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

2023-03-08

第一篇: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

山东诸城市着力提升换届后党员干部履职能力

近年来特别是新一届市委换届以来,山东省诸城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高端引领、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创新方式,精心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坚强保障。每年年初,市委常委会都专题研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听取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确定重点培训项目。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用于重点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实行“干部教育经费跟着干部走、跟着项目走”的办法,强化经费保障。市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各级各类干部的岗位需求、组织需求和个人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注重将优质培训资源向主要领导、关键岗位、优秀领导骨干倾斜,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贴紧中心工作,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坚持“科学发展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先后设置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文化产业、党务政工等15个重点培训项目,实现了培训内容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机统一。坚持“干部成长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分层次、分类别搞好培训,对党政干部重点围绕全市改革发展中的社区化发展、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培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对农村干部重点围绕“双高双强”进行培训,增强其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围绕企业创新经营管理转型发展进行培训,增强其做大做强企业的本领。

三、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干部培训实效性。一是开展高端培训。与清华、浙大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走出去”举办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城镇管理与创新、群众工作、社会管理、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9期高级研修班,培训镇街、市直部门、社区和企业“一把手”480多人次;组织270多人到各高等院校参加金融管理、现代服务业等专题进修班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分10几个批次组织镇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南方先进地区、省内十强县市及潍坊部分县市区参观学习。同时,与国内外26名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定期联系,每2个月聘请名师来我市举办1期专题讲座。去年以来,先后邀请石仲泉、史炜、孙建生、王汉武、董关鹏等知名专家举办了党性教育、十二五规划、县域经济发展、品牌建设、舆情应对等11期专题讲座,培训各级领导骨干达10000多人次。二是强化专题培训。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结合各级各类干部的岗位实际,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坚持一季度一专题,定期布置专题学习内容,组织党校教师、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到各镇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巡回辅导。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以镇街、市直工作系统为单位组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各级党代会精神、蓝色经济、农村社

区化、文化产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与服务、民主政治等11个专题的学习及考试,促进了各级决策部署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三是实施“一线”现场培训。着眼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先后抽调660多名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城市拆迁改造、信访稳定等矛盾集中、任务艰巨的工作现场进行实践锻炼,把干部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倾斜,让干部在工作一线丰富知识、磨砺才干、加速成长。同时,各镇街每季度一次组织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镇街范围内进行观摩学习,市里每半年一次组织部分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市内观摩学习,提升农村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本领。

四、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一是加强培训阵地建设。投资近亿元新建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市委党校,可同时容纳1200人培训、280人住宿和500人就餐,为干部教育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建立干部培训“名师库”。通过单位推荐、市内资源整合、外聘专家等途径,建立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领域的50人左右的“远教专家名师库”。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一次综合评估,合格者继续聘用,不合格者解聘,有效破解了党校师资结构单一的问题。三是分类设置现场教学基地。围绕社区化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教学,设置了西土墙社区、辛兴社区、大源社区等现场培训基地;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教学,设置了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利斯集团公司、西见屯蛋鸡合作

社等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围绕人文与旅游开发教学,设置了诸城博物馆、名人馆、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恐龙博物馆、恐龙地质公园、暴龙馆等教学现场教学基地,在每个基地建起多媒体教室,成立专业教学管理团队,实现了现场教学的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五、推进党校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坚持实行示范引领。党校举办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和党务政工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在吸收借鉴上级示范班次的具体做法基础上,探索实行了跟踪问效、承诺事项落实等管理措施,将干部培训与具体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二是改进班次设置和授课模式。在班次设置上坚持专题化、小班化、短期化,每个班次培训时间一般控制在7天以内,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在授课师资上坚持兼职教师为主体,党校专职教师授课为辅;在培训方式上坚持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课堂讲授式为辅,鼓励学员自我反思、自主探索,真正起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培训效果。三是开办学员论坛。每个班次都举办学员论坛,组织学员代表发言,谈经验、谈培训体会,主持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发言学员进行穿插总结提升,增强了培训效果。论坛上学员还要结合工作实际谈打算,制定1-3个推动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并形成书面材料,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由所在单位反馈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二篇:围绕提升履职能力培训干部

