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治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班级治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依据“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从组织功能、行为、效率、目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班级的组织特性的内涵本质,提出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研究生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标基础上,从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放松管制和赋权班级、组织文化建设和引入社会资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班级的治理逻辑框架。

第一篇:班级治理论文范文

集体主义视域下中小学班级治理的理论探究

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最小单元,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在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关系以及管理主体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诸多异化现象。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系统选择将治理重心下移,致力于将班级建设成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治理共同体,以实现班级从自主管理向自主发展的跨越。本期“专题研究”栏目,我们以“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治理”为主题,集中展现杭州市下城区关于班级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摘 要:中小学班级管理深刻影响着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对于提升中小学生参与集体、服务集体的意识与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当前中小學班级管理中存在诸多困境,在管理目标上表现为“控制与成绩”,在管理方式上表现为“规训与惩罚”,在管理关系上表现为“畏惧与服从”,在管理主体上表现为“单一与威权”。这对提升中小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具有制约作用。鉴于此,中小学班集体亟须从班级“管理”走向班级“治理”,确立愿景归合的治理目标、集体协商的治理方式、民主平等的治理关系和多元协同的治理主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凸显班集体的育人功能,提升中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中小学班级治理;优秀班集体建设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困境

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儿童成长的核心区域。班级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着诸多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班级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关系以及管理主体等诸多方面,班级管理由此走上了“工具化”“功利化”的尴尬窘境,这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在管理目标上:“控制与成绩”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管理育人是六大育人途径之一,班级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内容之一,理应以育人为目标。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管理与育人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管”与“育”的交融是班级管理的最佳境界。而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方向,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由于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立足点的,因此在目标方面也应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然而,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却忽略了其育人导向,尤为注重“控制与成绩”,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落伍,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差甚远[1]。这种偏向在班级管理目标中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班级管理目标的育人价值浮于表面,文本设定与实际执行存在较大差异。班级管理目标文本上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有序化,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实现科学化管理,但班级管理活动的实际目标主要围绕管控学生,使得学生无条件服从于教师的“命令”,一切管理活动为应试而展开。由此,管理目标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不仅无法落实到真正的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而且反而丢失了育人价值,使班级管理更加功利化。

(二)在管理方式上:“规训与惩罚”

从人本身的生长需求来看,秩序感是人具有的天然倾向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将自己与外界联系起来,进而适应生存环境,按照一定的轨道进行学习与生活。良好的秩序应是建立在“人性化”基础之上的,但是在既有班级管理中,管理的方式多停留于通过各种冰冷的以“规则”“习惯”“责任”命名的秩序来规训学生,对学生的生长空间与精神空间进行压制,是一种不恰当的“管控”方式。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由“手机”“作业”等引起的管理问题颇多,这种不当的管理方式也成为班级管理方式僵化的“助燃点”。学校为进一步稳固教育教学秩序,从学校管理层面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自上而下要求学校所有班级进行统一管理,学生必须遵守此“约定”。因为规则本身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如若学生行为与规则约定相违背,随之而来的则是“规训与惩罚”。在此境遇下,中小学班级管理方式“去人化”,漠视学生与教师的诉求,无形中消除了班级管理存在的意义与必要性。班级管理与学生自由发展之间不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过于“整齐划一”的班级管理方式将压制学生的自由,无法满足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进而影响其情感、智力以及道德的发展。班级管理需要一定的明确性,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但也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班级管理方式上也有一定的模糊性。

(三)在管理关系上:“畏惧与服从”

