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观察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有效的课堂观察范文

通过课堂观察与诊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摘 要]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对我们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诊断、研究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和实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课堂教学、观察、诊断、参与度、学习成效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

面对新的课堂,我们教师要以研究者而非教书匠的角色出现在学校以及课堂的场景中,拿起研究的武器,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境况,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预测自己的种种行为所可能引发的学生的变化。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如何?这就需要我们真正地为自己的课堂把把脉,研究反思,对症下药,从而创造出真正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新课堂。

一、我们的计划与安排

2006学年第二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展课堂诊断的学习与探究,主要是结合《课堂观察指导》一书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的探究。

(一)每位教师利用寒假自学《课堂观察指导》一书,并且每人上交一篇该书的学习体会;

(二)把对《课堂观察指导》一书的理论学习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优质课评比为契机开展课堂观察、记录和分析,分工对全组每位教师的公开课做好观察记录,主要分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参与度及成效、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的移动位置)进行记录,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记录的情况,结合自己对《课堂观察指导》一书的理论学习来进行分析,写出一篇观察分析报告后在评课时和全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三)用理论指导实践,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更好地完善理论,从而指导教学,为教学服务。

二、我们的探究与实践

1 在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探究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课堂提问的观察与诊断、学习状态的观察与诊断、参与成效的观察与诊断和教师移动的观察与诊断。例如我们对八年级的优质课开展的课堂诊断和分析探究如下:

背景:八年级的三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各教师分别准备好了课件、教案、学生练习卷以及12张记录表(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表3张、学生的参与度及成效分析表3张、教师的课堂提问统计表3张、教师的移动位置分析表3张)。

分工:每三位教师记录一种表格,课后进行分析对比,写出观察分析报告,用于评课交流。

探究:

(一) 各上课教师谈教学设计

(教师1)执教课程:菱形的识别。因为新课程重视创设情境教学,考虑到菱形的识别定理的学习的需要,所以就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买菱形丝巾(她买的是菱形吗?)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而在探究菱形的识别定理时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获取认识,在应用中通过变式来落实巩固。(教师2)执教课程:正方形。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认识有点零乱,故借助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引入,让学生通过填写,自然形成对正方形的认识,很快而自然地得到正方形的定义、性质。而在处理如何得到正方形的识别方法时,考虑到书本只是一笔带过,只要学生认识到即可,所以就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形成认识。(教师3)执教课程:菱形的性质。考虑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让学生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所以设计了一些与菱形有关的图片引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作用。对菱形定义的探究采用了摆火柴棒引入,自然贴切,而对于菱形的性质探究,则采用了一个开放题让学生探究,同时为了兼顾优生培养,设计了一个探究实践题。

(二)分析诊断交流体会

每位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观察报告并交流体会,结合课堂教学情况从四个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1)数学课堂提问的观察与诊断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对话教学技能,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生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纵观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虽然不乏包含各种新理念,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对三节课的提问情况分析发现,三节课中教师的提问都不错,基本上问题都能

2 很好地推进教学进程。如课堂2中在学生给出了正方形的几种不同定义后,老师问:同学们认为把哪句话作为定义呢?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都可以吧?老师告诉大家:我们书本上矩形、菱形的定义都是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产生的,于是我们把“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称为正方形”作为定义,学生恍然大悟。

同时发现:我们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表现略有不够,较少有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生;新教材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在运用串联式提问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时间也悄悄地溜走了,造成教学任务有时不能很好完成。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探究讨论可采取“并联”方式,而不要用“串联”方式给出问题,同时题目多以题组形式给出,这样即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可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当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并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做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可多问问学生,他们做得对不对,有没有其他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同时也有意识而实在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与诊断

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课堂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确实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学习状态较好,积极性较高,发言也比较积极,愿意举手发言,有个别学生很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2)学生的整体反映较好,特别是从关系图中发现并给出正方形定义时,学生积极活跃,给出了几种不同定义,流畅自然,水到渠成。(课堂3)教师的课堂设计步步紧扣,题组训练由易到难,所以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都很投入,探究、开放、题组都给了学生空间,学习状态积极投入。

(3)学生参与成效的观察与诊断

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三节课的设计都非常不错,学生基本都能积极参与,成效较好。但记录中也有发现个别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自己顾自己,不看黑板,上课老师可针对记载情况,多关注这些学生,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那么我们的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及成效呢? ①创设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长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听说西方的孩子如果出现“35+34=68”这类错误,教师的评价是“很好,与正确答案很接近。”教师的这种宽容、激励,有利于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个性健康是建立在有安全感的心理背景下的。从三节课来分析,教师注意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