2013-03-28《学习时报》胡忠昭

福建省南平市围绕经济建设和干部提升履职能力的需要,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分类举办了项目策划、项目报批、城乡规划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系列专题培训班或研修班,对1326名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短期培训,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履职能力。

南平市按照主题突出、专业研修、短期集中、注重实效的思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实施了新的教育培训办法。

准确掌握培训需求。一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公务员局联合向市直各部门发出征求意见函,了解各部门对提升干部能力、推动经济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短期专题业务培训的需求。二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根据市委对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深入市直经济部门召开培训需求座谈会,掌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教师配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三是由市委党校向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各部门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征求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培训整体规划。围绕干部能力提升,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突出重点、按需施教、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一班一策”,突出“专业、短期、管用”的特点,认真制定干部培训计划。一是统一规划培训对象。结合换届后新任领导干部任职培训,以市(县、区)两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行业领导、业务骨干,为相关专业培训班的主要培训对象,每个班只培训一种对象,使教学目标明确。二是统一规划培训内容和方式。以推动专项工作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培训内容,每个班只进行一个内容的专业研修,做到实用管用。采取短期集中研修的方式,每个专业集中研修3—7天。

选优配强师资力量。采取聘任客座教授、外聘知名专家领导等方式选好配强师资力量,对于公共课程类培训,注重从全国、全省知名专家中筛选师资。对于专业性强的培训,注重选择各自领域经验丰富、实战成果丰硕的专家、领导。项目报批实务班则直接聘请本市内相关部门业务科长、业务骨干传授业务知识和操作方法。

改革班次设置和课程设置。实行“一班一策”,改变以往按干部身份和职级选调学员的做法,每个专题培训班只选调与培训内容相关联的县、乡领导和行业部门领导、业务骨干,级别从科员、正副科级到正副处级,使培训班成为学习专业知识的阵地、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围绕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根据培训对象和专业内容,合理设计课程。对既有各级领导干部又有业务骨干参训的专题研修班,在突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课程设置的同时,设置专业理论和行业发展趋势;对只有负责专项工作的具体业务人员参训的实务班,则根据专项工作流程的相关方面和环节来设置课程,每课只讲解某个方面或环节的政策规定、程序流程和材料要求,由市直部门有关科长、业务骨干手把手传授业务知识和操作方法,着重进行业务操作能力培训。在突出业务理论和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每个班还安排了廉政建设和本地发展形势的课程,进行廉政教育和形势教育。

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效果。开展现

场体验式的教学,针对项目报批实务培训等业务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培训内容,组织学员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大厅等有关工作现场,指导学员熟悉各业务部门的服务窗口,掌握项目报批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力求达到“现学现用”效果。深化研讨式教学,对普遍关注且难度较大的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组织学员论坛,安排部分学员交流经验,既让学员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主办方在互动交流中找到推动工作的“金点子”。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培训评估机制。系列专题班由市委组织部统一领导、规划和调训学员。每期专题班都根据研修的专业,由涉及该专业领域的相关市直部门和单位承担主办任务,具体负责课程设置和师资调配,突出专业性。市委党校作为承办单位,负责教学实施、学员管理、评估培训效果。一方面,全面推行学时学分制,强化学员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学员“评训”机制,切实加强训后成效评估。

强化党风党纪建设。把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每一个班次教学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懂业务,又要干净干事。(作者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党校校长)

第三篇:全省组织人事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

心 得 体 会

某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某某某

钟灵水木地,毓秀清华园。在这骄阳似火、荷叶飘香的季节,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相聚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这次全省组织人事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现将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清华印象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令无数学子心驰神往。学习期间,我们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无不感受到厚重的清华文化。不管是聆听教授讲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无不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当我们真正走进清华饱享知识大餐、饱经思维洗礼之后,心头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感觉这次清华培训确实是受益良多、不虚此行。

