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下册道法知识点

2022-08-22

第一篇:七年下册道法知识点

道法九年级下册课本2018.10.29

目录

第五单元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1 5.1 文化根 中国心 /2 ● 灿烂的中华文化 /5 ●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7 ●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8 5.2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14 ●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17 ● 民族精神凝聚我们的力量 /18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 ·1·

第六单元 放眼世界 迎接挑战 /27 6.1 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28 ●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31 ● 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2 ● 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 /33 6.2 面向世界的中国 /40 ●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44 ●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45 ● 与世界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 /46 第七单元 尊重司法权威 建设法治社会7.1 争议解决方式及相关制度 /54 ● 争议解决方式 /56 ● 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制度 /58 7.2 坚守程序正义,建设法治社会 /64 ● 了解程序正义 /66 ● 知法尊法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67 第八单元 放飞理想 拥抱明天 /73 8.1 我的未来我创造 /74 ● 职业理想与社会分工 /76 ● 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 /77 8.2 飞翔吧,青春 /85 ● 中国梦,我的梦 /88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90 我的成长记录 /95

/53 第五单元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5.1文化根 中国心

主题词: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

学海导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迈向伟大的复兴历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弘扬与创新的过程。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以它深邃的内涵、恢宏的气度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民族文化瑰宝灿若星辰。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彰显东方智慧;中国传统伦 理 以 和 谐 为 本 ,充满人伦温情及家国情怀;传统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唐诗和宋词则是两朵绚丽的奇葩;中国科技发明享誉全球;民间工艺巧夺天工;中华武功扬名世界;中医中药福泽人类。

中华艺术形式多姿多彩:中华书法展现汉字形体美韵,国画尽显山水墨趣,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中国古建筑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传统戏曲堪称国粹,是古老东方文明的璀璨名片;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带给我们“一树春风千万枝”的美韵。这一切奇珍瑰宝,共同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实现文化创新,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着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在当代,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世界。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5.2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主题词: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海导航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的民族。古人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近现代以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民族精神凝聚我们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经历着数千年的孕育、积淀和传承,它凝聚着我们的人民,使得我们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维系着统一的发展模式;它延续着我们的文明,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但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心,没有失去民族的尊严,因为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始终奔涌着昂扬澎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无论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坚强脊梁。在

3 古代,中华民族曾经历领先世界的辉煌岁月,而不曾骄横凌弱;在近代,中华民族曾经历外忧内患、贫弱落后,也不曾放弃奋斗和抗争;在现代,中华民族战胜外辱,走出困境,迈上重新崛起之路,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加焕发出时代的光辉。

今天,全体中华儿女振奋民族精神,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我们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道德理想的人。

第六单元 放眼世界 迎接挑战

6.1 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主题词:和平与发展 全球化 合作共赢

学海导航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国家要发展,我们在成长,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就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认清世界发展趋势。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世界总体和平得以实现,许多国家都把注意力放到经济建设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发生的问题。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

4 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基础。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把振兴经济、谋求更加有利的国际经济地位放在首位。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当今世界还存在各种暴力事件、动荡、冲突,这些现象是国家间、民族间、某些国家内部种种矛盾冲突的反映。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严重,但这些状况不会改变时代的主潮流。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世界人心、世界潮流的大方向。

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全球化,指的是人类活动日益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日益相互融合的现象,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彼此距离大大缩小,整个地球仿佛成为一个鸡犬相闻的小村落,不同国家的人们不再生活在相互隔绝的孤岛,整个世界成了相互联通的“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各种不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组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各国对外贸易比重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市 场 经 济 的 共 同 推动 下 , 全 球 化 的 触角逐步伸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知不觉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的衣食住行 , 我 们 的 生 活 方式,到处都有全球化的影子。

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来加速本国的发展。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又加剧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冲突,局部地区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对他国的影响也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国际合作的时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障碍,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国际恐怖主义、粮食和能源资源问题、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能给世界各国带来共赢的全球化,要求良好的国际协调机制。目前,处理全球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国际组织主要有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还要通过多边国际谈判和多边国际框架协议来解决。

全球化的时代要实现共赢的发展,需要通过各国共同努力,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其主要原则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5 6.2 面向世界的中国

