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是有能力的人

2023-02-10

第一篇:如何证明是有能力的人

命运是有多幽默,让爱的人渐渐沉默情感美文

网络上朋友一堆下线后空荡房间剩我一人面对

受不了谎言,受不了欺骗

一开始热泪怎么变成后来的冷眼

等待决裂。

塞上耳机,我听不到全世界。

灰色的音乐填满整个理智

先前死去活来坚持之后只留下嘲讽的愚昧。

木地板上散开的啤酒罐倒了一片。

动弹不得,于是无力将它们扶正。

小麦的酒精度在黑夜里将我麻醉。

有多high就有多撕心裂肺

相见时的假面,相见后的心碎

要多虚伪就有多虚伪

我倔强不能说爱你,只好越来越缩回我冷漠的防备

窗台外天空里星星点点

蔚蓝色的宽阔收纳不了流露的憔悴

当初十指交叉,心灵交汇

说的那些无一不让我红了眼

可是凭什么,你说放开就放开

想抗拒就拒绝

埋葬的情绪像踩到地雷,一并爆裂。

大喊真心会被挤兑

晦涩在嘴角蔓延

热烈的开端,黯然的结尾

模糊的身影缠绕在眼前,不肯褪却。

似梦似幻,亦真亦假。

命运是有多幽默,让爱的人渐渐沉默

我害怕沉沦在宿命中被妥协

所以我不难过,我一定不要难过

你走就走了,别来拖累我。

第二篇:《品人十法》,如何认识一个人,成功的人应具备什么能力和性格,被大家的性格是什么。

儒家圣人宣示中庸。中庸就是兼具各种性格因素,根据具体事情,具体环境,具体人物,恰当的表现处置态度和行为;不仅要虑及初衷和目的,更要斟酌手段和方法。

性格谨慎。

善直。

不论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环境是优是劣,是顺是逆,我们都应培植正确的心态、正常的人格和正直的性格。

倘若一个人已经攀到一个令众人仰目的位置,其心胸尚不能随之一并达到相称的等次,性格有负其职的结局就不免造成悲剧。

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担当重要角色,一为社会尽其职责,二为肯定自己,成就自己。但应该明智地意识到,所担当的角色越是重要,所需要的胸襟就越要开阔;否则,以小肚量担承大任务,以小心眼应对大事情,是非跌跟头不可的。而且,从现实情况着眼,这样的人也难以获得信任和重用。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必有方圆人生。这种性格属于善变型,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极尽中庸性格之精髓。

对一位勤奋读书的人来说,书里的真知灼见的确能令他时时惊醒,事事警惕,只要他持之以恒,性格无疑是可以改变的,理想性格无疑也可以锤炼而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而所读不仅为有字之书,更为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

凡能“忍”者,必能成大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成功性格。

一个人要做大事情,仅凭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但要识人、用人就必须有知人之明,识人之智;否则,所用非人、能者被弃,都要造成事业的损失。知人之明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性格;此种性格既有利于聚拢人才,又有利于全面发挥人才优势,时2自己的事业如虎添翼。

宅心仁厚的人:一个人言语忠诚,行为庄重,意志坚定,做好事不求回报,内心忠厚而明察,性情安静而稳妥。

智慧之人:一个人遇有突发性变故而能卓有成效地处理,身处穷困之境而能奋发向上,晋身立功能够顺遂如意。

福德之人:如果一个人富贵显赫之后仍然恭敬勤俭而不失威严,对人彬彬有礼而不娇慢。 操守之人:一个人处寒陋而无所畏惧,置身富贵而不奢侈,功劳卓著而不生二心,得意失意均不忘形。

曾国藩认为自我节制的形式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借着坚强的意志力,来贯彻自我节制的内圣决心。

为官的道德就是享有权利并负担相应的义务。官员只享受权利,而不负担相应的义务,就会导致偌大一个天下,没有多少能真正主动引咎自责的官员。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为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也分为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虚伪的人:一个人的神情总是奉承别人,他的言谈竭尽阿谀谄媚,好做表面文章,尽量表现他微不足道的善行,因此而洋洋得意。

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一个人感情的喜怒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露出来,杂七杂八的琐事虽然使人心烦意乱,但心志不被蒙蔽,不为厚利的诱惑所动,不向权势的威胁屈服。

