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活动课教学计划

2022-09-01

在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之前,有必要去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目标予以细分,让我们提前去做好工作计划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活动课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小学活动课教学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东夏小学 孙佩佩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 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 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总之,本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指导与帮助,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建立创新精神与独立生存能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成长的夯实机与提升机。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实施的步伐,综合实践课也初步进入了教育的园地,它是根据地方特点,经济条件,学校情况而由教师商议开设的课程,它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手脑相配合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内容,极为广泛,只要是能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开发他们智力的、能丰富他们生活的、能培养和激发他们兴趣的、均可当为其内容。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年代,除了诚信,公正这两个主题以外,我们综合实践的最主要内容,也许就要数利地,分享了。但分享发生了,牺牲个人利益,换得了他人的利益,两人都觉得了满足、高兴。真正的分享产生有两个条件(1)懂得自己的“所有”、“拥有”爱惜属于自己的东西;(2)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愿望和心情。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忽视了道德行为发生的机制,违背其起源与发展的规律,德育的成效就可能会打折扣。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务院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坚持学校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注重德育方法,突出德育过程。

二、综合实践工作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在发现、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逐步养成善于研究分析、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遵守各种公共场所通行的礼仪,养成现代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鼓励使用文明语言。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全面发展,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养成保护环境意识。

2、开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的美好情感。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举办新颖别致的主题班会、主题队

会。充分利用升国旗,国旗下讲话,以及浅显的历史知识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爱劳动,爱公共财务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技术,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等的良好习惯。集体主义、理想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集体荣誉,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3、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4、利用班务活动、团队活动、家庭德育教育网络和课外辅导员,进行小学生违法犯罪的教育。同时加强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教育。

5、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倡导“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为人师表”的规范,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形象。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开设,锻炼学生的感知、欣赏、表现、创造、反思、评价、交流、合作、知识、技巧、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与生活、兴趣、情感、文化、科学,的合理搭配之间的关联。在低年级的游戏中,始终把握住了一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多交流,多鼓励,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只要努力了的均给予肯定,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技能、长知识;授课中做到了从简从易,没让这些初学的孩子们产生望而却步的感觉。

三、课时安排 第一周:结交好朋友1课时

第二周:运动中的安全1课时

第三周:远离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1课时

第四周:认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课时

第五周:和解同学之间的纠纷1课时

第六周:预防犯罪,从小做起1课时

第七周:参加社会活动要守法1课时第八周:自强宣言应对挫折1课时第九周:话语暖人心1课时第十周:学习诊疗室1课时第十一周:户外活动好处多1课时

第十二周:食品卫生状况调查1课时 第十三周:四季保健常识1课时第十四周:了解毒品的严重危害1课时第十五周:做文明小公民1课时第十六周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 1课时第十七周:人口问题1课时

第十八周:期末考ABC

2010-3-8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2人。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性、关注过程和具有生成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及积极实践,体现参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能力培养侧重点: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教学工作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搜索整理资料。

六、教学进度:

(一)、有趣的纸世界3课时

1.查阅纸的历史,了解纸的变化。

2.了解纸文化的简单知识,并学会剪折纸品。

3.了解造纸的流程,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二)、钱币.历史.生活3课时

1.了解钱币的历史及知识。

2.认识中外各种钱币。

3.具有理财意识,懂得节约用钱。3课时

(三)、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1.学会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浪费现象。

2.调查并统计学校的水资源浪费情况。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四)、生活中的艺术3课时

1.了解花语。

2.懂得插花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欣赏。

3.懂得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并实践。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我是村庄小主人3课时

1.调查和统计村庄的文化与服务设施。

2.能为村庄的服务提出有效的建议。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六)、我为交通绘蓝图3课时

1.附近交通情况大调查。

2.学会设计交通安全的蓝图。

3.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七)、小导游3课时

1.熟悉本地区的旅游景点。

2.学会设计旅游景点的广告宣传。

3.学做小导游。

4.培养学生热爱旅游景点的意识。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013年9月

第四篇:2013——201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2013-2014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宁西学校

常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定校行的必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包含了经历——感受——探究——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一全过程,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继续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评价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5、评价侧重于过程,体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平等对话精神。

三、研究策略 1.进行有效的管理。

学校计划、年级计划层层落实。教师认真制订年级计划,带着问题积极、认真地开展小组活动,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2.组织有意义的校外活动。

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校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社区调查等。但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3.开展好教研活动

