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覆膜抗旱技术综述

2023-04-30

第一篇:玉米覆膜抗旱技术综述

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肇东市主栽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0.00万hm2,近几年由于玉米

市场价格看好,播种面积逐渐扩大,2012年玉米播种面积为21.73万hm2,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00%。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绥化市下达的推广项目要求,在肇东市22个乡(镇)办事处共落实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6.67万hm2。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克服了早期低温多雨的不利气候因素,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并达到增产10.00%的指标任务。结合肇东市气候、土质等实际情况,现将具有肇东特色的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主要技术措施

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就是应用地膜覆盖、催芽坐水、灌溉、中耕、深松蓄水、少耕免耕等技术,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

1.1 选用良种 选用品质好、抗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南部乡镇选用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生育期在128 d以内的耐密收敛型高产稳产优质中晚熟玉米品种,如先玉3

35、平全13等;北部乡镇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丰禾

10、龙单33等。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00%,含水量不高于16.00%。

1.2 旋耕整地 今年由于早期低温多雨,整地时间拖后15 d。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土壤化冻1犁深(15 cm),采用大型农机具1104或1304旋耕、灭茬、深松、施肥、起垄、镇压一次作业成型,达待播状态,使垄距为67 cm。

1.3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测土数据和产量指标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专家推荐,科学施肥,做到缺啥补啥,做到两个“三结合”,即农肥、化肥、微肥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

1.4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与抗旱处理。我市使用效果较好的种衣剂有:63.00%乌米毙干粉种衣剂按药种比1:200包衣;20.75%黑败悬浮剂、17.00%吉农4号悬浮剂、7.50%黑虫双全悬浮剂按药种比1:40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

1.5 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一般在5~10 cm耕层土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肇东市南部乡镇一般在5月4号前后,北部乡镇在5月6号前后。采用“一条龙”坐水种技术即机械开沟坐水,亩坐水量2~3 t,人工或播种机点播,每穴1~2粒,拉子覆土,镇压。

1.6 间苗与定苗 出苗前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及时补种或栽预备苗。苗出后及时间苗、补苗,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做到一次等距留苗,确保苗早、苗齐、苗壮、苗全。

1.7 化学除草 遵循先土壤封闭,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原则。土壤封闭除草。玉米播后出土前,亩用90.00%乙草胺乳油150~200 mL+38.00%莠去津水悬浮剂200~300 mL兑水50.0~100.0 kg,使用机动喷雾器对土壤表面均匀喷雾,药后10~15 d如没有15~20 mL降水,应人工灌水,以保证除草效果;苗后茎叶除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亩用4.00%烟嘧磺隆油悬剂100 mL+38.00%莠去津水悬浮剂120 mL +72.00%2·4D丁酯乳油20 mL ,兑水15.00 kg茎叶喷雾。

1.8 深松与封垄 一般6月上旬使用深松铲进行苗后深松,6月下旬结合追肥及时封垄。

1.9 节水灌溉 灌水时期为拔节一抽雄一吐丝期,此时气温高、蒸腾作用强,需水量最大,这一时期缺水易造成“卡脖旱”,如缺水应及时灌溉。

2 抓好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样板田建设,以点带面

在每个乡镇选一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代表性的地块做样板田,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程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从良种选择、种子包衣、催芽坐水、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节水灌溉、扒皮晾晒等技术环节入手,从种到收一包到底,充分发挥其引带辐射作用,给项目区乡镇广大农民做好表率,带个好头。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今年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实施面积16.67万hm2,测产结果平均亩产达到762.5 kg,较常规田平均亩产691.0 kg增产71.5 kg,增产率10.30%,按1.0 kg玉米1.5元计算,亩增收107.3元,总增收26 825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的顺利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干旱带来的不利因素和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肇东市21.73万hm2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对提高肇东市、乃至全地区玉米质量及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4 结论

通过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的应用,形成固定模式,既节省了投入,又可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增产又增收,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干部的认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促进了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县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工作措施大全

1、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收的先决条件。农户可选择购买近年来经农业科技部门试验、示范取得明显增产效益的海禾1号、2号、路单8号、京单8号、长城79

9、兴黄单89

2、宣黄单4号等单交种。

2、精细整地:深厚而疏松的土壤环境是玉米植株健壮生长的必备条件。应在深耕25―30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碎垡平整土地。

3、施足底肥:土杂肥不仅对植株正常生长有利,同时对抗旱保水有很好的作用,应每亩施用土杂肥1000―公斤,同时亩施尿素20―30公斤,普钙30公斤,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将上述土杂肥及化肥均匀地撒施于施肥沟内,然后理墒。

