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22-08-18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历史。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观”前面冠之以“科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发展理念。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观,需要首先问一问,我们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具有科学态度,是否掌握了科学方法。

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思想领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事业。遗憾的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使科学精神被无情地抛弃。在大跃进期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口号。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丧失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这些观点论证作注。“文化大革命”期间,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撅,个人崇拜登峰造极。这一时期,科学事业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缓慢前行,不时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庆油田的自主勘探开发等,正是其中辉煌的例证。但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并没有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科学超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给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科学精神欠缺的国度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十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

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态度。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第三,提高科学素质。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还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第五,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而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重要精神资源。在科学精神深刻内涵中,科学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忘我献身的品质,宽容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既有的观念、行为、政策、措施,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使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作者:范必)

第二篇: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理念创新科学发展观实践报告科学发展观研究心得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理念创新科学发展观实践报告科学

发展观研究心得

科学发展观实践报告科学发展观研究心得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 观促进文化理念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社会 和谐。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 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彻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监管的思想观念,把科学 发展观落实到文化理念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创 新,发掘我所的优秀文化内涵,赋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营造浓厚的创新氛 围,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 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科 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战略目标、提高研究所整体 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

一、完善业绩评价办法,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为鼓励职 工开拓创新,从 XX 年开始,制定了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后 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考核办法进行了多次修改。

还出台 了多项激励政策,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重奖政策, 如:主持 863 计划、973 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 项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SCIENCE》 、 《NATURE》上的

论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 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单个研究项目 年均本所可支配研究经费在 100 万元以上;单个新品种年推 广面积连续三年在 500 万亩以上;单项技术年推广面积连续 三年在 1000 万亩以上等 6 个方面作出成绩的给予课题组和 人员 10-50 万元重奖。

每年根据所业绩考核办法对作出贡献 的课题组和职工进行年度奖励。

同时,鼓励各科研课题开展 对外合作交流,通过院所长基金、所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的 资助,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并经常性地组 织开展学术交流,形成了一个既能宽容失败又积极鼓励创新 的宽松的研究所氛围。

由于激励机制恰当有效,极大地激发 了全所科研人员

的创新积极性。

二、建立廉洁和民主决策制度,创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做到“业务工作做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工 作就延伸到哪里” ,真正形成党委带头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全所职工共同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局面。

几年来围绕 管住、管好“权、钱、物、人” ,加强制度建设,基本形成 了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机制。

首先 狠抓已有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中纪委和各级地方纪编辑推 荐:XX/1018/special_委已制定的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规章 制度,如《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

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等。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 全完善所内规章制度,定期对所内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进行 了清理,修订并汇编成册。

如为了规范录用新职工和编外职 工的程序,制订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新进人员招聘办法》等; 为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和浙江 省的各项规定,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各个项目招投标的整 个过程。

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保证了我所在人员录 聘、

财务管理、基建招投标、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实行全过 程监督, 规范工作程序, 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 堵塞了漏洞, 做到了防腐工作的关口前移。

三、健全各项民生制度,解决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近 几年,我所一方面努力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确保职工收入保 持逐年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关注民生,切实解决职工群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先后形成了所领导与党外知识分 子的联系制度、与各党支部的联系制度,每一位所领导定期 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对 生病职工,所领导和工会形成了上门慰问的惯例,对全年医 疗费用支出比较多、生活比较困难的职工,制定并实行医疗 费补助、困难职工补助制度。

另外,投入大量经费对实验基 地的科研大楼、行政办公楼和基地广场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改造,购置了空调车改善了职工上下班的条件。

对试验区的 田间道路、杭州大楼职工住宅的外墙、院落进行了修缮 ;试

验场还为职工建造了近 500 套的经济适用房,对居住小区的 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通过各种建设, 使我所职工的工作、 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研究所的创

新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丰富 “双争”活动制度,奏响创新主旋律。

为鼓励先进,弘扬正 气,推行表彰奖励制度,每年“五一”对为所争得集体荣誉 的单位和获得先进个人的职工进行集中通报奖励 ;每两年评 选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每年年底对年度考核优秀的职工 进行表彰。

在日常工作中, 利用所网站、 教育宣传栏等平台, 宣传所内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和 引导全体职工,树立主人翁的精神,敬业爱岗,努力做好本 职工作。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所外媒体及时宣传报导我所在科 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 的形象。

每年组织职工开展社编辑推荐:XX/1018/special_ 会实践考察活动并形成制度, 参观改革开放新成果, 举办 “迎 国庆,升国旗”仪式等,培养职工的爱国主义精神;每逢重要 节日悬挂庆祝横幅和彩旗,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等专项活动,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文体活动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 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展示水稻所人的精神风 貌,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 了职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了