二、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所有课程全部是为我们基层组织人事干部量身打造,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参加培训后使我们受益匪浅、收

1 获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培训中,各位专家教授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既能抓住重点、层层剖析,又能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特别是中国人事科学院董志超研究员主讲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结合我们当前组织人事工作现状,对十八大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背景、改革举措以及目标任务进行了精辟论述,对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职业资格制度改革、高级技工人才等方面的国家政策进行了深刻解读,非常实用,也很“解渴”,为我们今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了目标、理顺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二)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涉及宏观形势、媒体公关、管理创新、廉政建设、国学与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这对于我们这些基层组工干部来说,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专家教授们的精心授课,不管是从理论到实际,无不使我眼界大开,醍醐灌顶。特别是栾帆教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令人意犹未尽、印象深刻,使我们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展示了风貌,增进了交流。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对外展示了我

2 们山西组织人事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严守纪律,谈吐文雅,礼貌待人,尤其是表现出了很大的学习劲头和很强的求知欲望。同时,在学习期间,参训学员与清华大学专家教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互动、深入探讨,学员之间相互了解,互交朋友,课上课下、饭前饭后,谈经验、谈感受、谈体会、互通有无,增进了彼此了解,建立了同学情谊。

三、几点体会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使我对“组织事业发展能力提升”这一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层思考。

(一)推进组织事业提升,必须把提高政治站位作为第一要求。

讲政治是组织工作的第一属性和根本要求。组织部门要把讲政治的要求坚定地、全面地、具体地融入各项工作。思想建设要突出政治引领,以“两学一做”、“四讲四有”、“维护核心,见诸行动”等专题教育为契机,把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路,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在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等各个环节从严把关,着重看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定力和政治品格;基层党建要突出政治功能,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为重要抓手,大力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展示先锋形象,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主体作用。

3 人才工作要突出政治吸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全县转型崛起战略部署制定人才政策,做好党委联系人才工作,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凝聚人才的作用。

(二)推进组织事业提升,必须把落实全面从严作为基本遵循。

从严管党治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重要职责,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切实做到全方位严、全方面严、全过程严。在工作对象上要全面覆盖,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要严格管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农村延伸。在工作程序上要全面规范,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守制度规定,该履行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该坚守的规矩一条不能破;在工作责任上要全面落实,形成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三)推进组织事业提升,必须把追求精准科学作为工作标准。

总书记强调,抓工作既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关键在“准”、“实”两个字。组织部门必须强化精准施策、精准落实的工作理念,发扬“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以精准的方法、精准的措施、精准的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地。政绩考核

4 要精准管用,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干部,出台务实管用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防止为官不为、不愿担当等问题;选人用人要精准分析研判,做到因事择人、按岗选人;人才工作要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分类实施,分步推进,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基层党建要突出精准有力,以关键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全面加强。

(四)推进组织事业提升,必须把打造模范部门作为有力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部门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推进从严治部,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公道正派,业务精湛,律己严格”的组工干部队伍。要突出加强部务会自身建设,对部务会成员履职尽责进行全面规范。要突出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采取集中培训、支部学习、专题研讨、业余自学多种形式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履职能力;要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加强革命传统、优良部风教育,真正让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成为组工干部的精神标识、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的领导干部,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艰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全县组织事业发展、建设美好某某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关于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的

调研报告

海南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郭晨光

(2009年8月)

为有效提升我区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准确把握纪检监察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紧紧围绕“如何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保障科学发展观政策落实”等问题,积极到有关部门进行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座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整体素质偏低,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应有的能力和素质。新形势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偏低,专业知识贫乏,调研能力薄弱,懂法律、懂业务,能独立、规范、全面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骨干较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

二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监督检查难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得过且过、当老好人的思想仍然存在,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缺乏敢于监督的胆识和勇气。纪检监察机关受同级党委、政府和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人员提升、经费核拨等均受制于本地党委、政府,致使纪检干部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善于监督的监督软化问题,同时缺乏监督勇气和锐气。

