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2023-03-07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马士和小学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创新活动总结

洋湖乡马士和小学

一、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因此,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围绕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是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上学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要求人人过常规达标课。通过互听互评,各教师收获比较大,90%达常规达标课。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0分钟;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

二是教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45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其余教师鼓励参加,即学校的优质课),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15+25”;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学法指导突出,教学手段运用适宜;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清、消化、不留死角,课堂作业设计能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学生训练扎实;教后进行评课、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三是示范观摩课:在本学期后半段举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即获学校优质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学生独立活动不少于30分钟;活动中提供一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次教学讲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轻松。

二、抓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切实能从整体上了解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完善——教后反思。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初步成效:

一、教师的新课程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学习的铺垫。教学要求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转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明显的体现新课堂的特征。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都能注重以下几点: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途径和方法。 我们对新课改下教师、学生的评价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结合本学期大力强调的“减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们都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

2014年10月27

第二篇:有效推进音美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效率

一、概述:

课改成败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改革,音美新课程在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喜悦与困惑交织着。作为走在教育第一线的音美教师不仅在课改的浪潮中展示着个人魅力,同时也体验着这其中艰难跋涉的探索过程。曾经为一节节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而喝彩,也替一个个宣兵夺主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而惋惜,也就是在这一声声喝彩与惋惜中我们思考:音美新课程的普遍展开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新型教育观、质量观的形成。由此看来,要提高音美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和研究音美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音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音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共分为六大模块,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内容,其余五大模块即: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及音乐与戏剧表演为选修内容,学制为2年,并实行学分制管理,保证基础,通过设定必修学分(共3分),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音乐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其中“音乐鉴赏”共36学时,2学分,可在高一或高二的任一学期开设,其余五大模块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任选其一进行教学,共计18学时,1学分。因此,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一年级开设了音乐鉴赏课,高二年级开设了歌唱课。

(二)美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因此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中开设“美术鉴赏”模块,修习18学时,获得1学分,然后转修“绘画·雕塑”模块,获得1学分,再转修 “设计·工艺”模块,获得1学分,共3学分。

(三)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能对音美新课程展开积极地教学实践活动,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还存在着教学方式较为单

一、教师重讲述、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不够完全的现象。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

由于诸多原因,高中艺术课程总是处于边缘化的境地,音美课也是如此,尽管对于85%以上的学生来说都可以做到遵守纪律按时上课,但多数学生对音乐和美术课还存在着不太重视的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音美课的作用,没有升学的压力,认为对高考没有意义,从而导致课堂听觉敏感性不强,缺乏对艺术的深层情感体验。

三、如何解决在音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有效提高音美教学课堂效率呢?

首先,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要从主观上正确认识音美课不可替代的作用,启发引导,激发积极动机。高中学生都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教师经常进行有效的启发引导,能逐步得到学生心理的认同,从而以认真的态度来上音乐课和美术课。引导学生讨论高中开设音美课程的意义,学习理解理论上规定的课程宗旨,设计富含激情、切合学生发展的语言,激发他们积极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动机。比如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新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知识渊博,学有专长,还要有艺术修养,高雅品位,思维敏捷,富于创新。如果我们当代高中生能广泛接触一些中外经典音乐及美术作品,积累一些音乐和美术知识,丰富对音乐和美术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那么将来大家步入高校、驰骋商场、涉猎社会,都会终生得到美好艺术的享受!”

其次,我们要以一种现代教学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及美术知识,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搞好每年的艺术节等活动,以健康、高雅的气氛引导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美术的愿望。

另外,有效教学的“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精不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我们要明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现教为学服务。还有就是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

再者,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具体操作内容与过程: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提高高中音美课堂教学效率:

1.在教学目标方面,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更加重视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要更加具体、明确。突出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2.在教学内容方面,将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美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美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我们应本着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态度,并理解艺术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美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已达成有效、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课堂真实测验。

五、预期结果:

(一)音乐 学生通过对《音乐鉴赏》课及《歌唱》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使学生可以比以往更加热爱音乐,更希望通过鉴赏、演唱让自己与他人更加热爱生活,并且在离开校园之后的点滴生活中能够有欲望去发现、欣赏和创造更多的音乐之美,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幸福。

(二)美术

学生通过对《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古今中西方优秀美术大师的绘画、雕刻、设计作品等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评析,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简单的绘画能力。

六、总结:

总之,音美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教师个人文化心理积淀不足,准备不足等方面的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就能避免少走弯路,同时它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用责任心和智慧去反省与思考,这样才能做到与新课程同行,才能将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大,走得更稳。

第三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庄寨镇教委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措施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专家报告会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课改之中,但还有部分教师看不清目前全县教改形势而迟迟未动,经教委研究,就如何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如下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措施:

1、召开全体师生会议,全面推行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消除教师在实施教改中的一些疑虑,如实施教改是否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如何掌控课堂、如何实现课堂是学生学习、质疑答疑、理解、消化、应用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的个人展示、如何评价教师与学生,各教学环节中师生如何做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等等。消除疑虑,全面展开。

2、学校要继续安排“合作、探究”示范课,让全体教师“改有所学”,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3、强化备课管理,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严格按照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教导处、备课组认真审查,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

4.采取有力的行政手段和严格的管理。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要想让老师们接受,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仅有思想教育、业务指导以外,还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正面引导和强制管理相结合,教育全体教师进行课改责无旁贷。

在课改这方面没有年龄区别、学科区别。通过督查课堂,没有进行改革的教师,要在思想上、业务上等全面帮扶。

5、严禁在教改过程出现师生上课无激情,师生配合较差而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滑现象的出现。

6、继续搞好课堂评价改革,进一步细化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做到课堂评价、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相互督促、互相学习、彼此竞争的良好学习局面。

7、制定教改奖励办法,对在推进教改中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8、凡在教改中出现不认真学习教改理论、方法,不下功夫培训学生的教师,一经发现学校要给于严厉批评,劝其限期改正。

第四篇: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简报

第5期(总第42期)

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编

二○○八年九月

目 录

特别关注

◆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跨越发展 努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1) 工作计划

◆ 2008-2009学年教务处工作要点·················································(3) 课堂教学改革

◆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4) 简讯

◆我校在首届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12) ◆我校首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13)

【特别关注】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跨越发展 努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2008年暑期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杭州师范大学于8月25日召开暑期工作会议,对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进行再认识、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由校长林正范主持,他首先宣读了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向大会发来的贺信。王国平在贺信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杭师大全体师生致以亲切问候。王国平在贺信中说:杭州师范大学是我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是杭州市属最高学府,是杭州市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领头雁”、“先行者”。在杭师大迈入第二个百年之际,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杭师大提出了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召开2008年暑期工作会议,意义十分重大。这在杭师大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希望你们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跨越发展,有激情、有梦想、有社会责任感,做好“有位有为”、“大师大楼”文章,在抓好杭师大新校园建设的同时,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适应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努力把杭师大建成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更好地发挥杭师大作为杭州的人才源、知识源、创新源的重要作用,为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崔鹏飞代表学校党委作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报告。报告围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这一主题,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部署了新学年的主要工作。

报告从抓方向,确立发展新目标、抓校庆,展示学校新风貌,抓改革,增添发展新动力、抓质量,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新提升、抓管理,提升服务新形象、抓党建,呈现和谐新局面这六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的成果,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围绕中心抓大局,改革创新求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报告深刻分析了杭师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在浙江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新时期,在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杭州市委市政府

1 把杭师大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中,以超常规的举措支持杭师大实现超常规的发展,为杭师大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促转型、上水平、扩规模、作贡献等方面,杭师大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崔鹏飞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要正确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当前学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主人翁的姿态、开拓者的勇气,积极投身到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各项工作中去。

为了在杭师大第二个百年开好局,起好步,报告对新学年的工作作出了“5×4”的部署。第一,确定了“解放思想、敢于争先、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的主题,要求从开展大讨论、搞好再调研、形成新智慧、狠抓真落实这4个方面扎实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第二,要认真做好“新大学”的事业发展规划,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中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4个原则。第三,要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这4个环节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第四,要从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考评体系、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搞好新一轮干部聘任这4个方面着力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第五,在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方面,要抓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这4件大事。

新百年新起点,新形势新要求,崔鹏飞在报告中要求杭师大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开拓者的勇气,用坚强的毅力和智慧,为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他相信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郭清副校长在今天的会议上就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情况作了题为《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努力拼搏,创建一流》的发言。他仔细分析了创建一流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具体目标与指标要求,清晰概括了我校当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现状,明确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他强调,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的途径,创设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营造重科研、搞科研、崇尚科研的风尚,培育创新性的科研集群,着力塑造大师和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努力争取科研大项目,大奖项突破。

