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小学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文请关注教育部官方网站),引起了教育一线普遍热切的关注。作为一线德育工作的实操性指导性文件,《指南》是基于什么考虑研究起草的?《指南》是如何指导中小学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中小学如何根据《指南》把德育工作落到细微之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为您进行最精准的解读。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大教学论》中的德育理论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摘要:夸美纽斯认为学校的真正工作是智慧的学习,即道德,他主张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身上,首先应当培植的主要德行就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并且提出了德育要付诸行动并且有一定的规则,注重教诲和榜样、纪律与惩戒等德育的方法。其德育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德育意识、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都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大教学论》;德育;启示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界的首要任务,教育贯彻的基本原则是德育为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尤其是在今天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德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德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1632年,夸美纽斯撰写的《大教学论》出版,这是历史上最早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在其中探讨分析了德育工作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也为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些依据。

一、《大教学论》中的德育论

(一)德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认为,我们的真正工作是“智慧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叫作道德,叫作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1]当用明确的方法把真正的德行贯彻到学校里面去,学校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类的锻炼所”。

(二)德育内容

夸美纽斯提出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身上,不能有例外。应当首先被培植起来的主要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2]

持重是从学习事物间的真正区别和事物的相对价值去获得。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判断是一切德行的基础。

节制就是要求一切不可过度,应当教孩子们在饮食、睡眠与起床、工作与游戏、谈话与缄默方面,在整个受教期间都实行节制。[3]坚忍应当从自我克制中去学习,就是要在错误的时候或者已经过了恰当的时候,自己就要压下游戏的欲望,要抑制自身的急躁、不满足和愤怒。[4]

此外,夸美纽斯还指出,青年人应当不损害人,殷勤随和,行动正直,坦率大方与忍耐劳苦,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等。

(三)德育方法

夸美纽斯认为,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方法在学校里面灌输真正的德行。

1.行动与规则

夸美纽斯指出,“德行的实行靠行为,不靠文字”,[5]孩子们容易从谈话学会谈话,同样他们也可以从节制学会节制。

例如,在教导学生坚忍的品格时,教师应当使孩子习惯于根据理性去行动,不要受冲动的指挥,所以开始就应当使他们习惯于服从教师的命令,每件事都立即服从他们的长上,从小就能学会彼此让步,可以教他们以坚忍和自制。

同时,我们应当写些会话规则,坚决要求学生天天和老师、同学、父母交谈,去练习这些会话规则,如有任何疏忽、鲁莽、粗鄙或粗俗的倾向,教师要特别留心去改正。[6]另外,教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一些他们可以领受的问题,例如“愤怒应当怎样控制”这样的问题并展开自由的讨论。

2.教诲与榜样

夸美纽斯指出,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得到教师的教诲和榜样的帮助。孩子们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即使没有人吩咐他们,刻意教导他们这样做。所以想要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榜样的力量至关重要。善行会鼓励、引导学生向善,而恶行会引导学生向恶。所以,有了教诲与榜样,模仿就可以得到补充与强化。

夸美纽斯指出,榜样是兼指活的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活榜样更重要,因为它产生的印象更强烈。[7]假如父母是有道德的,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会教导孩子讲道德的。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模仿的榜样,首先教师自己就当成为学生的榜样。假如教师具有优异的德行,便能对青年人的道德进行正确的训练,使学生的德行有很大的进展。

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教师和家长还要注意引导他们远离品性不端的人,教导青年人必须要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例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的谈话、无益的书籍之类。[8]相比于良好的榜样,邪恶的榜样影响更大。因为邪恶的榜样,无论是由眼睛进入或是从耳朵进入的对于心灵都是一种毒害。[9]并且也要教导青年人防备懒惰,因为懒惰会让人不求上进,引导人去做邪恶的事情。所以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不断游戏或工作,使他们有事可做,同时避免过度给学生施加压力,引导学生积极勤奋,避免使学生形成惰性。

教导学生不仅要跟随良好的榜样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且在实际中还能够自行地走向正确的方向。

3.纪律与惩戒

夸美纽斯指出,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温和的言辞不断坦诚、真切地关心学生,教导学生养成美好的德行。同时他还指出,教育德行,教师一方面要用温和与情爱的办法去抬高他们,但是另一方面要用严酷的方法使之畏惧和恭顺。