心性鄙陋而没有骨气的人:由外在的事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怒,因事情繁琐而心生烦乱,

不能安静,见了蝇头小利就动心,一受威胁就屈服。

任何人因为性格与环境的因素,必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行为习惯特征,人与人才得以明显地区分开来。深入细致地观察和研究这些特征,就能给人的现状和前途予以准确定位。

曾国藩识人,重视几句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志量看神采,风波看脚跟,如若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才情、修养、倾向,无不显现于其仪表、神态之中,这也正是人的魅力所在。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性格孤独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渴望个人生活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爱因斯坦从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独感到不安,因为他从心底里厌恶尘世间的欲望和纷争,只有摆脱欲望和纷争,科学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可科学家所应当进入的客观知觉世界,恰恰是无人问津的未知世界。

有智慧、有头脑的人:把一个人放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果断地处理事情,以无穷的应变能力面对突然的惊扰,不用文采就能表现出灵秀。

愚鲁刚愎的人:一个人不能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况,又不听人劝告,执守一种观念而不懂得变通,固执己见而不懂的改正。

自以为是并好诬陷和嫉妒他人的人:别人说什么都不听从,自私自利,毫不掩饰,强词夺理,颠倒是非。

毫无主见的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辈子都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头脑中跑马。 绝大多数人缺乏高远的目标,更缺乏为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行动。人生的欲望五光十色,要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势必忽略淡漠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大目标。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为了提高时效,把时间流逝的“不知不觉”变为“有知有觉”,诊断时间的实际利用率,从而建立更为有益的作息规律和生活节律。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的好:“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

前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总结的“时间统计法”,他每天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学习、休息、浪费的时间加以记录,加以核算,并且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在统计中,把所有的毛时间都扣除,只注重每天纯时间(花在专一工作上的时间)的数量。还能做出各种单项统计。比如一年中看书、作文、听报告、会友等的次数和时间。每做一项工作,都要计算时间的“投资”。他的统计精确到“分”。

力排众议,敢作敢为,是成功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唯唯诺诺,惟别人马首是瞻的人,难成大事。真正的磊落人物,不会在意别人如何去说,选好了路就一直走下去,无论出现什么后果,都由自己来承担。

为人之患,在于胸无识见者而偏好议论纵横一惑世,成竹在胸者却缄口不言以误世。虽说大智若愚是一种人生修炼的大境界,然一旦智者哲人只为明哲保身而避世逃世,社会就会由于缺少正义良知而走向混乱,这虽是智者之福,却是社会之祸。

一个人的品格是粗鲁还是优雅,识见是广博还是鄙陋,性情是勇敢还是怯懦,都会在其言辞中得到相应的放映。

如果一个人的语气宽和温柔,神色恭敬而不奉承,先礼后言,常常自己主动流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如果说话盛气凌人,话语上总想占上风,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不足与无能,这种人只会伤害别人。如果一个人的神情坦率而不傲慢,言谈正直而不偏私,不掩饰自己的美德,不隐藏自己的坏处,不防备自己的过错会使自己被动,这是质朴的人。

俗语云,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足见语言功夫在形象方面的重要性。但好口才

并不是想有就有,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者就奈难成就。世上有笨嘴拙舌者,也有伶牙俐齿者,有见景即能生情者,也有熟视无睹眼空无物者,差距就都源自对世事、人情的揣摩和会心。

贾平凹,有“口讷”之况,但更有“善侃”之时,他的“口讷”,只是表现在他对某些现象抱一个平静的心态,对某些人物持厌恶的态度之时,他的“善侃”,则表现在他对事物、现象的敏锐洞察、深刻感悟以及情结心底而不得不发之时。

不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都难免遭遇尴尬的窘境,关键是看你如何应对。有的人举重若轻,应对裕如;有的人拖泥带水,捉襟见肘;有的人谈笑风生,化难堪与笑谈之中;有的人脸红憋肚,在尴尬之中越陷越深。

人不可无谋,亦不可处处用谋。谋少谓之憨,谋多谓之狡。

所谓品人之谋,就是品人心计,有人爱占小便宜吃大亏,争小利而失大得,这是目光短浅之人。有人喜欢吃小亏占大便宜,让小利而争大得,这是见识高卓之人。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还有凡夫之谋与圣人之谋的区别:只为自己一身的动机而图取功名富贵的谋身者,便是凡夫;如不为自己一身而谋,舍生取义,只为忧世忧人而谋国、谋天下者,偏是圣人。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情,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知道得太多会惹祸,所以有时便故意糊涂起来,这也是中国古代聪明人的一种明哲保身之策。