主题词:中国的国际地位 机遇与挑战

学海导航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制造”“世界工厂”成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最响亮的名片。目前,中国正在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担当起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中国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推进峰会外交,注重大国关系发展,稳定周边环境等努力,以及通过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等国际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国际关系中,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全球化为中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成长壮大。

但是,中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经济对外开放的扩大,同时增加了中国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在增强。

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看,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在增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增大,关于节能减排的国际公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朝着有利于

6 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对于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与世界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

全球化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个由70多亿人组成的世界上,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和行动,最终决定着世界的面貌。如果每一个人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我们将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关心生态,爱护自然,我们将拥有一个绿色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友爱宽容之心,我们将拥有一个和谐友好的世界……我们都是世界的公民,对世界有着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怎样去担起这份责任,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维和战士、无国界医生们全力以赴,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作出贡献,我们中学生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日益壮大,以自己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以自己的影响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是国家的公民,祖国的命运与我们的成长和前途息息相关。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了解国家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如何迎接挑战,化解危机,树立忧患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

第七单元 尊重司法权威 建设法治社会

7.1 争议解决方式及相关制度

主题词:争议解决 法律援助

学海导航

我国宪法、劳动法、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权利,然而现实中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难免会产生各种纠纷。纠纷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权益,还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争议解决方式

通常情况下,多数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发生了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采用合法手段来解决矛盾和争议,依法维护权利。

当纠纷发生时,不妨先试试“有话好好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也可以向相关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另一种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其在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仲裁委员会进行

7 裁决。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公民与行政机关发生纠纷,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特定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样的活动,就是行政复议。国家设立行政复议制度,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为实现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有时需要通过诉讼活动。诉讼,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争议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司法途径。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制度

在我国,通过设立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等制度,在公民和有关组织发生争议时,便于更好地查清事实和证据,保障争议遵循程序和依法处理,促进社会法治和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交往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需要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帮助起草或者审查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件。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理仲裁、诉讼;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或其监护人、近亲属可以请律师担任辩护人,被害人或其监护人、近亲属可以委托律师代理附带民事诉讼。

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准则。证据是查明事实的必要手段,是揭露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为更有效证明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针对弱势群体,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制度,要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没有委托律师的当事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以切实维护公民的诉讼权利。

8 7.2 坚守程序正义,建设法治社会

主题词:程序正义 法治社会

学海导航

程序正义是现代司法遵循的基本理念。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受到程序正义的法律保障,司法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才能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统一,从而实现司法公正。

了解程序正义

在人类通往正义的路上,法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实现正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体正义,二是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是一种结果的正义。程序正义,是过程的正义。要想实现真正的正义,仅仅按照实体法的规定作出正确公正的判决是不够的,还必须确保整个审判过程正确、公平、合法,这样人们对判决的结果才心服口服。所谓“看得见的正义”就是指整个审判过程的正义。

在一个法治国家,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在参与、从事或评价一个法律活动时,既要看它的结果是否正义,也要看它的过程是否正义。程序不公往往会导致实体的不正义,动摇人们对法律的信心,甚至导致整个司法制度受到损害,司法权威受到质疑,从根本上妨碍依法治国的实现。

程序正义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在现代社会,法律程序能否得到严格的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实体正义是结果的正义,任何结果的得出都离不开一定的过程。正确的过程有助于得出正确的结果,错误的过程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程序正义正是为了保证司法机关准确查明案情,全面收集证据,正确适用法律,最终实现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权力需要制约,没有制约的权力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只有将司法活动纳入程序公正的轨道,司法活动才能摆脱任意性的支配,实现真正的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法律程序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对诉讼当事人的尊重,特别是可能受到案件结局不利影响的人,法律程序保证他们与其他诉讼主体拥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因此,无论胜诉还是败诉,当事人都更易于接受裁判结果,司法机关的权威也得以树立,社会公众对审判过程更加信任,对裁判结果更加尊重。

知法尊法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让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的重大任务。法治,不仅是国家的治理方式,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公民要追求自由与平等,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必须依法履行职能;法治还是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法治社会的形成依托全民守法。坚持全民守法,就要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

9 神,要求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参与者、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都能够知法尊法守法,形成良好的尊重和服从法律规则的守法意识,反对各种破坏法治的特权现象。

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全民树立法治观念。如果一个公民从小就能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那么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所以,法治氛围的确立基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它和每一个未成年人密切相关。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一方面,青少年要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离不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它是维护个人权益与实现理想的“护身符”;另一方面,青少年是否懂法、守法,能否以法治思维推动社会进步,影响着法治社会的前景。

让我们积极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让法治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共同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治社会中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

第八单元 放飞理想 拥抱明天

8.1 我的未来我创造

主题词:职业理想 规划人生

学海导航

即将毕业了,成长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充盈着我们的内心,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在九年级,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动,迈向理想的彼岸呢?

