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促进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青少年健康促进范文

发挥“五老”优势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泰兴市蒋华小学

我校关工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深入开展关工委工作,构筑了“党支部统一领导、关工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学校被泰兴市委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2008年,学校被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联系点;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泰兴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现把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视组织建设,奠定工作基石

1.组织领导到位。关工委工作好不好,组织领导很重要。1998年起,学校党政领导就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全面工作的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学校关工委,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我校关工委主任由学校一把手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退休老校长朱鸣担任,关工委成员分别由全国道德模范刘绍安、抗美援朝老英雄徐开文、镇党委离退休老干部周登祥等7名“五老”人员组成。此外,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动员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现在全镇各个村均设“五老”小分队,共计50多名“五老”人员参与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形成了关工委网络全覆盖、人员全到位的工作格局。

2.组织建设到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将关工委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一是场地到位。专门安排2间教室,精心布置,作为关工委的办公场地,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随身讲等办公设施,每年还拨款5万元作为活动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实际问题。二是要求明确。对关工委的活动形式、工作制度等作了详细规定,联系本校实际,先后研究并出台了《蒋华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蒋华镇中心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施细则》、《领导制度》、《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制度》等,使学校关工委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三是待遇落实。关工委的老同志工作热情高,家庭比较富裕,从未提过报酬。但学校领导以人为本,每年都安排部分资金逐月补助。这样,关工委的同志工作更热心,更主动,更负责。四是组织学习。关工委能长期坚持学习,互相交流,确保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1

能围绕中心,共同探讨,及时汇报,同心协力解决存在问题。真正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竭力帮忙而不添乱,为顺利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投身角色体验,提高工作实效

关心下一代工作头绪多,范围广,难操作,如何才能有效地抓上手,快上手,出成绩呢?学校关工委的每个“五老”成员能很快融入角色,振奋精神,献计献策,真抓实干,乐此不疲,取得了令全校师生、社区群众意想不到的成绩。

1.立足诚信,做思想教育的宣传员

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工委与学校少先队积极配合,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2006年秋,学校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志愿军老英雄刘绍安为校外辅导员。刘绍安老人每学期至少2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讲述亲身经历。学校关工委成员、刘绍安老英雄的战友徐开文虽已75岁高龄,更是不辞辛苦,主动担负起“刘绍安事迹报告会”的宣讲员,先后向全镇近4000名师生义务宣讲20多场,免费发放“诚信在我心中——刘绍安事迹宣传材料”3000多份。他还取得学校领导的许可,筹备成立了“刘绍安事迹宣讲团”,从校内到校外,从全镇到全市,巡回演讲,引导全社会都来学习老英雄,践行老英雄的高尚道德。此外,为使诚信教育不断延伸,扩大效应,关工委的“五老”队员还充公发挥政治优势,利用情感纽带,上跑市委市政府,下跑局办机关,努力创响我校德育品牌。在他们的努力下,2007年12月,由泰兴市委宣传部牵头,我校五⑴中队被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命名为“刘绍安中队”。在成立仪式上,学校关工委和“刘绍安中队”的全体队员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了倡议,号召全体队员学英雄,知荣辱,讲诚信。在此基础上,关工委紧紧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主题,采用多种形式,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活动,把诚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举办图片展览、出板报、办专栏、放映录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牵线搭桥,做留守儿童的帮扶员

留守儿童一直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为保证教育效果,学校关工委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努力摸清他们的基本情况,将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爱心联系卡”,并 2

做了大量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主要做法是推行“成长导师制”。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由关工委牵头把他们分别与班主任、科任老师一一进行结队,思想开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使他们看到希望,调动学习兴趣。因此,我校后进生转化效果非常显著,转化率达100%。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关工委“五老”成员除发动全校党员、教师与他们开展帮扶结对以外,还面向社区、企业,动员社会名人、企业能人成为“代理家长”,从资助到管理,从生活到学习,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动态,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自己是最棒的”。据统计,经关工委牵线搭桥,几年来,全校先后有670多名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家长”,顺利完成了学业。

