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工作总结

2022-07-27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政府诚信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政府诚信工作总结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1.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当事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守信原则在

2.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 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3.《 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文件有哪些要求

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合规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要按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和依法监督。

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坚持勤政高效。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四是坚持守信践诺。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在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领域应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五是坚持失信惩戒。加大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对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交易违约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三、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

(一)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上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作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实施区域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及时公布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四、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将信用建设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加强公务员信用知识学习,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

(二)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由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失信记录的采集和公开,将有关记录逐级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等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

(三)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要根据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加以整改,依规取消相关政府部门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资格,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区域政务诚信状况评价,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对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公务员,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评优评先等处理措施。

(四)健全信用权益保护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务信用信息保护机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采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探索扩展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和方式。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关爱机制,公务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五、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一)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立政府采购方面的政务诚信责任制,加强对采购人在项目履约验收环节信用情况的监督,依法处理采购人及有关责任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

(二)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筹备、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融资、实施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

(三)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招标投标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推广和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级人民政府掌握的有关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信息、信用信息及动态监管信息等。

(四)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严格依法依规出台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关企业和投资人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促进政府举债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和程序透明。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六)加强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建设。建立街道和乡镇公开承诺制度,加大街道和乡镇政务、财务等公开力度,确保就业、物业、就学、计生、养老、助残、扶贫、医保、住房、出行、停车、防火防盗、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到社会公众,并将各项工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街道和乡镇绩效考核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镇创建活动。

六、健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出台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政务诚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并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协作配合。

(二)加快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法规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政务诚信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政务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公务员诚信、政务诚信评价办法等制度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结合实际切实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本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第二篇:2014年诚信问题申论范文:努力打造诚信政府

诚信问题申论范文

这是一篇关于诚信问题的申论范文,该范文从政府诚信入手,讲述了政府诚信与社会诚信的重要性,是一篇不错的范文。中公教育推荐给各位考生,希望考生详细阅读。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不管任何地方,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自身的诚信建设,执政的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失信于民,违法办事,致使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干群关系僵化紧张,社会关系混乱无序,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严重损害。

政府失信,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摆正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位置。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仍受“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的支配,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极少数甚至认为,政府是为着公共利益行使权力,因而可以享有不守信用的特权,以至于滥用公共权力;二是没有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常常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以致牺牲诚信,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三是没有准确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的关系。片面追求发展,而忽视科学、持续、协调发展,以致为着所谓的“政绩”和“发展地方经济”,不负责任、不求实际地大干、盲干,乱许愿、乱承诺,甚至弄虚作假最终失信于民。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强力打造诚信政府,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一要从教育入手。切实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使他们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要重视制度建设,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违法办事必然失信于民。要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把政府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防止行政恣意和滥权行为的发生;三要严惩作假失信行为。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务人员,出现了作假失信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给予相应惩戒。

本文由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

第三篇:打造阳光政务 建设诚信政府

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打造公开、公正、为民、高效的阳光政务是社会管理的要求和保障,也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几年来,我市以深化政务信息公开为主线,以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政务公开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已将《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规定公开的事项;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决策事项;关系地区、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四是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各类规划调整的重大事项;政府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及招标投标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和评优评先、表彰、奖励事项和需要公示的其它事项向社会公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各类公开主体共发信息3622条,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发布信息3276条,占全市发布总量的90.4%;乡、镇政府发布信息346条,占总量的9.6%。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政策咨询等方面问题,其中,已经公开的4条,占总数的100%。

二是政务公开内容越来越详细。我市编织发布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详细公开各级政府及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机关的职责范围,行政许可事项、具体经办部门、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办公地点等信息。其中行政许可事项中,还公开了每一项许可事项的设定依据、收费标准及依据、许可对象、办理时限以及办理程序,以及政务动态、法律法规及各“红头文件”和意见投诉及结果反馈等内容。

三是政务公开渠道越来越丰富。我市除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辟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发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外。还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档案馆、市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通过查阅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处设置触摸屏、政府信息公开栏、政务公开板,丰富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并且建立了农村“信息公开查阅网点”, 及时向乡村基层群众公开市政府相关信息。

四是政务公开体系越来越健全。我市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全面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比较完善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行政绩效管理系统、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及民意诉求反馈系统等应用平台,在政府与群众之间营造了一个崭新的沟通平台,维护了广大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五是政务公开效果越来越好。我市采取网上、信函受理以及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增设依申请公开受理点等措施,实现100%的要求公开的政务信息可在网上查询,100%的行政审批项目可在网上申请及查询结果,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全部及时上网公开,受到群众好评。对于公众在政务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不到的信息,可以在网站上提出询问,由政务信息热线联络员将其转到相关行政机关进行解答,得到群众好评。

