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思考

2022-11-06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思考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思考

张晓强 徐占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37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同时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结构、交往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究竟应该在哪里寻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今天中国社会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以及它所体现出的基础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前沿性,不仅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支撑,也将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人作为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要素的巨大能动作用和深化改革对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千百万大众的实践,千百万大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望决定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成效显著。去年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今年

— 1 — 1—9月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315万家,注册资本金20.7万亿元,同比又增加了19.3%和40.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当代以互联网、大数据发展为代表的科技大发展条件下,以及在制度变革和政策创新作用下,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30多年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劳动者所对应的生产资料已不仅是土地、工业制造设备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今天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结合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极大变化,它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浩浩荡荡的大规模实践活动。

当年小岗村18位村民手印所体现的群众实践突破,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特定条件下制度突围之急迫。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科研人员、青年和大学生、国际人才、返乡人员、基层群体等各类人物主动参与,其群像更为丰富生动。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其草根性成为普通大众收获新一轮改革开放红利的最直接与现实的实现方式

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有着特定文化承载、个人意志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人事人才制度和人口户籍政策等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人们的生活观念、财富观念、时间观念、风险意识等发生深刻变化。城镇化带来城乡人口大流动,传统观念中的安土重迁瓦解了;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过去一年很难去趟县城的农民的命运。作为计划经济特色之一的单位制变革,— 2 — 使一批人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走出原有的小社会“安乐窝”,走上创业创新之路。

在工业化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和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技术高门槛,不是普遍大众能轻易迈过去的。今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低门槛使机会平等有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于“互联网+”的创业和创新无处不在,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并找到获得成功的机会。

“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给了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一批人通过诚实劳动和艰苦努力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积极的流动效应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得多。今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变革,是对传统经济条件下创业创新的超越

创新是将“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通过“新组合”引入生产以实现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在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家不是简单的社会身份,而是具有发现市场机会的眼光、承担风险的勇气、强大行动能力的个性化人格特质。

20世纪70年代后,创新出现了向多元主体开放式参与转向,

— 3 — 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其它主体也参与进来,形成了系统性、网络式、集群化的创新行为和过程模式,这一模式下的创新尽管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协同性,但还不具有人人可参与的大众性。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带来创新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创新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化、小规模、分散式、渐进性特征,创业创新活动变成了社会大众人人可及的事情,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一批集众人之智、汇众人之财、齐众人之力的创意、创业、创造与投资的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使得那些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无论是受到高校教育的科技工作者、大学毕业生,还是普通农民、家庭妇女、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甚至有的残障人士等都可以参与进来,都可找到“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的机会和空间。

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中创业和创新只是少数人从事的“高大上”的事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能沿着前辈的生活轨道谋生。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淘宝网”等平台凭借技术难度小、进入门槛低、初始资金需求量少等优势,帮助千百万普通民众实现创业梦想,在中国城乡地区形成了极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近年来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江苏等地出现了一批“淘宝村”,极大改变了现代技术发展与普通民众的疏离,这是他们前辈没有遇到也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当代信息化高度发展条件下— 4 — 技术范式的深刻变化

人类知识的生成、传播和继承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今天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每个行业和职能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对数据收集、管理、挖掘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据测算,自印刷术发明以来,过去上千年印刷材料的数据量相当于200PB(数据存储以比特(Byte)为最小单位,为1024进位制,从低到高依次为B、KB、MB、GB、TB、PB、EB和ZB),而2011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约为1.8ZB,相当于人类过往数据量的9400倍。

与工业革命不同,知识经济、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与数据的排他性约束相对少。与传统工业扩大规模带来边际成本递增不同,同一(同类)数据则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乃至越用越丰富,其边际成本还会出现不断降低趋势,这对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个人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今天社会生活正日益高度数据化,数据信息的传播也从单中心、单向传播向多中心、网络裂变式传播转变。比如,传统条件下对消费者需求只能依据人口统计特征来描述,而个人需求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易变性和情景依赖性难以把握,现在大数据通过细分化、个性化、精准化、动态化,可以实时模式化其需求行为。“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带来传统重构的同时,更催生了无数的商业机会和盈利空间,它把人重新组织进新的财富创造体系之中。