3.坚守岗位,做净化环境的监督员

学校关工委聘请镇派出所副所长为法制副校长,成立由职能部门人士为主体参与的“普法讲堂”。学校关工委先后已10多次邀请义务讲解员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遵纪守法的讲座。每学期学校关工委都要通过校园电视网组织学生观看《火灾自救》、《交通事故案例》等影像;每个月都要配合学校举行以安全教育为核心的集体晨会,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学校关工委在校园周边张贴安全宣传标语100多条次、悬挂宣传横幅20余幅、张贴宣传挂图5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并协助学校开展了紧急逃生演练。学校关工委还主动争取派出所配合,开展了“告别网吧,健康成长”的“六进”活动,即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村委、进村组、进家庭的教育活动,教育重点放在学校和家庭。在学校,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告别网吧倡议书”千人签名活动,筑牢未成年学生远离网吧思想防线;在家庭,通过发放《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宣传资料和组织部分家长参加座谈会,加强家长对电子“海洛因”毒害孩子的认识,真正担负起净化环境监督员的职责。

4.关注成长,做青年教师的领航员

学校年轻教师,从“课桌”走上“讲桌”,角色转换慢,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耐心、细心和方法。多年来,关工委 “五老”成员自始至终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参与评教评学工作,与青年教师“一帮一”结对指导,搞好“传、帮、带”工作,促青年教师成长,助青年教师成才,当好“领航员”。首先,“五老”成员能通过讲述自已的亲身经历,带动青年教师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立志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其次,“五老”成员能手把手地传授教育教学方法,如:指导青年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要客观公正,以肯定为主;与学生沟通要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面 3

对留守儿童要倾注爱心与关心,每次指导都能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很快渡过“适应期”,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再则,关工委的“分工定班”人员还利用“校信通”,配合班主任做好“传道、授业、解感”工作。现在,无论是家长遇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还是青年教师碰到工作上的难题,都可以立即通过短信平台快速与关工委“领航员”联系,进行“在线咨询”,进行协商,从而帮助家长处理教育中的难题,消除教育中的烦恼,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据统计数据显示,“五老”人员月均在线答疑38条,“家校通”不折不扣地成了一根根家校联系的“热线电话”,密切了家校联系,提升了班务工作水平,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5.排忧解难,做学校发展的护航员

学校并不生活在真空之中,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阻碍学校发展的新问题,此时,关工委的“五老”成员就成了“协调员”、“护航员”,甚至是“灭火器”。2006年,我镇同德村至广福村长2000多米的通村公路是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泥泞,其中还有一座险桥,经常酿成交通事故,严重阻滞了40多名孩子的上学,两村干部为这事经常扯皮,家长反响强烈。获悉这一消息,老干部周登祥和另2名“五老”成员先是调查摸清情况,然后联系政府,由政府出面,组织两村干部主持召开了以“解决孩子上学行路难”的专题会议。会上,关工委的3名同志展示了调查报告,呈现了村民心声,陈述了其中利害,并现场带头捐献了1000元修路款。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打动了在座村干部。两个月以后,一条宽4米的水泥路面延伸在孩子们的脚下,村民出行方便了,孩子上学安全了。2007年,在“五老”的奔波和动员下,蒋华镇在外企业家周小虎毅然来到母校,许诺每年捐款2万元,成立了“周小虎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关工委协助学校负责管理使用这批基金,帮助解决了接送孩子车辆问题,资助了部分贫困生上学问题,奖励了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为学校科学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参与阵地建设,开拓工作时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居”。为形成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关工委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充分挖掘潜在因素,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关工委工作教育阵地,不断开拓关工委工作时空,不仅放飞了“关工人”的理想,也做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蛋糕。

第一,成立“爱心驿站”,携手排忧解难。针对贫困生学习、生活实际,学校建立“贫困生档案库”,成立“爱心驿站”,动员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把多余闲 4

置的学习用品、图书资料,无偿捐给“爱心驿站”,然后由“五老”队员根据困难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所需物品。当有个别学生家遇不测,全体学生通过“爱心接力箱”组织献爱接力活动。例如我校印晨昀同学,三年级时患上红斑狼疮,命悬一线。学校关工领导小组得知后,向全镇师生和社会发出爱心倡议,筹得善款10多万元,资助印晨昀成功进行了治疗,该生现已就读六年级,即将升入中学。2009年5月,她被评为“泰兴市十佳少年”。据不完全统计,经“爱心驿站”帮助过的学生已达2600多人,经“爱心接力箱”资助的贫困生有37人,金额高达20多万元。