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政务公开推行时间短,经验少,工作难度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前仍是政府工作的“短板”,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需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主动及时还不够。部分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由于人员变动较大,造成工作脱节,不能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和法规政策,特别是与公民有切身关联性的“红头文件”的公开存在滞后现象,有的还采取“不重要的选择性公开,重要的一律不公开”,真正群众想要知道、急于知道的内容却没有公开。实质内容不公开,对于该大项中的小项的具体要求则不公开,而是要求办事人员到其指定的窗口购买符合其要求的范本。有 1 的还推诿敷衍,“你们自己去看政策文件不就都清楚了”。某些行政部门还存在着需要领导签字后方能查阅的现象。能不公开的就不公开,能少公开的就少公开。各级政府网站更新不及时,许多过时废止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删除。

二是灵活方便还不够。目前政务公开的方式还不能做到使各阶层公民都能方便地查询。许多公民并不了解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以及通过怎样的渠道可以查询按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应该公开的政务信息;部分单位公开不规范,程序不严格,机制不完善;部分窗口单位服务流程烦琐,服务质量不高;另外仍有一些政府规章及政策的颁布虽然在报纸上进行了报导,但并没有刊登规章及政策的全文,只有导读性报导及分析。

三是信息对称还不够。公众普遍关注的政府信息大致有三类:一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和行政权力廉洁的问题,如财政预算、“三公消费”、腐败现象等;二是公共资源分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平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公平问题;三是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重大灾情等。有的对公众感兴趣的这些政府信息透明度不够,特别是公开的垄断行业信息、不是“雾里看花”,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四是监督服务还不够。对政务是否公开缺乏监督机制。没有对违反规定的责任人的处罚规定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以及违反该规定的标准是什么,除了监察机关的监督以外,市民的监督权没有得以体现。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建立起一套开放透明、能够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公众参与机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上这些问题,做到政府部门的信息和政务真正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才能促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理解,才能为建设诚信政府打好基础。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全面客观。在公开的内容上求“真”。在公开的内容上做到“三个转变”:一是从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如惠农政策的落实、土地审批等,要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要公开,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从定时公开向实时公开转变。根据政务公开的不同内容来确定公开时间,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长期有效的事项,实行长期公开;对经常性事项,如财务收支、收费等实行定期公开;对阶段性工作,分阶段进行公开;对临时性工作,实行临时公开,从而实现政务的实时公开。三是从随意公开向全面公开转变。明确规定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他政务活动一律公开,并要求所有政务公开的情况要建立档案,保存公开的原件或照片。对涉及面广、时效长、内容较为固定的事项,通过政务公示栏、发放文件和明白卡、收费表、政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开;对临时性、阶段性的事项则通过召开政务通报会、广播电视播放、黑板报公示等形式随时公开。集中政府资源优势,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办法、保密审查办法和依申请公开办法的基础上,完善决策公开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工作问责办法、信息发布协调办法、澄清虚伪或不完整信息办法等等。事前公开是静态的权力配置、权力运行规则和流程的公开;过程公开是决策和执法两大类行为的过程公开;类别行政行为的公开。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政府采购、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给付、行政救济等等,要依法依规公开;特殊行政环节的公开。如听证、会议、评估等等。纳入用人和绩效考核。

二要及时方便。做到规范与便利,“一栏一台一网一会”四种形式进行政务公开。“一栏”是指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县直单位的工作职能、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全部进行公示,各乡镇也把政务公开栏办到了人流集中的街头路口。本着“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开展 “点题式”政务公开,群众可在“点题栏”中将自己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写在栏内,待下次政务公开时就“按题”公开解答。醒目位置设置政务公开栏,公布“办事流程图”、“机构 2 示意图”、“岗位职责图”,公开政府组织机构、办事指南,而且将政府文件、工作报告、人事任免、土地出让、征地拆迁、实事工程、常务会议纪要等在网站上全面公开,使之成为群众透视政府的窗口。

三要创新载体。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载体是互联网络形式。随着信息化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已成为公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主要途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受众由客体变为主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即时性信息发布员。“大道闭塞,小道飞扬”,如果政府信息传递不及时,相关解释不充分,事态将被传言无限扩大,必将使政府处于被动尴尬位置。因此,一方面要强化政府网站互动功能,要在政务大厅、客服大厅、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场所、“农村书屋”等设立政府信息查阅点,特别是要解决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的网络载体建设。要鼓励和提倡领导干部开微博和博客与群众沟通。另一方面要把政府机关网站建设管理落到实处。要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好信息发布审查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制度等,妥善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掌控好“第一时间”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实效性、预判性和规律性。

