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培养的中学物理教学

2022-09-10

学习就其实质来说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习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 (或称适应性学习) , 它主要是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己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研究性学习, 主要是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其着重培养的是使学生具有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力求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1,2]。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适应能力是生存的基础能力, 但应变能力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1 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物理教学中实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物理理论, 尤其是物理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应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 使每个学生都通过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 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1 探究性

它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即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探索。因此, 是否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为研究性学习的根本标准。科学方法即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划和手段系统。只有运用科学方法, 并通过选题、资料与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得出结论等科学研究过程的学习活动才是研究性学习。

1.2 专题性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又称主题研究, 它主要围绕专题、问题、课题和项目的提出与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 就选取的研究专题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制定研究方案, 组织实施, 撰写研究报告。

1.3 交叉性

学习在本质上是自学, 研究在本质上是探索, 探索在本质上是创新。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 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无法解决。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学科学习相比, 研究性学习更具有综合性。要解决一个与物理学相关的客观存在的问题, 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1.4 广泛性

它既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可以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纯思辨性的, 也可以是实践操作性的;可以是己经被证明的结论, 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的研究等等。研究专题的广泛性, 导致学生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1.5 课程性

课程实践活动应着重于物理课程, 或者是以物理课程为主、相关课程为辅的教学活动, 针对性要强, 它实际上是物理课程的课后延伸, 是把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通过实践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桥梁。

2 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和对策

2.1 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做具体工作的是第一线的广大物理教师, 他们的工作才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所以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教师, 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观念落后、课程生疏和能力有限等方面。

2.1.1 观念落后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而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特点使教师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 这是教师们从未想到和遇到的。

2.1.2 课程生疏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不熟悉。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而问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这对我们物理教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2.1.3 能力有限

中学物理教师一般没有科研经历, 缺乏相关的知识、方法和经验的准备。中学物理教师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 很少开展科研, 即使写一些论文也只是为职称晋升所逼。

2.2 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第一, 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基层学校要深刻认识到,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把观念的转变放在第一位, 一定要同步改革传统的评价、考试制度和人事制度, 将改革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

第二,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但是推进速度不能太快, 在全面展开。

第三, 如果在中学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单靠学校层面的努力还不够, 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为学校课程的开设创造一些必备条件, 给学校更大的支持力度。

第四, 研究性学习决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模式, 也不能有统一的实施模式, 它只能在我国目前既定的条件框架内,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 在遵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核心精神的条件下, 通过不断地实验和总结, 逐步推广。

第五, 要把教师的培训、师资水平的提高作为课程推进的重要问题予以重视, 这是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核心问题。物理教师自己也应该经常查阅定量的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论文, 从知识、经验等多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 确保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正常进行。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建专门的论坛相互交流经验, 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4 结语

由于物理课程的独特性,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必须考虑安全问题, 包括个人安全和仪器安全两力一面的内容。物理教学中涉及电、火、化学药品等内容, 在开放性和主体性很强的研究性学习中如何保证学生的用电安全、用火安全往往不在教师的控制之内。另一方面, 学生在学习中按能需要借用学校的实验仪器, 把实验仪器完全交给学生操作, 也能给仪器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带来麻烦。这些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改进。

摘要:本文提出基于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对物理专题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学习的能力, 将问题意识、探索意识贯穿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始终, 鼓励学生创新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  甘玉芹.强化研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J].河南教育, 2003 (7) .

[2]  孙秀丽.物理研究性学习理论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上一篇:浅谈美术课堂教育的改革实践下一篇:浅析炼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