班集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班集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建立在教师、学生、班集体的动态平衡基础之上,它尊重每一个体生命本能的自由绽放,以实现集体与个体的共生共存。教师、学生、班级事务共同组成了班级管理的三要素,其中管理关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命脉,只有保持管理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才能实现班级整体向上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都在不断地成长与觉醒,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发展性的个体,所以应当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管理关系[2]。然而,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繁重的日常班级事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产生冲突,缺乏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很少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期望,学生与教师之间陌生感与距离感加强。加之教师普遍采用管理命令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被动服从于教师的管理,对教师会有较大抵触。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这种班级管理关系一方面会让部分学生感到畏惧,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会加剧部分学生的叛逆心理,他们在表面上出于对教师的权威而服从于教师的管理,但在内心中早已埋下疏远的“种子”。长此以往,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批判能力的增强,这种对立感日渐积累,如在某一节点突然爆发,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是破裂。

(四)在管理主体上:“单一与威权”

中小学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管理工作。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主动意识与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管理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提出的更高要求。班级管理的精髓在于教会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只有在自我管理的班集体生活中才能养成责任感,迸发出“主人翁”意识,进而在班集体中主动、积极地监督自我与他人,促成良好班集体的形成[3]。由此,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场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引导,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在管理中获益。现今,中小学班级管理并未实现多元协同管理的局面,反而出现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场景。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专制化与强制化,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学生无法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内部事宜均由教师“独裁”,即班级活动、学习生活、班级规整制度等由教师围绕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所设定,这些内容是绝对“标准化”的,要求学生必须执行与遵守。学生在这种威权管理下,缺乏集体归属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为集体服务。“单一与威权”的班级管理主体,不仅会忽略学生个体在班集体中的积极作用,导致其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也容易出现班级纪律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从“管理”到“治理”:集体主义视域下的优质班级建设

班级建设既是关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核心区域,也是协助班级成员群性发展的主要场所。这种个体与集体共生共融的班级建设理念,有利于提高班级育人水平。当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显露出同一专制思维的管理目标、官僚式的单一管理方式、规训与压制的师生关系等管理现状。这些实践样态必然带来班级管理育人本质的消解。在此境遇下,我们亟须推动班级管理向班级治理的转变,走向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视域下愿景归合、集体协商、民主平等、多元协商的新型班级治理模式。

(一)愿景归合的治理目标

班级治理目标的设定是班级建设的出发点,其目标定位直接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品质养成。如若班级治理目标过于重视个体的主体意识,就会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这种割裂的“原子式个人”将个人价值凌驾于集体价值之上,忽略集体价值的正当性基础。换句话说,学生将集体价值视为自我实现的工具,导致学生公共情怀的缺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端的个人主义管理目标虽然解放了学生的本性,但导致集体沦为一盘散沙。与此对应的是,为了创设同一化的管理氛围,教师往往利用同一化目标压制学生。在这种规训的威慑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难以显现。集体主义视域下的中小学班级治理以愿景归合的管理目标超越个体与集体的对立。愿景归合指向管理目标由“离散”走向“聚合”,即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化需求,建构起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集体主义目标观。诚如学者所言:“培养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共同愿景是建立在‘我’对‘他者’规范认知的基础之上,即‘他者’的存在不是对‘我’的主体性的抹杀,而是进一步彰显‘我’的主体性,进而与他人建立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4]可见,在“班级治理”中,愿景归合的治理目标架起了个体与集体共生共融的桥梁,营造了班级治理良性发展的目标样态。

(二)集体协商的治理方式

单维管理是传统班级建设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往往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其全面监控、群体秩序、处罚裁决等治理方式暗合了班主任绝对权威的管理地位。班级治理理念倡导由单维管理走向集体协商。一方面,这种多向度的集体影响力促进了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班主任是推进班级治理的原动力。具体而言,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肩有协调本班各科教育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交往的作用。同时,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实践智慧是打造优质班级治理的资源支撑。有学者完美阐释了班主任的存在:“实际上,让学生个体与班级成为相互依存的共在式共同体,核心在于班主任要拥有更为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心灵,真诚而宽容地面对学生的一切真实生活内容,而不是高高在上,成为‘独裁’一切的班级中的‘权威’。”[5]另一方面,集体协商彰显了班级治理的平等性与共治性。班级治理避免教师对集体的全程管控,强调治理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个体的存在,即集体主义视域下的治理方式确保群体的平等参与,并鼓励每个个体成为班级共治的发起者、践行者、评价者。质言之,多元协商才是破除“规训与惩罚”管理怪圈的关键。