农家翁有言,有多大的心胸过多大的日子。谋略无疑来自见识、聪明、智慧,但就大境界而言,又是来自胸襟。小肚鸡肠者,即便用谋也不过鸡鸣狗盗之计,是决不可与人谈大谋讲大略的;胸装丘壑者方能忍常人不能忍,谋常人不能谋。

从别人成功的事典中考察、学习这种能力,也会帮助我们走出进取、成功的人生道路。 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情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这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

人生活于现实中,各种利害冲突,挫折遭遇纷至沓来,决然不受影响又谈何容易,重要的是要及时从波折和打击中站起来,尤其是以读书养性、以读书养谋,热后能冷,躁后能静,从容找到出路。

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式,正是其性情与为人的直接表现。

喜欢争强好胜的人,其情怀多优于常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熔炉中,要么以痞称霸,要么以帅称雄。争强好胜者既可让自己的成功耀人眼目,令人仰视,也会让自己的失败惨烈痛心,不可收拾。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给人以特殊的启迪和警示。

人的趣味有雅趣与俗趣之分,也有有趣与无趣之别。因此,透视一个人的人生与生活趣味,很容易辨别其人的品质与格调。积极乐观的人的趣味自会活泼雅致,醉生梦死之人或者趣味低俗,或者毫无趣味可言。千万种趣味的背后,其实都站立或匍着一个人。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表现出难以言说、无法穷尽的神色;真正宽厚的人一定具有值得尊敬的神色;真正勇敢的人一定具有不可震慑的神色;真正忠诚的人一定具有耐人寻味的神色;真正纯洁的人一定具有难以玷污的神色;真正有气节的人一定具有值得信任的神色。质朴的神色正气凛然,坚强而沉稳;虚伪的神色游移不定,让人心烦躁不安。

气色的变化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心态:所以忧惧害怕的颜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纵,热燥上火的颜色大都是迷乱而污秽;喜悦欢欣的颜色都是温润愉快,愤怒生气的颜色都是严厉而明显,嫉妒迷惑的颜色一般是冒昧而无常;所以一个人,当其说话特别高兴而颜色和语言不符时,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气严厉但颜色可以信赖时,肯定是这个人语言表达不是十分流畅敏捷;如果一句话未发便已经怒容满面时候,肯定是心中十分气愤;将要说话而怒气冲冲时,

是控制不了的表现。

第三篇:做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勤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曾经为人类提供了开启世界文明之门的"四大发明",而在近百年来科学技术史上,却很少有中国人的名字。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这跟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下降有很大的关系。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么创新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不做复制者,单纯的模仿不是创新,令人生厌的重复也只会造成原创力的降低。

创新不容易但并不神秘,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当然知识越丰富的,他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不是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有个叫李小曼的画家,他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绘画时也不例外,常常是刚刚找到铅笔,又望了橡皮放在哪儿了。后来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于是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在办了专利手续后,这项发明被一家铅笔公司用55万美元买走。这件事说明:只要做有心人,就可能会有创新。

人的创新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大家从小就要敢于梦想,那些奇异丰富的相象往往会孕育成奇妙的创新。比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就是源自童年时的异想天开。当然,梦想又往往和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所以大家还需要为实现梦想付出汗水,心血,把梦想当做自己生活的目标,每天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一点点缩短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最终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只有超越前人的成果,不被权威的观点所束缚,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同学们,希望你们不断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做一个随和的人,也需要能力

2013-12-24 点击右侧关注》 总裁智慧语录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胸怀狭窄的人,根本做不到这点。“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随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随和也是一种能力。』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

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而胸怀狭窄的人,根本做不到这点。“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

但随和绝不是没有原则。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

随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要善于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要真诚地赞赏别人,夸奖别人;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随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准则。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

原来随和也是一种能力。

第五篇:拥有领导能力的人需要关注的是人的资源

领导能力者的风格中,有关注人、关注事两种倾向,传统的管理侧重的是管事的学问,如监督、命令、控制等,出发点都是将事情做好。所以,一般领导能力者在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人而执泥于事。