(1)本学期要认真组织综合课研讨活动,进行研讨和评议,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老师要在课前向同年级教师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记录表,力求实事求是地把每一个活动情况及经验及时、准确地记载下来。在此基础上,组织全校老师、学生参观,交流。另外,每个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研究,写好研究性的文章。

(4)加强研究,优化教学。我们要一起学习相关理论,提出活动中的困惑,共同解决问题,并把活动中好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4.完善学生、教师评价制度。

活动后师生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有利于提高今后活动的质量。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动,努力提高实践水平。

对学生的评价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学生互评;其次是家长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计划

宁西学校

常云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学校活动,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过程性和实效性,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实施模式。

2.以活动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评比和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论文、课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注重教研和平台搭建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开展活动计划交流、过程指导反馈、学生成果展评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制订好活动方案、上好课,指导好学生活动。

(2)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同时做好校综合实践活动网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搭建资源平台,促进教师互相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2.突显活动过程和成效

(1)制订好各年级级活动计划,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积累活动过程中的资料,期末整理好资料上教导处。

(2)各年级要结合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趣、小、近、实”,指导老师要结合主题适时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学校活动、教材,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使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评比活动,加强过程管理

(1)开展校成果现场展评活动、期末开展学生实践小天使评比活动。 (2)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检查,杜绝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占用的现象,保障课程的发展空间。

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总结

宁西学校

常云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学生对综合课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极强,敢于想象并大胆实践,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在备课和上课时,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村庄、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活动中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二、主要成绩

(一)学生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用我们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能力、观察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2.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记录。他们在调查采访、体验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材料,学生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辅助工具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留下痕迹。

3.研究任务基本能独立完成,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极大提高。

(二)教师方面

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争取家长的更多的支持。本学期初聘请一些热心的家长当课外辅导员,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在班上展示学生的成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这门课程,把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相关的内容打印贴在班级的墙上,受到家长的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1.汇报的形式比较单调,学生的对于阶段汇报的思路还不能考虑周全,如何让汇报形式多样,又不增加学生很多负担,不占用学生的很多课余时间?

2.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不够不科学、不够严谨 3.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筛选整理问题的能力不好。 4.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注意力不够集中。

四、今后打算

1.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2.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活动方法的设计目标提高。

第五篇:小学音乐活动课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变。音乐课怎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化为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和探索,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音乐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果转化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如《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几种学习方式。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其中体验是提倡学生静静地、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除此之外的几种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都是让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合作、综合学习方式参与其中。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常见的有歌唱、乐器演奏、舞蹈、律动、音乐剧表演等为音乐实践活动。

一、源于学生生活,设计音乐实践活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小学音乐教材依照《课程标准》,在诸多方面很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新的精神与理念,与《课程标准》相吻合,建立起教材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体现了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整套教材用一种整体的观点全面依据学生的发展来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音乐教材能很好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植根于音乐的土壤,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没有将学生与音乐课程割裂开来,而是很好地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最有特点的就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教材,开创了以单元为主题的教材设计。一个单元是围绕着主题选材,每一个主题又是精心选择的:有的与季节的变化与大自然紧紧相连;有的主题设计是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生活情景;有的是与学生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学生们共同喜爱的;有的是根据我们的国情,设计了在不同的节日里表达孩子们的情感的内容。有注重评价的《我的音乐网

页》……新教材建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们教师在授课中也非常注意设置情景,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很好地设计了让学生“聆听──寻找──模仿──创造”声音的过程,在学会聆听后再分辨噪音与乐音,为以后养成听赏的好习惯打下基础。新入学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音乐课上学习与他们生活非常贴近的内容,自然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上学生能找出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在老师的指挥下,敲出不同长短、强弱的声音,再随着歌曲唱一唱《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学生自己就会探究,什么样的鼓声像大鼓?用什么东西敲击更像雨声?第一单元就这样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引入音乐的世界。

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内包含活动课《红眼睛绿眼睛》、唱歌《小蚂蚁》(集体邀请舞)、器乐《做个好娃娃》、唱歌《小胖胖》内容。这个单元中的“红眼睛”“绿眼睛”,就是指马路上的红绿灯,“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有的教师将教室的地上画上斑马线,设置情境:“热闹的马路怎样才会有良好的秩序?”学生们边演唱边表演,有的扮演小司机、行人、小交通警察等。学生们根据红绿灯的变化,进行表演唱。生活中的经验与规则在歌声中更得到证实。教师再巧妙地引申红绿灯的作用:红灯在音乐中可以用休止符表示;绿灯可以放声唱,红灯又可以默唱。音乐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了。《小蚂蚁》是集体舞,形式活泼,歌曲好听,学生非常喜欢。《小胖胖》学生们会分成小组,自己当小导演,扮演角色。有奶奶、叔叔和小胖胖。这又是采撷生活中的一幕,让学生在有礼貌与没有礼貌的小胖胖的表演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当然这也包括音乐课的情景设计的巧妙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及教师“导”而不露痕迹的教学技能。