四要全程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检查部门要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监督、考核、奖惩等制度,及时处理各类举报,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等工作机制、落实公开场所建设。政务公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同时,将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或公开不到位的,对违法违纪违规的,要严惩,决不能让监察结论成为“失效药”,让审计结果成为“稻草人”。 有些不公开的背后则是腐败。从近年来各地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大多数都发生在那些基层群众毫不知情的领域,通过“暗箱操作”使权力游离于公众监督之外。要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面对面”直接办事,使群众感到平等、亲切、公正、透明。以积极的姿态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呼声,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对市民提出的有关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在论坛上做好答复解释工作,充分发挥好政府网站与公众交流互通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主动地接受舆论监督,既是改进机关作风、打造阳光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本质体现。要有积极地态度接受监督。要以宽容、谦虚的态度对待媒体、民意代表和群众的批评和质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正工作中的疏漏。

第四篇:对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索

江岩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政府诚信是一个把诚信一般应用于考察政府状况的概念。进几十年来,社会改革北京下的政府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改革日益深入,同时也使政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我们一行七名学生在深入农村探索能存慈善机制的问题时,遇到听到许多有关政府诚信的问题的事情,因此,我便依据此次所获的资料对农村出现的政府诚信缺失问题加以探索。

关键词:政府诚信,政府诚信问题,制度素质,国民素质

引言:有关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究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外各国对此为题都异常重视,关于政府诚信概念的内涵,赵爱玲女士在《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一书中在时间纵向维度和各国研究横向纬度上加以深刻剖析,为此,我引用赵博士对“政府诚信”这一概念的阐释,述说政府诚信的本质。

赵博士认为政府诚信是将人们通常所说的司法领域的诚信原则应用于考察公法领域的诚信状况。其实质是在诚信主题范围的拓展性研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的政府诚信,一方面作为美德而言,政府诚信是一个关涉政府理念德性和政府形象的范畴。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制度规范而言,政府诚信是对政府及公务人员的制度性规范和专业性要求。而政府诚信问题则是由此引发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系列现象。

政府诚信问题十分普遍。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此类问题频频爆发。例如改革背景下政府个别部门出现一系列利用职权导致寻租问题,腐败问题,信任危机以及政府职能转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较深刻的揭露出当代中国政府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的严重性和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紧迫性。

总的来看,政府诚信是政府存在合理性与价值性的唯一源泉。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对于政府及全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这次深入农村的社会实践,使我深入了解到许多有关政府诚信缺失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我也发现了部分关于政府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同时,我也试图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甚少,我无法拿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列宁指出:“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区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作为一名学生我是无法再广泛的市价中去有效认知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但经过前辈所整理的资料,我对政府诚信问题有了一些认识,下面针对我的所见所闻探索引起这类问题的原因。

本次农村实践,我们共对十个农村,二百四十户家庭问卷调查,并走访近百位农村知识文化相对较高,村中威望高,农村党员及宗教成员并对村委会进行访谈及问卷,发现农村慈善组织及许多农村问题的重要因素。

首先,在农村政府与热宁联系的中介是村委会,下面针对村委会出现的问题作以阐释。在许多农村意识里,村委会就是政府,部分村的村民反映村委会成员是支书及上级内定的,官是拿钱买的。折深深动摇了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存在,在大岗李乡户岗村我们了解到退休村干部张大伯的境遇,为官十年,自己连工资都没拿到,并为村子建设投入两万多元的血汗钱,然而退休之后,乡政府

村委会并未将属于大伯的钱归还,村干部公款自用字该村也很猖獗。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处村委会成员外,大部分村民对村委会管理善款不放心,咋慈善组织管理人员选择中多数村民选了村民代表,而非村委会。村委会也是村民代表啊,他们有区别吗?最终我们发现,村委会成员并非真正的村民代表,在慈善经历中,以往的慈善捐款捐赠竟出现村委会捐款摊派的现象,并有少部分村民反映村委会并未公布善款信息,当问到村民是否关心捐款流向时,大家竟说:“关心也没用啊,那是政府的事,我们问着干吗!”村民将事推给政府,而村委会在被问到慈善组织由谁管理,许多干部说我们支持,但不会挑头管理,除非是上级负责这个慈善组织。足见村委会是怕担当责任的。这足见政府在村民中诚信缺失的问题,村民将事推给政府漠不关心,当然就不会对政府所做之事积极响应,这是政府公信度确实的一个表现。

