的特质,因为你是农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工人。这群人还要面临子女异地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长期和亲人分离等一系列困难或痛苦,他们在城市所获得的微薄收入难以弥补被城市群体边缘化所带来的在社会认同感、自尊等方面的痛苦。有的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所导致的矛盾,曾引以为豪的城里人现也对生活或多或少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慌。世界银行统计的我国2010年基尼系数为0.47,也就是1%的人掌握着社会47%的财富,这已经超过了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此外,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51%逐年下降至39%,但同时,企业盈余从23%上升至31%,加之收入分配不公、房价暴涨、物价攀升等因素,使得这些矛盾产生叠加效应,类似富士康“12连跳”就是矛盾叠加效应所产生的后果。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举措

市场经济下,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要实现优化配臵,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配臵与劳资关系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固然应该善待资本,但更应该善待劳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建立健全集体协商机制

集体协商制度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带来机械化后,传统岗位大量减少、灭失,形成了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后,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形成的群体性组织。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它不仅是实施立法的一种手段,而且本身就是化解劳资冲突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作为弥补法律空缺的修正措施。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基于劳动合同产生的新型“雇主——雇员关系”取代了国企的终生就业关系,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代表企业,企业代表职工,主体界限模糊,利益关系不明的状况正在发生彻底改变。(参见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2

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下,与中央一级的强势工会相比,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工会,或者徒有虚名而已,工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引导特别是民营企业逐步建立健全真正代表工人的工会制度,由工会代表劳动者一方与资方进行协商。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民主管理;签订集体合同和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涉及职工权利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工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鉴于劳动法的很多规定是一个底线规定,因此,谈判可以不限于最低权利,这样,通过不断的求同存异的谈判过程,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二)逐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温家宝总理在之后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阐述、部署了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年4月1日,《求 2参见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2008年12月21,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出坚持4大分配原则和6方面措施。人社部今年也表示收入分配方案或年内出台,中国己基本具备条件,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制定中的《工资条例》也给人们带来收入不断增长的预期。

本文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赞同温总理文章中所提的措施,逐步推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其次,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最后,要通过发展生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企业制度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光辉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企业中大部分的一线工人是农民工。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主要工作地是建筑工地,到城市打工是以生存为目的的,因此,不论是心理抗压力还是生理适应性都很强。新生代农民工吃苦与抗压能力都远不如父辈,他们普遍接受教育水平较之父辈有很大程度提高,加之有很多人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读书,生存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目标,也不会轻易满足多挣点加班费或临时性地涨点微薄工资,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已适应并渴望能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希望获得一点市民待遇。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层级壁垒化,员工仅仅是一架庞大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这样刚性的管理手段使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交往网络和社会支持,他们可能会以自己的极端行为证明对社会的不满。(参见翟玉娟,《“十二连跳”的背后是隔绝与无助》)3

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0年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抓好劳动关系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努力消除隐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个提法和高度前所未有。

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对员工多些人文关怀,制度要多些人性光辉,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企 3 参见翟玉娟,《“十二连跳”的背后是隔绝与无助》,2010年5月28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业才会慢慢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也才能慢慢做大做强,才能在不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政府、企业、员工三赢。富士康企业在“12连跳”后推出了如下系列改善措施:建立24小时针对员工工作、生活、交友、感情、心理等异常情况的通报制度;设立员工关爱热线;建立现场解决问题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心灵之约”;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两次高比例加薪。(参见2010年6月7日《时代报》)。

综上所述,劳资关系是企业内最重要的关系,融洽和谐的劳资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劳资关系在当今中国已经愈发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因而劳资关系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良性程度,从而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能在这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社会、企业、人的和谐、永续发展。

第二篇: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已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成效。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应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和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书育人质量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要处理大量人际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而师生之间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和冲突,需要我们恰当地加以处理,使这一关系和谐发展。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就是不仅要看到学生的主动性,也要承认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被动性,即惰性,但教师不能因此歧视学生。

二、努力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

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学生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像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探讨活动乐趣,并借此对其进行教育,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要学会学生语言,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特点。于是,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表演节目。现在的学生们把教师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教师,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教师倾诉。 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信任的心,并积极地回应着,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

三、要做学生的指引者、帮助者、而不是包办者

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但教师的指引作用决不是包办代替。教师的指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

