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堂教学实录

2022-09-11

1教学目标:

(1) 认识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2)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学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性质, 进行鉴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3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即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归纳小结—→运用创新。

4教学用具

试管、胶头滴管、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过氧化钠、蒸馏水、酚酞试液、火柴等用品;多媒体教学设备、Flash5.0电脑软件支持、

课件P P T。

5教学时数

一课时

6教学过程

[师:]由于钠的性质活泼, 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用途也广。在初中已学过N a C l和NaOH,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师:]先来看几组图片

[展示投影:]

[师:]今年8月24日, 希腊境内发生多起大面积火灾。过火面积接近希腊国土面积的一半, 被烧毁的森林面积达4000公顷至6000公顷。用希腊消防部门发言人的话说:“大火烧遍半个希腊, 这是史无前例的灾难。”

[师:]同学们对于火灾的发生, 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生:]水、灭火器。

[师;]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 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 大家相信吗?

[师:]演示实验“滴水生火” (展示过氧化钠, 浅黄色固体)

[师:]脱脂棉遇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那么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师:]是的, 就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本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 a2O2的性质。

[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 Na2O2可与H2O发生化学反应, 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投影]实验步骤:

(1) 取出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 拔下橡皮塞, 向试管中滴入约2滴的蒸馏水, 立即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检验生成的气体, 并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感受温度的变化;

(3) 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3-4滴酚酞试液, 并振荡,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分组作实验, 讨论实验现象其中第二小组实验现象明显,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三次。第七小组实验不成功。大约4分钟)

[师:]第七小组的代表, 请分析一下你们没有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生:]水加少了, 气体产生的量不够。

[师:]很好, 水少是一方面另外拇指堵住试管口时间过短, 气体没有完全生成就松开了拇指。

[师:]第二组代表说一下你们观察的现象。

[生:]我们观察到试管底部温度升高、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变红的现象。由此可推知, N a2O2与水反应放热生成了相应的碱N a O H和O2。

[师:]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生:]讨论写出方程式2 Na2O2+2 H2O=4 NaOH+O2↑并标出电子。 (大约3分钟)

[师:]1molNa2O2与H2O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自身的氧化还原属于歧化反应。

【师:】那请我们回到演示实验中, 谁能通过Na2O2与H2O反应原理来解释棉花为什么能够燃烧?

[生:]Na2O2与H2O反应放热使脱脂棉达到了燃点同时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 我们知道, 燃烧需要两个条件: (1) 与氧气充分接触 (2) 达到着火点。我们观察到, 棉花中包裹了一定量的过氧化钠, 当滴加水是, 过氧化钠与水接触反应, 生成氧气,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同学们平时应该发现, 在棉仓周围一定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这是棉花的着火点非常低, 而在这个反应中, 放出的热已经足够棉花达到着火点, 因此我们看到棉花燃烧。过氧化钠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投影]学生实验

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 a2O2粉末, 振荡。

(学生分组作实验, 实验现象明显。大约2分钟)

[生:]溶液先变红, 后褪色。说明Na2O2具有漂白性。

[师:]利用Na2O2的漂白性。实际应用中, 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师:]学过的漂白性物质有哪些?

[生:]二氧化硫、氯气、次氯酸、过氧化钠、双氧水、活性炭。

[师:]活性炭属于物理吸附, 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亚硫酸与有机色素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属于暂时性漂白, 而其他物质的漂白原理是利用了强氧化性属于永久性漂白。

[师;]刚刚我们进行了“水生火”现在来看看“C O2生火”

[投影]FLASH演示Na2O2与CO2反应使脱脂棉燃烧。

[师:]请同学们推测Na2O2和CO2反应的产物并加以验证。

[生:]会生成O2和Na2CO3。O2用带火星的木条去验证, Na2CO3可以先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

[师:]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 (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 , 同时生成了Na2CO3。

(与学生一起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投影]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 说明理由。

[师:]在宇宙飞船和潜水艇里中安装了盛有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 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

[投影]2.Na2O2应怎样保存?

[投影]过氧化钠的秘密档案

[师:]同样是由钠与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 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师:]Na2O是一种白色固体, 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投影比较Na2O与Na2O2的性质]

[师:]本节课中我们认识了钠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尤其是过氧化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请同学们根据所学习知识, 找到那些物质燃烧是不能用水来灭火的。

课后反思:

经过课后的反思和总结, 我认为这节课采用试验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从观察到的表象去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实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实验现象明显,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课前设定的目标, 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是:

(1) 从希腊火灾的几组图片成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教学上来。由灭火的常用物质引出“滴水生火”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开始进入思考状态; (2) 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多采用的是验证性实验, 即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虽然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更不能给学生以科学探究的体验。改为学生实验后避免了以上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 在过氧化钠小档案这一环节中, 把学生从紧张的状态中变轻松, 又巩固了新知识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本课的不足之处是:

(1) 在讲关于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时, 只用“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 可以用来漂白织物、羽毛等”这一句话来概括。没有脱离传统讲授法。若补充一个小实验:用过氧化钠粉末将有色羽毛褪色。这样会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 另外在过氧化钠的用途方面, 如果再加入一些潜艇生活片段、防毒面具使用的录象片段。就可以使课堂内容更丰富; (3) 在讲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稳定性比较时, 应该限定前提条件, 如在氧气中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谁更稳定?这样比较就更严密了。

教学评价:

多媒体课件制作熟练, 教师在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热情洋溢、语言干净利落。引入的资料和图像自然生动有新意, 其中过氧化钠以拟人的自述方式是本节课众多亮点的最亮点。而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稳定性比较上应限定前提条件, 因为化学稳定性分几种, 如热稳定性等。若问:在氧气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谁更稳定, 这样就更严密。

摘要:多媒体课件制作熟练, 教师在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热情洋溢、语言干净利落。引入的资料和图像自然生动有新意, 其中过氧化钠以拟人的自述方式是本节课众多亮点的最亮点。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

上一篇: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共性原则研究下一篇:准确理解和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