这次大会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我校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之际,学校成功举行百年校庆之后,开启第二个百年之时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认识,明确学校当前的主要任务,激发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精神投身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席今天会议的校领导还有校党委副书记朱军、黎青平,副校长傅勤、谢大伟。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校级科研学术机构负责人和老同志代表参加了会议。

下午,到会同志认真听取了福州大学校长吴敏生教授所作的报告。吴校长的报告结合国内外许多高校发展的具体实际和生动事例,深刻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转型的背景以及转型期大学的发展战略、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和发展理念等许多问题,对杭师大的发展提出了富有启发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意见。

(宣传部)

【工作计划】

2008-2009学年教务处工作要点

本学年教务处工作的重点是贯彻学校暑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投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围绕“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目标,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继续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努力创建一流教学工作。

本学年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编制专业调整与建设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照“促转型、上水平、拓空间、创特色、作贡献”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调研和论证,做好专业调整与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2.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要在上学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师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完善校、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和研讨的互动平台,在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上取得实效。

3.继续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组织做好第三批校级重点专业的申报评审。抓紧做好今、明两年的新专业论证、申报工作,为阿里巴巴商学院等学院的组建和学校的转型奠定专业基础;着力抓好各级重点专业和新设专业建设的指导、检查和整改工作,促进专业整体建设,扩大专业品牌优势;组织做好首次接受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我校英语本科专业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评估取得优秀成绩。

4.抓紧组织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要通过“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修订工作的任务、进程和要求,以学院为单位切实做好修订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设计好蓝图。

5.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学校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教学管理下移的新举措,充分

3 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处室建设,完善考评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6.总结实施2004年推出的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方案情况,审时度势研究制定新一轮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方案

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教育厅“行动计划”精神,研究制定学校《“落实质量工程,创一流教学工作”行动纲要》,扎实开展质量工程,做好各类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管理,通过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建省内一流本科教学工作学校。要推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招,切实提升本科教学的水平,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争取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践教学

进一步规范我校非师范专业实习的管理工作,强化实习教学的组织领导。要试行产学政研合作教学的模式,与企业、社会专业人员联合参与实习指导。切实提高非师范专业实习的质量,为学校转型打好基础。

加强对医学教育后期教学工作的指导、规范、监控和调控,进一步理顺学校教务处医学教学科、学院、实习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和分工,统一管理,统筹资源,加强协调,密切合作,保证我校医学教育的质量。

进一步修订毕业论文的管理规范,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各项学科竞赛活动,争取竞赛成绩不断提高。

8.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综合性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准则

贯彻《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试行)》,完善学校教师业绩考核办法,在调研基础上优化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与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组织开展和完善院(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自评、主要课程建设验收评估、各级重点专业与精品课程评估、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实践教学(含实验室)质量测评等多项评估,及时准确地掌握本科教学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从创建一流教学工作的要求出发,系统修订各教学环节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改革】

编者的话

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竞争力是我校建设一流综合大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为此于去年11月启动了新一轮的课题教学改革。我校督导组充分利用其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一线的工 4 作特点,积极参与课题教学改革工作中,为课堂教学改革献计献策,上学期督导组成员对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调研。现全文刊登调研报告,以供借鉴学习。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督导组本学期继续对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调研,共听课694节(人均46节),组织调研等督导活动76次,记录调查问卷572份。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教学方法调研的依据

教师的课堂教学究竟有效、无效还是高效?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成为当前世界范围教学改革探索的热点。国外教育界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前,側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与优秀教师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课堂教学的成效完全取决于教师素质。60年代后,由于解释学哲学与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接受与学习心理过程研究的卓越成果,新教育理念随之产生,学生(接受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与学生课堂交流的双边活动,被看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四方面因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并始终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于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1世纪世界范围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培养创新人才。在21世纪的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家提出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6个维度:(1)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度;(2)师生课堂思想交流的亲和度;(3)学生整体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度;(4)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自由度;(5)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技能的训练度;(6)学生有效运用知识技能的延展度与创新度。

根据现代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成果,我们将所调研的大学本科课程分成4类:(1)“知识—史论型”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以及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课);(2)“知识—实用型”课程(直接和某种实用领域关联、偏重某种专业实用能力培养的课程);(3)“知识—技艺型” 课程(音、体、美专业的“术课”);(4)“实验课”(实验课本学期听课量少,暂不列入此次调研范围)。我们按照不同类型的课程的性质,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关教学方法的不同调研项目——“教师重点难点讲解的清晰度”、“激情和感染力”、“问题设计的质量”、“组织教材的方式”、“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程度”、“师生沟通交流的程度”及“多媒体运用效果”等等——对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调研(各类型课程的调研问卷见附录)。

