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反思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读书笔记反思范文

读书笔记、反思(范文)

读书笔记

用心读书

如果你想对一个故事加入一点点你的想法的话,你就首先必须要读懂这个故事。那究竟怎样才能读懂一个故事呢?就是要用心去读。这里的用心包含两点:一是要投入感情,二是要有一定的智慧。 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的故事才更精彩,为他们以后叙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个扎实和正确的铺垫。我们教师不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陌路人,我们应该是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我们用付出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爱,我们用付出的感情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友情亲情。我们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大家所谓的‚坏孩子‛们,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读出他们故事里也有很多美好的情节,也有很多闪光点;只要我们用温情对他们稍加引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故事一样会充满阳光,也一定会很精彩。 当然了,教育不光是老师真心的对待学生就够了,毕竟老师还要负责传授学生各种知识,每个学生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老师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还是要用心,就是要用心去想办法,用你的智慧和行动为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学生还会有很多很多。从这本书里我读懂了‚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我说:只有用心才能读懂这个故事!

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好习惯好人生》。看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古时,曾有位名人说过:‚欲做事,先做人!‛看似多么简单的话,却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做起来更是不简单。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我的身边是一群活泼而稚嫩的孩子,看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的‚小霸王‛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独‛,而在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对育人者的我们来说,肩上更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孩子太小,分辨是非和自律的能力较弱,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像我们班的鹏鹏小朋友,在区域玩玩具时,老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玩

具,而且还把别人玩着的玩具占为己有,像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马上制止,并跟他讲明白,有事或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和别人商量,如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是不能随便就去拿别人的东西的。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制止,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也就形成坏习惯了。因为习惯也就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形成的嘛!另外,在生活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习惯。因为做人的习惯的核心就是爱。所以,我们用心去爱幼儿,让幼儿感受我们无限的爱。在与小朋友交往中,我们提倡团结友爱,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其次,就是诚实守信,作为教师,我们就是幼儿的模范者,所以,我们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兑现,答应幼儿的事就一定要办到,这样,在要求幼儿的同时也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好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中,作为实施者,我们应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反思

对老帅的观察: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用橡皮泥做小人儿。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老帅‘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小儿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老帅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凡凡时,他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老帅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他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他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老帅好像意识到了

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心怡太能说了

每天她都有说不完的话,不管是上课、做早操、吃东西还是老师在讲话说事情的时候,她都在那里聊天,跟她讲了很多次,可是还是这样。也和会跑到老师这来告状,说这个小朋友这样了,那个小朋友那样了,跟他说了很多遍,说别人的之前首先要先管好自己,不要一点小事,不问原因就来告状。

今天上午上活动课,我知道他肯定会在那讲话,不认真听讲,所以我交给他一个任务,上课监督班上小朋友,看小朋友有没认真上课,抓到一个小朋友才能换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首先她要自己认真听课,这样子效果还是挺好的,他上课不但认真在听,举手也很积极,其他小朋友也都在认真听,没有给她抓到的机会,表现都很不错,活动后,我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心怡,告诉她以后都要这么乖,那就能得到更多的表扬,更多人喜欢你,和你玩,让你参加更多的活动。分析反思: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幼儿教师了身上。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第二篇:《反思型教师》读书笔记

一、反思是中外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们现在所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写教后记、日记、随笔等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写,是最好的反思;写使反思更具体,更深刻,更缜密,更理性,更易于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魏书生强调,不写研究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极有可能是创造型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最近发表的《我,长大的儿童》一文中总结道:“于是我就拿起笔去写,写随笔,写散文,写经验,写论文,也写了专著",“我觉得通过概括,通过写,把零乱的思路、浅表的认识,变得条理化,清晰了,深刻了。”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二、写作反思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1、教后记。他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记,通常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氛围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是教师教学的再备课。一篇好的教后记,可反映出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和吸纳新理念、新经验的能力,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总结教学得与失,经验与教训的能力,学科教学测量和运用评价能力,教育科研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后记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之得,可反思败笔之处,可分析问题原委,可指定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亮点等。教后记要力争体现纪实性、客观性、思想性和针对性。

2、教育日记。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苏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我是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的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写教育日记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

3、教育随笔。即教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是从实际出发,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是大教育家,他们的主要作品就是教育随笔。著名学者李镇西是这样评价教育随笔的:“对于

普通教师,甚至可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评说。”