(三)民主平等的治理关系

与传统班级管理不同的是,民主平等是班级治理关系的永恒。这不仅是一种关系理念的转变,更意味着成员之间摒除了官僚式的沟通和功利性的对话,成就师生成为治理关系的主流价值。第一,民主平等的治理关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育者按照业已制订的程序对学生进行加工,以便塑造出上层政治精英要求的下一代的品质,而其他基于自由个性都在虚假的集体中被关闭了”[6]。与自我角色隐退相对应的是,学生成为班级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与助推发现者。通过民主平等的治理关系看见学生的自由选择、自我努力和自我担当,这正是班级治理所向往的育人诉求。第二,民主平等的治理关系是营设集体氛围的灵魂。在平等的对话与沟通中,不存在师生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指向师生双方的和谐共生。两者在一次次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碰撞中走进彼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在主动自愿的给予中获得了与他人相联系的能力,这种持续性的彼此接纳无疑是班级氛围的必要资源。

(四)多元协同的治理主体

班级治理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班主任为主导,学科教师渗透、家校共育、社会参与等教育元素是贯彻落实多元协同的班级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第一,学校是落实班级治理的主阵地。它不仅着眼于治理模式的整体发展,更关注学生个体在班级治理中的有效参与和得到的应有发展。第二,家长是班级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影响因子,也是探寻优质班级治理路径的重要参与者。学校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与家长建立一定的教育协作制度,助推班级治理走向系统化、常态化。更重要的是,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家长会、主题讲座、仪式活动有利于丰富班级治理的共育载体,并在教师的主导下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第三,“知行合一”仍是班级治理的典型命题。“知”是班级治理理论的渗透与发展,即通过对班级治理概念界定、内容阐释、方式分析,为构建完善的班级治理体系奠定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教育视域下的班级治理理论契合新时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学生的幸福成长观。“行”是指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生活交往与社会实践活动,即通過探究性活动深刻体验到融入集体的喜悦感。这聚焦到班级治理上,就是要以“行”促“知”,通过实践与认知的循环往复,不断创新班级治理模式。

三、集体主义视域下中小学班级治理的实践路径

依循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笔者认为,优质班级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与集体共担意识,涵养中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一过程需要包括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学生以及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多方参与。有鉴于此,集体主义视域下中小学班级治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提高班主任的班级治理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治理的关键主体。拥有一个具备较高素养的班主任,能够大幅提升班级治理的实践效果,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量。集体主义视域下,作为中小学班级重要负责人的班主任应具备集体主义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素养,参与各类班主任技能培训,积极与一线工作的班主任们共同构建班级治理经验互助体系,并在集体反思和总结中提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班级治理新模式。此外,在班级治理中,班主任应贯彻“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集体主义教育理念,加强集体生活的责任规划,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选举和监督的权利,促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寻找并建立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通过角色转换欣赏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满足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在需要。”[7]因此,班主任提升班级治理素养的关键在于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班级舆论,养成民主的班级精神,培养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关注集体、尊重集体、爱护集体。

(二)构建对话协商的班级治理氛围

班级治理主张通过班级生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即成熟、独立和对自我负责,这是教育和班级治理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主张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班主任应改变“独裁”一切班级事务的“权威”者的身份,意识到学生不断发展的主体性,通过对话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8]。对话协商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情感、建立平等互信关系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班级管理长效发展的必要保障。在对话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在班级中以个人的优势促进班集体的不断发展进步;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或错误,教师也应发挥“教育机智”,以善意的言语提醒学生,巧用“木桶效应”等管理学理念,使学生意识到个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进行弥补和改正[9]。此外,在对话中教师要当好学生的“聆听者”,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友爱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民主和宽容的良好品质,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集体的和谐共生。构建对话协商的班级治理氛围,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制订规范完善的班级治理制度