3 供具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也给予了赞赏和激励,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赞赏和激励下,表现得自信且思维活跃。但也有个别学生脱离课堂,我们认为我们也要给予这个别生特别的帮助和辅导,帮助他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我们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三堂课,三名执教老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和结论等书面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如其中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让学生在折纸的操作中获得菱形、正方形的识别方法,重视概念抽象的过程,性质形成的过程,结论应用的过程等等,不但让学生知其然更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我们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交流的机会,多一点体验,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也会更喜欢我们的数学课堂,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4)教师移动位置的观察与诊断

教师的移动位置分析:通过记录发现,课堂1和课堂2中老师在讲台前走动多,到学生中去的时候较少,课堂3中老师到学生中走动和指导略多。我们发现教师的走动可能与学生动手操练的时间有关,相对而言,学生练习时间多些,教师到学生中间去的次数也会多些,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多考虑给学生相对足够的练习时间。

三、我们的反思与提高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呢?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以下问题:

(1)行为的参与度:一种是积极观察、思考、认真讨论,亲自实验操作,写写、画画、算算等;另一种是旁观,不积极讨论。

(2)情感的参与度:一种是兴趣浓厚,态度认真,有了一些收获流露出成功的愉悦; 另一种是表情淡漠,有厌倦情绪、依赖他人。

(3)认知的参与度:一种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或寻求规律从特殊事例到类似问题;另一种是机械仿效,条件不清,不善于由此及彼。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

4 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数学情感的作用,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第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注重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三: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提倡具有愉悦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第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大纲和教材,也不只是原原本本地按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达进行反思,对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课堂观察研究的深入开展,有助于我们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教师对活生生的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反思和改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性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1版

第二篇: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记录表

(赵树贤)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

记录表

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赵树贤

观察对象:全体学生和授课教师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中师生活动过程的观察和信息的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激励、反思、改进的作用,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记录表

说明:

该观察表,以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行为”作为观察的内容重点,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状态、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主要观察在每一项内容上,教师、学生的表现,发现存在的具体问题,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对所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提出解决的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增值。

此观察表可以有一个老师完成,也可以由几个老师分工完成。

第三篇:充分发挥课堂观察实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教师的主体工作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教学、了解学生和了解自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并善于进行课堂观察,从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诊断和改进教学,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及要素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具有以下三个要素:观察者必须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有关辅助工具,在课堂上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与研究。课堂观察的焦点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课堂观察的程序和框架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方式,与传统听评课相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知道要听什么,怎么听;课中,知道要聚焦什么,记录什么;课后,知道依据什么,建议什么。

1.课堂观察的程序

课堂观察的程序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课前会议需在被观察者上课前一天召开,会议时间大约15分钟,会议主要内容包括被观察者说课、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对话、确定观察点和观察准备、明确课堂观察以后的讨论时间和讨论地点、开发观察工具。课前会议还需要被观察者提供学生座位表,表中需要标注5~8名学优生和5~8名学困生,以使观察者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布情况。

课中观察包括明确观察任务、携带观察工具、提前进入现场、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

课后会议包括被观察者自我反思、观察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间思考和对话、对被观察者的结论和建议。

2.课堂观察的框架

课堂观察的框架分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5个视角,每个视角包括3~5个观察点,共计68个观察点。

三、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课堂观察是教学反思之源

教师对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是多维度的,可以反思新理念是否有效落实,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反思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课堂评价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反思的材料,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仅仅靠教师自身的回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对课堂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对课堂的印象只是松散的、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100多个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深层次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成自己专业的成长。

2.课堂观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课堂观察的分享交流,促成了教师的合作共享,使得课堂观察活动不仅仅是教研活动,而且还是科研活动。通过交流、分享,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理论―实践―交流―理论,如此循环往复,教师的教育思想在升华,实践能力在增强。交流透视本质,分享揭示规律,通过交流可以透过课堂的表面现象,去深入认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说,通过课堂观察及反思,可以从现象到本质、从表象到规律,抓住主要的实质问题,通过分享概括出教师上课突出特点和主要问题。通过课堂观察、反省、计划、行动这一系列活动螺旋式持之以恒地进行,形成了教师自己动手做研究的过程。随着以课堂观察为起点的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3.课堂观察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课堂观察实可简化为如下的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在他人的课堂中,给了我们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一旦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就会给我们两个非常大的启示:一是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二是判断课堂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在他人的课堂上,如果我们放弃学生立场,就会与上课人结成同盟,将课堂中的优势归因于教师个人的能力,将课堂中的劣势归因于学生或者外在的环境,从而错失站在学生立场设计与体验课堂教学的机会。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而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