第二,巩固“家长学校”,辐射教育理念。学校关工委针对农村“爷爷奶奶”型家长较多这一普遍现象,通过举行“爷爷奶奶授课日”活动,每学年为他们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10多场,3000多人次参加听课。达到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提高爷爷奶奶科学教育的能力,真正做到“哪里有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委”。家长学校活动期间,“五老”成员还摸索出了“一报一通”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即把《关心下一代周报》确定为全体家长的“精神食粮”,把“家校通”信息平台作为沟通教育的“空中走廊”。关工委每学期都要组织80%以上的学生家长订阅《周报》,明确要求家长和孩子围绕《周报》开展“亲子阅读”,定期开展“亲子阅读”征文比赛、“亲子教育”故事会、“亲子影像”摄影比赛、“亲子共秀手抄报”比赛等,组织“五老”成员评出优秀作品,并请获奖家长在学校家长会上登台交流,切磋经验。现在,《周报》在学生家长中的覆盖率已达85%,阅读率达90%,“家校通”使用率达90%,“一报一通”现已成为我镇家庭教育的良师益友。

第三,共建“校外辅导站”,丰富课余生活。为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关工委还将全镇16个村的农民文化图书馆、闲置校舍等建成了“校外辅导站”, 专门配备了学生桌椅、黑板、风扇和饮水机,增加购置近2万元的青少年课外学习用书,并明确由退休老教师担任“辅导站长”,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规范管理,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时间安排表。目前,全镇有32位“五老”成员固定在“校外辅导站”服务,平均每个辅导站有42个孩子在享受“五老”们的“关怀”,主要是负责看管孩子、辅导作业、指导阅读。在假期,关工委的老人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合唱班、舞蹈班、乐器班、书法班、绘画班、棋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有专业特长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校外辅导站”办得红红火火,深受学生及 5

家长的欢迎。

第四,谋划“宣教中心”,丰富教育功能。关工委的老同志身体力行,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2009年春,为了打造学校诚信教育品牌,他们又开始谋划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宣教中心”,融爱国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感恩教育等为一体。在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后,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组员分工合作,四处奔波,白天,他们跑市委宣传部筹集经费;晚上,他们跑建筑设计院完善图纸。现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宣教中心”已初具规模,它既是诚信教育的“根据地”,又是家长学校的“培训班”;既是问题少年的“帮教处”,又是留守儿童的“爱心家”;既是法制教育的“事务所”,又是青年教师的“充电器”,它的设计风格尚美化,教育时空发散化,教育功能多样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关工委与学校的共同配合下,2008年6月,学校被评为“泰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集体”,向与会代表作了《努力打造德育工作的“金字招牌”》的专题介绍;7月,活动方案《榜样的力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被泰州市委宣传部、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活动方案;10月,学校成功承办泰州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会,会上作了专题发言《让美好道德在儿童心灵扎根》,引起极大反响;2009年3月,学校被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联系点;4月,《德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校的德育经验介绍——《让孩子享受快乐德育》。

关工委工作关系到家庭幸福美满,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始终不渝地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脚踏实地做好关心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将立足新起点,迈开新步子,干出新成绩!

第二篇:预防青少年犯罪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越发严重,开始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成人化的趋势,尽管社会各界、政府各界相关部门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做了大量工作,但青少年犯罪现象仍非常突出。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数占当年批捕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0%、51%、38%。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日趋低龄化。

由于平均青春期的提早,青少年犯罪愈呈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近三年,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被告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2.08岁、19.42岁、17.58岁,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比例由9.42%上升到16.96%。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16岁及以下的已占到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

9.84%,有的犯罪团伙中还有十一二岁的成员。

(二)以闲散青少年为主体的犯罪团伙化。

一些闲散青少年喜欢三五成群,在社会容易形成“小帮派”,受社会恶势力人员的教唆、策划和组织,往往实施团伙犯罪。2012年市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团伙犯罪案占了90%以上,比成年人高出2-3倍。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对人们安全感的破坏性极大。目前城区有些地方治安状况较差,群众意见大,主要就是一些闲散青少年结成团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