班级治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性文化,为学生提供生活规范,班主任可以此来规限班级生活的基本样态,培养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自发遵从,帮助学生完成初步社会化[10]。依循于此,制订规范完善的班级治理制度,在集体主义视域下对班集体与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班级治理制度反映教育目的与价值性文化,既要注重学生的言行规范,如考勤、纪律、卫生等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出现特殊情况时,班主任应及时进行更新与补充,促使班级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行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在行为评价中促使他们内化规则。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明确班级治理制度是完善学生生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避免唯标准、唯高效的单一制度模式。因此,班主任在制订班级治理制度时,应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管理目标,合作讨论班级管理细则,给予学生在集体中发挥自我能动性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动机,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管理,促使学生能力全面发展[11]。此外,班主任在制订并实施班级治理制度时,应秉持公平的态度、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模范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篮.城镇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71-73.

[2]齐军.班级生活的批判与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36-40.

[3]崔玉海.班主任要学会“偷懒”[J].中国教育学刊,2021(3):105.

[4]唐西胜.新集体教育:时代的呼唤[J].教育观察,2019(14):29-31,116.

[5]肖振南.班级治理:以“平等”和“对话”重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24-26.

[6]杨建朝.从虚假到真实:集体主义教育反思[J].教育学报,2011(5):41-47.

[7]赵荣辉.班级管理:从权威走向民主[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1-14.

[8]陈静文,赵广忠.尊重个体,服务集体: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价值追求——访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J].中国德育,2020(9):54-58.

[9]郭丽.班级管理的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9):35-36.

[10]苏尚锋.班级特性的建构与成形群体观[J].教育研究,2008(8):67-71.

[11]常建茹.小學班级自主管理体系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9(11):15-17.

作者:唐西胜

第二篇:研究生班级组织结构、特性及其治理

[摘要]依据“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从组织功能、行为、效率、目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班级的组织特性的内涵本质,提出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研究生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标基础上,从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放松管制和赋权班级、组织文化建设和引入社会资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班级的治理逻辑框架。

[关键词]研究生 班级 组织 治理

[作者简介]戴雪飞(1979- ),男,安徽芜湖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班级建设与作用发挥的实效性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YJS026)和2006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6S068)的研究成果。

班级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和开展活动的基层单位,小环境的优劣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学术科研和作风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是满足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目前,研究生班级建制有横向、纵向和综合等多种形式,不同班级建制的优劣不一样。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建制,研究生班级建设要同时考虑学生由于科研交流产生的同专业(纵向)聚集性和由于同年之谊产生的共成长(横向)潜意识。目前研究生班级建设面临了一些问题:班级成员结构复杂;班级离散程度高,成员集体意识弱;班级成员交流有限且形式单一;班级干部队伍缺乏激情,投入不够;高校对研究生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等。探索研究生班级建设,发挥班级作用的真正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研究生班级组织特性

1.“纵向”班级模式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质。以学科组、实验室(或教研组、课题组)组建的“纵向”班级,其根本是以导师为“核心”,导师就是隐性的“班主任”,这类班级就是“隐性”班级。这类班级具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色,容易形成鲜明、稳定的组织氛围,学生情感归属对象明确,归属感强。在这种班级中,由于有导师的带动、引导,群体意识培养容易,能够促使不同年级、不同结构研究生健康、交叉影响,促进个体不断调整自身的需要、动机、行为,朝着以适应“导师”个性特色的班级组织氛围方向发展,从而做到“组织”中人。由于导师的个人特质限制,研究生个性化不能伸展、发挥,即研究生只能适应这个“组织群体”,不能改变“组织特性”,所以这类班级的组织特性变化小。