4、开沟理墒:多年实践证明我县最适宜的开墒规格为每个播幅120厘米。即间距120厘米拉线开沟撒施肥,沟深10―15厘米,并在施肥后及时合墒,使施肥沟位于墒面的中心位置。为便于盖膜,墒宽60―70厘米为宜。既可充分发挥肥效,又可避免肥害。

5、透水盖膜:待墒面15―20厘米土层获得透水后及时覆盖地膜保水份。若杂草多的地块,可选用黑色膜覆盖消除杂草危害;也可选用普通地膜,但必须在盖膜前喷施除草剂。盖膜要做到紧实严密才能充分发挥地膜的保水、保温、保肥和除草作用。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还需在盖膜前喷施杀虫剂或撒毒土,以保证全苗。

6、规格播种:掌握先盖膜后播种的原则以避免烧苗。盖膜后,沿施肥沟中心线两侧各20厘米打洞播种,即两行玉米距离40厘米,株距一般掌握在20―25厘米。出苗时及时检查并引出膜内苗,保证每亩有效植株4500―5500株。

7、科学追肥:①待植株第三片完全叶展开后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用碳酸氢铵30―40公斤兑成高浓度肥液打洞浇施,在株距间每隔2株打一个洞,可供左右两植株吸收利用。用茶壶浇施较为方便。并在浇肥后及时用细土盖严浇肥孔。

②待植株11片叶展开时,已进入幼穗分化期,此时的植株需水、需肥量最大,应及时追施穗肥。可每亩用尿素25―35公斤结合大培土追肥,若后期水分充足,可揭出地膜后再培土。若不揭膜,则可打洞深施后盖严施肥孔。

8、病虫害防治:蚜虫、螟虫、锈病、大小斑病及穗腐病是常见的主要病虫害。

①蚜虫:天大旱蚜虫更加严重。应及时喷施吡虫啉等杀虫剂。

②螟虫、穗腐病:大喇叭口期亩用井冈霉素4包、功夫等杀虫剂700毫升兑细沙土30公斤放入大喇叭口内即可起到很好的防效。

③大小斑病:可选用三环唑等每亩用100克兑水60―80公斤喷雾。

9、撕苞露籽:待玉米籽粒成熟初期时,可沿穗部下侧撕去2―3厘米宽的苞叶,及时排除苞叶内的积水,可有效地降低霉烂损失。

10、适时收获:进入蜡熟期后及时收。

第三篇:水稻玉米抗旱措施

水稻、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措施要点

一、水稻抗旱技术建议。

前期干旱和“倒春寒”,将给水稻生产带来育秧困难和低温死苗问题;中期阴雨连绵、洪涝、光温不足,将使水稻生长缓慢、有效分蘖减少,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流行爆发的可能性加大;后期遭遇低温冷害和涝灾,将严重影响结实,加大空批率,影响稻谷产量。由于连续干旱,气温较高,有利于虫卵越冬,各稻区的虫口基数较大,稻飞虱、水稻螟虫、粘虫等虫害也容易发生。

(一)适当推迟水稻育秧播种期,巧接雨水栽秧

对于有育秧水源,但栽秧水源不足的地区,可以适当推迟育秧时间 10-15 天左右,以确保水稻适龄秧苗移栽,同时,使秧苗接上雨水正常生长。但应注意尽量选用早熟或偏早熟品种,避免后期遭遇低温冷害。

(二)对于无水育秧的村组,采取异地集中育秧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以村组为单位,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组织异地集中育秧,保障育秧集中用水,避免一家一户分散育秧对水资源的浪费,确保无水育秧的村组,雨季正常与否都能够有秧移栽。

(三)节水整田,节水栽秧

采取旱翻犁、旱旋耕、旱平整等全旱作业,实行速灌水,速整田,可以节省大量的泡田用水,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尽量争取稳住水稻的种植面积,确保稻谷的稳产。

(四)培育带糵和多糵壮秧尤为重要

不论是薄膜育秧、旱育秧或其他方式育秧,都应把培育壮秧作为夺取水稻高产的前提。培育壮秧,扣种稀播是关键。一般每亩秧田播种量 30 一 40 千克,大力推广“旱育保姆”壮秧剂拌种,促进秧苗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扩大秧田面积,降低播种密度,培育多糵壮秧,提高秧龄移栽弹性,避免发生“早穗”而影响产量。