在访谈村民希望由谁管理该组织时,有80%以上的村民反映说必须由村委会参与,或者政府部门。当我们问到原因时,村民回答他们不管就没人管了,由政府牵头好办事,村委会是不可能让慈善组织独立存在的。一个看似村民信任政府的现象,内里原因却是对政府“霸道”行为的愤慨,同时又显得无比无奈。由此足以看出政府什么都管的观念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在我们做实践的地方还存在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是关于社会保障不公平问题。而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村委会与当地政府的较好解决。这一现象足以影响政府信任度。

任祥村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村子,该村总体贫困。其中30%的村民收入低于村平均收入。在走访该村王大娘家时,我们了解到大娘自老板过世后,大儿子在外打工常年不能回家;二儿子天生痴傻,在家经常对大娘大打出手,将家里砸的破烂不堪。同时当年就之老伴的病而一贫如洗,亲戚断交,村委会不管。另外,村中有一老奶奶,本该安享晚年,如今却还负担这一个下肢瘫痪的儿子。两家境遇都是十分艰难,在找村委会帮忙解决取得五保户问题时,村委会却以名额有限为借口而不予理会。而与之截然相反,我们在村中同时了解到一家在村中颇为气派的房子里注有一位颇像贵族的老太太,经济条件如此优厚却大出人意料地吃低保。姑且不探究原因,我们仅从表象就看出政府在农村所出现的诚信危机究竟有多大。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如果一手造成如此现象而无法妥善解决,它将真正成为一大危机。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88年全国教师考核体制改革下的37名教师的境遇,37 名教师自身利益未受到政府保护而含冤二十余年,多次举报上访却终无结果,并出现非法居拘留、冒名顶替等恶劣现象。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武老师去找相关政府部门理论,某工作人员却说:“知道你不想干了(没送礼),就没给你名额。”还有一位老师去讨说法,而“好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这样吧,你回去我们给你弄个低保吃。”不用深入了解这些事,单凭这些话就给人巨大的震撼。体制改革背景下,个别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将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度受到严重挑战。此类事件我们在访谈过程中还有很多。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公信度,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差的示范效应。只有一个守信用的党和政府才能培育起一个守信用的社会;只有政府讲诚信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的表率作用。

针对种种政府诚信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有两大基本要素是影响该问题的关键:即制度和素质。在政府改革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是政府诚信缺失的基本原因之一。同时,国民素质也是影响

政府诚信问题的另一基本要素。在国民素质整体较低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政府工作政策被人误解,致使政府不得不隐瞒某些事实现象。而从国民来看,这也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公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它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任何一次改革的失败与失误,低下的国民素质都是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国民素质是解决政府诚信缺失的基本途径之一。而教育则是这之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倡导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

完善的体制,健全的制度需要在不断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建立.针对政府监督体制的漏洞,相关部门人员要积极投身于监督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邓小平曾这样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针对细节问题,任然需要去探讨。

小结:针对我们本次对农村对农村所做的实践,我认为这次对于政府诚信问题的改革是一个新的契机。当前改革背景下,政府正探寻关于该管什么、该管多少的问题。随着政府机构的精简,许多公益事业必将脱离政府管理,使政府免去其累,避免不必要的政府诚信缺失。而另一方面又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 赵爱玲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35页

《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 赵爱玲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41页

《列宁选集》 人民出版社 第26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5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17页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解思忠 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12页

致谢: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很难完成的,同时还要感谢假期期间我们的暑期调研团队。大家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结束了此次实践活动,完成了各自的论文写作。

第五篇:诚信承诺书(政府采购)

诚 信 承 诺 书

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我单位自愿加入 “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企业信息库”(以下简称用户库),自愿将本单位相关信息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登记并对外发布。现郑重承诺如下:

一、我单位提交并在用户库发布的相关信息均真实有效,提交的材料无任何伪造、虚假内容。

二、我单位在项目投标活动中提交的企业信息均已在用户库中对外发布,未发布的不作为评审依据。

三、我单位在参加投标活动中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四、我单位将及时、准确、客观的更新用户库中相关内容,否则自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

五、若违反本承诺一经查实,本单位愿接受江西省政府

采购办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的处罚。

单位名称(法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盖章)

联系电话:传真:

年月日

上一篇:祝福家庭幸福的话下一篇:作风纪律整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