2.横向班级模式有柔性的自由度。横向模式一般按入学年份组建,是后置、植入式的,行政设置模式,这类班级就是“显性”班级。虽然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带动、引导,但主要还是决定于班干部的个人能力、魅力和热心,以及班级成员的积极参与。如果班干部和班级成员都活跃、热心参与,班级组织氛围就浓郁,否则就冷淡。所以,这类班级组织氛围和情感归属的“核心”稳定性较差,动态变化也大。然而,由于是同届同学,他们在年龄、爱好、志向、知识各方面大多比较接近,属于类“同质结构”,群体意识培养不具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色,容易通过有益的集体活动交流思想,增强自信,满足自尊。组织氛围伸展度大,班级成员个性可以随性发挥,但又由于班级情感归属、个人利益等目标难以一致,班级的发展、管理又容易松散。

二、研究生班级组织功能、目标和效率的解释

1.从组织功能上看,规模化下研究生班级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2012年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72万人,结构从单一学术型到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转变,形成了一定规模下的精英教育格局。在规模化背景下,当前的研究生导师和教育模式却越来越难以适应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是导师的异质性。过去导师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一对一教育模式,而现在变成一对多的批量式教育。在我国逐步淡化导师职称、资历,突出科研能力、科研经费等要素变化下,讲师、副教授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研究生导师的岗位,导师规模、结构变化大,导师的异质性也越来越明显。导师在学术能力、科研水平上有差异,而且导师的学术科研理想、学术价值取向以及道德品质、人生经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从统一、标准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的结构实现了重大转变,2012年硕士生中学术型、专业型比例分别为69.1%和30.9%,博士生为98%和2%。随着结构的变化,以往单一学术型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转变。

2.从组织行为上看,研究生班级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组织氛围和组织文化。研究成果表明,组织的氛围和文化能够激励组织中的成员发展和增进他们的情感归属感。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研究生班级是研究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活跃、温馨和团结的组织氛围不仅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影响他们进取动机,而且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网中,也可以实现学术知识、学术思想的无保留共享,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研究生班级本质上属于非正式组织,这类组织的“硬”约束力不足,但可以实现组织文化的“软”约束力。因此,研究生班级为研究生的发展和需求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组织氛围和组织文化。

3.从组织效率上看,研究生班级的设置容易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攻读研究生的目的多元化,研究生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主要精力还是在专业学术上,然而研究生却需要更多深入个人生活和个人发展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职业、爱情、事业等方面,导师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样需求,所以,班级为满足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方面提供了平台。从资源配置上看,无论导师、管理人员如何配置都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全部需求,因此,班级可以在研究生需求和资源整合方面实现一个均衡。另外,班级是入学后根据客观条件构建的一个组织,可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在班级这个组织中开展任何管理性工作,都可以实现在不减少某个同学福利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增进其他同学的福利,比较容易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从组织效率上看,设置研究生班级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管理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管理增效。

4.从组织目标上看,研究生班级因不同的聚集“核心”而目标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市场经济意识已深入人心,尤其在互联网的开放下,大学生读研的动机千差万别,大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内部动机作用力越来越突出,而外部动机对大学生的满足感在逐步降低。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为了就业而选择读研的外部诱因减弱,性格、爱好、志向、知识、能力等内部动机在促使大学生读研的诱因变强,同年级的研究生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差异性大,因此围绕个体学习动机、成就动机聚集的“核心”,在后置式、行政化的“横向”班级中难以形成一个一致性的组织目标。但是,围绕导师的学术共享、交流、情感维系等“核心”聚集的“纵向”班级却容易形成比较明确的组织目标,即以科学研究为重点的学习方式下,“纵向”班级在构建科研学术团队,形成知识共享、学术进步等方面组织目标的作用发挥更大。

三、研究生班级治理

研究生社会化程度较高,人格特点有明显的独立性、自我约束性和社会合作性,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本文认为,研究生班级的治理从几个方面进行:

