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填报说明

2022-09-06

第一篇:资产负债表填报说明

201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单位版)

附件3:

201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1 201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行政事业单位参考格式)

一、数据填报口径

本单位为执行XX财务会计制度的XX单位,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已全部纳入本报表填报范围。若有特殊情况请说明原因。

二、数据审核情况

(一)审核情况。

本单位全表审核后核实性问题提示共XX条。详细列举并说明主要原因。

(二)对报表指标、审核公式和分析表的设置建议。 1.对报表指标设置的建议。

2.如有不适用的审核公式,请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 3.本单位自行增加的审核内容,请列出并说明设置依据。

三、数据差异情况

(一)账面数与实有数差异情况。

本单位账实有差异的会计科目共XX项。详细列举并说明主要原因。

(二)与决算数差异情况。

本单位是否纳入决算管理。根据资产数据与决算数据对比表,详细分析数据的差异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原因。

四、其他说明情况

2

第二篇:查账申报07--《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表》填报说明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本有资产损失申报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各类资产损失的扣除以及纳税调整额。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进行申报时准确填报本表,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企业备查。

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专项申报受理表》,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汇总纳税企业应按照相关征管规定的范围填报资产损失金额,第2-6行填报本级发生的资产损失金额,第7行填报下一级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金额(不包括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金额)。

分支机构按规定需要申报资产损失但不需报送申报表的,本表保留“企业申明”和“主管税务机关受理意见”两行次,本表一式二份,一份交纳税人作为申报受理凭据,一份由主管税务机关留存。

(一)账载金额

1.第1列“本”: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的本资产损失金额。

2.第2列“以前”: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在本发现的以前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扣除的实际资产损失金额。

(二)税收金额

1.第3列“本”: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本纳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

2.第4列“以前”: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以前发生的实际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

(三)纳税调整额

1. 第5列“纳税调整额”:计算本的纳税调整金额=第1-3列。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四)其他资产损失项目

1.第13行“4.其他货币资产损失”为除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货币资产损失。

2.第22行“8.其他非货币资产损失”为除存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意外的非货币性资产损失。

3.第30行“3.其他损失”为无法准确判断损失等资产损失。

(五)注意事项

标“*”号栏次不用填写,灰化处理。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3+„+7行。 2. 第8行=第9+14+23+27行。 3. 第9行=第10+11+12+13行。 4.第14行=第15+16+„+22行。 5.第23行=第24+25+26行。 6.第27行=第28+29+30行。 7.第5列=第1-3列。 8.第31行=第1行+8行。

(二)表间关系

1.如果附表三第42行“财产损失”账载金额大于0,则本表第31行“合计”第1列账载金额应大于0;

2.如果附表三第42行“财产损失”税收金额大于0,则本表第31行“合计”第3列税收金额应大于0。

第三篇:「案例解析」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填报

前言:本文以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 , 2017年版)》为目的而撰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要求发生资产损失的企业填报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情况。

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与填报

(一)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这类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而出现损失损失的情况,比如存货跌价了、固定资产减值了等。

(一)存货处置损失案例【案例44-1】甲公司有一批商品,由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类似产品而导致价格下跌,于是在2017年12月10日进行打折处理。商品账面价值100万元,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2017年6月30日计提);打折处理后收到价款81.90万元(价税合计,税率17%)。1.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81.9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 7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0万元(亏本销售是正常计提销项税额,不用做进项税额转出)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9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10万元贷:库存商品 100万元资产损失(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收入-成本=70-90=20万元(注意: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2.涉及的资产损失填报所得税申报表: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1:思考一下:为什么纳税调整金额是-10万元呢?不是与“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一致吗?第二步: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图44-2:

(二)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案例【案例44-2】乙公司2017年12月15日处置了一台轿车,取得价款11.70万元。该车固定资产原值(计税基础)20万元,处置时已经计提折旧8万元(无税会差异),该车购入时抵扣了进项税额。会计处理:1.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12万元累计折旧 8万元贷:固定资产 20万元2.处置收入:借:银行存款 11.7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1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元3.结转:借:资产处置收益 2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2万元(注意:此处固定资产处置损益是计入“资产处置收益”,而不是“营业外收入/支出”)4.涉及的资产损失填报所得税申报表: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3:说明:虽然上述案例中并无税会差异,“纳税调整金额”为0,但是还是必须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因为《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虽然规定了从201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不再报送相关资料,但是仍然规定“需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就意味着申报!如果仅仅因为纳税调整金额为0而不填报,就意味着未申报,“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二)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案例44-3】丙公司2017年年终盘点发现,有一批原材料A材料盘亏了100公斤。A材料账面单价100元/公斤,但是上已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标准是5/公斤,截止盘存时尚未冲转过。经查明,存货盘亏的原因系正常损耗所致。经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其损失计入2017年管理费用。1.会计处理:①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9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 500 元贷:原材料 10000 元②经批准后处理:借:管理费用 9500 元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9500 元2.税务处理:①增值税:A材料盘亏,不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因此其进项税额不需要做转出处理。②企业所得税: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100×100=10000(元)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4:其余步骤与前述案例一致,不再赘述。

