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金融危机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汇率作为联系各国经济的纽带,维持它的合理水平对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1994年1月1日,我国宣布实行汇率并轨,即官方汇率与调节市场汇率统一为1美元兑8.7元人民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2003年加入WTO以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迅速扩大,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果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坚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贬值,对区域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讲话。自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国内外学者就一个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这一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都进行了较多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①结合各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兴起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我国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②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以及给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③在现行汇率制度下,我国经济金融所面对的主要挑战;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关于汇率制度的各种分类,结合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和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了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我国经济金融所面对的主要挑战,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前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汇率制度概述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本章主要阐述了国际上对汇率制度的分类以及1994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情况。1998年以前,IMF都是依据各国所提交的汇率制度进行分类,因为这样的分类依据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1998年以后,IMF开始依据各国汇率的实际情况进行汇率制度的分类。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对汇率制度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Reinhart和Rogoff (2002)、Levy-Yeyati和Sturzenergger (2002)根据汇率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的分类最具有影响力。在我国,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过程。但从人民币、美元、日元三者间汇率的实际变化情况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总体上较为偏向固定汇率制度,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 第三章,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探讨。本章首先分析了与汇率制度选择相关的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冲击、金融结构、政治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其次,对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理论进行总结,包括: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之争、“害怕浮动”论、两极论、原罪论、新兴的中间汇率制度——爬行目标带、监管目标带、BBC规则等。最后,结合各相关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指出在当前转型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既不能满足固定汇率制度的标准又不能满足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具有折中性质的中间汇率制度有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 第四章,宏观经济视角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本章首先对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概述。其次,对比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亚洲五国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异同,包括:经济增长(GDP)、资本流动、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通货膨胀率(CPI)、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五个方面。然后,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当一国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在经济状况上相似的时候,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是更为有利的。但是,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自身国家的利益,不仅仅要看其在危机发生时所起到的作用还要看其在平常时候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概述了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第一,作为一个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国家,逐步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的选择;第二,要占据汇率制度改革的主动性,避免被动的进行改革;第三,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平衡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四,加强银行体系建设,提升其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第五,逐步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对资本非正常的短期流动进行严格管理;第六,微观层面上,鼓励出口企业进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 第五章,当前环境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所面对的挑战,包括:货币政策独立性、平衡经济增长、银行系统建设、全球失衡与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面。然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考虑遵循以下路径:完善现有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向"BBC规则”过渡→最终走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完善现有汇率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在参考贸易权重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美元在篮子货币中的比重;②考虑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货币纳入货币篮子;③扩大对美元和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当现有制度得以完善之后,就可以考虑向"BBC规则”过渡。与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不同,在"BBC"规则下,汇率将更多的由市场供需来决定,其弹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性将得到进一步缓解,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作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虽然现阶段还不具备选择该制度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将来这一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最后,还就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①改善资本项目管制现状,增强决定汇率的市场力量;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体系建设;③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外汇市场工具。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改革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汇率制度概述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2.1 汇率制度的含义

2.2 汇率制度的分类

2.2.1 IMF的分类

2.2.2 其他经济学家的分类

2.3 1994年汇率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2.3.1 1994年1月1日至2005年7月21日

2.3.2 2005年7月21日至今

2.3.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类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探讨

3.1 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因素

3.1.1 经济基本面

3.1.2 冲击

3.1.3 金融结构

3.1.4 政治意识形态

3.2 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理论

3.2.1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之争

3.2.2 "两极论"或"中空假说"

3.2.3 "害怕浮动"论

3.2.4 原罪论

3.2.5 新兴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

3.3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4. 宏观经济视角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4.1 亚洲金融危机简述

4.2 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亚洲五国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4.2.1 经济增长

4.2.2 资本流动

4.2.3 外贸依存度

4.2.4 通货膨胀率

4.2.5 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

4.3 亚洲金融危机在汇率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教训

4.4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当前环境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5.1 在当前汇率体制下我国经济金融所面临的挑战

5.1.1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方面

5.1.2 平衡经济增长方面

5.1.3 银行系统建设方面

5.1.4 全球失衡与贸易保护主义方面

5.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路径

5.2.1 完善现有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5.2.2 向"BBC规则"过渡

5.2.3 最终走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5.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5.3.1 改善资本项目管制现状,增强决定汇率的市场力量

5.3.2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体系建设

5.3.3 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外汇市场工具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时期现代化农业推广论文提纲下一篇:后现代主义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