职业理想与社会分工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理想是青春的火焰、人生的希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或许,你从小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 当一名宇航员,或是当一名医生、教师;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能工巧匠、魔幻调酒师或是美食大厨;也许你想开办一个现代化的农场、养殖场;也许你想经营一家特色商店,把家乡的传统特产向世界推广……职业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这些职业理想都是我们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

一个人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获得一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劳动有不同的种类,个人通过不同种类的劳动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和分工体系,获得一种社会位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多样化,各种类型的职业都是现代分工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同的职业劳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社会价值,例如,医生被誉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等等。

职业有分工,身份无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分工意识和平等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时,爱岗敬业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敬业就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

10 当我们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将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同学们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通向理想的不同道路。有些同学会选择在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然后上大学,有些同学还有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目标;有些同学可能希望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也有些同学会选择直接就业的道路。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多元选择的机会。这些不同的选择,没有优劣之分。

成才的道路不是独木桥,“条条大路通罗马”,人才的类型也是多元化的。 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等学术型、研究型、设计型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职业实践导向的、融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临近初中毕业之际,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初步的规划。如何做好人生规划,除了考虑自身的因素,也要了解国家、社会为青年升学与就业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如升学学校的选择、就业市场的需求等等。从实际出发,向理想迈进,我们坚信,美好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

8.2 飞翔吧,青春

主题词:中国梦 青春梦

学海导航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腾飞、国力日盛的繁荣时代,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时代给予了我们的人生多种可能性,不仅让我们拥有缤纷绚丽的梦想,也给了我们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机会。

中国梦,我的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一百多年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火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贫困阶段起步,温饱是第一 步 , 小 康 是 第 二步 , 再 往 前 走 就 是富裕阶段了。到2000年,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 国 特 色 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1 我们的国家已经迈向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密切关系,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国家梦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人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1世纪前20年正是我们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年华,21世纪前50年正是我们年富力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国家的强盛,给了我们更多的发展机会,也给了我们更多责任、更大挑战。我们将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我们成长的一级阶梯。把个人的生命与历史的潮流交汇,将人生的旅程与时代的进步融合。踏着伟大时代的激昂节奏,我们将唱响嘹亮的青春之歌。

人类的一切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的个人不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让我们加倍努力,勤奋刻苦,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奉献力量,成就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第二篇:七上道法知识点汇总

七上《道法》知识点归纳期末高分必备

第1框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体现在: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第2框 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什么是努力?

答: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为什么要终生学习?)

2、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第2框 享受学习

1、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学习中有快乐。表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2、怎样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1框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有何意义?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1)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1)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第2框 做更好的自己

1、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

1、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2、朋友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2)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第2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和困惑?我需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片面认识?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1框 让友谊之树常青

1、怎样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如何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第2框 网上交友新时空

1、怎样正确认识网上的交往? (1)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3)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4)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 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

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答:

(1)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进老师

1、教师的职业有什么特点?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 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

答: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第2框 师生交往

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答: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怎样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答: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4、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②尊重老师,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

1、家意味着什么?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4)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孝亲敬长的原因?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1、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亲人之间的爱和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亲子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影响: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3、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1)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2)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4)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第3框 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变化?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方法?

(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1、怎样理解“生命有时尽”为什么珍爱生命?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3)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怎样理解“生命有接续”?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第2框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答: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1框 守护生命

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做到爱护身体?