四是纪检监察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存有惰性思想,缺乏创新动力,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思路不宽,习惯于传统思维,工作墨守成规、方式方法简单呆板,开展工作难以达到良好效果。

五是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对敏感问题前瞻性分析的能力薄弱,对复杂局面明辨是非的判断力不强,对形势发展、政策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二、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和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基础

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是一套严密、完整的体系,不是靠我们平常工作中了解到的只言片语所能完全掌握的,只有深入学习,才能在理论上有高度、在工作上有深度。这就需要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加强两个方面的学习,逐步把自己培养、锻炼成政策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过硬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通过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纪检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在认真学习好纪检监察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还要从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职责、地位、作用、任务、工作性质入手,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更宽领域来分析、研究行业纠风、源头治理、执法监察、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纪检信访等规律性的问题,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手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而提高自身实际工作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推进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要学会恰当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做到在实践中去理解、去运用、去升华,这就需要我们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认真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在进一步完善好、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前提下,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力求在工作机制上求突破、在工作方式上求创新。二要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要在深入研究新时期违纪违规案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访举报案源主渠道的作用,结合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纠风等工作,促使案源线索的增加,达到拓宽办案思路、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的效果。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行政环境整治工作。围绕“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服务,提高工作效能”这五个方面的要求,积极开展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各行各业廉政勤政、依法行政。要督促协调各业务科室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任务的进一步落实。

在学习过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把自觉学习当成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不断充实新知识、更新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彻底消除“学不学一个样,差不多就行”的消极认识。要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和深化纪检监察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贡献。

(二)提高四种能力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保证

纪检监察工作是执行党纪政纪,保证行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履行好《党章》和《行政监察法》所赋予的职责任务,必须要注意提高四种能力。

一是要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服务大局,就是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工作大局和战略目标来开展工作。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从这个大局出发,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把握、去运筹、去开展,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真正做到纪检监察工作协助有方,惩防有序,监督有力,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供保障。

二要提高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发现腐败的部位和环节,紧紧围绕行政服务、财务管理、行政审批和干部人事等敏感环节,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善于从基层的工作实践中分析判断形势,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研究对策,提出有效的防范办法;善于从社会上查办的大案要案和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中挖掘教育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警示;善于进行调查研究,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采取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

三要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提高依纪依法办事的能力,是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维护纪检机关形象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严格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观念,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坚决摒弃重结果,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要健全查办案件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管理和纪律约束,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遵规守纪的意识,为依法依纪办案打下坚实基础;要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既注意从群众信访举报中发现案件线索,认真查清群众反映的违纪问题,同时又坚持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分清责任,及时澄清反映不实的问题,支持和保护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职责。

四要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工作实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实施组织协调的可靠保证。为此,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协助党委通盘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任务,针对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对策;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分工意见的落实,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督促它们按照各自的职能开展工作,配合搞好纪委分工的其它工作;要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具体的规定和制度,明确任务,分解责任,形成互补机制,增强组织协调的实际效果。

总之,纪检监察干部只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按照上级有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要求,围绕各项业务工作,努力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各种工作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就能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第五篇: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

市委在市委党校举办为期三天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暨新提拔任职和换届后新进班子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这是市委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之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领导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履职能力和廉洁从政能力,对全市领导干部中“关键少数”的集中培训,目的是让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引领新实践、创造新业绩。

市委书记对办好培训班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开班动员和专题辅导。培训会班上,专家学者紧密结合我市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政策、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领导干部心理调适等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和辅导,使我聚焦理论短板“充电”,聚焦思想短板“补课”,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政策,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投身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干劲。我认为,此次培训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再深化,也是对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再动员再部署。通过聆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专题辅导,使我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深化了对省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和工作要求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增强了推动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了发展思路。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作为基层纪委书记,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履职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第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委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这是中央纪委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加强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回应党内关切和群众期盼,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的具体行动。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从发现问题到执行纪律,再到责任追究,监督、执纪、问责浑然一体、相互促进,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篱笆越扎越紧。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高标准做到;