二、重点难点讲解的清晰度

5 教材重点难点的清晰讲解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此项调查共收回问卷390份,其中,重点难点讲解十分清晰者109位,占27%;较为清晰者207位,占53%;无重点平铺直叙者65位,占17%;东拉西扯讲解不清者10位,占3%。

调研数据表明,80%的老师能够脱离讲稿,十分清晰或较为清晰地讲明重点难点,备课认真,熟悉教材,全盘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教学经验丰富。不少优秀教师在这方面已经形成卓有成效的讲课风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评估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16%重点难点交代不清者,相当部分属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学历高,热情高,备课认真,上课语速快,恨不得将所学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但教学不得法,往往事倍功半。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最常犯的弊病就是讲课不看对象,不讲究方法,自言自语,平铺直叙满堂灌。如何采取得力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自我完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材化学院的李万梅老师(浙大博士),虽然任教不到一年,但虚心求教,认真反思,大力改进教学方法,讲解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有机化学》课上得有声有色。

三、激情与感染力

教育部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将“激情和感染力”放在第一位。现代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根据大量数据,归纳出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的三大特征:(1)“讲课富有激情,而非冷漠地对待教育对象”;(2)“课堂教学富有组织效率,而非散漫僵化”;(3)“方法多样又富有想象,而非墨守成规,单调乏味”。由此可见,教师讲课是否具有激情感染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教师上课时心目中到底有无学生,能否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尺度。此项目调查的390份问卷中,上课有激情和感染力者165位,占42%;上课认真但无激情者206位,占53%;上课不认真、无激情、敷衍了事者19位,占5%。

护理学院的梁立老师,主编主讲《护士人文修养》,上课激情投入,讲解精辟,深入浅出。自创多媒体课件,革新教学手段,利用绘画、诗歌、音乐,将历史人物有关人类爱心方面的感人事迹和医学护理工作的典型案例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加强人文修养。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效十分显著。梁立老师课堂教学的激情和感染力,来自教师对所授学科知识的执著追求,来自对所从事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心,来自对所教学生的真诚关爱。

约有53%的教师上课虽认真,但缺乏激情,这个现象值得重视。教学无激情直接与教学方法墨守成规相关。一部分老教师对所授课程讲过不止十遍八遍,产生“职业懈惰”:上课照老习惯,教案少有改动,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接受情况也不做调查了解,轻车熟路,得过且过。虽然讲解较清晰,重点难点也未曾忽略,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思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问题设计的质量

问题设计是启发式教学的必备环节。高校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不同于中小学,应尽量避免毫无学术含金量的、不动脑筋的肤浅化问题;特别是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课,更需重视问题设计的质量。无问题,由何启发?无启发,何来创新?课堂问题设计的水平直接反映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才有高质量的启发式教学。

从课堂教学有效性角度划分,课堂教学方法无非分为无效或失效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法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法两种。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给予现代启发式教学有力的科学论证。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过程,而是学生基于原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通过知识的“发现”、“内化”、“生成”,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他特别强调课堂教学通过师生对话交流而产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的“生成性”与“开放性”。学生智力发展过程是“知识内化”与“知识生成”的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任务不是机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日益强烈的兴趣,开发其潜能,打开其思路,养成其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发现学习法”的具体步骤是:(1)教师根据教材结构和学生水平有目标地进行问题设计;(2)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或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诱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3)通过师生课堂交流,教师有目标地引导学生的逻辑思路,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动脑筋发现解决问题关键,自己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的成效与问题设计的质量密切相关。

对于“史论型”和“实用型”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问题设计应有不同要求。“实用型”课程直接与专业实用问题紧密联系,问题设计自然构成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而“史论型”课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是宏观的、间接性的,加上此类课程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宽广深厚,学生所知甚浅,教师主讲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设计对于“史论型”课程无关紧要。教师主讲,更需要有少而精、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方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次“问题设计质量”项目调研的范围,限于“知识—史论型”课程。所收回的390份问卷中,问题设计质量较高者86位,占22%;问题浅显一般化者95位,占24%;教师自问自答者105位,占28%;无问题满堂灌者104位,占26%。