(五)适当多栽基本苗及密植,尽量增加有效穗数

由于播种期、移栽期推迟,以及秧龄长,水稻生长最佳光热时期相对减少,难于靠发,只有靠栽,即“靠插不靠发”适当增加每亩栽插丛数或丛苗数,是确保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

(七)加强病虫综合防治

切实做好预防倒春寒、八月低温危害的措施、重视后期涝害可能导致的倒伏、防止病虫害爆发等工作。

二、玉米抗旱栽培的主要措施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耐旱品种。

(二)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晒种三天,提高发芽势、抗病性和出苗整齐度。

(三)大力推广抗旱栽培技术

1、育苗移栽技术。育苗移栽可以通过人为促控,在田间建立一个合理、有效地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在前、后作矛盾,季节紧、积温不足和大田无浇灌条件等雨播种地区,能充分利用时间差、空间差、有限水源,争取适时早播,增产增收。具体方法是:

( l )苗床选择:苗床要选择在向阳背风,浇水管理方便,靠近大田的地方,苗床一般宽 1 米,深 10 -13cm 的平低畦,长度由育苗量而定,畦底垫一层打孔薄膜。

( 2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用 40 -50 % (泥钵和泥块 30 - 40 % )的腐熟过筛的细厩肥, 50 -70 %肥沃细土, l %复合肥充分混合拌匀。营养土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丢下可散为准。

( 3 )容器育苗的种类: ① 纸(塑料)袋育苗:袋高 10cm 左右,直径约 6.5cm ; ② 营养钵育苗:将配好的营养土用机械制成钵; ③ 营养盘育苗:工厂生产的塑料育苗盘; ④ 营养块育苗:将配好的营养土加水成桨状,平铺在苗床上厚 6 -8cm ,切割成 4 -5 平方厘米的小方格; ⑤ 营养管育苗:玉米收获时选择粗的茎杆,切成长约 10 cm,播种前 20 -30 天用尿或人粪水浸泡,增加养分,促进皮层腐烂,取出用竹竿沿中心穿孔作播种孔; ⑥ 苗床育苗:营养土直接平铺在苗床上,按 5- 6 平方厘米内播一粒种,稍加压实。

( 4 )播种:把袋(钵、盘、块、管)排列于苗床上 ,每袋(钵、盘、块、管)匀播一粒芽种,然后再将袋、盘中未装满的 1 / 3 或 1 / 2 营养土补足,钵、块、管的苗床土盖上一层细厩肥,浇透水后,再盖一层松毛、稻草等覆盖物或薄膜,以利保温、保湿,防鼠危害。

( 5 )苗床管理:出苗后揭去覆盖物或薄膜,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缺水,在早、晚适当浇水,苗弱增施清粪水或 0 . 1 %-0 . 2 %的尿素水溶液;移栽前 3 -4 天施一次清粪水或尿素水溶液。

( 6 )适时定向移栽:一般苗 2 . 5- 4 叶是移栽的最佳苗龄,若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移栽,要适当控制肥水。

( 7 )透水活棵,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促进根系早生快发,形成壮苗。

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是保湿、增温,保持土壤的疏松结构和养分的分解转化,促进玉米早出苗,根系、叶片早生快发,茎杆粗壮,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表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高产。为此,海拔 2000 米以上地区应作为必要增产措施,大力推广; 2000 米以下地区应作为抗灾措施,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其栽培要点如下:

( l ) 顺风起垄,规范条点。一般采用宽窄行带状种植。

( 2 )盖膜。水源较好的,可采用播种后浇透水盖膜或“三潮”破膜点种;反潮地宜采用深塘点种,盖土 2 寸左右后再盖膜;无水浇条件的,可采用透雨之后点种盖膜或苗齐盖膜、放苗封口。

( 3 )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烧苗:严封膜口,保湿、增温,抑制杂草生长。

( 4 )追肥,距离玉米 2- 3 指宽,用木锥打眼深施,并严封膜口。玉米生长进入大喇叭口期之后,可揭去薄膜,培土上行。

3 、透雨抢种技术。其方法是:

( 1 )在进入雨季之前进行深耕地,细碎垡,开沟平墒起垄,打塘,放肥(腐熟农家肥)。( 2 )透雨抢种。低海拔地区宜采用透雨后点种;中海拔地区宜采用透雨后点种加盖膜或栽苗加盖膜;高海拔地区采用育苗移栽加盖膜。