— 5 —

大数据具有无限接近消费者潜能的性质,它极大地推进了人的愿望、需要和现实需求与可能提供的产品、服务在更细微层面的匹配,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依托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平台效应、链接效应和重构效应,使“淘宝村”等业态所面对的市场早已不是简单的地域性本土市场,它连接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

五、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和现代科技迅速进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迫切需要,并提供了巨量空间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8.2%、47.9%和23.9%,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下,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的模式难以为继。2014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13%,但消耗了世界能源的23%、钢材和水泥的50%,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十分严峻。

作为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第一大国,在农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降低的大形势下,随着工业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已难以有效解决新增就业问题,必须通过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05年至2014年我国就业人员从约7.46亿人增加到7.72亿人,其中第二产业增加了约5300万,而第三产业增加了约7800万。

— 6 —

今天互联网创新成果和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创新要素的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在关键产业都可以找到深度融合和成长的空间,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路径,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内容、需求结构和需求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则带来了人们传统商业思维和商业逻辑的变革,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中的资源、价值、结构、关系和边界。

现代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极强的衍生和拓展能力,基于平台商业模式的向上、向下延伸、跨界和全方位扩张,催生了难以计数的商机。苹果公司为iPhone手机推出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模式,为众多独立软件开发商提供开发工具。应用商店允许用户直接从iTunes商店浏览、购买和下载应用程序(苹果公司提取30%的版税)。App Store技术平台发挥了强大的双边网络效应,推进了苹果从原来的iPod向iPhone平台商业模式转变。同时,也诱发了各大信息技术(IT)系统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手机终端制造商推出自己的“App Store”。现在门类众多的应用软件可谓日新月异、千姿百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中国是一个赶超型的发展中大国,不仅要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同时还要补2.0方面的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其广泛参与性和渗透性,在基本经济运作层面推动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商业模式的融合。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各类高校在

— 7 — 校人数超过3500万,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和创新能量。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将在中国催生一场“新产业革命”,使中国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 8 —

第二篇:基于企业创新创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创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并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创新创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国际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1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不少国家的能源、建筑、港口、交通、公用设施等重大工程也显现出中国企业的身影,这使得基于企业创新创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得不摆上重要议程。企业一方面要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创新创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

一、基于企业创新创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由于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以浙江省为例,2010年GDP达27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持续发展的经济态势、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张,这使得从事对外贸易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极为紧缺,对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为强烈的要求。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后,我国高职院校已从注重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向注重质量提高、形成特色方向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方向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创新。而国外高职教育起步较早,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等内涵建设方面的成功办学经验,进一步推进与国外高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加快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引。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培养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发展要求。一些省份还出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在外国专家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等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设定了任务推进时间表。上述发展规划的出台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二、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转变传统的办学体制机制,是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基石。作为国内承担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其举办方大多都是政府部门,办学主体比较单一性,虽然使得高职院校具有相对稳定的办学经费,但是其办学自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关系不够紧密。此外,出国培训手续办理程序繁琐,使得高职院校主动与国外院校、跨国企业接触商洽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急需提高。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将教育国际化放置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对于引进外籍专业教师和选派专业教师出国培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独立设置外事工作部门,不少院校没有专职的外事工作人员。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国际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开设全英语授课或双语课程的能力显著不足,具有国际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三、加快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举措

(一)全面构建政行企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架构。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部门、国(境)外院校组织、行业协会、跨国大型企业、业务主管部门(举办方)等优质资源,组建校董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同商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切实完善企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董事会指导高职院校建立理事会制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同注入各种国际优质办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共同建设重点专业,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共同起草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结合国际企业实际的国际化课程、双语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等。通过上述努力,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平台架构和运行机制如下图所示。

(二)着力营造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高度认同的组织气候。进一步创新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在战略共识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高度认同的组织气候。企业要将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放置于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企业一方面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支持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既可稳定现有员工队伍,也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也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此外,企业应借助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切实加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