其实上,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成就与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人。离开了人,再完美的计划、再杰出的创意都失去了意义。同样,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背后的根源也是人。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他“事故金字塔”理论里阐释,产生事故的原因有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状态。所以水性领导能力者在工作中更关注人。因为归根结底,企业的根本是人。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绝大多数管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正如杰克。韦尔奇说的:“我的工作就是将最好的人才放在最大的机会中,传达理念,分配资源,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

一般的管理思想是用人之长,代表水性智慧的《道德经》却在二十七章指出,领导能力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像让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错话;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销却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除。所以老子的主张是:用人无长短,关键在于会用。 历史上以用人闻名的唐太宗曾这样说:“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个英明的君主,没有不可用的人,智慧的人,勇敢的人可用,胆小的人,愚笨的人也一样能够用。这段记载在《帝范》中的话,影响了后世不少领导能力者。

清朝乾隆时期有位将军叫杨时斋,他很善于用人之“短”。据说,他的领导能力在军营中,没有不可用的人。那些在征战中留下来的伤残士兵,他都能把他们的特点发挥出来,用得淋漓尽致。

比如他将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将哑巴派出去传递密信;让瘸子看守炮台;让盲人潜伏在前沿阵地,担负侦察任务……总之,他会将人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利用他们在常人眼中的缺点,做连常人都难于做到的事。

杨时斋的用人之道,充满了老子的柔性哲学智慧。聋子耳朵不方便,当左右可以避免泄漏军机;哑巴万一被敌人抓住,即使搜去密信,也无法问出更多的情报;瘸子行动不便,守护炮台有利于坚守阵地;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是伏地侦察的最佳人选。他的领导能力还运用宋朝聋人军事家杨信训练聋哑人武士的方法,训练出了悍不畏死的聋哑人红巾军战士,专门负责自杀性斩首作战。

的确,杨时斋明白“长兮短之所倚,短兮长之所伏”这个道理,使得人人派上了用场。所以,管理的关键是要看领导能力者能否把每个人都放在恰当的位置。

柔性管理对领导能力来说,简单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配合”。这是指各种资源的配合,配合得好,管理的效果就好。而在所有的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可以说,领导能力者把人的资源安排合理了,管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美国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啻女士曾这样说:一个企业如果在数百年的商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它的领导能力一定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柯达公司的暗房的一个小细节可以说明其用人策略的高明。

作为一个影像公司,柯达公司有很多工作都是在暗房里完成的,但视力正常的人进入暗室,多少会有些不习惯。他们的反应、操作都不如在正常光线下灵敏,效率自然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柯达公司领导能力层决定: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正常人。柯达公司巧用盲人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

柯达公司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人”对于企业的意义,同时也诠释了企业对“人”的重视。据说,柯达对员工(xuexihr.com)的要求是做到“三心”:第一是你要做得开心;第二是你要知道柯达对你关心;第三是对你的未来有信心。

柯达采取全面关注人的管理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柯达的工作性质决定,很多工作都要靠员工自觉去做,绝大多数岗位上的工作都无法采取监督模式,所以员工的主动性非常重要。因此柯达公司一直把尊重员工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

当然,不论是不是柯达公司这样的工作性质,尊重员工都是领导能力者必须完成的重要功课。水性领导能力力强调的就是把管理视点从关注事转移到关注人,用水一般的灵活和弹性去理解人、尊重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活中不难看到,有些领导能力想问题、办事情习惯简单化、绝对化。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简单、粗暴,不顾人和事的关系,不考虑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粗暴地“一刀切”。

这种只看事不问的人管理方式,在流程化进行的项目中缺陷还不明显,但一旦碰到复杂的矛盾或者突发的问题时,就会出现措手不及的局面,严重的还会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后果不堪设想。

只关注事不关注人的管理方式,表现在选人用人上,就是极端化和绝对化。这样的领导能力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往往仅仅根据员工的个别特征就下结论。用这种思维方式选人用人,必然导致以偏概全、失去公允,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作为领导能力者者不仅要关注事,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关注人。而且,关注人不能是口号性、教条性、指令性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长期化、日常化、具体化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获得员工丰富的能动性。这将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源头活水。

上一篇:如何振兴乡村心得体会下一篇:人教版两位数乘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