(三)作案手段成人化、暴力化。

一些青少年犯罪嫌人反侦查意识强,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就懂得精心计划筹策,作案后知道伪造现场,作案手段残忍,令人触目惊心。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只有真正明确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对策,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则成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重中之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

心理发育未得到相应的引导,存在强烈的自我注意感,盲目自信,缺乏社会经验,而且逆反心理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一旦遭受挫折或者某些合理的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本能的产生愤恨、仇视反叛心理,情绪易波动,且又难以自我控制,甚至一件小事也容易使他们产生激情,稍有诱发原因,就会触之即发,产生突发性犯罪。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犯罪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它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和缺陷。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有的家庭父母忙于挣钱而忘记了孩子,尤其是在农村,父母在外打工的比较多,家长无暇、无力承担教育和监护孩子的职责,容易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染上了坏习性,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过分溺爱子女,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任性;或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判逆行为,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有的家庭父母不和甚至离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有26.6%来自破碎家庭,是健康家庭的4.2倍。有的父母自身行为不端,或道德品质败坏,上梁不正下梁歪,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和缺失。

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青少年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放松甚至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或者是方法方式过于简单,致使少数学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目无法纪。有的学校将学生划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增重,于是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

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者姑息迁就,以罚代教,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报复心理,以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此外,学校对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对性有所感知,性意识处于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音像制品等。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泛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一些不良现象较为严重,使部分青少年思想上混乱。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屡禁不止,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甚至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催化剂。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在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80%的有上网经历,其中一周三次以上的占45.8%。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晚上就上网;家的干脆吃住在网吧,通宵达旦,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严峻,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教育挽救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预防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影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父母应从小该给子女灌输正义、道德思想观念,教育子女懂法知法守法,并身体力行。

同时,作为父母要避免教育方法上的误区,比如给孩子观看战争大片,传播正义理念,但孩子的特定年龄阶段是否能够从血腥中看到正义、理解正义而不是对表现为对血腥与暴力的麻木了?因此,对于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孩子,传播正义、道德的方法应该更多体现得直观易懂。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他的家庭教育就算是成功的。否则,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才发现,就晚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人,对人有礼貌,而这点却恰恰让我们许多父母给勿视了。试想,一个从来懂得礼貌,又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在生活中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其次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不要盲目营造“家庭民主”,要注意如何去爱孩子,要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特别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多给孩子鼓励。不放任,也不死板,既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温爱,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威严。此外,父母应该多与子女交流沟通,与子女一起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这才是真正和谐、文明的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出现矛盾、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家庭应该成为一个暂歇和重整的港湾,但是不能成为其逃避责任、窝藏罪行的场所。

(二)学校教育,刻不容缓

青少年将在学校渡过漫长的一段时间,学校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已是刻不容缓。针对青少年一般以同学为对象发展团伙势力,学校应该积极预防,充分调查了解,开展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团组织活动,适时组织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转移青少年注意力。而对于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对于情绪突然低糜的学生,要积极开导、体现关怀;对于已经参加团伙的学生,切不可态度蛮横,要切实感化、循循善诱,逐步地使学生醒悟。改变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弊端,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对处于相对无责任年龄

段的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此外,借鉴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经验,可以在学校设置专业的学校社会工活动办公室,接受不良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在学校增设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学生解答各种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评价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校园、教师、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

我国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于执法者将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宽容理解错误,往往将“必要”情形忽略,很少执行收容教养。而基于青少年“合群”心理,一旦团伙成员有机会相聚,家庭管教很难奏效。因此,本人认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在一定层面上不仅填补了因国外的《少年法》、《少年法庭法》所带来的法制空白,也为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履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为青少年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氛围提供了法律保障。现实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要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爱心,需要全社会支持“希望工程”,把那些失学、辍学、生活无着落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长期关心、爱护;要加强社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要举办青少年父母的法制学习班强化法制观念;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不要歧视,要做好帮教和安置工作,减少重新犯罪。这才是防治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根本途径