建设。地方政府部门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对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建设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确定预算金额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布局,形成不同地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实训基地要注重实训室之间的共用,要具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所需实训等全部功能,要能够培养人才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企业要大力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将国际上最新的生产设备、产品样机、交易软件、实训资料等提供给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国际化水平。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要与国际接轨,专业教师要具有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包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更新,使得实训基地可以确保在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四)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分析现有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项目的运行状态,详细梳理国外优质资源引进和消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项目的育人质量。要借鉴国外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先进经验,围绕项目人才培养需要,引进、消化、开发核心课程,在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涉及技术领域的优质教材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骨干赴合作院校进修学习,拓宽业务视野,在具有海外高校企业学习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建立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辐射机制,充分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提高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努力做好国(境)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具有较高的外语交流水平是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本领。国内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公益组织的联系,要求其提供拥有ESL证书的外籍语言教师来华任教,提高国内外籍语言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语言机构合作,不断创新外语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外语教学水平。根据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与国外知名企业、跨国企业、劳工机构合作,定期聘请一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外籍能工巧匠来华任教。特别是已经退休身体仍然健壮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要积极寻求渠道引进到国内参与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通过深化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专家来华合作开发新产品,联合破解制约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经营难题,指导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业务活动。

(六)积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院校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港澳台地区高职院校、行业组织的国际化程度远高于内地。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沟通基本不存在障碍,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大大高于国外院校,合作与交流的预期效益较好。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在与港澳台高校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入了香港理工大学管理模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在师生交换学习方面进行合作等。尤其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较内地早近50年,且其办学层次多元(台湾的职业院校分为技术大学、学院和普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内地,且多具有留洋背景),国际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非常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学习。因此,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培养企业急需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成功性较大,预期成效较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6-6

[2]尹蔚民,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J].求是,2010,(15),

[3]王海岳,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社会经济,2007,(9),

[4]朱有明,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科技因区与高教园区共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10,(8)

责任编辑:陈齐芳

第三篇:关于重庆市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大学生是整个就业大军中庞大的就业主体,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也是人力资源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时期的产物,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本来就是一个新新产物,创新创业教育更处于探索时期,如何在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创业 教育思考

在1998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并且要求把创业教育等同为学术研究、职业教育,所以创业教育在有些时候被称为“第三本护照”。创业技能,创业素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改的亮点。但是从2015届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上看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左右,创业成功率就更低了,2016年全国两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处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学生就业创业总体态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连续13年保持在70%以上,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明显增长。国家2015年也正在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特别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虽然已在全国高校占有一席之地,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则一定有助于独立学院更科学地利用分类空挡,占据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增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独立学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

重庆市独立学院一共有七所,在2014年时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转设成为普通民办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还有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六所独立学院,六所学院有两所独立学院是单独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其余四所学院创业教育都是融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六所学院暂时未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类的其他课程。且创业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三年级,学时为8-16学时不等,六所高校创业教育学时暂时都为达到32学时,剩下的16学时从创业实践、创业大赛中获得。

(二)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

重庆市六所独立学院目前有两所学院拥有重庆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这两所学院是市级的众创空间,其余四所独立学院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的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

目前有两所学院成立创业学院、创客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等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一般有2至3名专职老师从事该项工作,其余四所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都设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处或学生处,并没有单独设立办公室,一般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

(三)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目前六所高校一般都是“以赛促创”,比赛也主要是承办重庆市市级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以及区级的创业大赛,结合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创业大赛,开展校级创业大赛,时间比较集中。六所学院并未开展除了创业比赛以外的活动。

目前六所独立学院平均在校生规模为1万,每年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或创业活动的消极校级大赛、区级大赛、市级大赛基本一年一次,参与学校能够覆盖在校大部分学生。

二、重庆市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一)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统一体,是创业成功的必要保证。为了让大学生创业者拥有足够的能力和技能面对创业挑战,独立学院更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意识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的本能动力,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意识能够轻松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所以创业意识的培养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原因。创业品质是创业的调节系统,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创业品质是成功创业的心理保障,所以独立学院开始创业品质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为大学生培养丰富的知识体系。创业能力是创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是创业素质、创业品质教育的实践载体,是检验教育教育的试金石,所以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其时空对接,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拓展视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

为了实施科学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管理,构建一支校内校外相结合、知识能力互补、得心应手的创业导师队伍就被放在最重要地位。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做到提高教师素质和优化教师结构的环境下双管齐下。创业教育与现在大学的一般课程不一样,其要求创业和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知识,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目前重庆的独立学院只有一家与母体学校脱钩,其余六家还是与母体学校合作办学,实践层面的师资明显不足。充分挖掘社会的优质资源,邀请优秀的创业者、管理者融入其中,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应该成为独立学院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结构的重要渠道。邀请企业创办人或从事企业经营的学生家长到校传授经验,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同时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可度。为确保创业教育卓有成效,学校应该多渠道提升现有教师的职业素养,选派他们进行相关进修与培训,鼓励他们到创业一线兼职体验,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创建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

