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载体:导师制的学术性学生社团

2022-09-13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都迎来新的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 三者的问题是否有关联, 是否又能进行有效的结合, 达到互补效果呢?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重视教育载体的选择和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那又将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载体?如何结合学生的主体意识来开展呢?

1 学术性学生社团及其发展中的困难

高校社团是作为继学生会之后的又一学生组织。而与之不同的是,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 依据大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它具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和特定的活动范围, 有着既定的努力目标和活动规范。学生社团有着鲜明的自主性, 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其显著特征。

学术性社团是学生社团中的一支为数不多但又不可或缺的力量。学术性社团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与支撑,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 是使大学生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的重要载体, 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感性的科研实践活动全过程, 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研究的层次, 掌握从事科研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鼓励本科生培养学术科研能力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草社”为例, 该社团是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结合自身学科特点, 以研究中草药为目的的学术性学生社团, 自建社以来, 历届社员在社团活动中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 并在彼此的交往和相处中相得益彰, 强大的社团凝聚力使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 比如在建设科研基地的过程中, 社员们自发开垦出一块实用种植面积达5 0 0多平方米的“中草药种植园”, 并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从全国各地采集移种了中草药一千余种, 依托种植园, 同学们有效开展模拟G A P、中药品种改良、濒临中药的培育等科研活动, 并形成多项学生课外科研课题。这个学生社团建设的种植园还成为了《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校内实物教学基地。然而, 尽管在学生社团中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科研积极性, 但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 也遇到了学术性学生社团所共有的一些困难。

首先是专业指导的切入不够。“本草社”成立初期, 其社员基本上由低年级学生组成, 由于社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限制, 在开展科研过程中不知该如何选题, 以致大量有科研兴趣的社员流失。当社员们逐步成长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后, 他们非常希望大规模地开展科研项目, 以科研项目组的管理模式管理社团, 于是根据社员的专业研究兴趣, 建立了二十多个研究课题,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指导老师, 半数课题无法正常开展。而对于学术性学生社团的建设而言,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 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它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专业指导教师对于学术性学生社团的关注程度和指导力度还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

其次、科研经费的限制。由于学生社团属于自发性组织, 因此社团经费几乎没有任何来源, 学校很难给社团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资金的不足使社团无力支持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而科研活动的限制, 则使得社团的发展停滞或萎缩, 最终影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

2 导师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最早缘于1 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 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标志之一。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更是大大受益, 与此同时, 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与广泛推广。导师制在我国, 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 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近年来,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研究生、本科生质量普遍有所下滑, 加之学分制、选课制在高校中的普及,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高校本科生的管理一般采用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相结合的方式, 所以现阶段在一些大学所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其实是一种科研导师制, 其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开展课外科学研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发展中几个重要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低年级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业指导中的职责, 如选课、个人培养计划、学习方法指导、协助制定学习计划等;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阅读专业书籍、撰写专业论文等,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 正确处理学习、社会活动及娱乐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 制定适合个人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制、辅导员制和科研导师制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可以解决以上所诉的这些问题。

但是, 在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 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困扰着导师制的顺利发展。

首先是导师数量的问题。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 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 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 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 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 做出合适选择。有人认为知道的学生数一般为8人左右。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过多, 导师精力不够;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过少, 则导师的数量不够。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 斯坦福师生比平均约为1∶3, 普林斯顿师生比为1∶6, 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 7, 况且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 这其中还需要兼顾到研究生导师的选派。所以, 目前导师数量不够是制约高校推行和实施导师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本科生的知识结构问题。与研究生不同的是本科生的课程任务非常重, 所展开的科学研究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由于本科生刚入学时, 基本上是第一次所接触所学的专业, 要开展与该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所以一般要到大二或大三时才具备科研能力, 而到了大三大四年级, 本科生又将面临实习、科研和就业压力。所以正常情况下, 本科生从选题到开展科研并完成科研论文的时间往往只有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基础知识不扎实, 再加上时间的限制, 极大的制约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许多研究项目有很好的选题, 但却做不深, 匆忙而过, 研究了点皮毛, 有的甚至在开题后就没了下文。这样的急匆匆的, 蜻蜓点水般的研究方式, 也反过来影响着导师的积极性和导师制的持续发展。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中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开发的信息环境中, 而且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渠道的。面对新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灌输模式显然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 漠视学生的主体性, 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塑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适应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相距甚远,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受影响。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 政治学习、开会、作报告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传统载体。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变化发展, 必须进行载体创新。并由单纯的灌输向多方渗透发展。灌输式的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是非常有效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拓展, 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灌输是硬性的、单向度的, 以强制为主;而渗透是软性的、互动性的, 以说服为主。目前对大学生来说, 一般性的灌输和说教已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了。因此, 在强调灌输的同时, 还要注重思想渗透, 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寓教于学、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 使大学生置身于思想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