调研数据表明,问题设计是我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最薄弱的环节。约有3/4的教师,看来尚未意识到问题设计在启发式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未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求知水平的需要,有意识地预先设计出富有学术含金量的高质量问题。其中,1/4的教师在课堂自问自答中,虽然时而有高质量的前沿性问题出现,但往往随机而发,没有深入追问,而是一带而过,不能给学生留下积极思考的空间,启发效果不够明县。另外1/4的教师,课堂提问浅显而一般化,绝大多数属于直

7 接从教材中提取的、记忆性、常识性问题,学生拿起书本或课堂笔记照唸一遍,就祘了结。还有1/4的教师,干脆整堂课无问题、无激情、无交流,满堂灌。

五、组织教材的方式

近年新专业开设的新课程,多数属于“知识—实用型”课程。此类课程的教材一般不够成熟,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相对薄弱。那种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百分之百会失败。针对“实用型”课程偏重培养学生专业实用能力的特点,我们将“组织教材方式”和“知识内化为能力”作为两项重点调研内容。

“知识—实用型”课程共收回问卷119份。“组织教材方式”项目调查的结果是:以案例为中心组织教材者45位,占38%;以实际问题组织教材者38位,占32%;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组织教材者26位,占20%;照本宣科者11位,占10%。

调研数据说明,在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形势的推动下,90%的教师能够根据实用型课程特定的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材,结合案例和实际问题,不断更新、充实教材内容,讲明教材的重点难点。如基础医学部柴东桥老师的《人体解剖课》,紧密结合临床外科的典型案例,围绕典型案例组织教材,突出重点难点,步步深入,稳扎稳打,激情投入,讲解生动活泼,师生之间自然交流,有很强的亲和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为学生今后重要的《外科手术》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然而, 我校“知识—实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兄弟院校同类课程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由于新建专业的迫切需要,我校相当部分“实用型”课程的任课教师是由“史论型”课程改行而来,虽然他们在教材处理方面,能够结合实际案例或问题,讲清重点难点,然而,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专业实践操作经验,在问题设计的含金量、案例分析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学生能力培训的难度与强度以及练习的严格要求方面,极待进一步提高。

六、知识内化为能力

恰当处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实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知识—实用型”课程的教学方法的难点。完成课堂教学高质量的能力培训,比单纯知识传授困难得多。

此项调查的119份问卷中,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方面成效显著者42位,占35%;教师虽缺少实践经验,但知识与能力转化有方者34位,占28%;知识传授尚准确,但能力转化无方者41位,占34%;知识传授不准确,能力转化无方者2位,占3%。

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有认真的调查与清醒的分析,又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操作经验,根据专业实用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能力培训方案,并严格执行之。调研数据表明,约有1/3以上担任实用型课程的教师仍然偏重知识传授,习惯于将“实用型”课讲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未能有目的地对本课程所需掌握的专业实用能力进行分解,系统设计学生能力培训方案,

8 将知识传授步骤与学生能力培养步骤密切配合起来,达到“实用型”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仍然是我校“知识—实用型”课程的软肋。

教育学院叶哲铭老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在培养学生教师基本功方面取得优异成果。他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现实需要与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差距有深刻理解,在教育实习前,特设此门课程,按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现实需求,精细分解教师基本功必备的条件,设计切实可行的能力培养计划,配合典型事例,自编训练材料,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能力培训。他的课堂教学鲜明特色是:通过师生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如“语体语汇加工训练”一课,教师课前每人发一篇《什么是计算机病毒》183字的短文,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将长句改为简明易懂的短句,并作出分段讲解。学生分组训练,分组准备,组与组之间自然形成竞争态势。上课时,各组学生争相上台演示(限定时间),每位学生演示完毕,师生共同评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得益非浅。

七、师生课堂沟通交流情况

此项调研共收回问卷509份,其中,师生自然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者169位,占33%;师生偶而交流,有所启发,但课堂气氛较沉闷者265位,占52%;学生活动过多、放任自流者31位,占6%;自言自语无交流者44位,占9%。