(三)完善相关的配套系统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保证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在独立学院的顺利开展,学校就必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措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是学生应用知识、锻炼能力的唯一途径,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的重要平台。没有实践的参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实践场地需要有教学场所、设备和实训软件,推进创业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独立学院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不同学生情况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竞赛、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及与创业相关的各种社团活动。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创业目标匹配,对学生跨系和跨学科学习、转系和转专业学习开辟绿色通道。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需要而且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自己的毕业生拥有当之无愧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既是独立学院面临的挑战,又是独立学院成长的动力。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思路,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增强承担风险的心理和意志,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增长实践本领。随着就业创业政策相继出台,大学生将在人生事业的征途上创造辉煌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创客空间功能的思考

摘 要:“双创”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的构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平台。针对目前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及创客空间的理解普遍存在盲目效仿社会现象,文章从高校职能的角度,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角度,界定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在于精神引领。

关键词:高校创客空间功能;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68 -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对卓越人才的渴求也空前强烈。为应?π乱宦止?际竞争和格局洗牌,创新力短板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李克强总理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场创新创业热潮中,广大高校按国家政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诸多高校普遍存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定位为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陷入培养创业类人才的误区,教育理念与定位错位,违背了教育教学职能与人才培养规律。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乱象:盲目跟风,定位不科学

自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在政府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中诞生。高校为响应国家政策也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除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也逐步建设创客空间。但是,相比硬件环境建设,目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未有效显现出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响应政策积极,但盲目跟风社会,未能科学定位高等教育主要目的与职责。具体原因如下: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教育传统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依然滞缓,本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制约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性教育历史与经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倾向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发展呈下滑趋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型人才严重稀缺,为此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国家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孵化基地等指标列入高校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设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经验匮乏等因素致使高校倾向于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而且从效果来看,重“教”不重“育”,流于形式。

(三)高校对国家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国家面向整个社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对象。意在呼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之创新创业意义无可厚非。但高校盲目跟风效仿社会,简单将有多少学生创业列为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解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这未免有舍本逐末的体现。而高校的主要职责是育人,即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系统化训练阶段,理应注重“所有人的全面创新教育,少数人的创业教育”。据相关统计数据,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失败率高达97%以上,何况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生,所以高校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三、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经济科技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创业的环境与水平,而经济科技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自己清晰的定位。《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实践教育。国家以就业为导向,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则主要是对企业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实践教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这一弊端。新形势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当前创新2.0模式时代特点,加强创新思维民主化教育,即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人人皆可创新,创新不再是精英的象征和少数人的专利。

(二)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

过去我们仅仅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至于怎么去创新,却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研究。因此,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让其在做中学,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定位好创新的方向,形成兴趣,发展成自身的专长,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创新实践专业化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坚持敢于质疑、勇于行动、高度专注、持续品质的过程。因为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地钻研和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化、专家化、高水平化。

(四)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爆炸性增长催生终身学习理念,在创新领域,也由个人创新逐步向团队创新转变,这也正是创客精神的核心品质之一。所以,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主要素质之一。为此,创新实践教育在任务设计,团队组建等方面有所体现,重在培养团队精神。

(五)创新实践示范平台的搭建

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不同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用,社会实体创客空间主要为创业孵化提供服务,而高校创客空间的功能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重在创新精神的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不是创业能力的展示。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

(六)针对较少数创业型学生的创业教育

一般来说,现实中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数量不到总数量的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针对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教育,就是对着极少一部分人的创业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文章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

四、瞄准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主要分为社会型创客空间和高校创客空间。必须对二者加以区别:社??型创客空间主要致力于创客科技创新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高校创客空间则主要致力于大学生创客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引领。所以,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引领,即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引领广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利用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妨从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各种项目载体的驱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创客空间的结构设计要整体体现个性、创意、艺术性等特征。有品位,有格调,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空洞。要给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独特风格。创客空间的布局摆设要体现轻松、便于沟通的学习氛围。要考虑到团队化的学习讨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元素,与普通教室单

一、枯燥、整齐划一的环境截然不同。空间文化体现开放、批判、共享,重点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氛围。既有科技创新也有文化创新,还有生活创新。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够创新。创新的成果可以为生活增添品位,为自身能力和素质带来提升,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

