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表达,它侧重体现生命之美,崇尚人“高、远、静、淡”的精神气质,追求平稳、和谐、适度的心态。护理美学是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在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方面,是得天独厚、相应相契的优秀资源,应成为护理美学教学的主要侧重方向。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论文

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路径

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中常常存在着政治信仰模糊、思想信念缺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实效,应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突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人生价值教育。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道德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及其时代化研究”(12JD710077)阶段性成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必修课程,通常开设在新生入学后,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引领大学生建构良好的精神文明思想体系。显然,这并非易事。大学课程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突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则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

一、大学生思想现状

革命传统精神对近代以来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它引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得以继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国革命史和建设史上最优秀的精神文化,既有西方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有中国古代传统的优秀文化,更有中国革命者和建设者的独创,因而,它极富生机与活力,具有长远的价值,起着长久的作用。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人才的摇篮,是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教育,宣扬我国优秀革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在是令人不太满意。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实际上,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集体信念缺失。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就是集体主义的观念淡漠。这其实与社会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有着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和生活领域,“集体”的概念具体而清晰。而近三十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流动性大大加强。同时,现代社会媒体的发达,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十分容易,无须见面就能传递信息,现场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大为减少,于是“集体”的概念逐渐模糊和褪色。人们从过去极为重视集体利益、集体荣誉转向了对自身利益和荣誉的关切,逐渐变成个人的概念压倒了一切,乃至于提到国家、民族、集体这些字眼时就引来很多人的莫名其妙甚至嗤笑。而作为与社会接触较多的大学生,必然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因而,与集体观念紧密关联的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在大学生中间存在着。

其次,人生价值观模糊。由于集体观念的淡漠,人们在价值取向上必然转向个人。而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因此,人生的价值观呈现出随意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失去了积极的、主流的人生观的引导,人生价值观模糊。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缺少足够的人生阅历和历练,或者受周围人群的影响,或者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来确立人生价值观。这就容易造成两种人生态度的倾向:一种是依赖他人的安排,因而遇到什么就干什么;另一种就是对自我实现尤为注重,因而人生价值观的功利性比重加大。于是,在大学生中往往造成了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再次,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主义。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里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备受他人宠爱而长大,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生活态度,在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朋友之间等人际关系时,常常以自己的好恶、利益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体贴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自我主义又使得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因而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又常常是大学生的主要烦恼之一,造成了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的路径

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任务之一。而根据本课程内容和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教育,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

毋庸置疑,大学生应当德业双修。经过高考的遴选,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质,但在道德修养方面,由于缺乏考评,重视不够。所以,进入大学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树立其道德意识,培养其道德品质。

在全国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环节中,我们就应当把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中的品德教育渗透进去,树立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荣辱观念,从而树立追求道德完善的理想。比如,绪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教育的专题。另外,在课程的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的环节,则是强调道德学习中自我修养的内容。在这些章节的授课中,有意识地讲解白求恩、张思德、雷锋、孔繁森、钱学森等等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则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大学生们必然懂得:要加强自我修养,就要赞同英雄们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人民的崇高精神。此外,中国人民群众在近代的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优秀的革命传统,并在当代面对自然灾害时期尤其发扬光大。比如: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冰精神、抗地震精神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大学生必定在思想方面有所触动,在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有着明显和深刻的提高。