再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单元。其中有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和欣赏《放风筝》《出发》。在这一单元结束的时候,书上有一个活动课的要求,教师们会设计这样一个音乐活动实践课: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到郊外去看一看,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面对美好的大自然,学生们的情感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他们快乐地

唱着歌,设计着到郊外游玩的情景:过小河、穿山洞、爬高山、听一听山谷的回音,唱一唱、喊一喊,再在普罗柯非耶夫的《出发》音乐中做一做开火车的游戏,体验音乐伴奏下集体合作表演的快乐,在音乐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事物。这种音乐实践活动课的增加,无疑是传统教材中没有的。

《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通过各种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二年级下册《猴子蒸糕》一课中,有分角色的歌表演,学生不但会将饥饿、懒惰的小狗与勤劳的猴子扮演得很好,还有的小组合作,同学们会用身体造型:有房子、小树、磨盘,学生的想象力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充满活力。

在一年级下册欣赏《春天交响曲》一课中,春水、春风、春雷、春雨的声音,学生会分成小组用打击乐敲击表现,或者用自创的音响(人声、报纸、塑料板、饮料瓶装沙子)与音乐结合起来表演,他们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也同样,使用这样的教材,不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师也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地改变与进步。他们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将授课的过程视为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积极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他们设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非常喜欢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一些角色扮演的小音乐剧或歌表演,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表演。他们变得大方起来,变得愿意与人交往,变得更加自信。虽然最初有的同学表演会稚嫩些、缺乏美感,但是,学生在这种音乐活动的积累中,变得越来越好,变得有架有势。还有的学生喜欢将自己制作的各种打击乐器拿到课堂上参加演奏。教材中这种活动设计很多,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去做一做、演一演、敲一敲。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与研究,在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多设计受学生欢迎的音乐实践活动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以儿童生活为主线,设计音乐实践活动

“兴趣是进入学识领域的敲门砖”。音乐教材必须一改过去用枯燥无味的语句

罗列知识、陈述内容的旧风格,而应以多种有创意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富有童趣的图画,形象生动的语汇,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等,对音乐作品的选择也应是儿童、少年所爱好的,短小精悍,易记易学。但同时也应渗透一定的知识量,并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降低知识难度,又有知识量积累,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范本”。人教版的音乐教材,正是这样的优秀教材。在我们已经实验过的几个年级的教材里,能清晰地看到教材中尊循儿童身心成长特点,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的完美体现。 教材遵循儿童身心成长特点,选用很多这种学生们喜欢的题材,如《动画城》《可爱的动物》等。还有古诗新唱《咏鹅》《江雪》等作品,优美的旋律、流传百世的诗句,深受学生的喜爱,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又对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很好地传承。我们区教师在授课时,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在教学中,学生运用绘画、舞蹈、诗歌朗诵、创造音响等许多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意境,美的熏陶使得学生变得更高雅,增加了文化修养。教材中还选编了我国各个民族的优秀民歌与民间音乐,选材也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四川民歌《数蛤蟆》,幽默、风趣。教师在教授中,介绍了四川方言、风土人情,再让学生分成小组数出两只蛤蟆、三只蛤蟆、四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有的教师还介绍了山东民歌《花蛤蟆》,这一堂课中所包含的相关学科真正很多:数学、地理、语文和有地方特点的方言。这种音乐中的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为未来的音乐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在《下雪啦》这一单元开篇,编者深情地用几句诗,把学生带入雪花飞扬的世界(教师问)“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学生答)“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阳一晒变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变雪花飘下来。”学生在和老师的对答中,了解了雪花形成的科学道理。教材中选的音乐欣赏《雪花飞舞》《江雪》、歌曲《雪花》《小雪橇》又是充满了童趣的优秀作品。最后一课是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我们教师更是具有人文内涵地来设计:冬天来到,要和冬眠的小动物告别;寒假就要到来,要和同学老师告别,开一个小告别会,相约明年春天相会。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爱同伴,爱小动物,爱大自然。正如《音乐课程标准》所述“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