1.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行政(或横向)班级规范化,强化研究生对班级的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当前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从大学生直升上来,对班级和同学的认知度较强,对班级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继续以班级来组织、团结研究生,能够继续强化研究生对班级的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但是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以导师为中心,分散度较高,如果研究生班级的设置单一以某种方式进行,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笔者认为研究生班级要做到“纵横交错”的建制格局,也就是“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行政(或横向)班级规范化”,同时设置、备案。由于围绕“导师”的“隐性”(或“纵向”)班级实际上又客观存在,所以与其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沉于水,不如让其浮于面。可以根据导师的学生规模,实现一个导师或多个导师的学生组成班级,让学术、品德较高的导师为“班主任”,通过将“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可以提高导师的责任心。此外,“行政”班级的设置也要规范,一般人数在20~30人左右,学科也要尽可能相近,最好能与党支部设置趋同。

2.放松管制,赋权班级,增强研究生班级组织氛围和激励效应。研究生班级的管理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所以原则是:放松管制,但注重引导,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引导研究生班级向主流方向发展。通过“赋权给班级”来实现研究生班级的凝聚、协调和激励功能。赋权可以实现对班级成员的心理授权,显示了对研究生的信任,淡化了导师、管理者与研究生的传统“上下”垂直关系,提高了研究生的“尊重需要”,强化了研究生的“归属需要”,进而对研究生产生内生激励作用。

3.以班级组织文化建设为凝聚点,增进人文关怀的渗透力。研究生班级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研究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由于研究生班级的非正式组织特性较强,所以利用组织文化作为着力点是研究生班级治理的一个重要视角。从组织文化角度建设研究生班级,主要内容是为了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纵向”班级是围绕“导师”核心建立起来的,所以“纵向”班级在构建科研学术团队,形成知识共享、学术进步、情感归属等方面比较容易构成组织文化。由于“横向”班级同学在年龄、学识、经历等上相近,价值观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从组织文化方面建设研究生班级也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4.引入社会资源,加快研究生社会化。研究生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加速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无论对他们的社会贡献、还是心理调整都是有益的。但我国研究生绝大部分只是在校内导师的单一指导下进行的学习、科研,不否认导师也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但是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已从以前单一的科研领域,转变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创业等各个行业发展,校内导师力量难以适应研究生全面社会化的指导工作。所以,引入企事业、行业、协会等资源,让有一定专长的人通过校外导师、人生导师等形式纳入教师队伍,形成校内、外组合的教师资源。既可以避免导师的单一性,又可以使学生提前直接面对现实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加快社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2]丁文勤.关于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

[3]贾挚,于国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研究生班级建设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

[4]林美珍.组织氛围对员工情感性归属感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

[5]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6]周琼,王静.研究生班级纵横结合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

作者:戴雪飞

第三篇: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摘 要: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管理模式、方法的科学性,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班级管理的构建与发展应发挥好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新课改下初中班级管理的优化与调整。本文立足初中班级管理现状,从指定班训、树立班风;丰富班级管理形式;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阐述如何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的大背景,推进班级管理建设。