此外,尽管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但懂得做人的道理,具有良好社会道德感是任何一个社会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个体的社会化,让社会的共同价值内化于学生个体,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心、义务感及相应能力。和谐是新世纪教育的旗帜,它要求培养既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体现人自身的发展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发扬,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面对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可以遵循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在理想目标的塑造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应该使我们的大学生具有民族责任意识。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中,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学习或者是回顾近代以来爱国者的光辉历程:近代中国人民的先驱者们,从林则徐、洪秀全到孙中山,无数的爱国志士,怀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建立新中国的革命道路,经过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付出了无数的生命代价,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些历史大学生们其实并不陌生,但每一次的回顾都会让他们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精神,使这种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用先烈们的生命谱写的历史,每读一遍,都能深深地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三)进行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从紧张的中学时代进入相对松弛的大学生活,目标不再那么具体而鲜明,而关于人生价值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却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迷茫和消极的情绪。而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中涉及人生观方面的内容是非常积极和向上的,如果把它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其效果无疑是显著的。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众多革命志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人生的光辉篇章,给我们以人生的指引。尤其是当代的英雄们更是我们的榜样,在课堂上介绍他们会给大学生们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宣传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夫人。她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军区子弟学校当人民教师。任教期间,经过介绍,她和开国少将、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相识并结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跟随丈夫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1961年,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任小学校长。此后一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县,投身教育,爱心奉献。2013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号召向将军夫人学习,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在课程讲解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把这样一些内含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人物和事例讲解给大学生们,并展开相关讨论,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一些热门的人物事迹,更是能够得到大学生们很热烈的反馈。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环节,或者其他章节,都可以应用以上的方式和手段,把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这样,大学生的思想必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综合素质也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国之栋梁将是他们无愧的称号。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0,368.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汤丽芳

第二篇:偏重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的护理美学教学创新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表达,它侧重体现生命之美,崇尚人“高、远、静、淡”的精神气质,追求平稳、和谐、适度的心态。护理美学是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在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方面,是得天独厚、相应相契的优秀资源,应成为护理美学教学的主要侧重方向。本研究对护理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革新、教材的更新以及师资的培养方向等,有很好的启发。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护理美学;护生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这部分护生须掌握艺术欣赏背后的美学理论,了解中国思想精髓。艺术鉴赏还可增添书法、古典舞和诗词等,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更好的把握艺术表达的精髓,并自觉将审美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尝试去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和伦理道德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但是一切美学护理应用的前提还是足够娴熟的护理技术做依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时时不断充足自己。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病人身心的治疗之中,如音乐治疗、书画治疗和养花鸟的自然疗法等,还有待广大的护理专家和医疗专家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司庆燕.浅论中国美学的特色[J].岱宗学刊,2004,8(3):50-51.

[2]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77.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24.

[4] 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0-351.

[5]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75.

[6]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8-269.

[7]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9-187.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5-118.

(收稿日期:2012-05-22)

作者:袁曦

第三篇: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论文摘要】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观生存处境,更受制于人类发展所处的宏观社会形态。放宽到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下来谈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之传统方式的道德修养置于一个恰当的社会语境进行讨论,以给予其道德社会学的重新关注,而不是褊狭地将其嵌套在某种既定话语下进行传统式的个体道德解读。由此看来,道德修养与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尚不为学界关注但却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伦理学问题。任何企图脱离社会生活历史进程的道德修养,无异于自我放逐和自我边缘化。伴随人类生活公共化与异质化的演进,原本植根于同质性社会形态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体系已欠活力,顺应现代社会异质化与公共化的转型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以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中的道德修养理论,乃是笔者想要言说的重要理论旨趣。

