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2022-07-04

第一篇: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落足点,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强弱,决定着执政的成效。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而对于少数民族乡来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为重要。结合当前我太和土家族乡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少数民族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

按照市委、县委相关要求,在机关、村以及乡属单位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范完善公开承诺、岗位定责、“一讲二评三公示”等制度,并将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乡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先进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委政府全面工作顺利开展。

当前,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普遍存在结构不优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逐日削弱的状况。有的农村党支部甚至组织活动也不能正常开展,党员一盘散沙,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同时,要建立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对当前经济待遇普遍低、政治前途到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进行逐步改善。对他们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工资由固定和奖励工资两种组成,成效突出的,给予重点奖励,切实提高经济与政治待遇。

二是党员队伍的建设要加强。把好入口关,对发展党员以保证质量为主,发展数量为次,不硬性下达发展考核指标,力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创新培养机制,扩大培养范围,不断的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对于在思想上发生变化、拒不履行党员义务、违反党纪法纪等的党员,建立党员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处臵力度,该要处分的就处分,要开除就开除,决不放松管理。 三是在党内建立完善一套针对党员的保障机制。使党员能切实感觉到党组织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如对农村的贫困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定期进行慰问,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二、积极培育党建示范点,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继续坚持培育典型,以金子村和石盘村为示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加强村级活动场地建设,力争用两年的时间使全乡8个村全部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2011年,全力培育金子村、石盘村2个县级党建示范点,其他6个村争创南岸片区党建示范点。

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臵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经济工作来搞。农村党建工作如果停留在被动适应上,那么党建工作搞不好,经济工作也搞不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不了解“三农”是不称职的表现,不重视“三农”是政治上不清醒的表现。农村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农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思想上的宣传激励。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把各级党委确定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组织上的保障。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经济发展选好配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四是创造优良的政治、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好的党风带一个好的政风、民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一是健全干部与农户的帮扶机制。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实行全乡所有干部每人联系一户以上农户的制度,科学规划,指导农户实际情况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二是充分利用好民族乡优惠政策、扶贫开发和市、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配套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猕猴桃种植、食用菌培育、金银花、山药等特色种植业。

三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好烤烟业,大力推进地道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优化药材业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着力打造高山药材业基地,把药材业发展作为万元增收工程的重点培养项目,促进太和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 四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扎扎实实抓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过去的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振奋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建功立业;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增长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加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围绕县上出台的“六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狠抓执行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镇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以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为保证,形成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为了使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明确责任入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工作中应强化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的任务。将党建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定出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基层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年终检查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以齐抓共管为目标,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并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六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创建平台,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健全和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篇:全国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贵州省(自治区、直辖市)毕节市(地、州、盟)赫章县(区、市、旗)雉街彝族苗族乡(镇)

为进一步了解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拟对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请认真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A01所属单位:

1.□乡镇党委 2.□乡镇政府 3.□乡镇人大 4.□乡镇统战部 5.其他A02职务级别:

1.□乡科级以下干部2.□乡科级3.□县处级

二、 所在民族乡镇基本情况(2011年)

B01行政村个,总人口人

B02所在县是否为贫困县是□ (省级□ 国家级□)否□

B03所在乡镇财政收入万元,其中,上级下拨财政经费万元,本级税收万元

B04万元 B05乡镇财政支出(正常办公支出,不含额外支出),报账制约元/日,财政自给率%,转移支付额万元,财政历史欠账万元 B06 第三产业总产值万元;

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个,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个,集体经济收 1

入万元

B07元

三、组织机构和队伍状况(2011年)

C01 所在乡镇有党支部个,其中,农村党支部个

C02 党员务工党员人,外来务工党员人

C03党员年龄结构:35人,36-45人,45-59岁60岁及以上人

C04党员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人,大专人,高中人,初中及以

下人

C05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其中,35岁及以下36-45岁46-59岁人;少数民族干部人,建乡民族干部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

C06乡镇党政干部:

编制人,其中行政编人,事业编人,工勤人员人。 在编人,被抽调到县直部人,从乡直部到乡机关人,临时聘用人。近三年调离人,其中,职务晋升人,到县(旗)机关或职能部门任职的人