(三)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案例44-4】丁公司2017年12月盘点发现,有一台设备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现已经无法使用也无法变卖。经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将该设备拆卸,残料回收做原材料使用。该设备原值(计税基础)1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95万元(无税会差异),未计提减值准备。拆卸过程中耗费人工费用1万元,回收的残料公允价值2万元。1.会计处理:(1)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5万元累计折旧 95万元贷:固定资产 100万元(2)拆卸耗费人工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1万元贷:应付职工薪酬 1万元(3)残料回收:借:原材料 2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2万元(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借:营业外支出 2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2万元(注意:此处是“营业外支出”,而不是“资产处置收益”)2.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5:说明:图44-5的“资产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累计折旧95万元-拆卸耗费1万元=4万元。其余步骤不再赘述。

(四)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案例44-5】戊公司2016年10月购入10万股A上市公司股票做短期投资,成本100万元,支付交易税费3万元。2016年12月31日,该股票下跌,公允价值90万元。2017年1月卖出该股票,取得价款85万元。问题:戊公司2017年涉及股票交易的纳税调整及填报1.会计处理(1)2017年出售时:借:银行存款 8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万元投资收益 5万元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万元(2)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借:投资收益 10万元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万元2.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6:说明:(1)资产损失账载金额是指2017计入损益的金额,不包括2016年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计入损益的金额;(2)资产计税基础,作为投资性资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71条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案例中购买股票共计支付了103万元,故计税基础是103万元(会计上把3万元交易税费计入了2016的投资收益)。第二步: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图44-7:

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

(一)货币资产损失填报说明:填报企业当年发生的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的账载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货币资产损失的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案例44-6】A公司在2015年销售给B公司一批货,B公司尚欠100万元。因对方出现财务困难而导致货款逾期一年多,双方在2017年6月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B公司用产品70.2万元(价税合计)偿还A公司的欠款,其余部分A公司豁免B公司的债务。双方交易在当月顺利完成,A公司收到价款70.2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和产品,收到的产品A公司做原料使用。资料:A公司的应收账款按照5%计提坏账准备。1.会计处理借:原材料 6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万元坏账准备 5万元营业外支出 24.8万元贷:应收账款 100万元2.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2017):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8:说明:“纳税调整金额”之所以是-5万元,是因为在以前计提了坏账准备。其余步骤不再赘述。

(二)非货币资产损失【案例44-7】2017年夏天,由于暴雨造成C公司一台生产设备被洪水冲刷而报废。该设备原值(计税基础)100万元,累计计提折旧40万元(无税会差异),未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在保险公司有过投保,事后保险公司按规定理赔20万元,款项收到。残料作为公司回收利用,公允价值3万元。1.会计处理:(1)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60万元累计折旧 40万元贷:固定资产 100万元(2)收到保险赔款:借:银行贷款 2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20万元(3)残料回收:借:原材料 3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3万元(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37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37万元2.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第一步:填写《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图44-9:其余步骤不再赘述。

三、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的准备及留存备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规定: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企业应当完整保存资产损失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上述规定,在申报期却是可以适当减少企业负担,但是也仅仅是将负担后移了,企业该做的准备还是一样不会少,同时由于缺少了一次税务局帮助免费把关的机会反而会增加不少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要求,针对不同资产或不同类型的资产损失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及时收集、分门别类地整理并装订成册。根据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有关涉税资料保管期为10年。

第四篇:填报说明

信息填表说明

登录网址:http://jiaoshi.gsedu.cn,选择教师登录窗口,即页面下面第二个窗口,第一个窗口是学校管理员登录的。

登录账户:个人身份证号。密码:由学校统一提供,可直接从表格复制粘贴过去,手动填写的时候注意大小写。

登录后系统自动提示你修改个人密码,密码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三部分组合而成,只有达到最强级别方可,系统会有显示,修改好后请牢记,忘记不可更改。

一、基本信息表

1.先点击修改 曾用名:没有的写“无”。

2.照片格式:尺寸26(宽)×32mm(高)之内, 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150dpi以上,照片小于60KB

3、出生地:下拉菜单选项填至县级;籍贯:下拉菜单选项填至县级。

4、参加工作时间:按照发文时间填写,可参考教工花名册。

5、教职工来源:200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在“招聘”下拉菜单填写“应届毕业生”,转正的特岗教师填写“特岗留任”,其他老师填写“调入”。

6、是否在编:填写“是”;未转正特岗教师填写“否”,在用人形式栏内填写“其他”。

7、签订合同:填写“1-聘用合同”