创客团队成员的组成打破传统院系、学科、专业的藩篱,鼓励跨界交叉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文理科交叉或者跨专业学科交叉,利于活跃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灵感以及专长性格优势互补。各种奇思妙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这也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三)项目载体的驱动

高校创客空间功能发挥的效果关键在于项目载体的驱动。对于高校来说,校企合作项目、双大赛(职业技能类大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是很好的载体。校企合作项目载体需要企业给予创新成果的激励政策,双大赛主要是政府主办有一定激励政策。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这些都为创新创业教育设定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与社会需求也有机的对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积极,效果也良好。

(四)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大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线下物理创客空间与线上任务发布、作业成果考核、问题解惑等有机结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参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学习项目,养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创造制品的能力,实现自身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

五、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家创新型人才紧缺的迫切形势,社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高校应科学定位自身的育人功能和职责。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创客空间也要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能加以区别,其主要作为向全校示范创新的窗口,重在以创客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鉴于诸多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意无意中 “重极少数人的创业教育,轻多数人的创新教育”,扭曲了教育自身定位和教育意义,以此文作为呼吁,期望对于广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定倡议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 中国政府网. 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 中国政府网. 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 雒亮,祝智庭.创客空间2.0:基于O2O 架构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8(21):4.

作者简介:

王成名,男,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

第五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在这一浪潮中,大学生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研究背景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致辞,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其目的就是要调动起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新一代的年轻人带动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成为2015年的发展热点。“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也在于政治和文化,三者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担负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享受着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突破等重大难题,于是创新创业显得格外重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应运而生。高校作为创业人员的孕育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依托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教育要想使创业摆脱纸上谈兵,真正做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传统式专业知识教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当薄弱,仅仅将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口号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现代大学生象牙塔式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广阔的学识和创新探索精神的现象。其次,让年轻人做好“创客”对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业者不仅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断熟悉商业模式,还要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然而大学生创业往往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关性探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的深入推广,各行各类的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他们是否对自己创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双创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前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下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数据进行分析。

2.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政策虽出,大学生们的反应却平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大。其中,合肥地区的五所高校中,对这一政策比较了解的仅有31人,占调查总数的10.69%,52.76%的学生仅听说过这一政策,且有自主创业打算的仅有10人(见表1)。而集各项优势于一身的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也仅为4.44%。这表明,双创政策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并对其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2.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程度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成功率的绝佳途径。调查显示(见表2),大多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因双创政策的出台而发生变化。在调研的八所大学中,仅有23.8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方面的教育,其中211和985大学占43.5%。

这表明,各个大学普遍对双创政策响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急需改变。

2.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性分析

将“对双创政策实行时间的长短”与“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数据进行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见表3),Pearson相关性为0.038且显著性P=0.514>0.05,这说明双创政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极弱的相关性甚至不相关。但是理论上,随着政策的推行,其逐步趋于成熟,各大高校应当逐渐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即两者应当是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高校并未将此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本次调研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没有真正深入大学教育和学生内心:大学教育模式和大学生求稳的传统就业思想并未改变,因此没有出现大规模创新创业活动。怎样改变当下的情形,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知识、才能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3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改进高校教育模式

紧随时代潮流,鼓励创新创业,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为达成这一目的,高校必须以合适的步伐,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及行为,从而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人才。

3.1高校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学校应加强该政策的宣传与引导,重视政策的实施。首先让大学生了解该政策、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创业者的支持与保障力度,让他们体会创新创业能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校创业社团的作用,通过试点发展、以点带面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宣传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以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准备创业者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3.2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

高校仅做好宣传号召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政策落到实处还需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想突出专业特色,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广泛的招贤纳士,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本高校教师而言,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3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善相关配套体系

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大展拳脚。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活动中涌现的相对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和项目,学校可以和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努力促进校园创新氛围的形成。此外,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的创业信息跟踪系统。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并组织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交流,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3.4加快并完善创业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创业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尤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各大高校应及时为准备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贷款担保、贴息扶持、税收减免等缓解学生的创业压力。

4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变与发展的不二之选,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带来了良好契机,置之不理的结果是成为井底之蛙,注定看不到更广阔的蓝天。因此各大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争做鸡中之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软硬件条件,激发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这不仅是对大学生负责,更是为国际与社会做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下一篇:大学生大一上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