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2022-08-17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心得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环境下校长领导力,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娄底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面授培训,又进行了数月的网络远程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在充满人文气息和浓郁学习氛围里与专家近距离面对面接触,理念熏陶,方法传授。通过学习,收获颇丰,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校长应具备更新的理念

从走上教学岗位开始,就不断接受教育理念的学习,到今天成为校长,我们接受了很多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本次学习便是一次理念更新、提升的过程。教育要强大,必须要有核心教育理念。作为校长,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然后才能真正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学,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谈到人才观,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什么的人才。未来的社会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公平竞争的社会,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认识环境、学习知识、丰富想象、严密逻辑等八大能力。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呢?台湾的五识教育即“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教育,而对其他几种则较少涉及。

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开始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增加了对常识的教育。后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的加强见识、胆识方面的教育?赏识虽然我们也提倡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好效果的并不多。“赏识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思维方式。有了赏识,一个人一生到处都是朋友,到处都是‘贵人’。”深刻的认识,深刻的见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学校要长远发展,就需要长期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管理未来,应对变化,为处境不利的学校设计的一种改进策略。作为现代学校,一般都有发展规划,但是在实践中按照规划去落实的并不多,很多只是处于摆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校长不作为,而是形势变化太快,我们的规划有效性不足,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那如何制定更加有效的学校发展规划呢?

一是明确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是在系统诊断学校后,确立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分析学校优先发展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促使学校挖掘潜在资源,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的一整套策略。

二是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职工、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校长要扮演好政策执行者、学校发展总设计师、学校发展规划首席执行官三种角色。具体制定中,采取自下而上的征求意见到自上而下的逐步达成共识,充分发动师生员工、社区及家长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广泛达成共识,确保学校发展规划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又为将来实施铺平道路。

三、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习、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四、信息化环境下校长领导力面临更多挑战 在当前社会上,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在社会的监控之下,有时还会被媒体曝光,阳光办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但是理想与现实终究还有差距,因此为校长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具体来说,信息化环境下校长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教师不理解,校长很难读懂教师的心。二是学生发展快,处于“早熟不成熟,半生不熟”状态,增加教育难度。三是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长是无证上岗”,缺少基本的家庭教育能力。不仅如此,社会对教育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很多做法又极为不理性,对教育大力抨击,例如有的媒体把教育行业列为国内十大缺德行业之首,这让我们教育人很愤恨。

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校长应具备哪些能力呢?一是洞察力,要能看到、能看清、能看透,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周边形势。例如要善于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用人之长。二是宣传力,经常性的在媒体上宣传报道,多正面宣传是减少负面影响的最有效方式。要善于同媒体打交道,掌握必要的应答技巧。三是学习力,校长应带头学习,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校长不学习,很难带动老师学习,老师不学习,如何有效的教学生学习呢?四是创新力,校长需要与时俱进,思想理念要快速更新,正如广告词“思维一变,世界因我们而改变”。五是影响力,校长要办好学校,必须不断的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学校的发展与校长的影响力是相互促进的。除以上五力以外,还应该做到目中有人、纸上有法、心中有数,要坚信只要人品不滑坡,理解总比误解多。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以上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专家教授观点的一点粗浅认识,感谢市教育局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学习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心得体会

宽城三中 刘晓如

2017年11月11日下午非常有幸参加了县进修学校为我们物理教师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使我受益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转变角色,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的示范,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传授或灌输知识和片面追求应试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成为学者、研究者、导演和教练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掌握了一下概念。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特别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师,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夯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在专家引领下,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学习就是这样,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县进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

第三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住,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成长将影响着学校的成长和可延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校园,过去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样以来,我们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要做以调整和改变,那些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及构成形式,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学会各种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学的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 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2)信息技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管理、知识结构优化是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E-mail、BBS、ICQ 和 Web2.0 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

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信息技术促进反思能力提高

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上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第四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发布时间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学习心得发布时间:2015-11-30

篇一:

通过查找资料和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学校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科技,给学校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依赖于高科技产品和专业的人才。学校要推广信息技术,就必须拥有一系列的配套的产品,如电脑。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传统的教育器材所无法比拟的,这就直接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同时,学校在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学校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培训,这也是非常耗时耗费的项目。所以信息技术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

2、 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首先,教学观念上的变革,信息技术运用其优势为学习者创造了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各学科紧密结合,学生能更自主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合信息时代。其次,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处在同一地位。同时由于各学科更加融合,这就需要各学科的教师密切交流。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例如,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间、设计教学过程等等。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兼具了主体与主导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场所上,学生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信息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不再单纯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得以展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第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第五,教学评价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通过考试评价的模式,而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评价。

3、 信息技术扩大了教育的群体和空间,为人们终身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想要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教室,例如通过网上教学,分隔两地的学生和老师能很方便的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终身的接受学习。

篇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住,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成长将影响着学校的成长和可延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校园,过去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样以来,我们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要做以调整和改变,那些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及构成形式,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学会各种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学的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 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2)信息技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管理、知识结构优化是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E-mail、BBS、ICQ 和 Web2.0 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

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信息技术促进反思能力提高

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上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第五篇:《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过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一下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了课程的目标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形成继续发展自己在信息技术某项特长的愿望;形成从生活或学习环境中有效捕捉信息的意识,并对信息的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信息活动过程,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维护常识,能够主动防范或抵制不良信息行为,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责任感。”在其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突出了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水平、需要。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坚持作为学习对象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加强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外衔接机制。

二、明确了课程的地位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它承担着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系统地提高与归纳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并上升到理性应用的程度,同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时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需求又非常大,不是所有学生都可能在学校外接触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义务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提供未来劳动者所必需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这些是不能由其他学科替代的。

三、教师自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掌握组织项目学习、主题活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并学会如何着重引导、适度教导、针对性辅导,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教学技术和艺术。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信息素养培养为课程目标,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整体内容建立在扎实的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师多加沟通,从而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合理地顺利实施。

上一篇:检验科主任先进事迹下一篇: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