第四篇:玉米抗旱种质筛选研究

1项目的意义

玉米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是重要的农业组成部分。在甘肃,玉米种业生产规模巨大,是我国第二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但是干旱往往是阻碍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甘肃地区经常出现降水量不足或降水量不均匀,容易形成一定时期的干旱。在干旱情况下,玉米根吸收活力发生变化,一些贮存物质合成所需的矿质成分吸收不足,同时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干物质积累少,影响外观品质;另一方面,酸性活化酶的活性下降,减少了可用糖,使淀粉含量降低,提高了蛋白的含量,并使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发生变化,降低了玉米的各种生理过程,引起玉米体内各部分水分的重新分配,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比较抗大气干旱,但是对土壤干旱敏感,克服土壤干旱的主要措施是灌溉,但在水资源缺乏的甘肃地区种植耐旱性强的玉米杂交种也是一项有效措施。我们的项目立足于此,通过发芽试验,在玉米三叶期或四叶期时,以叶片的SOD活性、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电导率为指标,从多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种质,筛选成功后,可大规模投入生产,使玉米能达到高产、稳产、高品质,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2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育种工作者已经运用多种方法可以从多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抗旱种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采用盆栽鉴定试验,以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抗旱生理生化和物质生产表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导致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降低;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WUE、POD、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玉米品种苗期重要的抗旱性评价指标,可以在玉米抗旱性筛选、鉴定中加以利用。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育种工作人员,以37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PEG-6000处理,模拟抗旱条件,研究其抗旱性,并成功筛选出了四个抗旱性强的品种。

河北北方学院农学系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苗期试验对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不同的耐旱性鉴定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萌发期、苗期耐旱性鉴定,都得出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的评价方法都能较准确评价玉米的耐旱性,但不同方法的操作难易不同,可以从中筛选简单、有效、低成本、短周期的方法用于玉米耐旱性鉴定.因此在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抗旱性鉴定时,可以利用PEG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再利用水分胁迫进行苗期的进一步鉴定,并可以通过测定CAT活性对大量玉米进行耐旱性的鉴定,来减少工作强度. 目前,鉴定玉米抗旱性强弱的指标很多,因此筛选玉米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的方

法也很多,但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完美性,提高实验的高效性,减少资金投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3可行性分析

本实验查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具备完善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并且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延伸、扩展,利用PEG-6000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在玉米的三叶期或四叶期时,根据叶片SOD的含量、电导率以及相对含水量等指标进行苗期的进一步鉴定,从而可成功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品种,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参考文献 [1]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3):184

[2]曹卫星,何杰升,丁艳锋.作物学通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4):175

[3]张宝石,徐世昌,宋凤斌等.玉米抗旱基因型鉴定方法和指标的探讨[J].玉米科学,1996,19~26

[4]范翠丽,牛瑞明,袁丁.玉米苗期及萌芽期抗旱性评定方法筛选[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0

[5朱永波,张仁和,卜令铎等.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143~146

[6]张华勇,崔丽娜,董树亭等.37个常用玉米抗旱自交系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5~27

[7]李运朝,王远东,崔彦宏等.玉米抗寒性鉴定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4,12(1):63~68

[8]胡晋.种子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190~200

[9]李广敏,关军锋.作物抗旱生理与节水技术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5):15~16

甘肃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杨*

第五篇:2012年玉米科技抗旱高产栽培措施

一、选用高产抗病虫耐旱的优良杂交玉米包衣种

玉米高产抗病虫的优良品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必备条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水肥条件、丰产性好、抗病、抗虫、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的品种,选用包衣种,播种前打开包装后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早出苗和苗齐、苗壮的目的。

二、掌握好播期做到适期播种

玉米适期播种是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地区最佳播种期如下: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如羊坪、松坪等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冷凉地区如永北、顺州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海拔1500米至1700米的中温地区如三川、程海在4月中下旬至5月份;海拔14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如片角、涛源等在5月份至6月上旬。各地应创造条件,尽量在最佳节令播种以提高玉米产量。

三、精细整地确保全苗

播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然后进行深翻深松。耕地前灌水一次,待土壤含水量达65—70%时及时耕整(检测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握翻耕土壤时成团,自然落下时能均匀散开为宜),耕翻深度为20-25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耕后细耙,在田间湿度适宜时及时播种。

四、认真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是玉米高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当方法科学施肥。