C07村干部人,其中,35人,36-45岁人,46-59

岁人,60岁及以上人;大专及以上人,中专、高中人,初中人,小学及以下人;全额定工干部人,半定工干 部人,村支书 “一肩挑”的人

C08村干部的月工资收入情况:

村支书“一肩挑”元,村支书元, 村主任元,定工干部元,半定工干部元

C09您认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可多选)

1.□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2.□党性观念淡薄,纪律松懈3.□党员意识弱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4.□致富能力欠缺,影响力、号召力差

5.□其他C10 您所在的乡从年开始接收大学生村官,共接收了名,

其中有名为少数民族。任期结束后,去向如何?

1.□留村继续担任村干部2.□提拔到乡一级使用3.□考公务员

4.□考研究生5.□自主创业或另行择业

C11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规定,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数量应当与其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相适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与同级后备干部的比例也要与之相适应。请问您所在乡是否达到这个比例?

1.□达到2.□没有,但差得不远3.□没有,差得很远

您所在乡为确保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得到重点培养和使用,是否有相应措施?

1.□没有2.□有,对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时间、目标机制和考核内容的规定都很明确

3.□有,只对个别内容有规定(可多选):

a、□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b、□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时间; c、□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考核内容;d、□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目标机制; e、□其他

四、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D01您所在乡(镇)近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 D02发展党员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1.□自愿入党的人不多 2.□人员大量外出,优秀苗子难选 3.□组织机构涣散,吸引力不强 4.□围着“圈子”发展,一些真正想入党的受排斥5.□规章制度虚设,组织纪律松懈 6.□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D03在村党员情况:(可多选)

在村党员人,35岁及以下人,36-45岁人,

46-59岁人,60岁及以上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中专、高中人,初中及以下人

D04乡镇党委党建活动经费元/年,村支部元/年

D05是否有基层组织建设的专项经费?

□是元/年□否

D06乡镇党建经费来源:

1. □党费 2.□专项经费 3. □其他

D07村支部党建经费来源:

1.□党费 2.□专项经费 3. □其他

D08有办公活动场所的村支部 D09村支部组织生活能否正常开展?□是□否

影响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可多选):1.□村支书不重视2.□党员难召集

3.□没有活动场所 4.□没有活动经费 5.□其他D10党员干部教育情况

所在乡镇全年组织党课次,其中,乡镇党委组织次,村支部组

织其中乡镇干部人次,村干部人次;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人次,地州市组织的培训人次,省级组织的培训人次,中央组织的培训人次

影响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因素:1.□领导不重视2.□没有场所 3.□没有经

费4.□党员干部不愿参加5.□其他党员干部培训经费来源:1.□专项经费2.□单位出一部分,个人自筹一部

分 3.□个人自筹 4.□向上级申请 5.□其他D11您所在乡镇的村支部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1.□很丰富,有实际效果 2.□比较丰富,但效果不明显 ,3.□一般,多是读书看报学文件等4.□基本没有开展,缺少有效的载体

D12村支部开展组织活动时,党员参加的情况:

1.□只要接到通知都能参加2.□积极性不高,参加的人不多 3.□大多是老年党员参加 4.□知道有重要事项才参加5.□其他D14影响乡村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可多选):

1.□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淡化,积极性不高 2.□基层组织分散,交通不便

3.□中青年党员外出务工,老年党员体弱多病,参加活动的党员很少

4.□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组织不得力 5.□其他D15

落实“一定三有”面临的主要困难(可多选):

1. □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2. □没有资金保障3. □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

制4. □缺乏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5. □其他D16所在乡镇已落实了“四议一审两公开” 的行政村有个

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面临的主要困难(可多选):

1. □制度机制不健全2. □领导干部思想观念陈旧3. □群众基础差,村民

没有积极性4. □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 5. □其他

五、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E01您认为制约乡镇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是:(可多选)

