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洼陷滩坝砂储层岩性及流体识别方法

2023-02-20

一、滩坝砂储层评价存在难点

滩坝砂体是广泛发育在滨浅湖高能沉积环境的薄互层储集体, 滩坝砂岩油藏是东营缓坡带的主要油藏类型[1,2]。滩坝砂储层均为薄互层 (厚度小于1m) 测井曲线受围岩的影响, 岩石物理与测井曲线的响应规律复杂, 对测井采集技术和评价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储层物性差, 为低孔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复杂, 微孔隙发育[3], 使得滩坝砂油气藏的测井精细评价遇到一系列的困难。

本文从岩性判别入手, 运用成像资料, 开展了滩坝砂储层岩性识别与储层划分, 滩坝砂流体性质识别与评价研究, 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储层与流体识别方法。

二、滩坝砂储层岩性识别模式的建立

成像测井同其它资料相比, 成像测井资料具有纵向分辨率高 (大于5mm) 、清晰、直观反映地层电阻率变化的特点, 在准确的识别岩性、划分储层厚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4]。本文利用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利津洼陷滩坝砂有效储层岩性、厚度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建立相应的判断模式[5]。

1.储层厚度2m以上的粉砂岩模式

本类型的储层沉积类型以滨浅湖坝砂为主[3], 也是储层物性最好的一类, 多分布在纯下I砂组, 成像测井资料通常显示为棕黄色块状, 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也相对简单。钻井取心描述为油浸粉砂岩, 自然伽马数值在50API左右, 自然电位负异常, 微电极曲线显示出储层物性好的正差异, 三孔隙度曲线的重合方式表征出储层岩性均一, 储层视感应电阻率数值一般为10Ω.m以上, 储层含油性好。该类储层不经压裂即可获取工业油流或低产油流 (与储层厚度有关) , 但经一段时期后, 产能下降较快, 多数情况下需压裂改造可持续获得较高产能。

2.1-2m厚度的粉砂岩、灰质粉砂岩或灰质粉细砂岩与泥岩互层方式的岩性组合模型。

该类储层在滩坝砂储层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分布具有普遍性, 该类储层沉积环境下的碳酸盐岩含量低于25%~30%的次生灰质粉砂岩或灰质粉细砂岩具有含油性, 由于其数量大, 分布广泛。成像测井资料显示该类储层较粉砂岩亮度增大, 呈黄色或亮黄色。

3.厚度1m以下砂岩储层与泥岩呈薄互层方式的岩性组合模型

该模式的地层组合也可称之为滩砂的典型或普遍的存在方式, 钻井取心及成像资料表现为砂层厚度0.3~1m与泥岩呈薄互层方式的岩性组合, 由于储层薄, 该类储层地质录井常常与测井资料响应特征有较大差异, 对于厚度小于0.5m以下的储层三孔隙度曲线响应不明显, 自然伽马数值较纯砂岩或粉砂岩高, 一般在60API左右, 自然电位幅度不明显, 地层视感应电阻率值受泥岩影响大。

4.10~20cm以下砂层厚度与泥岩、灰岩薄互层岩性组合模型

10~20cm以下砂层厚度与泥岩、灰岩薄互层岩性组合模型, 俗称“千层饼”, 此类地层分布十分广泛, 岩性以 (灰) 砂质泥, 泥 (灰) 质砂为主,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资料能清晰的显示砂、泥、灰之间的层状交互组合形态, 录井油气显示差, 对应常规测井曲线, 中子、密度、声波、自然伽马整体响应泥质含量重, 电阻率中低值 (受砂泥比及灰质含量的影响) , 自然电位无异常, 响应最明显的是微电极曲线呈锯齿状。

三、储层识别及流体性质识别

1.声波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交会识别储层

通过对研究区内井分析可以看出, 泥岩隔层段相对于储层段均具有较高GR值, 因此选取指示储层物性的声波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交会, 在习惯的绘图曲线刻度范围内, 即声波曲线刻度范围为30μs/ft~130μs/ft, GR采用刻度范围为0-150API, 声波时差曲线左充填到自然伽马曲线能快速的划分储层与非储层。通过这一方法能有效的将滩坝砂储层与非储层段划分, 弥补了复杂的滩坝砂储层单独采用GR或者SP曲线划分储层存在的一些不足。

2.密度曲线交会识别储层流体性质

针对滩坝砂诸多井分析, 发现滩坝砂储层油层与干层在自然电位以及电阻率曲线上差异不大, 不容易区分油层还是干层, 而三孔隙度曲线特征来看, 油层和干层的声波时差曲线和中子曲线差别不大, 而密度测井曲线有差异, 录井显示为油斑粉砂岩的油层密度曲线值均低于干层的密度值。通过建立一条拟合的密度界限曲线, 与实测密度值在同一数据道中交会, 采用拟合密度界限值左充填到实测密度曲线, 有充填包络面积的即为油层, 无充填包络面积的层为灰质干层。

结束语

通过对利津洼陷滩坝砂储层研究, 建立了研究区滩坝砂储层岩石物理与测井曲线的响应规律以及岩性划分、流体识别方法, 有效地提高滩坝砂储层识别及流体判识精度, 为滩坝砂油藏预测、控制储量的升级以及探明区块的有效开发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滩坝砂储层横向与纵向上非均质强, 岩石物理与测井曲线的响应规律复杂, 使得滩坝砂油气藏的测井评价遇到一系列的困难。本文针对在滩坝砂油气层识别和定量评价中存在的难点, 从地质成因、岩性判别入手, 运用包括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阵列感应测井在内的多种技术和资料, 开展了岩性识别与储层划分研究、利用交会技术以及地化、气测等方法对滩坝砂流体性质识别与精细评价。

关键词:滩坝砂,测井,精细解释,岩性识别

参考文献

[1] 李秀华, 肖焕钦, 王宁.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8 (3) :21-24.

[2] 孙锡年, 刘渝, 满燕.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条件[J].国外油田工程, 2003, 19 (7) :24-25.

[3] 邹灵.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成藏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15 (2) 34-36.

[4] 运华云等.薄层测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测井技术.1999, (6) .

[5] 苏永进, 蒋有录, 廉庆存, 等.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J].石油学报, 2005, 26 (5) :28-32.

上一篇:基于创新模式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下一篇:浅谈BIM对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