【论文关键词】道德修养 社会力量

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观生存处境,更受制于人类发展所处的宏观社会形态。放宽到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下来谈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之传统方式的道德修养置于一个恰当的社会语境进行讨论,以给予其道德社会学的重新关注,而不是褊狭地将其嵌套在某种既定话语下进行传统式的个体道德解读。由此看来,道德修养与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尚不为学界关注但却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伦理学问题。任何企图脱离社会生活历史进程的道德修养,无异于自我放逐和自我边缘化。伴随人类生活公共化与异质化的演进,原本植根于同质性社会形态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体系已欠活力,顺应现代社会异质化与公共化的转型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以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中的道德修养理论,乃是笔者想要言说的重要理论旨趣。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的性质和形态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类:同质性社会与异质性社会。同质性社会通常表现为社会民众归属于共同的政治共同体,并拥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异质性社会中的民众虽然在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依然能够谋求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理解。“家国”一体的制度安排和封建的自然经济构筑了中国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形态,即:维系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宗法血缘关系,不仅加固着君权与族权的联盟,而且也构筑着君主意志转变为社会意志的基本通道,从而使多地域、多民族的中国华夏大地形成了基本雷同的社会结构、伦理纲常及其可沟通的行为方式。这种同质性社会形态成就了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念:既有西周的“敬德配天”、“修德配命”之说;先秦儒家的“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内在功夫”;宋明理学家的“居敬穷理”和“省察克治”的“向内求索”;还有老子的“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释家的“觉悟”、“渐悟”、“顿悟”;等等。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内省自身、格物致知以成圣贤,道家坚守的致虚极、守静笃以返璞归真,抑或是释家力行的净心觉悟以求“修炼成佛”,都在向世人澄明这样一种镜像: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修养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推己及人”的社会价值旨向,但终因其片面推崇“诵读经书”、“颂经参禅”、“坐而论道”、“三省其身”,以实现道德个体心性觉解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修养过程,就已然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方式的道德修养仅仅视为一种可以远离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以内省、自责、内修、悟道为主要方式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心性求索。这种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同质化结构相适应的传统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内向性和精英性的文化特质。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为个体境界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民。”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指的是一种奠基于生活的、以生活意义为价值诉求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教化、习俗规范、制度创新来影响人的道德认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磨砺人的道德意志,进而达致某种道德境界的道德修养形态。主张以生活濡化作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形态的学理依据有二:一是生活的道德性;一是道德修养的“生活”性。生活的道德性,是指生活不仅为了活着,而且更需要有意义、有尊严地活着。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意义问题就是生活的道德性问题。人不仅拥有感性生活,而且拥有意义生活。这种意义生活既产生于感性生活又为感性生活提供价值目的和意义参照,从而真正实现人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生活的内在法则是生成的、开放的、超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不仅是实然的,更是应然的;不仅是惯常的、不证自明的,更是可供选择的,创新的与超越的。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秉承了生活的这种超越性与创新性,为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注入新的价值与不竭动力。道德既构成生活意义的解释系统,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又构成生活意义的目的系统,使人的生活得到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展开与提升。道德修养的“生活”性,是指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的活动方式总是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换句话说,一种道德修养,如果忘掉了人的生活、遗弃了人的生活,它就不再是人的道德修养;而人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和选择适合于人自身生活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道德修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为我性、求善性和内在超越性。据上所析,较之于“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形态,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公民道德成长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生成性道德修养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将公民历经生活检验的合理的价值与信念纳入道德修养体系,以加快完成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能力,即:知与行的同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理想的道德修养境界。换句话说,在生活濡化的道德修养视域中,道德修养主体不再只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而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诚如胡塞尔所言:“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以生活濡化为路径的开放式的道德修养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道德修养场域。

以生活濡化为向度建构的道德修养体系的哲学基础是道德自由。所谓道德自由是指人们独立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没有一种初始的道德自由,人类的任何道德修养都将成为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宁愿赞同“自由建构一切”的哲学理念。以道德自由为哲学基础的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的实践价值集中表现为:道德修养主体不再迫于外在的某种权威规定,而是根据人之为人的生活的道德需要自主选择道德原则、践履道德行为以实现人的道德权利,维护人的道德尊严,模塑体现丰富人性内涵的独立的道德人格。

较之于同质性社会形态中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而言,充分彰显“民主、商谈、参与”的公民社会特质的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呈现出自主性、公共性、公民性三大文化特质。自主性特质,源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征的公民社会,使每个公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宽的社会交往空间和更理性的道德权利选择。按照科学的理性去践履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实现自我修养的道德境界,是公民社会道德修养自主性的核心内容。公共性作为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文化特征,源自孕育于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修炼公民个体的公共精神构成道德修养从“内圣修己”的“私域”向“外王安人”的“公域”与“私域”整合转型的核心价值。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公共性既蕴含着个体对他人的存在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恰当理解,更表现在于人们通过对公共利益的普遍追求,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从而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的道德修养体系。公民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修养能力、责任及其习性的可能性则构成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公民性文化特质的主要意蕴。

作者:李兰芬

上一篇:珠宝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