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挺直腰杆去监督执纪问责。广大纪检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接受监督,把监督当成一种关心、爱护和保护,增强执行规则的自觉性,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队伍。

第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他还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全面从严治党联系着我们的中心工作,要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把握纪检机关的职责定位,深刻把握监督执纪的政治性。监督执纪纪律就是政治纪律,能否做到严格依规依纪,关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给全党、全社会带来的政治效果,影响干部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第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维护好党中央权威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坚决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党内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维护好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第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反思我们曾经存在的谈心谈话走过场、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等现象,都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密切相关。要坚决克服“四种倾向”,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流、突出政治体检,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敢于动真碰硬,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升自我纠偏、修正错误的能力;

着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党内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

第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关键要付诸行动见成效。党中央要求全党做到的,纪检机关就要带头做到,把自己的职责摆进去,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一是要刹住“苗头”,又要攥紧“拳头”。要切实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提醒、纠正“小毛病”“小问题”,“宁可现在听骂声,不愿将来听哭声”。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对于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抓大不放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要管住“绝大多数”,又要监督“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党纪条规修改完善和陆续出台,实际上是中央在为全党立规矩。虽然很多人在感叹“为官不易”,尽管也有不少人在显现“为官不为”,但必须看到民心在收拾,民意在回暖,规则在改变,生态在净化。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这就要求全党必须自觉守纪律讲规矩,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让常态化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特别是让“红脸出汗”成为践行“四种形态”的首选。用纪律约束、管住“绝大多数”,要自觉摒弃“看客”的心理、“局外”的心态,克服对纪律的“无感”、对“四风”的无畏。当前,尤其要夯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坚持“一案双查”,充分发挥巡察的“利剑”作用、派驻监督的“前哨”作用和常态问责的“利器”作用。三是既要立足“抓早抓小”,又要防止“抓大放小”。“抓早”就是抓苗头、抓倾向,“抓小”就是抓小事、抓小节;

既“抓早”也“抓小”。“抓早抓小”就要真正“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多积“尺寸之功”。对那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瞪大眼睛,及时喊醒刹车;

对那些任性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形成震慑。只有真正“抓早抓小”“落细落小”,纪律才会受到敬畏,游走在纪律边缘的干部才会懂得知止。四是既要坚守“底线”,又要坚持“高线”。何谓“底线”?对普通公民来说,国法就是“底线”;

对党员来说,党规党纪、6项纪律就是“底线”。何谓“高线”?“高线”就是理想、信仰、信念、忠诚、宗旨,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固魂之根。“高线”不是“高调”,“底线”不是“低线”。用“底线”构筑“堤坝”,用“高线”引领“灯塔”。坚守“底线”而不突破“底线”,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底线”这个层面。公民不能都踩到法律的“底线”上,党员不能全站在纪律的边线,领导干部更不能总是在“两线”徘徊。纠风反腐最终要解决“不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守“不敢”“不能”的纪律“底线”的同时,还要追求“不想”这一道德“高线”。五是既要不怕得罪人,也不要刻意整人。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忠诚,就要敢于担当、严格执纪,既要敢于“红脸”,还要敢“唱黑脸”;

既要不怕得罪人,而且还要敢于得罪人。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就得讲党性,就不能躲避矛盾、明哲保身、爱惜羽毛,该做的事就得做,该得罪的人就要得罪,因为我们干的就是这个活,吃的就是这碗饭。敢于得罪人,是一种责任担当,一种职责坚守,更是一种忠诚体现。敢于得罪人但我们不以得罪人为乐,更不以得罪人为荣;

敢于得罪人,但绝不冤枉好人、轻易伤人,更不能夹杂个人私情好恶、任性用权、刻意整人、耍威摆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职责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上,落实到指导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从政治上加深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部署的认识,把发现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重点,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全面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准则》《条例》落地生根,为推动全县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纪律保证,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开展下一篇: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