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思政教育

2022-12-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 其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理论创新, 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我们要以这一理成果为指导,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努力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深入进行世界观教育,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服务的大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质, 最核心的是坚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 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才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

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是三位一体的教育, 是难度最大的教育。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 才能确保理论武装头脑的工作卓有成效。

首先, 加大学科建设创新力度,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强大平台。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又要适应当代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 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学术语言, 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学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 必须加大实施新课程方案创新力度,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坚实阵地。一要以新教材的使用为着力点, 在教学内容转换上创新。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解释新事物、分析新变化、解决新问题, 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功能, 提高理论说服力, 有效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同时,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用体现时代特色的鲜活事实为理论提供有力支撑,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二要以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为契机, 在教学方法使用上创新,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 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2]江泽民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教育, 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3]现阶段,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是现代中国的道路选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崛起的必然之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西方国家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和新知有一种“如饥似渴”的需求, 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趁虚而入,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大举滋长, 影响和污染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消解和淡化着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主题, 一方面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大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大力开展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 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奋斗之中。

另一方面要认真抓好中国近代现史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 是先辈们践履自己理想的过程。了解历史, 既可以审视过去, 又可以反思现实, 也能昭示未来。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内容及其丰富的教科书,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旧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文化衰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苦难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国家危难时刻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了解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克服各种困难, 取得辉煌成就的奋进历程。通过历史的教育熏陶, 使共同理想包含历史发展的深刻启迪, 充分唤起大学生实现共同理想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 要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 鼓励他们走出校园,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使大学生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 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创新精神教育, 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 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坚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 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和人才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必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所有专业课的教学中, 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让大学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 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使他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 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 又要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 决不妄自菲薄。同时, 要把培育民族精神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使之真正成为全体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和舆论形式, 营造良好的氛围, 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功效, 使大学生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大力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必须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解决和回答一系列新问题中创造出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 高校应当且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涌流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 使当代大学生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勇于开拓, 善于创造。

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 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辨美丑、作出选择的基本准绳。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坐标, 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 首先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特别是要注重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使他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其次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自我做起, 引导他们知行统一,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再次要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支持先进文化进校园,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是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规律和途径, 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阈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110.

[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89.

[4] 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2007.

上一篇:如何强化子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下一篇:解析国有企业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