(四)净化生存环境是重要手段

社会学经典理论认为没有人能够不受他所在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的社会化就

是他不断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加强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作为青少年,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为,整个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净化青少年生存环境。一方面注重预防、提早预防,降低对犯罪的治理成本,树立从小预防,从细微处预防观点。譬如青少年生活的社区,需要营造一种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给青少年一个清净文明的活动场所,舒缓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压力,让其远离犯罪和不良组织的干扰。继续加大对青少年读物、娱乐场所、网吧、媒体广告的清理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黄色影视、书刊、音像制品和广告,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不能放松对团伙中青少年的矫正,以及对团伙犯罪的打击。执法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顿,同时为了方便工作,派出所应与辖区学校协商,取得支持,在校内设立警务室,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派出所要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法制副校长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宣传,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篇: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全国网吧数量不下于20万家(其中有一半左右为无证黑网吧),我国网民已突破337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年龄在35岁以下青少年占了网民总数的79.95%,中小学生上网比例更是高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青少年与网络走到了一起,成为网络一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为青少年搭建全新信息平台的同时,各种不良信息也在加速入侵,网上大量黄色、暴力、反动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造成了严重影响。因网络引起的青少年犯罪和其它社会问题与日俱增。由于青少年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目前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因为上网而引

范营业性网吧的经营行为,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必须不断提高网吧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一方面,网吧管理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监督来加强经营者的素质。对违规经营的上网服务场所,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迫使其遵纪守法、正当经营。三是建立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占领网络阵地。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环境,还需要从互联网站本身入手。网络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加大对不健康网站的治理整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在网上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各相关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要在“政府上网工程”的基础上,加大青少年网站的建设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应组织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四是重视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当前,将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提高网络“防腐”能力。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教育,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帮助青少年增强自律意识,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不文明语言聊天,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要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自己创建校园网,让校园网成为传播知识的窗口,教育学生的阵地,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要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网络负面作用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教育的滞后,因此,除了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外,在信息时代,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富有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去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五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的加入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青少年带来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和国家的前程未来。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和教育青少年,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大网络管理和整治力度,积极探索开展青少年网络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牢牢掌握网络教育主阵地,共同构建网络文化防范体系。保证网络一代健康成长。xx市xx区司法局:肖荣2004年6月

第四篇:加强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李岚清在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第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6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继续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李岚清指出,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教育战线党的建设和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党建和德育工作,李岚清要求,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统一思想,教育师生,指导工作;要把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建和德育工作之中;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把德育的总体目标与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要重视利用我国特有的革命传统和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把实现德育总目标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在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要加强实践环节,联系社会实际,把德育理论的灌输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教育结合起来;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

李岚清指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意识、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教育实效。校长、书记都要重视德育工作,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两张皮”的做法,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后勤等工作之中,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学校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他说,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

当前要特别重视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

李岚清强调,关心和支持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抽出足够的精力,关心和支持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力度。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出版、新闻界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作品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倡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文化、出版和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继续加大查禁力度,杜绝精神毒品的流传。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指导家长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适应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街道、居委会等组织要努力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负起青少年学生校外德育工作的责任。

李岚清要求教育战线的党建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休干部和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这个讲话为指导,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校为实现“创办全面特色的一流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的奋斗目标,紧紧抓装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机遇,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促进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发挥出德育工作的特殊功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德育的组织和思想建设,促进教育转轨。

1、建立分层管理机构,实行逐级负责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亲自挂帅,统管全校德育工作。设置政教处,负责抓日常工作。健全年级领导小组,实行党、政、工、团各部门负责人蹲年级管理。科任教师一-班主任一 -年级组长一一政教主任——校长逐级负责,为促进教育转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努力提高全员抓素质教育的意识。全校教职工人人结交一位后进生作朋友,作为素质教育的“试验田”。通过实践,每年写一篇抓素质教育的文章,参加德育论文评优、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表彰奖励“三育人”先进个人。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提高素质,也扭转了德育干部孤军作战的局面,形成了全员都抓

二、做好养成教育,促进教育转轨。

养成教育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促进教育转轨,必须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们抓这项工作已形成三种教育机制:

一是引导机制。

1、引导做合格的一中学生。每届新生一入校,及时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观看“规范”录像片。学校把九月份定为“尊师爱校月”。组织观看校庆录像,参观校园建设和校办工厂、校史展室,瞻仰首任校长陈天人先生的纪念碑及周围历届校友所立碑形成的碑林,教学生学唱一中校歌,倡导弘扬“崇德重学”的好校风,使学生牢记校训,踏看层层台阶登攀。