当学生不爱用功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采用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学生,但是绝对不可以采用粗暴的方法。然而严格的纪律只有学生在道德方面有过失时才能采用,比如顽梗和蓄意的恶行:反抗教师的命令,有意漠视责任,骄傲与轻蔑,嫉妒与懒惰等。纪律应当免除人身的因素,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含有愤怒或憎恶,应当以坦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能够让学生知道对他们进行处罚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好处,免得误入歧途,而不至于让学生对教师心存误解和记恨。纪律不在于强迫学生用功学习,而在于保证德行澄清。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忠告和劝导,有时候可以譴责,但是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动机表明清楚,教导是因为对学生的爱,为的是建立学生的品性,而不是去刻意压制他们。

针对有些邪恶的性情,教师应当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责备或惩罚,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斥责或鞭挞,而且夸美纽斯认为这种惩罚应该当场执行,不拖延,在邪恶刚一出现的时候就马上对其进行遏制,不允许它们有发展的可能,或尽可能连根拔除。夸美纽斯认为,犯了过错的人就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受惩罚是为了要使他们以后不再去犯错。[10]

教师也可以找出胜过鞭笞的方法,比如几句严厉的话,或当着全班对道德有过失的学生进行一番训诫,有时候稍微赞扬道德良好的学生也有非常大的功效,在同学之间树立相互学习的榜样。每周,至少每月,全班应当有竞赛活动,能够刺激学生殷勤学习,使学生爱好赞扬,厌恶谴责或者怕失掉自己在班级的地位。所以教师要常在教室内,当着全班赞扬努力的孩子。[11]

二、《大教学论》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一)加强德育意识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德育工作都非常重要。但是当前中小学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意识非常淡薄。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加强德育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德育课程与教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社会、家庭都普遍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成绩而忽视德育,关于德育的课程常被压缩或被其他文化课程代替,甚至在一些学校德育课程“名存实亡”。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其中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他用。[12]

(二)丰富德育内容

夸美纽斯提出的德育内容比较微观和具体,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比较宏观,倾向于宏大的话语描述,德育内容泛政治化,不够生动具体。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大多呈现形式化的状态,德育内容和载体单一,教师在教授德育内容时常是照本宣科,很少进行扩展和延伸,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合。

应当优化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并且能够具体、可操作。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国家德育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德育课程。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立足学生生活,激活主体生活经验,以多样化的体验形式,丰富学生的德育情感。[13]甚至是开发班级德育课程,创设生动活泼地的德育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德育情境中去,小至个人的习惯,大到国家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中小学德育教育不仅仅只体现在学科知识上,还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素养。

(三)改进德育方法

1.德育实践

夸美纽斯特别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的作用。但是现代中小学德育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倾向严重,偏重教师讲解和教材识记,与生活世界相脱离,学生的参与不足,德育资源缺乏相应整合。[14]

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德育实践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相应的关联,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做人做事。还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和环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德育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讨论具体的道德问题,在讨论中营造自由的氛围,让学生都能切实地参与进去,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且,在现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措施与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整合,丰富德育实践活动。

2.树立榜样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重大且深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近几年来,在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中,老师侵害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师自身道德素质不高,不仅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反而给学生的身体心灵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所以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师德的建设也需以德育为引领,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就必须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坦诚相待,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按照夸美纽斯的观点,德育应当越早进行越好。儿童应当及早好好训练,如同开垦土地一样,在开春的时候就犁地、撒种、耕耙,成功的希望就比较大。

最早的德育场所就是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品格的养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父母都当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在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当教导学生要远避道德不良的人,拒绝不良社交,并且要积极上进,避免养成恶习。