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社团组织, 能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 社团作为原点, 更有传播、发散良性思想观点的作用, 有利于减轻高校思想教育的工作量, 提高成功率。

但是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社团核心成员在位时社团发展比较平稳, 而往往一旦一些核心成员毕业后, 社团就从此一蹶不振, 甚至走向终结。此外由于社团具有自发性、松散性等特点, 学生社团的成员更换频繁, 人员流动快, 稳定性差。我们应该注意到, 每年都出现新的社团, 同时, 原有的一些社团消失, 社团增减比例较大。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到社团文化的形成和社团活动的持续, 从而也很难做到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希望借助社团这一载体来开展教育变得困难起来。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社团组织形式, 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呢?

4 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导师制的学术性学生社团

学术性学生社团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因此它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导师制相结合, 从而发挥学术性社团在学校德育教育、教书育人和学术创新实践等方面的作用。而由学术性学生社团与导师制相结合所形成的稳定组织形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加强在学术性学生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有利于提高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营造学生社团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

在学术性学生社团中实行导师制。学术性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不仅要在课程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 更要贯穿整个学术风气的营造的全过程, 对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这就打通了学术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缺乏导师指导的瓶颈。

在学术性学生社团中建立科研项目团体进行专题研究。学术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 学术性学生社团的活动不应是短期行为, 而是需要长期积淀, 应通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活动积累达到科研水平的逐步提升。所以在学术性社团可以通过这样的步骤开展科学研究和社团管理。

(1) 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推出课题研究性活动的计划;

(2) 然后协会核心会员与导师团讨论制定总课题;

(3) 第三步是面向所有会员进行宣传和报名分组;

(4) 第四步是定期聘请教授为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进行课题讲座, 对各课题研究小组的进程进行监督和即时反馈, 给予各小组充分的技术配合与协助等。

(5) 最后通过对某个课题的研究, 以小组撰写论文的活动形式, 进行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初步培育。

此外, 在建设科研项目团队方面, 可以包涵不同团队和不同专业的学生, 一方面使科研能力得到加强, 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本科生研究时间的限制性, 由于导师自身工作的相对稳定性, 在他指导下的课题就像一个铁打的营盘, 而学生成了流动的兵, 同一课题组的高年级学生毕业了, 则低年级学生就可以很熟练地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继续深入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如此接力棒式的科学研究, 既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研究, 又能让科研项目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所以说导师制是学术性学生社团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

学术性学生社团的各个科研项目组, 由于在导师的全面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在科研水平的逐步提升和学生科研基金申报方面将形成一个良好循环, 这也就基本解决了学术性学生社团和研究经费问题。

在学术性学生社团中形成的稳定的研究项目组后, 一些基本的科研技能可以由项目组中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传授, 这将为导师赢得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更多的团队, 从而有效解决了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导师资源稀缺的困境。

导师制的学术性学生社团将会因为其科研项目的持续性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 并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逐渐建立起具有科学精神的学生社团, 这样的学生社团既拥有学生社团具有的鲜明自主性和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显著特征, 又克服了学生社团的不稳定性,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载体。

摘要:结合专业出现的学生学术性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因其鲜明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受到关注, 但其作为团学工作的新兴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急迫于解决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而在近些年备受关注,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客观困难。随着80后, 甚至90后的学生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群体后, 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寻求更灵活的、多样的教育载体。本文就高校学术性学生社团、本科生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补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学术性,学生社团,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成铭.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2]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3] 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4) .

[4] 于永, 高艳阳, 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0.

[5] 王明明, 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研究, 2005, 1.

[6] 潭士元, 发挥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 2005, 2.

[7] 贺才乐,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 2004 (2) .

[8] 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上一篇:互联网+模式下模拟电路教学改革与创新下一篇: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