高等学校的课堂交流活动,需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无问题、无交流,教师一讲到底,讲完就走,师生关系疏远,课堂气氛沉闷;另一个极端是教师放任自流,指点不到位,学生活动频繁,课堂气氛貌似活跃,实际收效甚差。调研数据表明,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以上两种极端皆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虽然后者数量较少,只占9%,但其趋向性值得十分重视。例如,我们听过的一节专业理论课,同样一个浅近的问题,教师不厌其烦地接连问了6位学生,用去20分钟,接着,教师在屏幕显示两篇短文,让学生阅读后发表感想,又用去12分钟。一堂课,教师仅仅讲了8分钟,草草了事。这样的“交流”,效果可想而知。

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结构基础上的高水平的精神交流,而非小儿科式的常识性问答。课堂交流全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时刻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性,相互激发,相得益彰。我们不能将“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为课堂教学完全“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活动越多越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与教师本身的激情感染力、问题设计的质量、教师评点的准确性、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重点难点讲解的清晰性等等要素,密切相关。

本学期的政治课,破除教师“一言堂”,认真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师生交流的双边活动,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或组织课堂辩论;或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上台讲解;或在教师指导下,以

9 学生寝室为单位、进行“小课练习”;课堂教学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政治课教师普遍注重问题设计的质量,课堂所提出的论题都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认真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部分学生的登台讲解相当成功。

八、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此项调研收回问卷509份。其中,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者208位,占40%;有文有图,信息量大,但无重点者109位,占20%;有文缺图,尚清晰简明者103位,占20%;教材搬家并浅薄化者50位,占10%;无课件者59位,占10%。

调研数据表明,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已在我校普及,90%的课堂教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经过长期课程建设,我校重点课程自创的课件相当出色、图文并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例如人文学院的刘克敌老师,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评析力,自创多媒体课件,将短篇小说各段范文的精彩语句,特意用黄色字体标示,每一精彩段落后面,又特意穿插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短短一篇作品共设计了8个“问题情境”。针对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争相发言,共同探索作品的语言技巧、写作手法与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切磋琢磨,渐入佳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应服务于启发式教学,设置有声有色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情境”, 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激发其联想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拿这个高标准要求,我校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尚极待提高。约有1/3的教师,多媒体变成“单媒体”,其课件不过是教案的浓缩,板书的替代,无声、无色、无图,更谈不上特定问题情境的设计。其中效果好一些的课件,文字尚简明,配合老师的清晰讲解,重点尚突出。差一些的课件,文字密密麻麻,毫无重点,加上灯光较暗(拉上窗帘),白底黑字映成一片灰色,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反而败坏教学效果。更有10%的课件,依旧是教材搬家,教师看着电脑屏幕唸讲稿,多媒体课件变质,变成照本宣科的工具。

九、“知识—技艺型”课程的教学方法

艺体组共听课130节(人均43节),其中,“知识—史论型”课69节,“知识—技艺型”课(“术课”)61节。“术课”共收回问卷51份,具体设四项调研指标:(1)教师基本功与教态教风;(2)课堂技能训练步骤安排;(3)教师课堂指导状况;(4)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各项指标的调研结果是:(1)教师基本功强、能严格要求者34位,占66%;教师能严格要求,但基本功一般者14位,占27%;教师基本功尚可,但要求不严者3位,占7%。(2)课堂技能训练安排恰到好处者32位,占63%;安排一般化者17位,占33%;安排混乱者2位,占4%。(3)教师技能指点到位,富有成效者 10 29位,占57%;一般化指点者17位,占33%;教师指点不到位者1位,占10%。(4)教师布置练习,学生积极参与者40位,占78%;学生参与性不足者11位,占22%。

艺体类的“术课”教学具有两方面显著特点:一方面,音乐、体育、美术所属形形色色技艺本身已经历史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训练方法;另一方面,报考艺体类专业的学生本身已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和要求参与训练提高的主动性。因此,“技艺型”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基本功过硬的老师的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训练之间的配合程度。调研数据表明,我校“术课”教学,2/3以上的教师基本功过硬,教学得法,课堂指点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技能训练,教学卓有成果。

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因材施教方面。艺体类各专业技能课,班级人数不宜过多;小班上课,因材施教方能得心应手。然而扩招以后,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尖子生日益难求,功底较差的学生大量增加,教师顾此失彼,因材施教大打折扣。调研数据表明,约有1/3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做到一般化指点,课堂训练的安排也不够严格紧凑,影响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我校的术课教学如何在因材施教方面办出特色,值得认真研究。

十、建议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教学督导组建议:

(1)重视教学方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尽快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引向纵深发展。

(2)教务处教学简报和校刊学报,开辟有关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专栏,系统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文摘。