3.实施惩戒

在学校进行德育时,有一些规则、纪律需要学生遵守,比如校纪校规、班纪班规。当学生违背道德操守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正。夸美纽斯说,假如用温柔劝导的方法对有些同学不管用,就必须用比较粗暴的方法。[15]但是极端的方法不可用得太随便,不可滥用。我国颁布的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但是并没有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管教和惩戒。当前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很多人过分地强调“赏识教育”“个性教育”,他们认为似乎只有通过表扬、鼓励等积极、正面的教育手段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想要淡化甚至是摒弃“惩戒教育”。而且,很多人把教师的正当惩戒行为误解为“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认为不管教师用什么样的惩戒方式都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16]这些认识都严重地限制了中小学教师对不道德现象进行惩戒教育,导致许多教师基于外界的舆论压力不敢对学生不道德的态度与行为给予惩戒,学生也因此不能受到及时、得当的教育,而且可能渐渐会无视教师的权威,不仅不能予以改正,可能还会变本加厉。惩戒作为德育的手段之一,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行为感受,使学生印象深刻,也能让其他同学受到警诫。

但是教师还是应当多以奖励为主。适当的奖励可以把学生引到正确的路上,提升学生的自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不良品性的形成。

夸美纽斯的德育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发展有很多启示,如夸美纽斯认为德育在人的教育当中是不能缺少的,他根据一些自然规律和经验,详细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内容、方法,他的德育理论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教师可以取笑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常在教室内当着全班责骂懒惰的学生,一些体罚思想和在变态的、有奴性心情的孩子身上应用奴性工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不过,作者会受到认知与时代背景的局限,最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过程与进度也不尽相同,德育理论也未必能完全解释所有人在不同阶段的道德养成。因此,我们应当吸收夸美纽斯的德育思想中值得学习的内容。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首要的、核心的工作,德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探索德育工作实效性方法,使德育工作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2][3][5][6][7][8][10][11][15](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45.145.146.147.147.148.149.174.176.177.

[4][9]张广兵,楊明国.论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思想[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

[12]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7(10):5.

[13]李玉杰.让儿童在主体体验中成长——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7(06):44-46.

[14]石军.现代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科学论坛,2015(22):4-9.

[16]陈翠翠.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流失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杨焱荔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文请关注教育部官方网站),引起了教育一线普遍热切的关注。作为一线德育工作的实操性指导性文件,《指南》是基于什么考虑研究起草的?《指南》是如何指导中小学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中小学如何根据《指南》把德育工作落到细微之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为您进行最精准的解读。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T作指南》(教基[2017]8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南》)。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指南》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研究制定这个《指南》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6年l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德育工作各学段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单一,德育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德育工作还缺乏常态有效的开展机制,等等。因此,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T作格局。

第三,回应基层教育部门的期盼。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家庭、社会,希望教育部能出台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出台《指南》就是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指南》的研制分三个阶段:一是深入调研。2016年6月,教育部专门组建了课题组,开展《指南》的研制工作,邀请高校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中小学德育干部、学校德育工作者参与,在全面梳理政策文件、调研摸底地方情况、分析归纳各地德育工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指南》基本框架。

二是研究论证。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文稿向高等院校的学者、中小学校长、党组织书记、班主任及品德课教师征求意见,对《指南》的基本结构、呈现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条件等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订完善。2017年上半年,教育部就文稿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的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指南》经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后于8月17日正式印发。

《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指南》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指南》,可以用“—二三四五六”来概括:

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

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导权,保障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坚持遵循规律。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四是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当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指南》着眼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着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既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又突出德育工作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

按照这样的目标设计,《指南》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指南》对各方面内容都作了具体的描述。

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德育工作重在落实,要把德育目标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中,在总结提炼各地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可操作性。

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跚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贯穿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

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指南》为德育有效实施明确五大保障

《指南》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实施提出五项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条件保障。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的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图书、仪器设备,等等。三是加強队伍建设。重视德育队伍人员的选拔、培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四是加强督导评价。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指南》在各地各校落细、落小、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召开一次部署会议。今年教育部将召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暨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指南》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制定实施手册。组织编写《指南》的实施手册,汇集各地的典型案例,给大家提供一种更加具体的操作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三是加强宣传解读。邀请一批中小学德育领域的专家和校长撰写解读文章,在网站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四是纳入校长教师培训。将《指南》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校长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开展督导考核。将《指南》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管理、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作者:吕玉刚

第三篇: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摘 要:上世纪末,中小学德育一度误入歧途,为此,日本政府持续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德育价值的心灵回归、个性眷顾、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取得了较完满的成功。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 键 词:日本;价值转向;心灵教育;体验教育;启示

文献编码:A

工业化历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困厄与迷惘,致使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随着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日本教育逐渐走向健康和谐且充满人性的轨道。德育在这三次教育改革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择取与引领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那么,日本在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进行了怎样的价值创建,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哪些启迪呢?