研究所的文化层次。

创新文化工作是研究所发展中一项重要而又需要长期 坚持的工作,应不断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和谐、竞争的良 好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并完善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实施“科 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的三大战略,传承优秀文化 之精华,顺应时代发展之需要,逐步建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水 稻研究所创新文化体系。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体会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二 学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促进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推进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践行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保险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司法发展观心得体会 税务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发展观心得体会 农业发展观心得体会 监狱发展观心得体会 财政发展观心得体会 林业发展观心得体会 工商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来自范本资料网)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最后,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

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财政工作。

(一)坚持第一要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无论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还是统筹兼顾,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我国改革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从客观上对财政工作、财政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研究探索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立足财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努力破解财政发展中的难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我想,只要经济发展了,财政做大做强了,那么社会生活中这样的矛盾那样的问题,解决的路子也就宽了。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财政一收一支决定着政府的活动范围,厅里提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等“十个方面”的财政机制创新,关于污水处理问题等“十个方面”的财政实际问题,如能实施并逐步到位,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提升财政工作的整体水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要求,对于推动财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作风;悲观失望、妄自菲薄的情绪,都是思想不够解放的具体体现。顾此失彼、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等等,都是与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不相符的。我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财政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推动财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抓重点与抓全面、抓应急与抓经常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财政队伍的清正廉洁、严谨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考虑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不断提升财政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坚持统筹兼顾,确保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必然对财政工作和广大财政干部的思想产生广泛影响。面对客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有效推进财政事业的新发展,根本方法就是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建设、促发展。我认为当前财政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政收入机制上上功夫。正确处理好收入规模与收入结构的关系,收入质量与增长速度的关系;二是要在转变支持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要在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最大程度地放大财政政策效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整合社会资金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三是要在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构建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四是要在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上下功夫。构建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体系,做到业务监督与专业监督的有机整合,实现财政资金预算、拨付、使用、监督、效益评价的全过程制度化管理,真正使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确保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工作

我局是全省首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门之一。这次省委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在全党范围内,将用一年半的时间,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通过省局党组的发动及近前的封闭式学习、听辅导和自学,自己对这次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对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加深刻感受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我党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是我党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遵循的原则。

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我国要富强,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只有遵循一个原则即科学发展,这些目标才能实现。

全党必须要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步调一致去完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做为一名中共党员,质监系统的一员,质量管理战线的一名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跟党走,坚定不移的听党的话,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认真真的完成好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这是一名普通党员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做人的准则。暂短的学习,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初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在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我党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次学习中,要深刻理解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是关键所在。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践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久持续的健康发展。

只有认真的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才能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永不迷失方向,在处理、协调各类问题和矛盾中,坚持党的原则,一切从党的事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好务

几年来我局党组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提高对产品质量控制力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监管方式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为重要保证,为促进黑龙江全面振兴,推动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施展作为,尽全力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作用,在标准化建设、节能减排、认证认可、法制建设、市场监管、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各各方面,积极、勤奋、扎实、有效的开展着工作。

今年省局党组在部署全年工作任务的同时,总结了质监系统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的光阴虽然暂短,但它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是它使我们质监系统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年比一年壮大,这些经验必将在我们事业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质监事业要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其实质就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着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质监系统的工作职能,就必须以这个为轴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解决民所需,人所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的党和政府的肯定,赢的社会各界的赞誉。实践证明我局应对水污染事件、春雷行动、新农村建设、抗震救灾、政务大厅的启动等等,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政府的肯定。

关注民生、必须有科技作为保障,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检验检测水平的提高,先进检验设备仪器的引进及使用,两个前移监管模式的推进,这些都为构建和协社会起到了保障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促进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才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不断提高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控制水平。

实践证明经济建设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的根本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质监部门的职责。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今年省局党组结合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我局职能,向全战线提出了八项具体工作任务。我们质量工作也紧密围绕这一部署,拟定了工作计划,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主管局长亲自挥下,在各地市局、有关处室、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质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质量工作给省局党组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我处职能,更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本职工作。

1、在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质监系统的职能优势、装备优势、人员优势,为农民兄弟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还应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参与到我们系统护农、爱农的行动中来。对支持并愿意参与我们这项活动的企业,我们要为它们创造条件,让它们同质监人一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同时我们质量工作应当围绕着省局党组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分析乡办、村办、县办企业的现状,寻找出一条符合我省省情的帮扶途径,特别是针对这些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缺乏,管理水平低下,设备落后,检验检测设备能力不足等情况,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落实为这些企业服务的具体方案,争取在为我省乡镇企业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上一篇:课外辅导班工作总结下一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