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音乐知识融于教学实践中

低年级教学重点是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新教材里被巧妙地设计融入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又是我们区使用新教材后探索的教学新特点。

如:音的长短,教材中在《可爱的动物》里,以小动物叫声的长短,引入教学,真的是很好的设计。教师们会准备很多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戴在头上,自己根据头饰上的动物叫声的长短,来组成小组。你看吧:青蛙、小狗、鸭子成一组(四分音符);小猫、老牛、小羊成一组(二分音符);小鸟、老鼠和小猪又成一组(八分音符)。老师说:小动物音乐会开始了,大家同时唱了起来。教师引导:这个音乐会有些混乱,你们能根据小动物叫声的长短,分别演唱吗?这样就组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接着再用打击乐器将音的不同长短组成三个声部的伴奏。教师会让学生自己根据打击乐器声音长短的不同,自己再一次组成小组(第一次是根据小动物叫声的长短,自己组成小组),声音长的有碰钟、三角铁;稍短些的铃鼓、沙球、响板、双响筒等为一组。看着黑板的节奏合奏谱敲击,再为一段好听的音乐配上伴奏,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音的长短与打击乐器合奏谱和敲击方法。

再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动物唱歌》,怎样唱出力度不同的动物叫声?教师用两个力度记号的牌子“f”“P”指挥学生来演唱。也可以让学生来指挥。有的教师用狮子和小猫的叫声对比,有的教师用红、绿灯再加上强、弱的提示,也有鼓励学生创编歌词的,“将你喜欢的小动物唱出来”“几只小动物在唱着歌„喵喵、汪汪、喔喔、叽叽……‟真快乐!”一切都是自然地掌握了。

音的高低认识更有趣了。学生带来很多物品,同样材质的组合一组,有大盘与小碟、大锣与小镲、大钟与碰铃,比较一下音有高低,再唱一首歌曲,用手势将音的高低表示出来(旋律线有高低),最后,老师放一段《猫和老鼠》动画片段(无声的),怎样配音?为猫和老鼠的脚步配音(学生选大鼓和小鼓区别);为猫和老鼠的说话配音(学生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用钢琴怎样配乐(学生会用高音区为老鼠配音,低音区为生气的猫配音)。学生是快乐地学,教师有了更多的灵感,给教学赋予了智慧和个性,音乐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我区

音乐教学呈现的另一大特点。

二年级有“五十六朵花”的单元,其中有《乃哟乃》,土家族民歌。教师和学生一起找来玻璃杯、瓶子敲一敲,加上水再找一找,找到三个音高sol、mi、do。根据教材的提示,边唱边敲击,在钢琴和玻璃杯的伴奏下,在教师和学生领唱、齐唱中,sol、mi、do三个音高被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完成了歌曲难点的掌握。在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教与学同样是充满了乐趣。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号手之歌》,教材有一情景设计:画面中有“小号手的一天”。我们的教师在授课中,将学生分为:军号小分队、冲锋小分队、大刀小分队、机枪小分队,学生自己选择书上所示的节奏型(十六分音符、后十六音符、四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进行综合训练与表演,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你听“哒哒哒哒”的机枪声;“冲啊……”的喊杀声;“的的哒的哒”的军号声;“刷刷刷刷”的脚步声,整齐而有秩序。接下来的《小号手之歌》当然是充满激情,歌声嘹亮。综上所述,教师们依据新教材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枯燥的音乐技能训练转化为愉悦的音乐教学过程,那么,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所获得的愉悦体验与美的享受,更多地就是来自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又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兴趣与动力。学生体验、感受、学习的过程是一气呵成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是不露痕迹、顺其自然的。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毫无疑问是快乐地学习、体验过程。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更多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观念的转变,显现在课堂上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都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如《小雨沙沙沙》一课,学生在会唱歌曲后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启发:我们知道了,春天的小雨落在哪儿,哪儿就快乐。你们想想,小雨还会落在哪儿呀?学生创编出歌词:小雨落在大海里,海水乐得翻浪花;小雨落在校园里,我们乐得笑哈哈……事实证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音乐课程标准》)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学生,达到心灵的情感互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与拓展;我们尝试了在教材可以增加的空间里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课。我们不但熟悉和掌握教材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精神融入内心的体验中,展示在课堂上。我们也能灵活地运用教材,适当地扩充和修改,创设出更多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得音乐课更加具有吸引力,受到学生的喜爱。

上一篇:信息化业务培训讲稿下一篇: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