(1)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第2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1、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与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有什么关系?)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挫折对人的影响)

2、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1)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需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第十课 绽放生命

第1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答: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

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怎样理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答: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3、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1)伟大在与创造。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答: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第三篇:道法78课知识汇总

第七课

图说校园知识点

1. 要想画平面图,先要(学会看懂平面图)。 2. 看平面图时首先要(明确方向)。

3. 图中的指向标,以“北”或“N”表示(北方)。 4. 看平面图时,如果图中没有指向标,就默认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看平面图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6. 上学路线基本是固定的。

7. 画上学路线平面示意图,先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将沿途路口很标志物作为(定位点),再用箭头在平面图上标出行进路线。 8. 校史记载了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历程。

9. (杰出校友)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 (安全)是选择路线的最重要因素。 11. 校长在不断更换,学校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 判断题:

1. 如果一所学校校长在不断更换,那么这所学校的文化就不能传承和创新。( X )

2. 杰出的校友是学校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 3. 上学路线已经订好了,哪怕路线拥堵也要执意走那条路。(X )

4. 说明平面图时,不需要用方位词描述,可以用“上下左右”来描述。( X ) 5. 看平面图需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大小,但是不需要观察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 X )

简答题:

1、你上学路线是谁帮你选择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线? 答:妈妈(或爸爸)

因为这条路线车辆较少不拥挤,比较安全。距离学校很近,这样更能节约时间。

第八课 学会学习知识点

1. “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 2.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3. (端正态度)是学会学习的基础。 4. 课堂学习的四个方面包括:(上课听讲、完成作业、思考发言和考试答题)。 5. 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查阅的工具书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 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也将成为他的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7.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我们要养成(及时做笔记的习惯)。 8. 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完全)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掌握。 判断题:

1. 班里的小明成绩特别好,她做题目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我也要按照她的方法先易后难做题目。( X )

2. 不同的学科学习方法一样,只要方法对就能学习好。( X ) 3. 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

) 简答题:

1. 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吗?是怎样解决的?

2. 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方法?

3. 想一想你有那些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更有效率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养成那些好习惯?

4. 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挑战一个学习困难。

第四篇:九上道法第一课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1. 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强国富民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历程)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极大 三个显著)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中国腾飞的具体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具体成就)

(1)综合国力方面: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人民生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6.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哪些道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只有改革开放,方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7.改革开放的作用。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书写了国家和民资发展的壮丽史诗。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4.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面小康; (4)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 6.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1)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5)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将来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准备;等等。

8.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离不开改革? (1)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通过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9.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共同富裕,是指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等富裕,也不等于同步富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第五篇:湘教版七上道法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幸福校园》知识点

第一节 我们的校园

1、丰富自我的学园(学校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哪些条件?)

①中学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文化精神熏陶) ②中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硬件”设施) ③接触到更多德才兼备的老师

2、健康成长的乐园(学校中有哪些快乐?)

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②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 ③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和谐互助的家园

校园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美好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对学校有深深归属感、责任感

第二节 竞争与合作

1、小荷争露尖尖角(校园中的竞争)——竞争分为合理竞争与不合理竞争

2、合理竞争的含义与作用 (什么是合理竞争?合理竞争的有什么积极作用?) (1)合理竞争:指立足于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按照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2)作用:个人——只有通过合理竞争才能充分展现自我的风采,获得他人真诚的赞美和支持。

团队——只有通过合理竞争才能使团队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团队精神。

3、不合理竞争的含义与危害(什么是不合理竞争?它有什么危害?)

(1)不合理竞争:主要是指通过压制、打击、败坏他人的声誉来突出自己,从而达到个的目的的竞争。 (2)危害:个人——使人习惯于投机取巧,养成懒惰、自私的坏习惯,甚至可能降低竞争者的整体实力

团队——形成不良的团队氛围,影响集体成员的发展和进步。

4、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竞争?

①该服输时就服输 ②学会将心比心

③充实自己的生活

④帮助竞争对手

5、竞争不忘合作(为什么对一个团队来说,为什么竞争不能忘了合作?)

①相互竞争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但长时间的竞争也容易让人产生紧张、不安、失败感和敌意。 ②积极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竞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人从集体中体验到互帮互助的心理效应,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6、如何进行良好的合作?

①良好的合作需要个人有大局观,有团体意识。 ②与人合作也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

第三节 团结的力量

7、树立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意义/团结的价值)

(1)团队精神就是协作精神

(2)①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②团结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奠定基础。

8、创建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①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②良好的班集体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

9、怎么样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①共同努力 ②人人尽责

10、我为学校添光彩

①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②保护环境、美化校园是我们的责任 ③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上一篇: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下一篇:全科护士绩效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