一、迷惘与困境: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小学德育遭遇的价值挑战

受工业化与经济腾飞核心价值导向的影响,日本战后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本体性的价值危机。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随之异化:道德教育不再观照人的心灵,而是隐没人的个性,缺失了对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关注与引导。

1.背离心灵的道德教育陷入难以遏制的“教育荒废”

战后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在给社会带来庞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人心灵的无序、精神的贫瘠、信仰的空洞以及敬畏心、感恩心、同情心与宗教心的严重颓废与沦丧。这些社会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日本中小学教育在经济偏执、学历偏执、工具理性偏执、功利主义偏执的长期浸淫下,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道德教育的持续乏力与滞后,酿成了不少问题,有些已经成为顽疾,集中表现在:第一,校内暴力增加。例如,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起,比1997年上升26%,其中初中生占77.5%[1];第二,犯罪率提高。日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尤其是以杀人抢劫为代表的恶性刑事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第三,自杀率居高不下。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中自杀身亡的学生达到198人。第四,退学现象严重[2]。为扭转基础教育颓势而成立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教育荒废’表现为阴险的欺侮、儿童自杀、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偏重偏差值的激烈考试竞争、偏重学历、所谓的教师问题、体罚等”[3]。

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荒废”,其实质在于“心灵的荒废”。彼时的日本教育主要为工业化服务、为经济腾飞服务,而在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上缺乏必要的观照。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浪潮中被边缘化,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忽视了道德教育力量与价值的教育必然会走向与人性相悖的歧路,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缺失对儿童心灵的关切和对人性的引领。

2.隐没个性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其价值本真

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德育不仅存在本体性危机,还存在隐没个性的教育价值误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漠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漠视。道德教育的尴尬地位以及价值异化,导致儿童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一天天剥离与剪除。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4]。由于儿童个性与尊严未得到应有的礼遇和尊重,不能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观照和提领,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恐惧乃至抵触和不满与日俱增。

教育的价值本真、道德教育的价值本真必然是对人的生命的高度负责与引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高度负责与眷顾。当道德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当道德教育远离人性关怀的时候,儿童的完满个性就必然受到戕害。这样的教育不仅严重抑制了儿童生命的健康、个性的丰富成长,还必然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危害。

3.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缺场的道德教育造成不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儿童

在长期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范式下,道德教育对儿童生存能力的观照十分欠缺。首先,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进行关心他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教育引导和道德实践能力养成。日本战后一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的心灵孤独、性格偏执、人际冷漠、人文稀缺等与此缺失不无关系。其次,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礼遇他者、包容多元的教育,造成他们的尊重意识极其淡漠,不仅伤害其他生命个体、暴力侵害同族同类,也伤害着自己的身体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仅厌恶自然、掠夺自然,而且恐惧自然、远离自然。

道德教育既要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完整与敞亮,也要关注人的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实践能力的造就。道德教育一旦缺乏了对儿童的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就极易导致儿童对生命缺乏理解、对生存缺乏理性、对自然缺乏体验。

二、坚定而执着的抉择: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择取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育价值观迷惘与困顿,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离,日本政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了系列施救措施和积极应对策略。

1.心灵的教育——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进行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其核心主题。为了重塑日本儿童的心灵世界,构建具有新时代适应性与超越性的道德意识,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心,对生命的敬畏心,强调对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培育,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为此,“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中,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体验活动,推动和促进道德教育的全面展开”[5]。日本政府和文部省多次下发敕令,要求各地方教育委员会认真贯彻道德教育首位的精神,坚决履行道德教育对儿童心灵教育的具体要求,扎扎实实推进道德教育范畴下的心灵教育。

这种以救赎儿童心灵、丰富儿童内心世界、完善儿童性格为价值旨归的道德教育的持续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完整人格的健康养成和道德情感的有效培育。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观,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且良性的变化。