4.课堂观察可以落实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怎样落实“有效教学”?我觉得应落实到课堂教学,那么,有效的课堂教学又从哪来?那就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可以更好地落实有效教学。在有效教学中,很重要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指导”。它包括有效提问、有效讲授、和有效倾听三个方面。

课堂观察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多元的、有意义的教师学习团体,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带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更快发展。

第四篇:课堂观察的心得体会

听了刘涛老师的课,课堂观察的心得体会。对观察教学课堂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观察教学课堂对教师的重要性。本人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有明确的目标者性,计划性。课堂观察与记录是让我们听课者和评课者消除了很多疑虑,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不再是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为教师的教学划分等级,它指向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它旨在提高课堂效率。明白了这点,对今后的评课有了明确的引领,有了很大的作用。

二、反思课堂教学观察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1.教学活动,过程,课型特点;2.活动时间与学生积极投入活动的时间长度;3.学生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及其使用的主要学习策略;4.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学生回答的机会,内容与方式;5.同伴、小组活动的方式,所作回应,所作语言,小组的活动;6.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等。通过学习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本人认识到今后要由观察他人课堂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从感悟中去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往听课,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老师的教学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等。然而,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忽略了探讨师生互动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观察学

生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如投入学习或非投入学习);课堂观察不清,很显然,由于听课目的不明确,加上课堂观察的技术或策略不明确,更无法有效进行听课活动。,而课堂观察要求我们更多是把视角更多地投向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有四十分的过程,投入越多产出也就越多。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听讲,对于这样的学生课堂效率就相当低。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学生时,可以更好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的或者坏的,以后再从自己的课堂上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调整或者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课堂观察中,教师不只是在观察,其实是在通过观察而参与研究,所以“当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自然会联

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形,从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基于自身教学理解和实践的教学假设:如果我来教,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实际上在对照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促成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专业发展。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一种改进。所以在观察中,不要只停留在记录教学环节的层面上,更要记录自己听课时的即兴思考和设计。练就这样一种反思自己的教学自觉,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敏锐起来。

总之,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可以增进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习成效;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要积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分析与反思,善于观察教学课堂,使自己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篇:《济南的冬天》课堂观察论文

王声清

[摘 要]:

通过阐述课堂观察的概念,掌握课堂观察的意义,明确课堂观察的程序,重点探讨课堂观察之课中观察的四个纬度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课堂观察 概念 意义 课中观察 教学效果 教育水平 教育质量 [正 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很多专家也进行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

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课堂观察的意义

(一)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

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

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

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三、课堂观察----课中观察

课堂观察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程序。

课中观察指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现场之后,要遵守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采用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系统的主体部分,所采集到的信息资料,是课后会议分析的信息基础。

本校课堂观察的主要方式是进行课堂实录的记录,记下自己的思考,作为课后分析的信息基础。以本学校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汇报课为例,该老师因停电这一突发状况,导致该老师在上课时慌乱。由此得出一点经验: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借助多媒体上课。同时又得出一点思考:停电时课该怎么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后,发现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第一堂课没有为调动学生的兴趣做任何铺垫和引导,所以学生很被动的读字音、了解字词意思、仅把课文粗读了一遍,在被动的情况下阅读文本,得到的启发和感受几乎等于零,所以后面的环节完成的都不成功。而第二堂课上比较注重学生的感受,所以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随机生成的,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基础,学生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来,这堂课就是在学生的牵引下变成了一堂朗读课,而朗读的到位和成功,又促成了下个环节的成功。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读这一点强调得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充分,没有感悟。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

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了,背诵了,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在该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还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读”文感知课文这个环节做到了,但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但是在设置课堂讨论中,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如 “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那些方面来表现的?”等等,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不应该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此外,在整堂课中我还观察到了:该老师在品味语言时,仅仅是“灌输式”、“填鸭式”地让学生接受语言的品味,而不是在“读”中品味语言。因此我有如下思考:

1、品味语言应重朗读。朗读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本色美。

2、品味语言应重方法。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应做好示范型教学,并学会从哪些角度对句子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3、品位语言应重定位。语言的品位是个底线性的教学目标,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落实在语言这个层面上,它就算不得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语言的品位上,让学生更多的进入到语言中,更多的学语文。通过观察该老师《济南的冬天》这堂课,我收获颇多,找到了优点,同时也发现了缺点。

课堂观察可以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还可以营造学习的合作文化。而课中观察又是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关键,评价教学效果

是否良好的载体,评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否有提高的媒介,更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程永润;谈谈课堂观察前的准备工作[J];大众科技;2010年12期

2、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七年级上册语文;2013年3月第二版;67-69.

上一篇:优秀标兵发言稿范文下一篇:业务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