8、教职工类别:工人填写“工勤人员”,其他所有教师填写“专任教师”。

9、在岗情况:全部填写“在岗”。包括提前离岗的都填写在岗。

10、是否师范类专业毕业:按照第一学历选填,后取得的学历不算。

11、是否免费师范生:按实际情况选填。

12、是否是特岗教师:所有特岗包括转正特岗填“中央特岗”。

二、学习经历

1、点击新增选项,从高中开始填,高中所学专业填写“普通”两字,中专学历的临夏师范填写“普师”两字,其他中专以所学专业为准;

2、学历层次:填写“无”。

3、在学单位类别:根据高中或中专在下拉菜单选择“全日制中学”或“全日制中专”。 学习方式:填写“不脱产,不离岗”。

4、第一学历大专、本科的点击增加,按大专、本科、研究生依次填写。

三、工作经历 点击增加;

1、以文件分配到的所在单位开始依次填写,月份不能间断。

2、任职岗位:教师填写“教育教学”,工人填写“后勤岗位”。

3、单位性质类别:下拉菜单选择“20事业单位”子菜单中的“26中小学校”。

四、岗位聘任 点击增加;

1、全体教师填写“教师岗位”,工人填写“工勤技能岗位”。

2、岗位等级:中学高级教师全部填写“专业技术岗位七级”,中级职称教师全部填写“专业技术岗位十级”,初级职称全部填写“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职称未评定人员全部填写“未评(试用期)”。

3、聘任开始年月:取得职称的填写“聘任时间”,职称未评人员填写“工作时间”。

4、是否兼任其他岗位:全部填写“否”。

5、党政职务:副科级以上干部填写,非科级干部均填写“0-无”。

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点击增加;

1、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按照自己职称选填;未评填写“0-无” 2聘任开始年月:以聘任证或聘任文件时间为准。

六、教师资格 点击增加;

1、 只填写必填选项(带*)

六、教育教学

点击增加;从2013年春季开始,每加一条,点击增加(如:2013年春季填完,再点击增加,填2013年秋季,以此类推)。

七、科研项目

点击增加。申报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的人员填写,没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不填。(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八、科技著作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九、科技论文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十、专利成果

有国家专利局、国家科技协会、工商管理部门颁发证书的填写,没有的不要填。 十

一、教学科研获奖

点击增加。获得科研证书或者奖励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十二、入选人才项目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有多项成果的继续点击增加) 十

三、国内培训

点击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按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依次点击增加) 十

四、海外研修 点击增加。

十五、技能及证书 点击增加。

证书信息:此项目只选择语言证书;证书名称填写:按普通话相应等级填写。其他的不要选。

技能信息:指拿到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四六级证,选填语言技能。大学期间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选填计算机技能。(没有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四六级证,国家计算机等级证的不要填写。)

温馨提示:以上全国教师管理系统项目多、内容复杂,请各位老师认真对照填报说明填写,仔细阅读填报说明。

工作经历以学区为单位填写,不用填每个学校(同一学区)

第五篇:填报说明

有关指标解释

(1)单位名称:填写单位全称,和登记证书上名称一致。有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应单独填写书面审查报告书。

(2)组织机构代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代码。无组织机构号码的填“无”

(3)社会保险证登记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颁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编号。

(4)单位登记地址:与登记证书上所载地址一致。

(5)单位实际经营地址:实际生产经营地址。

(6)“年末从业人数总数”指在单位从事有报酬劳动或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类用人单位的“年末从业人员总数”是指国家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用工数的总和。表栏中1=2+3+4+5=2+9+10+14+15+16+17

(7)“国家编制人员”: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类用人单位国家编制内人员,此项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类用人单位填写,其余用人单位填“0”。

(8)“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与每个用人单位约定的工作时间平均每日不超过四小时,累计每周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9)“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总数”:指依法通过劳务派遣协议使用的人员。表栏中5=6+7。

(10)“本省劳务派遣人员数”:指户籍为本省的劳务派遣人员。

(11)“外省劳务派遣人员数”:指户籍为外省的劳务派遣人员。

(12)“城镇失业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原固定工。

(13)“农村劳动力总数”:指年末从业人员总数中农民工总数,如此

1类人员为表栏中第14项“在业人员”性质,则在第14项中统计,表栏中10=11+12+13。

(14)“在业人员”:指聘用和其它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包括下岗人员、内退人员、借用人员等具备双重劳动关系性质的人员

(15)“在学人员”:指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16周岁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实习,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用工形式。

(16)“离退休人员”:本单位聘用的离休或退休人员。

(17)“未成年工数”:指年末从业人员总数中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8)“最低月工资”:指单位职工中工资最低的人员的月工资数额,不包括表栏中第

4、

16、17项人员的工资。

(19)“标准工时制”: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以及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工作制。

(20)“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指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部分职工,采取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需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21)“不定时工时工作制”:指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需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22)“特殊工时审批文号”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实行不定工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文号。

上一篇: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下一篇:走出备考的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