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以唐山Y社区居家养老社工机构为例

2022-09-11

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在中国现有社会氛围下, 我国居民对于居家养老模式接受程度更高。国家也提出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的“9073”养老模式。同时, 专业社工和社会力量的介入, 是补齐当前养老服务短板、实现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和老年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关键内容。

关于资源依赖理论, 指的是一个组织想要生存, 不仅要降低对外界资源依赖, 还要能稳定获得必须的资源。认为组织必须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为了更好的了解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景下, 社区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资源的依赖情况, 并探索在此情况下如何减少“唯一性依赖”, 我们这里将以唐山Y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调查对象,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唐山Y社区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资源情况分析

唐山市Y居家养老服务社工机构是唐山首家注册的该类机构, 在唐山地区知名度较高, 规模较大, 是唐山同类机构中的较为典型的案例, 通过对其的分析, 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当前唐山乃至河北地区该类机构的发展运行现状。

经过调查, 总结出对于唐山Y社区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而言, 所依赖的关键资源主要包括:公信力、资金、服务对象信息和人力。

(一) 公信力

Y社工机构的成立依托于唐山市民政局, 在政府支持下发展的该机构有着较高的公信力, 获得社会支持和认可速度更快, 在社工进入社区时, 社区居民委员会给予相当的支持, 使其在推广时更加便利, 对于政府和居委会比较信赖的老人对其接受度较高。

(二) 资金资源

该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支持及政府购买服务、社会个人及团体捐赠、企业赞助和部分项目服务收费。政府购买服务和政策性资金是维持Y机构运行和发展的最重要资金来源。而机构的部分服务是收取一定费用的。但整体来看社会资助、公益筹款、企业捐赠、有偿服务都不过是对政府资金的补充, 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同时, 机构面向社会个人、团体和企业募捐和请求赞助, 机构社工通过公益筹款和链接相关企业为高龄、残障老人进行居家改造;爱心企业通过机构向社区老人捐赠社区居家养老智能终端等。

(三) 服务对象信息资源

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唐山市某几个社区内缺乏自理能力或者子女难以照料的老年人。机构依托社区开展服务, Y机构通常模式是机构通过社区居委会获得社区内老人的基本信息, 通过筛选为相应老人提供无偿或低价服务, 如政府支持的“让老人不再跌倒”居家改造项目;同时, 在社区内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 使社区内其他有需求的老人获知机构与机构的服务。但整体来看, 主动求助的老人较少, 信息资源的获取极大地依赖社区居委会和政府的支持, 获取渠道过于狭窄。

(四) 人力资源

该机构现有工作人员6人, 在两个固定工作站开展工作同时承担机构的财务、人事等职责, 有社工专业毕业1人。除去固定的工作人员, 该机构人员力量的另一个主要支撑是社会志愿者、义工力量, 通过机构和政府公开向社会招募志愿者, 搭建志愿者线上线下互动平台, 在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后, 将其有效地、合理的分配到需要的项目或者活动中。同时, Y机构与合作的高校签订为实习和实践基地, 每年吸收学校中相关专业学生进机构。但是不论专职社工、志愿者还是实习学生都面临着数量偏少、稳定性较差、服务水平难以保证的问题。

二、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机构发展的对策

从资源依赖理论来看, 以Y机构为代表的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 灵活调整自己的行动, 减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 从而实现自己的长远和协调发展。

(一) 合理的界定和明确政府的责任

中国社工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导, 政府的推动、指导、贯穿于机构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 政府在明确责任时, 应加强相关制度法规的建设, 完善监督系统;向全社会普及居家养老的理念与模式, 增加公众的认可度;同时, 给予相关机构足够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二) 积极拓展服务对象

获得服务对象的信息, 不仅可以直接从居委会、政府取得资料, 还可以在居委会同意的前提下, 开展调查摸底, 摸清服务需求, 建立信息档案。深入社区, 对老人进行了全面登记, 按照贫困型、温饱型、“三无”老人等类型, 为每位老人建立个人档案, 建立机构自身的服务信息系统, 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三) 探索尝试“社区一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社区一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是把理论和岗位实践相结合, 借助高校资源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 同时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化制定、认证与管理。使得机构专业力量增强, 能适应各种情况, 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中的优势, 补齐当前养老服务短板。

(四) 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对于机构的资金来源, 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的捐赠, 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 实现机构与捐赠方双赢, 广泛募集社会的不同资金;对于社会力量介入, 建立相应准入机制, 便于整合社会力量;结合其他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使得更多的老年人得到实在的照顾、服务。

摘要: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得到迅速发展。笔者以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 分析唐山Y机构运行中资源依赖现状与困境, 就如何减少“唯一性依赖”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资源依赖理论

参考文献

[1] 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3.

[2] 张帅.资源依赖视角下公办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比较研究[J].社会工作, 2017。

上一篇: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探讨下一篇:浅析高校生态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