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可能都令人满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要正视他们发展上的差异,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对待后进生,有时像是充满爱心的严父慈母,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润物无声;更多是时候则像是园丁,需要用约束与批评、激励与引导,为问题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互相信赖的朋友关系,对他们以诚相待,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让他(她)们只感受到严厉而感受不到关心爱护。重视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优秀生往往自尊心极强,他们平常习惯于教师的特殊关照而听不得批评,只能顺风行船而不能逆水行舟,老师或者同学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使他们受到极深的伤害;稍遇挫折有的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这种心态使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荣辱,不能适应生活的顺境和逆境。因此,以对优秀生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提醒他们认识自已的不足。不能让他们只习惯于特殊关照而听不得善意的批评。关注中等生。一个班级中优秀生和问题生所占比例不大,更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学生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个群体的学生最有潜力,最易波动,也最渴望老师的肯定与欣赏,老师的一个赞许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绝不能对其缺点视而不见。我们对待学生的缺点,要尽量

保持低调,尽可能地单独谈话,中肯地指出问题原因,寄予期待,教会学生如何改正和避免类似缺点。我们要懂得“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让学生会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记住学生的缺点,忽略他们的优点,轻则批评,重则谩骂,这不仅让学生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抵触反抗情绪,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校教师既要做理论上的“巨人”,又要做行动上的楷模。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有正确的信念就会自然的感染和激励学生树立这种信念,从而使学生把这种信念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和力量。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是榜样是楷模。只有当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是学生信服。

六、增强教师主体意识,建构教师话语权

共享师生话语权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关键在于同时唤醒教师和学生对话语权力的主体意识。师生双方通过共享话语权力,使师生关系达到相互融洽、完美配合的最佳状态。

1.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发现“本真”的“自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主观追求,有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2.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体性,努力从权势话语的遮蔽之下走出来,从而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民主、独立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

3.教师需要与专家学者进行对话,努力从理性话语的束缚之中走出来,提高知识内化、活化的能力。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

实验教育系

07心理咨询

苏云

第三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指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县级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密切、最直接、最广泛、最具体,因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更为重要。当然,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虽不在一朝一夕之功,但要靠一人一事去做,因为和谐之桥唯有用心搭建。

抓服务树形象,当好勤务员,让群众舒心。当前,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为民服务职能。管理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因此,只有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坚持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才能使工作成效更直接地体现在尊重民意、服务民众、确保民安上。为此,要立足三个“解决”,把工作做深做细。一要改善公安管理服务,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办成制、办事预约制、跟踪督办制等便民服务机制,积极开展网上办证、送证上门等活动,在办证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节假日轮班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公安窗口服务更热情、更快捷、更高效。二要发挥公安调处作用,解决群众涉法涉诉问题。进一步健全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全警开展“爱民大走访,开门大接访,带案大回访”活动,努力在了解民情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局长信访接待制度,直面群众,直面问题,敞开大门,敞开心扉,努力在解决民忧上下功夫;全力推行“矛盾大排查、纠纷大调处、隐患大整治”活动,及时发现苗头,查清源头,堵住外头,控制头头,努力在引导民意上下功夫;努力使社会矛盾、不和谐因素不聚集、不裂变、不激化,做到“民不转刑,个不变群,事不出城”,确保事件性质不变化,矛盾纠纷不激化、治安形势不恶化。三要加强公安法制宣传,解决群众知法知情的问题。大力开展送法律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强民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和能力;着力宣传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民众、促进发展上所做的工作,加深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强对涉警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引导媒体客观报道,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抓打击保稳定,当好警卫员,让群众安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公安工作的最好检验,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前提。要维护好社会政治稳定。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真正实现 “触角广、层次深、研判准、传递快”的目标,切实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大力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真正做好“反渗透、反策反、反颠覆、反破坏”工作,切实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大力加强预案制定演练,真正做好防“恐怖袭击、群体闹事、极端暴力、治安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切实掌握反恐处突的主动权。要维护好治安秩序稳定。对危害一方的街霸、市霸、行霸、地霸、恶霸等黑恶犯罪势力,力求除恶务尽;对百姓身边的小案件、小隐患、小事情、小问题、小纠纷等影响群众情绪的麻烦事情,力求抓早抓小抓了;对有泛滥之势的“黄、赌、毒”等影响群众生活的社会丑恶现象,力求斩草除根;要树立敢于打击坏人、不怕得罪熟人、热情帮助困难人的思想,坚决依法打击“黑后台”和“保护伞”;要进一步完善侦查破案工作机制,坚持命案要全破、大案要快破、小案要多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维护好经济秩序稳定。严厉打击金融商贸、涉税、土地等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严格整治生产销售领域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经济犯罪;严密关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犯罪活动和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抓执法讲规范,当好公证员,让群众顺心。 规范化执法是密切警民关系,维护群众利益的关键环节。要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权力观,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头脑,引导广大民警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办案,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树立执法依法的理念。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自觉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依法办案,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要树立执法规范的观念。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活动,着力解决执法中的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执法执勤规范体系,落实单位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完善执法执勤工作流程,强化执法工作检查监督,提高民警为民执法工作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抓队伍强素质,当好小警员,让群众称心。建设一支让群众充分认可、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战斗力的公安队伍,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工作。为此,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