1.□基础差,缺乏相应的经费和条件 2.□思想观念落后3.□管理体制不顺

4.□工作规划滞后5.□财权与事权不统一6.□人员配备不合理,干部素质

不高7.□其他E02村级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作用发挥一般的几乎瘫痪不能发挥作用的个

E03您认为制约村级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1.□党员年龄老化,村干部素质偏低2.□村干部经济待遇较低,村级组织缺乏活力3.□村干部工作压力过大4.□村干部提拔晋级难,工作缺乏积极性5.□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工作得不到支持6.□无资金、无项目,

因无钱办事缺乏号召力 7.□其他

E04所在乡镇发展经济和各项建设情况

1.近三年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项目资金万元,惠及

人口人;没有项目的村个,涉及人口人

2.近三年争取经济发展项目项,项目资金万元;没有项目的 村个,涉及人口人

E05宗教问题对您所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否有影响:

1.□无2.□有,但影响不大

3.□有,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E06宗族势力对您所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否有影响:

1.□无2.□有,但影响不大

3.□有,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

六、 您认为目前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存在的工作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您对加强和改进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第三篇:为何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概 论

课 程 论 文

题目: 为何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姓名: 谢超宇 学号: 222011301011075 班级: 2011级思政2班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11月24日

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摘要: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消除了不平等的根源,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必须坚持和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

事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国情 历史状况 民主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 政治经济文化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消除了不平等的根源,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日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还建立了近1100个自治乡。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布局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基本上相适应。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

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地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

2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基本政治制度。” 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有61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城市有8万多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89%的城市社区建立了居民(成员)代表大会,64%的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22%的社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城市基层民主形式普遍推行,收到了很好效果。总的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组织载体日益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自治的内容上,群众自治的事务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能够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上,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使得民主参与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基层群众自治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大学校,有利于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第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活动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问题,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这种适应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部署上的适应和促进。我们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中,始终以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比如,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对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则是适应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产物,在解决城市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实践推进上的适应和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许多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的,既锻炼了群众的议事能力,又维护了群众的经济利益,体现了民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国之所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我国

3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我们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这两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其优点,令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小丽,孙前梅,. “转变的开始”抑或“转变的完成”——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观点与思考[J]. 中共党史研究,2010,(4). [2]吴秀兰,. 论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 [3]侯万锋,. 民族区域自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J]. 广西民族研究,2009,(4). [4]李凤鸣,. 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性抉择和成功实践——兼论乌兰夫同志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运用与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4).

4

第四篇:戴志宏《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

南安市宝莲中学 戴志宏

1 《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设计

南安市宝莲中学 戴志宏

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优越性。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领会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2、使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进而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活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了解少数民族在饮食、生活、宗教、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时间安排:

新闻播报:5分钟;

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0分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钟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分钟 练习和小结:5分钟

2 教学设计思路:

一、新闻播报

二、引入新课

导入:歌曲:“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通过《爱我中华》 唱遍大江南北,表达了全国人民的一个共同心声,那就是: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团结。那么对于我们的55个兄弟姐妹,同学们有多大了解呢?

三、讲授新课

抢答题:(1)你能说出至少5个少数民族名称吗?(20分) (2)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吗?它们分别是哪些?(20分) (3)回族信仰什么宗教?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50分)

(4)说出福建至少3个少数民族吗?(福建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全省约有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仅为全省总人口的1.71%;但是,全国56个民族,我省现有55个民族成分,世居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的52.87%。同时福建省还是我国回族的发祥地之一。)(50分)

过渡:大家回答的很好,在了解少数民族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我们汉族与少数民族有许多的不同,请同学们谈谈它们的不同点. 民族差异大家谈: 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回答) 比如饮食、服装、生活习惯等等„„ 老师:这是否意味着汉族比少数民族优等呢?我们与少数民族应该建立一种怎么样的民族关系呢?