(3)学校集中力量,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推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卓越效果的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务处制定多媒体教学课件指导性规范化条例——包括银屏投影最小字体的规格(以教室最后一排学生看清为准,要求教师上课前临场检验)、字体色彩与背景的对比度(黄色字体与天蓝色背景之间色彩对比最醒目,应推广应用)、录像短片插播的限定时间、问题情境设计的具体方法等,——保证多媒体课件质量的普遍提高。

(5)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角度,重新修订我校课堂教学的评估体系,将“讲课的激情和感染力”、“课堂受启发的程度”、“知识得益的程度”、“能力提高的程度”、“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等,纳入课堂教学的评估项目(每一项目可设计五类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学生评教的指标,应适当从简,便于学生操作,便于明确显示课堂教学的实际差别。建议每学期的期中或期末,在校园网上开展“一句话评教活动”,归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作为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成绩的重要参考值。

(校教学督导组)

【简讯】

我校在2008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文科)

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

2008年7月28日-30日,首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82所高校126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大赛。我校选送的4支参赛队经过六月份的初赛评审后,有3支队伍进入了本次决赛阶段。日前,经过上机测试、现场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共评审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30个,优胜奖33个、入围奖33个,组织奖5个,精神文明奖5个。我校3支参赛队成绩斐然,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学习平台--教学课件类),二等奖1个(媒体设计--校园生活DV类),三等奖1个(媒体设计--平面媒体类),同时我校还获得了精神文明奖1个,这一成绩在国内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大学生的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文科类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提高文科类计算机教学质量,展示文科类计算机的教学成果。

大赛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2008年大赛按竞赛内容分为4类:

(1)学习平台设计类。内容包括:学习交流网站、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CAI教学课件、虚拟实验平台等。

(2)媒体制作设计类。内容包括:平面媒体、立体媒体,二维或三维动画、校园生活DV、虚拟现实等。

(3)电子音乐设计类。

(4)国产软件应用类。2008年首届大赛拟采用ScienceWord软件教案设计等。

12 今年,在校教务处部署下,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教学部承办组织了我校参加2008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工作。本次参赛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教务处和有关学院、部门的大力支持。各学院认真宣传、动员、组织学生报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和校电教中心提供了计算机机房和各种设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全体教师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牺牲大量休假时间,在5月份组织了全校的“杭州师范大学首届计算机设计大赛”作为本次大赛的选拔赛。在完成参赛队员和作品的筛选后,积极参与组织培训、作品的修改指导等工作,通过为期3个月的筹划、选拔和培训指导,圆满地完成了此项赛事。 获奖名单如下:

全国一等奖:

刘佳媛(05级教育技术专业) 李胜忠(05级教育技术专业)

全国二等奖:

周凯斌(04级教育技术专业) 吕修恒(06级教育技术专业) 胡嘉丽(04级教育技术专业)

全国三等奖:

林虹(04级视觉设计专业) 张迪峰(04级视觉设计专业) 傅意波(05级视觉设计专业) 竞赛指导教师:

晏明、张佳(教学课件类) 付常阳、姜华强(校园生活DV类) 张晓飞、林国胜(平面媒体类)

(教务处)

我校首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

2008年7月28-30日,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总决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2所本科院校代表队参加了此次比赛。由我校政治经济学院彭伟斌老师带领,05级经济学专业沈晓锋、翟云权、马岩、王瑜铬、施茹莹等5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奖。这是我校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首次以浙江地区半决赛特等奖身份晋级全国决赛,也是首次获得经管类学科综合竞赛全国一等奖。

13 “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本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用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信息化技能而设立的全国性赛事。自2005年起由用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迄今已吸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十几万学生参加了各阶段的比赛活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已成为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系列科技和学科竞赛活动中最具挑战性、综合性和影响力的综合赛事之一。每年全国大赛前需进行省级半决赛,获得特等奖的高校方有资格代表该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总决赛,还与企业人才招聘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面对面交流,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育和筛选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教务处)

第五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临港六中有效课堂改革推进策略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强力引领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深入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和青岛二十八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以抓常规促课改为活动主体;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宗旨;以“生本教育”活动为引领,使抓常规促课改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永恒的主题。