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般采取宽窄行起畦种植,选膜厚0.006~0.008mm的微膜,膜宽45--90cm。地膜玉米种植方式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只是要根据地膜宽度确定行宽,播种期比露地栽培可提早7~15d。播种后有条件的可喷化学除草剂,然后盖膜。盖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四周各开一条浅沟,将膜埋入用土压实,一般压土7cm左右;目前采用膜上播种的方法(简称双三角形种植法),具有省时、省工、安全的特点,即按宽行距90厘米,窄行距60厘米开厢,在窄厢上开沟施足底肥,然后盖上地膜,在地膜上以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棒打孔,孔深3--4厘米,孔在厢面上呈40厘米的等边三角型分布,每孔分散播种3--4粒,播种后用潮土盖严,定苗时留2--3苗,或2苗与3苗间隔留,使苗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及时放苗出膜,当幼苗出土时立即破膜放苗,然后细干土把膜口盖严,以便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育苗移栽的可先移栽,后覆膜,也可先盖膜后移栽,移栽后浇适量定根水后用细干土将膜口封严;地膜玉米,发根多,但根系分布浅,中期要注意高培土,以防倒伏。追肥的重点是穗肥,不揭膜的可以在植株基部破膜追肥。

六、合理密植

合理的密度和田间分布是玉米增产的关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根据永胜县的玉米生产条件,矮杆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500—6000株;矮杆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矮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中杆半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高杆大穗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但尽量不使用高杆品种,以防止风灾造成 1

倒伏,导致减产。

规范化播种:采用双行单株密植技术,宽行距80—10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20厘米,采取双行错位二分之一摆种的方法播种,使双行上的种子呈等边三角型,每隔一粒种子加播一粒作预备苗,加播种子离位点上的种子3厘米,作为预备苗,在定苗时补苗使用,以确保合理密度及均匀的田间分布。以行距100厘米为例:每100厘米定苗7株,则每亩密度为4500株左右,若每100厘米定苗8株则每亩密度为5000株左右。行距减小则密度增加。

七、搞好田间管理

1. 查缺补苗出苗时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时及时补播或用预留苗移栽补缺,并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2、及时间苗定苗3--4叶期开始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生长过旺的幼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幼苗。间苗要根据气候而定,田间湿度条件好时可一次性等距离定苗;干旱年成可晚间苗,多次间苗,间苗2--3次,到6--7叶期定苗,达到合理的密度;

3、薅锄、培土、施肥薅锄、培土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薅锄要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要求浅薅,将刚出苗的杂草薅除,让其在阳光下曝晒,使杂草快速死亡。第二次在拔节后期薅锄培土,以达到防涝、防倒伏的效果。施肥按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进行;

4、玉米健壮素施用玉米10叶展开时以“稀施美” 玉米矮丰35--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使玉米茎杆粗壮、气根发达、增加根层、叶绿叶厚、穗位降低、抗倒伏、抗病、抗涝、穗长满尖,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5.整个生育期特别是雨季要注意排除田间渍水,防止玉米早衰和感染病害;

6、有条件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结束后除去雄穗可使养份集中供应雌穗,从而增加产量。

八、搞好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应选用高产抗病虫良种的包衣种,合理密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雨季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等保健栽培措施,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一但达到防治指标及早施药防治,做到治小、治好、治了。

九、玉米科技抗旱技术

1、根据永胜县玉米生产条件,建议永胜县2012年玉米抗旱农艺措施以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主,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湿效果提高玉米产量。辅以其它抗旱措,尽量扩大适期播种面积,以确保粮食安全。

2、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采取引、提、蓄水措施,采用引灌、浇灌、人工浇水等方法尽量扩大水浇地面积,并在最佳节令播种;

3、高寒冷凉地区和低热河谷区若播种节令推迟,应尽量采用罗单系列、掖单系列、会4号等早塾品种;

4、未盖地膜的水浇地浇水播种后采用细干土覆盖,减少水份蒸发,以达到抗旱保苗的效果;

5、干旱缺水地区采用耐旱性较强的珍油玉9号等耐旱品种;

6、干旱缺水地块提前做好耕地、碎垡、打塘、施肥等准备工作,以便雨季来临时及时播种;

7、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蓄墒保墒能力;

8、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若不能在最佳节令播种,可充分利用烤烟大棚、蔬菜大棚等水源较好的设施、设备进行营养袋、营养块、玉米芯育苗,待雨季来临时移栽;

9、高寒冷凉地区在5月下旬以后,中温地区在6月中旬以后,低热河谷地区在6月下旬以后仍未播种的改种萝卜、蔓菁、圆根、荞麦、大豆、蔬菜等晚秋作物。

2012-4-14

上一篇:音美器材使用管理总结下一篇:一年级老师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