(一)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讲解民族平等的体现:

【事例1】从去年春季起,泉州开始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制度,在各民族中学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都可获得助学金,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600元。为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我省、泉州在高考和中考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加分照顾政策。

老师:怎样看待国家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优惠政策,这对我们汉族平等吗? 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许多少数民族都是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低,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应该给予照顾,这才能充分体现民族平等。

3 【事例2】历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情况统计表,说明了民族平等。

讲解民族团结的体现: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讲解

【事例3】通过“民族团结宝鼎”和“援藏干部”的事例说明民族之间是团结的。

【事例4】一家有十个兄弟,但是他们很不团结,整天勾心斗角。一天他们的父亲拿了一把筷子,发给每个兄弟一人一根筷子,并让他们当众折短筷子,兄弟几个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接着父亲发给他们每人十根筷子,再次让他们折断筷子,可是兄弟几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办法做到。

【事例5】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的当地经济的发展。

【事例6】2009年7月5日20时,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止12日“7.5”事件中共有1680人受伤,目前仍有939人在医院救治。据外交部对外透露,受新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影响,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也受到冲击。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也受到“疆独”分子的暴力袭击。

思考:这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民族要团结,民族关系不和睦,经济受影响;国家的统一就受到威胁。 讲解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

【事例7】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东部汉族人口居多。

东西部地区的特点各是什么?(东部人力资源丰富,经济繁荣,但自然资源缺乏;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

两地有什么可以互相利用?(资源互补等)

【事例8】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的两大工程。说明了什么?(说明民族要共同繁荣)

讲解民族互助和谐的体现:

【事例9】播放《天路》的音乐讨论:为什么国家要排除万难,建造青藏铁路,它的意义何在?

【事例10】解放前,新疆没有一公里铁路,仅有的几座工厂也是破破烂烂,满目疮痍,更不用说有现代化的城市了。如今,新疆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然形成,昔日的戈壁大漠上崛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今日之新疆,到处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今日之新疆,进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一个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 4 展、政治稳定的新新疆正在崛起,当地群众完全有条件、有机会与内地群众一样,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讨论:A、新疆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新疆的变化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关系?

新疆变化的原因:在于国家的民族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和新疆人民的勤劳勇敢以及祖国内地的无私援助。没有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就不可能有新疆的今天。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是否等于自立?不是。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前提是什么?国家的统一领导。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23页图示,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 立法自治权:如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

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等等。

5 变通执行权:如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又如新疆因时差规定上午10:00上班,下午4:00上班。

经济自治权:如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文化管理权:如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同学们,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必然选择,那么,这个制度到底怎么样?能否真正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呢?

请搜集到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做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经历或看到的相关资料列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

(1)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扞卫祖国统

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内容

2、意义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自实行民族区域自 6 治制度以来,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那就是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五)课堂练习: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5周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 )

①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C 点拨: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是高度自治权。只有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故②错误,①③④都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故选C。

附:教学反思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要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我国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深刻理解和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7 《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设计思路

一、设计新闻播报

每节课开始5分钟,由一位同学进行新闻播报,播报最新的时事新闻,即可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培养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和对政治科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中考时事的重视。

二、设计抢答题

在开始的阶段设计抢答题,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课是围绕有关民族之间关系的内容,吸引学生对民族内容的关注,同时,通过抢答,培养学生踊跃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把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解

把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等知识点进行分解,通过一系列的事例和正反两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四、通过分解自治权和民族自治区的优越性来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把自治区的四种自治权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搜集民族自治区的优越性的资料来做介绍,根据学生介绍的资料及发言内容,灵活处理,引领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并结合多媒体展示。

五、多媒体展示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涉及到民族的内容很多,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本课的重难点,同时,使他们能更好的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

第五篇:佰什坎双语学校民族团结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材料

共唱团结歌 携手谱新篇

------莎车县佰什坎双语学校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近年来,佰什坎双语学校党支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抓好党支部党建工作,强力打造坚实的民族团结育人阵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班子团结,廉洁自律,学校各项工作均得到了上级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04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了学校的情况,从此闻名全国,成为自治区双语教学的示范学校。2005年被莎车县委授予“五好” 学校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喀什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地区级“绿色学校”及“花园式”学校。曾先后两次被莎车县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至今,每年都被莎车县教育工委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5月,被评为喀什地区“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单位”;2015年10月,被授予喀什地区“平安校园”称号。