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学习、大讨论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积极引导民警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二要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本领。进一步深化“大练兵”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基本法律、基本体能、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实现全警素质大提升的目标;着力提高民警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沟通媒体的本领,教育引导民警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做群众工作。三要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切实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大招警力度,畅通“进口”,合理置换警力,充实公安工作;探索建立民警跨区域轮岗交流机制,实行跨区域的大轮岗、大交流;建立公安民警跨部门异岗机制,疏通“出口”,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安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和民警素质、能力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对工作绩效不好、素质能力不高的民警,通过正常渠道转移、安置到其他部门工作,增强民警危机感。四要坚持“从严”与“从优”结合,激发和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在从严治警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队伍的监督管理工作,利用公安信息技术资源,探索建立网上实时督察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执法执勤现场督察机制,大力开展“无违纪所队”争创活动,建立民警违法违纪和不良倾向分析预警、重点民警带教机制,重奖无违纪所队,努力实现公安队伍“零违纪”的目标。在从优待警方面,在关心民警健康的同时,想方设法为民警在工作上挑担子、在政治上给机遇、在经济上保待遇,努力为民警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和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警民关系反映的不只是警察在民众眼中的形象,而是在民众心中的分量。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只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警察说起来是公家的人,做起来是保家的人,想起来是自家的人,那么警民关系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师生关系的形成和改善,是当前教学活动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整体的教学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问题做出了研究,着重指出了师生关系当前的发展特点等问题,旨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同样重要,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进程和发展。在现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以便于真正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情况

1.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问题

学生如果相信一个教师的人格和其教学能力,就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这门课程,所以,教师的水平高低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但是在现今的初中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本身的水平有限,因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在不断的减少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等内容和知识,能够更好的进行日常生活,而语文学习和教学和其他学科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面对这样比较高的教学要求,当前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是不能达到的,因此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于课本之中的知识,而没有将语文知识与相关拓展的课外内容相互结合起来,这便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没有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或者对于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形象问题没有注意,导致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感或者感到枯燥,最终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严厉的教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更有一些道德素质比较低的教师,将一些请客送礼等歪风邪气带进课堂,给学生树立了坏的榜样,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的变差,不利于形成和谐相处的关系。

2.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当前社会是一个技术化的社会,先进的技术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一些语文知识和内容呈现给学生们,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但是教师在课上所使用的这些多媒体课件等内容都是在备课时便已经准备好,因而课堂上讲课的灵活性缺乏。如果学生针对多媒体呈现的内容提出质疑,许多语文教师便无法根据该内容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便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另外,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全部放在了多媒体的电子屏幕之上,而对于教师本身的注意力就不够,因此教师的个人能力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内容,这样会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障碍,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水平及能力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情况来提升和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如果发现自己在教学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则应该积极的在课余时间置身于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最终帮助他们实现语文学习的进步。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和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由于教师处于一个强势的主导地位,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紧跟教师的教课步伐,才能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当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建议,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之中出现了困难,应该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商量,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于自己的支持和关怀。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指引,就能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语文内容,学习起来也更加的轻松。而学习成绩暂时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和他们进行日常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此促使学生展现出应有的水平与能力。

总之,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课改的要求,及时创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并且要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于亚东、杨春海.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2-13.

[2]马娟.高效课堂教学,教师执着追求和梦想[J].文教资料.2010(36):15-16.

第五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栾川县永通矿业有限公司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方案具体分工

如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做到以下要求:

1、 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组织机构(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

2、

3、

4、

5、

6、

7、 有具体实施意见(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 有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落实人:李华同志 有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文本)落实人:暂定 有厂务公开制度及内容。落实人:党义峰同志 有职代会制度。(档案资料)落实人:党义峰同志 有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双节送温暖,爱心助学,职工日常救助,建立职工互助基金等档案资料)落实人:李华同志

8、

9、 有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落实人:赵海燕同志 有劳动争议调解小组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案例。落实人:马世松同志

10、 有企业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竞赛、职工培训)落实人:李华、赵海燕同志

时间要求:在本月二十日前完成以上具体内容

栾川县永通矿业有限公司工会

2013年11月5日

上一篇:寝室公寓文化节策划书下一篇:七上古代诗歌四首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