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晓丽老师课有感

2023-06-12

第一篇:76听王晓丽老师课有感

听王海燕老师讲座有感

听了王海燕老师的讲座,对其中的观点“教师的发展不是抽象的”印象很深。教育理念的更新对老师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给老师宣讲那些深奥的理论,而不让他切身感受到运用这些理论会给教学带来何种具体的改变,教师是不会从心底接受这些理论的。教师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要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就应该让老师能感受到自己的发展轨迹会是什么样的,自己的教育未来蓝图是什么样的。让老师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发展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可以实现的未来。

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看教育的实现过程,如果教育过程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那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教师的发展是与学生的发展同时发生的。学校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很多学校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只关注眼前,不去想学生的未来,不去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竭泽而渔的教育做法是应该被时代抛弃的。能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育者,必将在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

教育学是迷恋别人成长的学问,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成长,研究学生的成长,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培训,也要具备情境性,教会老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师在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次讲座还让我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课程是教育实现的路径,课程具有复杂性,关联性,层次性,有显性课程,也有隐性课程。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建设能力。把老师零散的一些做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升,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市在这方面与一些教育发达地区有差距,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今后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方面能够有所进步。

第二篇:听王金战老师讲座有感

听王金战教师讲座有感

我们常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是赋予人风度,品格的事业”。“教育是从感染,熏陶和引导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事业,教育是没有爱干不了的事业,但仅有爱又干不好的事业,爱是教育的基础。”王老师对学生是充满爱心的,正是因为这份爱,才使得他对教育事业始终充满饱满的热情;正是因为这份爱,他才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正是因为这份爱,他才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正是因为份爱,才会有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措施和让我们获益非浅的经验之谈。他是一位震撼心灵的传奇激励大师、策略大师和学生成才的设计师。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够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潜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听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感觉到王老师是一位用心,善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用日常生活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为例,娓娓道来,以深刻的哲理性语言如雪中送炭,既带给了学生们以自信、自强、自立,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王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看重结果,但他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总是用一种很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我前进的愿望,自我提高的能力。有了这种真诚和信赖,他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并用他充满哲理的名人故事或生活案例启迪着学生,敲开了学生心灵的大门。“倒数第一是无所畏惧”、“心态决定成绩”、“过去并不那么重要,把握现在的和将来才是最重要的”、“排除杂念,专注于脚下”、“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就意味着考试中遇到的问题越少”。这些话让迷惘的孩子豁然开朗,学习的心态调整过来, 王教师提倡优秀是鼓励出来的。鼓励,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真棒”,批评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表扬亦是如此,惟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我也有棒的一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什么学习差的学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话在王老师的心里绝不只是我们聊以自慰的口号,而是沉淀为转化学生成长的自觉行动。正如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学生能否成功最关键不在基础、智力而在于是否拥有成功的心态。如果说作为一个学生你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为自己的天空涂上了希望的湛蓝。

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那常惹我生气,最让我头疼的一个。我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微小的亮点,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学好本领。我相信:只要用最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管理方法,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因为只要有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更优秀!

第三篇:听王崧舟老师《桃花心木》有感

王立新

我们都知道世事无常,世界上的一切和思维都是变化无常的。世间一切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有“无常”,就有“不确定”。这不仅是佛家谒语,也是宇宙中一切现象的真理。那么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个道理呢?今天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一课,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与佛法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交流。

初入课堂王老师就表现出他的独具匠心。他并没有急于去教课文,而是先对本次上课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这篇课文的道理。接着,他从课文道理出发,让学生从道理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待得到回答后,重回到课文道理之中,得出“不确定”的语境意义。再从“不确定”这三个关键词中不断延伸,扩展。立足于文本,亦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列举了“陆羽、慧能、玄奘”等人的一生,更加深入地阐释了人的一生充满着不确定,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了什么叫世事无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怎样面对“无常”。

如实录:我们的生活有时会失败,有时会成功。当我们失败时,不要灰心,成功就在前方。所以失败了,坦然面之,成功了坦然受之。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有时会带给我们挫折、痛苦,但也能让我们从容地面对生活。王崧舟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选取最难理解也必须理解的“文眼”,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让孩子们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最终悟出“当幸福来了就享受幸福,痛苦来了就直面痛苦,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样一个意味深远的哲理。

总而言之,王崧舟老师的课令我收获颇多。最后谈谈自己此次南京之行的体会我特别不喜欢写,甚至有时候怕写,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一支羞涩的笔,这支羞涩的笔根本无法尽情挥洒我所要表达的。为了给予更多的语言信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的氛围,我深知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哲理启迪、以榜样示范、以知识感化孩子们。做学生欢迎的老师,让人性之美叩开学生的心房。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让我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

此次南京之行收获颇多,《现代与经典》驱走了我路途的疲倦,让我尽情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感受了小学语文课堂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但因手中这支羞涩之笔不能尽情挥洒出我的热情和感动,所以只能将这浅显的文字透露一点心头的思绪。

第四篇:听王文丽老师观摩课有感

平安堡学区实验小学 冯海艳

2011年12月29日,我在兴隆县一中礼堂聆听了由王文丽老师执教的词《渔歌子》和她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什么”的阐述,对于这一节课感触良多。

《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在这一节课上,王老师采用“读”、“说”、“写”、“想”、“听”等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氛围浓郁。

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教学难点。品悟词的意境和词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引导很精彩,徐老师采取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理解诗中词语:先让学生读词,读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和用意。

二、然后再欣赏歌曲《渔歌子》,学生听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描述的同时学生掌握了词的意思。

三、学习新课,由教师归纳,教师用语言描绘学生读出相应的词句。这一环节的设计巩固了学生读词的理解。整节课上没有一句词意思的讲解,但是通过课堂效果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已经掌握了这首词的含义。

四、反复读词,理解体会“这是什么样的江南”。在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适当引导再让学生读词读出依依不舍的感受。

五、欣赏古人吟唱的《渔歌子》,了解古人吟唱的特点。 这样的层次安排,让学生在深入品悟、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既让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使学生学到了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整堂课清新而又舒适,词美,音乐美,歌声美。

这节课最打动我的不仅仅是老师对教材的挖掘,理解的深入,设计的巧妙,更多的是名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魅力以及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和不尽的风采。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无愧于这份光荣的职业。

第五篇: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有感

对王崧舟“诗意语文”,我早有耳闻,但却知之甚少。在外出培训学习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桃花心木》,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从小对语文痴迷原来也离不开那一份“诗意”,二自己的教学中却忽视了这“诗意”中的语文味。于是,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便毫不犹豫的买下。

其中王崧舟对肖绍国执教的《月迹》、王春燕执教的《猴王出世》、彭才华执教的《凡卡》这三节课的点评,是分别从诗意感悟、文本本位、语文知识三个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的,由这可看出王崧舟的一些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在《猴王出世》这节课中,虽作为第一课时,但王春燕老师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这一知识点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以此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并让学生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景,在自我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达到自我意会。如果单从课堂实录上看,也许我们对王春燕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只停留在从文本出发,重视与教学文本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很明显,我们这样的点评有点流于表层,并未深入发掘这节课的精彩之处。而王崧舟老师对其的点评分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体会三个层次对课例进行点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王崧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性, 而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在《猴王出世》这一课中,则是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简而言之,即是以语言表达为意图,学生的反馈也是语言表达,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王崧舟认为这节课中成功之点还在于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唤醒意会。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也就是我们说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王崧舟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即是《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是的,评课也许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立竿见影,但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上一篇:5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下一篇:51最美中学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