关键词: 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班级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初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班级管理的稳步开展,对新课改下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自尊心强,追求个性自由的个性属性,强调初中班a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契合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依托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内在环境。班级文化建设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导向,以“班级精神”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基础,实现多元化、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涉及面广,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风、班规,都可以规范并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对班级各项事务的运行,形成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的软性力量。因此,在笔者看来,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增效班级管理,是新课改下初中班级管理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班训、树立班风,形成班级向心力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家庭背景、个性气质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现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以往班级管理理念的影响之下,班级管理以硬性管理为主,不仅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管理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抵触行为。于是乎,班主任与学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学生学习生活不安、班主任管理处处不放心,双方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疲惫状态。班规缺失、班风不纯,必然导致班级一盘散沙。因此,优化班级管理,关键在于针对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强化班训制定、班风树立,在明确的管理目标的导向下,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以班风为引导、班训为激励的班级管理型形态。班级是一个集体,一盘散沙的管理现状,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效果,如何形成班级向心力,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是凝聚班级向心力的过程,也是塑造集体形象、集聚精神激励的过程。班级管理不仅是教师一方的行为参与,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班训的制定,增进了班集体的精神激励,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乐学善思、好问求学”、“厚德博爱砥行感恩”等班训的制定,对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个人思想品质的塑造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班风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班风的树立为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因子。整体风貌的塑造,有利于培养、塑造班级成员的良好形象,从而推动个人品德素养的发展,促进班集体良好作风的形式。“相互团结、自律进取”、“严纪守规,学风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班级,争做文明班级”等班风的树立,能有效带动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二、丰富班级管理形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内容,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新课改下构建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形式单一,管理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并在相互渗透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落实。在现有学校管理制度之下,学校班级管理多以“量化考核”为主,进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控制的状态,班级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牢笼,这样的管理形态显然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班级管理建设的需求。为此,在现有班级管理机制基础之上,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丰富班级管理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学校“量化考核”制度的基础之上,班级可以通过民主讨论方式,制定相配套的班级公约,进而发挥量化考核制度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民主讨论形成的公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班级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应靠学校、教师的“他律”,而应该做到“自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为更好地丰富并配合班级管理的开展,班级可以成立诸如“青年文明先锋队”等班级组织,让学生自我制定组织纪律、组织章程。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转变为班级管理行为,增进学生感知并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产生自觉性;再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盘活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我是班级主人翁,我为班级献计策”、“值周班长制”等管理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为班级管理创设“人人管班、人人爱班”的管理局面。班级管理不再是管学生是不是遵守纪律、是不是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而是将管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培养过程中,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在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之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自尊的满足。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班级文化建设不拘囿教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生个性好动、实践探究能力强,如何迎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课外活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为导向,做到贴近学生,将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求知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利用课外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娱乐的成长空间,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的意思。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契合班级管理建设的要求,迎合初中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让活动比赛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精神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如成立篮球(乒乓球)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比赛中体会兴趣的快乐,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以学习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形态,一直是班级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方面。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传统班级管理形成了一定的改革,但如何在“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班级管理建设的重点。教师抓学生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对课堂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文化活动氛围之中,得到有效学习、获取健康教育,消除社会不良社会文化、风气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通过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将更多时间放在课堂学习和有益的课余活动之中,有效提高学生不良社会思想、行为的免疫能力。

四、推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推进,强调“文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对于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涉及面广,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效率,规范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首先,坚持“民主”原则,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符合本班实际、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进而为班级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如通过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从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制定班级制度;其次,以创新为导向,构建新的班级管理体制。传统单一的管理制度,不仅难以适应并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而且管理效率低,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有效的管理。因此,班主任可以建立“小组负责制度”,通过对小组的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综合考评的有效性;再次,强化细节管理技术的运用,转变工作模式,强化主体班会的组织和实施。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主题班会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班级可以建立主题班会制度,周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可以多样化,能够针对每个星期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意义突出的主题班会,进而更好地强化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当然,主题班会还可以围绕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民主、法律等相关的主题班会,将社会热点与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等的认识与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推进教与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个性强、自尊心强、探究实践能力强,因此,强调班级管理应践行“生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班级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关键在于如何以创新为驱动,坚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为班级管理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内容和管理方法,更好地契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通过制定班训、树立班风;优化管理形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开展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是依托文化建设这个大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温亮宝.班级文化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5(04).

[2]李丽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上旬),2015(07).

[3]王淑兰.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的亮点[J].教育革新,2016(11).

[4]赵旭.下好“一盘棋”,共建一个家——班级管理案例之班级文化建设[J].青年时代,2015(13).

[5]张伟萍.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课外阅读,2013(06).

[6]谭英海,王宗光.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

作者:冉茂才 王静

上一篇:房产销售论文范文下一篇:收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