第三篇: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自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的教师们热情高,信心足,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课题,更为了经验和方法上的不足,老师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参考有关课堂互动方面的书籍,深入撰写读书报告及学习笔记,并且及时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老师们在原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老师们也大胆的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组内人员互相听课,评课,查找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查漏补缺,对每堂课写好教学反思,做好详细的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学生的评价反思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效果调查问卷的总结,发现学生对数学互动式课堂存在一些困惑,如: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对纪律控制不好,让个别学生存在上课开小差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安排好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监督学生,这样就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纠错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做完练习或小测之后,要求学生把错题总结在错题本上,之后,错题本天天更新,天天丰富,并且我们要求学生天天复习,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了如指掌。在反复的加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学习培训相关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有的教师将每节课的心得体会和优秀教案,放在教研会上讨论、研究形成相关的文件资料。对于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预定好活动目的,提前准备,教研时认真做好记录。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学习笔记和一本教学反思,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点滴。每次教研会时,老师们都积极发言,提出宝贵的交流意见,并做好研讨记录。

课例光盘

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数学组老师们每年都组织一次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每个老师先说课并展示一节公开课,再做成光盘,课课后老师们再坐在一起讨论研究,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平时的教学中每个人随时展示自己的优秀课,以便老师们互相学习。

第四篇:《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读书笔记

有幸拜读了肖川主编的《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一书,此书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分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经过“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学”、从而提出“理想的课堂”、“爱的教学”、“人本教育”的要求。本书行文升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读完此书,我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是啊!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在读到《期待素课》一文时,我为之一振,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朱老师的这篇文章,从教学的语言、设计、再到教师的着装,及作业的布置,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期待,处处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是啊,点缀太多,让人眼花缭乱,感觉华而不实,而多一点儿“素”,则让人眼前一亮,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喜欢!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人因思想而伟大。”那么,生物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呢?

首先,要多读书。肖川老师指出,对我们中小学教师而言,更多多读教科书,阅读各科教科书,就可以使自己所教的课程中经常地提及别的课程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融汇贯通的理解。另外,我们还要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这样教育界同行们对于教育最前沿问题的思考,会推动自身的思考和探 1

索。另外,还可以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其次,生物教师要多进行教学反思。作为一个生物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在特定环境下产生,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另外,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这些成功的教学反思会让我们进步。

但是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生物教师把这些问题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这样做一定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最后,要铸造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的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优良人品才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所以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那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怎样铸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呢?

一、要善良与关爱关爱他人,首先是一种人格,一种修养,一种素质。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生,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智商高还是低,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而教师的关爱源于善良。因此说,善良与关爱是生物教师高尚人格的前提。

二、要宽容与公正 海伦·凯勒,从一岁半,因一场大病,就成为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幼儿。她后来居然成为通晓5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学者,成为美国著名女作家。一个又聋又盲又哑孩子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她自身的努力。还来自于老师的宽容与公正。教师不能只爱成绩好,而应该爱差学生。养成宽容与公正的人格教师爱学生就会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会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会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三、要敬业与正直 做一位思想的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这份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要把教师这个工作看作一项事业,虽然说物质生活不是很高,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对优等生不溺爱,对后进生多亲近,办事言行一致,为人正大光明,处世廉洁自律。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要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

总之,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使思想更富于血肉,更具生命感,随时可以在思想中触摸到现实的脉搏;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

把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记在心底,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做一个思想和行动统一的成长者!或许有一天,我们终将年华老去,但我们的思想永远会在曾经的足迹中闪光,并一直照亮着前行的路!

第五篇:《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读书笔记

本周已经开学了,孩子们进入小班后,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已经比较的适应,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但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她需要教师精心地去治理。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呢?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一文,看后对我启发很大,我认为可以在今后自己的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进行尝试和借鉴。下面我将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分享如下:

一、概念:什么是“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说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二、部分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治理。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在班集体建设中,“木桶效应”说经常被教育者引用,用来强调对班级薄弱环节的关注,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水装的更多更满。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只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制作与维修须由木匠去完成。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治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把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因此,班级管理呼唤充实型、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俗话说:想让孩子有一瓶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要有一条奔涌的知识河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教师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勤于向孩子学习、勤于向专家和家长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向经验学习。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天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品”,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

最后,班级工作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我是否按照新《纲要》的理念?”“班级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总之,反思是提升的基础,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班级工作更加完善。

三、体会与感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新举措,只有成为了一位学习者、研究者,就能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儿童的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对照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就拿班级的日常工作来说吧!教师要注重自身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给幼儿以榜样的作用,让幼儿在教师的行为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幼儿就像一张白纸,这要就看每一位教师如何去描绘了。如: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许多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该怎样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分配工作的时间,一旦事情多了就会感到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对日常手头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完成时间。这方面我谈谈个人的一点小经验,

1、教师在制定一项常规时,要把事情考虑清楚,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幼儿会不知所措。

2、班级物品的各种摆放,要让幼儿知道放置的位置,特别是中、大班的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和习惯的培养,让幼儿真正成为做教室主人的目的。

总之,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上一篇:短文改错考点范文下一篇:读书感觉真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