2、引导学生学雷锋,创三好,争先进。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广泛宣传雷锋事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谑谐活动的新途径。二是约束机制。

1、进行遵纪守法和安全教育。学校先后制定了“考勤制度”、“课堂常规”等制度。每学年在五月和十一月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举行遵规守纪竞赛,并严肃处理个别违纪生。

2、占领校外阵地。为了减少社会环境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近几年,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学生寒假活动的要求”、"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等,对校外借宿生提出了“约法七章”,开展了“都市意识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都市意识,促其做文明市民。

三是激励机制。

定期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将结果记入学籍档案,作为升学推荐、评优的依据、经常利用班会、校会表彰奖励先进个人,举办专栏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每年召开一次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大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中特色的激励机制。”

三、狠抓主旋律工程,促进教育地位。 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就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德育的主旋律工程,是实现教育转轨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1、让学生“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健全了升国旗制度,实行各班轮流护旗,开展祖国优秀班会竞赛,由学生独立设计,自己主持,召开“爱我中华、爱我长安”演讲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使教师当好导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组织观看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录像带、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开展“学历史、知国情、爱祖国”征文竞赛,“爱校爱国知识”竞赛,参观陕西省地质博物馆、航空馆和科技馆等。

3、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名人效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近年来,先后聘请郝书田、李沙玲等10多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邀请朱宁昌博士、故事大王周竞国家一致演员孙飞虎等各界名人来校作报告,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加强家校联系,促进教育转轨。

1、手册联系。学生手册记录着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是建立家校联系的重要工具。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填写手册,让学生带给家长,征询意见,接受监督。新学期初,家长签名并附意见,开学报到时交给老师存查。

2、询问联系。班主任经常采用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访问,每学期做一半学生的家访,保持同学生家长联系。

3、会议联系。各班都设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期中召开一次恳谈会,还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来校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4、卡片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卡”,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几年来,利用卡片传递家校之间的教育信息,联络双方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素质的新气象。

第五篇: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却不容乐观,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应深刻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快解决。

一是价值多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传统向现代、民族向世界、计划向市场、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期,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并存,这既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又容易让他们陷入选择的尴尬,造成价值的迷失。

二是信息社会的冲击。信息社会的到来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又让他们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诸多诱惑,好的坏的,想要的不想要的都一起向他们涌来,人性的弱点、自身较低的抵制力、辨别力,把他们拖进了一个欲罢不能的境地。

三是应试教育的挤压。虽然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由于我省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人民群众对好教育的期待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这决定了应试教育还有很大的市场,应试教育还在很大范围甚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无论家长、学校、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内心认同的依然是分数、成绩,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位置,没有心灵认同的教育,其实效性可想而知。

四是功利化思潮的侵袭。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切都讲求效率、效益、功利。而道德教育、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社会健康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需要长期经营和呵护的,而在一切都讲求功利的今天,这些都显得那么地苍白、乏力,有形式没有内容,有活动没有效果。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社会文化环境接受不良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塑造的突出问题。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富有,现在许多孩子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提高。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进程,现代儿童尤其是城市孩子缺失了应该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和美感记忆的优美自然环境,他们自身的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和满载压力,孩子们缺少快乐和丰富感受的源泉;他们成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比较喧嚣,文化接受环境不良,需要不断改善。

青少年人格健康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环境中的许多消极因素及教育中的一些弊端。长期以来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社会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各种腐败现象,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严重侵蚀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不良文化思潮的涌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激烈的高考竞争,使学生压力前移,中小学课业负担沉重,造成学生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倦怠、紧张、焦躁,闲暇也不快乐,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心理问题虽是个体心理和境况的产物,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要追溯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上去。

网络低俗信息已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网上的暴力、色情和迷信等有害内容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孩子因家庭关爱、监管缺失,学业不良、学校教育缺失,交友不慎等原因,沉湎于虚拟的世界而不能自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已刻不容缓。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对于忻州市而言,广大的农村地区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更多。