为使该活动全面、顺利地开展下去,学校召开动员会和教研组研讨会,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1)、学习理论,观看影像材料,实践课改;(2)、反思教学中的环节、细节过程,找问题、找不足;(3)、研究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4)、不断读书学习,加强积累等等。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三项活动:业务论坛、课堂达标、课堂开放。一是学校利用业务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开设“业务论坛”,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查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低效教学环节,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并写出

二、三百字的反思记录。二是我们开展“典型引路、骨干示范、全面多轮达标”的观课议课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带动作用,以“典型”带动局部、带动全体。即“学科骨干上公开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 各学科选出典型后,要求做课教师,在“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大框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好示范课。教师听示范课后,吸收示范课的优点,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学校组成观课议课小组听教师的“达标课”、“过关课”、“提高课”。对做课教师的课,进行认真评价,让每位听课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出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帮助做课教师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重点解决“六环节”教学过程中的一至两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参与观课议课3节以上,并参

加学校组织的观课议课活动。通过“示范”、“达标”、“过关”、“跟踪”等活动,使教师对“六环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三是在教师通过达标活动提升素质的基础上,所有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随时欢迎或邀请其他教师观课议课。

2、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六环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课堂的指导者。我们应该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究知识的一员;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必须时刻把握课堂的方向。因此,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熟悉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设计好导学提纲,对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导学提纲设计上狠下功夫。力求导学提纲设计科学实用,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引导学生仔细看(书)、认真想(问题)、动手多做(题)、动口多讨论(质疑、辩难)。对导学提纲的设计,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1)要突出“导学”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引领每一个学习环节。(2)要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内容问题化、习题化、信息化,突出知识的主干和知识的前后联系。(3 )要加强学生活动的设计,突出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归纳、小组合作探究。(4)要加强当堂训练的设计,把握好起点和难度、重点的覆盖面。补充典型题目,适度拓展变式。(5)把握好量的适度,确保当堂完成(课时学案)。(6)实行先周备课,导学提纲呈报审查制度,对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必须重新修改。

3、加强课堂教学流程的研究,致力于打造特色高效课堂。继续打造和完善我们的特色教学模式,侧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致力于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的“程序化”和“有形无神”现象,鼓励教师致力于打造特色课堂,研究实施“预习课、展示课、提升课”的可行性,年内在学校、学科、课型等方面要有突破性成果;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操作机制的研究,各学科要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流程与教学环节,修改并形成新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以特色高效课堂打造

为抓手,切实加大课改名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作用,通过教师沙龙、集体公关、请专家名师指导等形式,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4、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促进学校管理走上规范化和精细化,引领学校走上规范办学、遵循规律、科学施教的内涵发展之路。将“三风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层层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学校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推行“严、精、细、实、活”的教学管理措施,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抓实效,实现教学工作“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把落实“教学四清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常规检查的必查内容之一。

5、注重过程调控,严格教师教学常规的监督和检查。要从学案编制、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检测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管理与考核,突出抓好作业批改的质量与效益;采用随堂听课、查备课材料、查当堂达标测试题的使用等形式,完善教学管理,在管理上要效益。做好过程性的文字记载、情况反馈,整改跟踪等。将过程管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依据。

6、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根据学校实际,在总结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三笔字”、“普通话”、“实验操作技能”、“演唱”、“绘画”等活动培训教师的基本功;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三是组织赛课活动(教研组赛课、学校赛课)。通过观课议课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中心学校各类培训活动,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力所能及的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介绍教科研经验,本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比赛和一次班主任教育论坛活动。

二是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等方式促进他们加快向成熟型教师转变的步伐。引路子:一定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二定目

标:每个人确立一年的目标、三年努力方向;三定师傅:确定一位德高、技精的教师,举行师徒结对,同时开展“比、学、帮、超“活动激励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建章立制 ,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一是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骨干任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参与组织和协调“教师业务及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成立了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教研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二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各项岗位责任制。作到处处有规范,事事有依据;教师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原则。在各种制度的大框架下,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完善《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工作管理细则》、《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将备课、批改的学生作业、批的单元测试题、学生改正的情况,对全体教师开放,每周组织一次展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使日常教学常规、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对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量化评估成绩计入教师业务档案。用制度促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的提高。

三是认真执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坚持每周进行课堂教学集体点评,坚持定期深入班级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四是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在开学后一周内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落实研究专题,布置研究任务,确定主要承担者并精心组织研究,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年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坚持做到集体备课提前一周。

四是将课堂教学改革成效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评优的必须条件。

教导处 2013.9

上一篇: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下一篇:统计局工作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