一、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佰什坎双语学校党支部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团结向上,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党员队伍。现有党员31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45%。学校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每月由支部书记张勇组织进行一次党课讲座。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对所有党员的表现情况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并召开师生及家长座谈会,保证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取得实效。坚持党领导干部授课、听课制度,如支部书记张勇教授

五、六年级思品课,副校长吕宝江教授五(1)班数学课,德育主任教授二(2)班数学课等,并规定领导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8节,为教师们作出榜样。同时,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广大教职员工每周五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切实发挥了党支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中心作用。

二、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创建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学校党支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实行了人性化的管理。在生活上关心教师,思想上帮助教师,使得教师能够安心教学,认真负责;体贴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积极向上;成立十余年来,未发生任何事故。教育教学:每天有带班领导负责早晚自习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督促与检查,采用周汇报、月总结制度;学生宿舍:有严格地教师陪宿管理制度,每天都有值日的老师和学生住在一起,学生有事,他们马上可以赶到,进行处理;学生半夜突然生病,他们可以很快把学生送到县城医院。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在各项学生工作中,均有“交接班制”,学生的活动都有老师或班主任陪伴。下课后,学生排队,由班主任带着去食堂吃饭;晚自习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回宿舍,交给管宿舍的老师。多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采取考评量化积分制,且已步入正轨。正是这种人性化和高度负责的管理,才使得建校十几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为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多年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动员全校师生学中华经典文化,大力提升师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优越感,在校园显著位置、重要位置,绘制中华经典文化墙,书写宣传标语等,为学校开展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该校成功召开了喀什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使该校成为整个喀什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三、立足本职,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1、不断摸索,确立学校模式。学校的管理模式定位为“全日制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教师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客观上也为不同民族的师生相互交流、学习双语,了解彼此文化,增进感情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现实素材。实行寄宿制以后学生在校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多,客观上也起到了远离宗教、消除宗教影响的作用。

2、突出重点,狠抓教学。学校每天至少要求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句汉语日常用语,让刚入校的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和教师用汉语沟通。学校张贴的标语、指示牌、广播也一律用汉语。同时规定,在学校,所有师生要尽可能地用汉语交流。从一年级起所有的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另外每周再加三节母语课。学校还结合维吾尔族学生身心特点,通过成立舞蹈队、篮球队、经典诵读班等,营造使用汉语的氛围。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学校的“双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自内初班开办以来,该校累计为内初班输送了409名优秀学生。2016年4月,喀什地区教育教学提升工作推进会在此召开,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双语教学工作中的成绩。

四、筑牢防线,坚决抵御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

为引导广大师生职工旗帜鲜明地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增强各族师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一是利用日常的四维两反、民族团结课、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国情与时事、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五爱教育。二是利用好每周二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是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抓好班会、中队会等德育主阵地,结合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五是定期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六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七是利用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教育学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进一步增强。八是积极组织开展大宣讲活动,让师生明白宗教的本质,以及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分子的真面目。

五、携手共进,十九年如一日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建校十余年来,学校始终都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已有3对民汉教师在这儿工作时,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谱写了一首首民族团结的赞歌。最早参与学校创建的杨庆玲老师,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与伯什坎特镇居民买买提明组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杨建民于2015年9月考上了疆内初中班,从小生活在本镇的史继承老师与新疆大学毕业来校任教的古丽娜尔〃喀吾力老师也是学校的第一批教师,常年的并肩工作为他俩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也组成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并结出了人见人爱的小“花朵”——琪琪;从甘肃来校任教的王宗民老师,也在多年的工作中寻觅到了他的维吾尔新娘。他们的结合,不仅是我们身边民族团结的典范,更是民族团结教育宣讲的实例。在这里,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正是由于这样,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生源,名气也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如今的佰什坎双语学校,已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坚实基地,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忠实践行者与守护者,誓将“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的精神融入到教育工作的每个角落,用真心和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之歌。

莎车县佰什坎双语学校 2016年6月13日

上一篇:警察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基础会计习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