文化生活环境相对单调:统计数字显示,随着电视在农村逐渐普及,看电视成为我省农村未成年人占有空余时间的首选方式;还有二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用读书、看报占有空余时间,这对于正处于求知阶段的未成年人十分正常;伴随网络在农村的扩展,已有一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把上网作为空余时间的主要生活方式。此外,还有三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把玩麻将、打牌、睡觉、聊天作为打发空余时间的主要方式。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其一,与城市未成年人相比,我省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更加单调,除了电视节目和读书外,其他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很有限,缺少城市未成年人可以选择的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健身房、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电视节目,或以其他相对消极的方式打发空余时间。这也使得电视传媒对我省农村未成年人的影响进一步突现。其二,相当一部分农村未成年人把读书看报作为空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而我省农村图书资源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即便是现有的农村图书资源也存在净化问题,盗版书、具有淫秽和暴力色彩的书在农村图书市场有一定影响。

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是由周围的各种环境来培育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如何度过,谁牵着孩子的手步入儿童时代,周围世界中什么事物会渗入孩子的头脑和心灵——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一个孩子具有怎样的父母,上了什么学校,他的老师、同伴如何以及期间发生过哪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事件,这个孩子生长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地位中,这其中的种种正面或负面的因素如何等等,这一切都会不停地作用于孩子,影响孩子的成长。

营造一个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世界是成人世界的职责。对于儿童来说,生活世界主要是由别人或环境给予的,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情愿,成人的影响和教育始终在进行着,周围世界的影响和作用也总是不停顿的,无处不在的。他们无法选择,无处逃遁。人都是“时代的孩童”,文化之子。文化是具体的,文化的诸多载体和产品以其万千景象对如同幼苗一样成长着的孩子施加着复杂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品德的培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都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这个环境的特质应该是充满了真善美的要素的。成人世界的职责便是增强有利因素,降低风险因素,祛除有害因素,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健全机构,加大投入,加强研究,注重落实。各级政府应成立“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保障委员会”,做好相关指导、督导工作;应加大投入,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深入、全面研究相关问题,以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相关政策,以研究促进工作的创新和工作的开展;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问题的检查、指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提高责任意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提高责任意识,应把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对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应把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社区、学校的重要内容抓好,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应成为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参与者、督促者、践行者。

第三,坚持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显性与隐性、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惩戒与激励并重的原则:

短期与长期并重。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环境净化问题复杂,影响因素多,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时的事情,应长期重视,常抓不懈,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避免一时冷,一时热,应坚持短期与长期并重的原则。

局部与整体并重。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单位的有效落实,也需要宏观上的统筹规划,全面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合作,因此,应坚持局部与整体并重的原则。

显性与隐性并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一样都是非常复杂的,有显性,有隐性,如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习俗观念等政策的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现实、国际化信息化的影响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应坚持显性与隐性并重的原则。

形式与内容并重。青少年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一个有强烈逆反心理,容易走上歧途的危险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应当讲灵活的形式、智慧的方法,同时还应有入脑、入心能够触及灵魂的内容。社会环境的净化也是如此,要有丰富活泼的形式,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避免形式与内容的脱节。

过程与效果并重的原则。青少年的教育要注重结果更好注重过程,在追求效果中促进过程的发展,在走好过程中以效果为追求。社会环境的营造要注重过程建设,同时要注重阶段性的效果。

惩戒与激励并重。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人的不完善性和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决定了正处于发展期、有待完善的青少年在犯了错误时需要适当的惩戒、提醒,但这种惩戒一定是要出于爱,要讲方法、有智慧、求效果;对于他们成长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鼓励。社会环境的营造需要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对于落实的好的要及时表彰,对于工作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第四,辩证看待青少年发展和当今社会的现实,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时代特点让当今青少年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恒心、毅力、吃苦精神差等,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价值多元、信息多元、资源丰富等,

我们应根据青少年和当前社会的特点、实际,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鉴于我省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的实际,留守儿童,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健康发展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城市与农村孩子的文化资本有很大的差异,关注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农村是文化发展的薄弱地区,应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采取文化下乡,建设农村图书馆、阅览室,落实到农村支教、城乡对口支援等措施,加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强村、文化靓校、文化兴豫战略。我省是中原文化大省,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借助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建议这些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向未成年人开放,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来滋养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心灵世界。

净化我们忻州市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实实在在抓下去,才能推动全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奇妙的对联学案范文下一篇:情商测试及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