2.个性与人性的教育——造就儿童完满的个性品质

针对长期漠视儿童个性教育的积弊,日本政府提出了丰富儿童个性与培养儿童人性的道德教育主张,并在落实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日本教育改革行政部门对个性和人性进行了解读。在个性解读上,认为个性的内涵是每个人不可代替的基本素质,每个人的素质关系到其生存能力和其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位置。同时,个性还要走出狭隘自我,时刻关注到他人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在,关注到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社群意义上的个性。关于人性内涵,认为完满丰富且具有日本人特性的人性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同情心、敬畏之念,有对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高度自觉,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也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养。

为此,日本基础教育掀起了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运动,这完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转向。日本政府明确要求各都道府县必须认真领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指导,认真落实贯彻到日常教育之中。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负责相关教育改革的设计、调研分析、督促实施,其通过咨询报告、行政敕令等方式,多次明确而坚定地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道德教育,有力保障了相关教育价值的实现。

3.体验教育——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上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讨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1997年,日本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6],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在发表咨询报告时,特别强调在“生活体验、自然体验”之中培养儿童。自此,体验式德育便在日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

体验教育不仅意在塑造儿童的生存能力,还注重培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在生存能力塑造方面,要求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体育与艺术活动体验等,历练儿童道德意志、坚毅品质,增强其对自然的理解与探险兴趣和本领,拓展其宽广和复杂的社会适应性。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的体验教育,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7]。在生命意识的培育方面,体验教育特别强调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人、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节制和克制、学会善待和保护生命。

2008年,日本文部省更是在总结以往德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般方针——“道德教育,应该以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把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充分体现出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故乡,致力于创造有丰富个性文化的同时,遵守公共精神,为了构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与此同时,要尊重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爱护环境、开拓进取,为了培养有这些精神的日本人,首先就要把培养他的道德性作为最基础的目标”[8]。

三、“他者镜像”:日本中小学德育对我国德育价值的启示

我们有必要对日本面对教育危机所作的努力进行梳理,并以之为鉴镜,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德育及其价值择取,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价值遴选有所启迪。

1.道德教育价值不能陷入“唯经济化”陷阱

无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心。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能成为经济建设的纯粹附庸。教育决策者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发展的思维、站在当下指向未来的精神气魄,厘定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道德教育可以为经济建设塑造一批批具有优良品德的公民,可以促进人的内在心理秩序建构,可以为社会提供最原初的精神动力,可以为社会文明赋予人性高尚的内在素养支撑。所以,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得到全方位的立体性解读,应当获得彻底的理解和尊重,道德教育本身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价值守望,尽力规避功利主义的浸淫而迷失方向。

2.中小学德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立人”

从日本教育改革的设计、实施、效果来看,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必须在儿童人格完满养成上得到切实体现,德育有责任和使命关注儿童的心灵和谐、个性丰满、生命意识康健、生存能力完备。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文性,只有切实从人的完整性出发并将人的完整性发展视为己任,才能匡正并守望自身的价值本真。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有一个当下性与未来性规划,也就是说,既它要有工具性价值,也要有终极性价值;既赋予儿童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与行为,也赋予儿童内在的道德坚守、道德信仰、价值理想和精神气质。总之,将儿童完满人格养成作为本体使命、坚持树德立人才是中小学德育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导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关注儿童人格健康养成过程中,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儿童生活世界中获取教育资源,还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开掘与传承,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汤因比博士指出的:“日本民族虽然完全掌握并可以任意使用欧洲的现代技术,但是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这种传统正是适合于治疗污染自然,使人的精神丧失人情味的现代技术的精神解毒剂。”[9]所以,为了儿童完满人格的养成,中小学德育可以开发多种资源,凝聚多种智慧,以实现其“立人”的基本教育价值。

3.设计多元的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立人”的价值

要实现中小学德育“立人”的本真价值,学校的德育就有必要不断反思并修正德育实施过程、方法、途径、形式。首先,要注重德育的多学科渗透,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其次,要重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日本中小学德育就十分重视“德育说教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即注重道德实践,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道德体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10]。日本的体验教育,就是偏重于多渠道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再次,要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比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11]。这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重建,都是很有价值的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2]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

[3][4]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R].1986-06-23.[日].文部时报,1987,(8)临时增刊号.

[5]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6]吴忠魁.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7]付兵儿.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6).

[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道徳教育について(R),2008(3):2.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99.

[10]孙入学.战后日本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4).

[1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2-43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李晓红

上一篇:数字化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