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能力方法的探讨

2022-09-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学系统中, 阅读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会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就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不同的情景,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来接受和掌握知识, 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效果。

首先, 在开课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这样就能为整堂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在教学《阳光很活泼》一课时, 我一开始就问学生:“对于阳光你可以用上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教室里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的说温暖、有的说灿烂、有的说柔和……我接着说:“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可有个孩子却说‘阳光很活泼’, 你们说阳光可以用‘活泼’来形容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你们用喜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吧!”这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的阅读做下了铺垫, 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 在教学中要适时提出阅读的目标及要求。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把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给大家分享吗?”“通过阅读你学到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 这样使学生不会盲目地去阅读, 让我们的阅读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回答了这些问题后, 老师要给予总结, 对有闪光点的答语, 教师要及时鼓励。

最后,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创意的阅读环境。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多种阅读形式, 如自读、同桌读、小组读、竞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 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这样, 教师发现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 及时给予鼓励, 同样也会为学习课文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阅读中的朗读、默读、略读和浏览这四种基本阅读方法技巧的指导, 这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朗读时, 要做到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正确地朗读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要语气通顺、语速恰当。而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通过恰当的语气和语调来朗读, 来表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朗读时必须提倡自然, 摒弃做作的腔调, 不然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会大打折扣。

默读的要求学生用眼睛看书, 不能发出声音。指导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 边读边想, 适当进行记忆, 在默读中对于文章含义和作者感情进行深入理解, 而且在默读中学会各种语言规则和技巧。

略读顾名思义就是粗略地读。它要求阅读的速度快, 是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的主要途径, 也是我们每个人今后读书看报的必须具备的能力。

《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初步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 这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浏览, 我们在指导学生浏览时可以给学生讲明:只需关注主要内容, 省去无关紧要的, 甚至可以跳读,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这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因此, 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默读、浏览和略读这四种基本技巧, 对将来学生立足社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因此,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在阅读中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

只阅读而不去思考等于吃了饭而不消化, 是没有意义的。为此, 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认真思考, 与文本进行深入地“对话”,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享受阅读给带来的乐趣, 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

2、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把文章精彩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摘录下来, 手脑并用, 这样才让阅读具有实效, 在今后写作时可以参照借鉴。

3、提倡“群文阅读”。

要提高阅读能力, 光靠课堂教学那为数不多的文本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需要开展与教材适时同步的“群文阅读”阅读活动, 如学习古诗时, 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记一些古诗, 学习童话、寓言时让学生借阅一些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书籍, 使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丰富知识, 拓宽思维。

总之, 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上一篇:辽宁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沈阳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下一篇:年轻教师如何讲好党性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