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精选摘抄

2022-07-09

第一篇:名家散文精选摘抄

名家抒情散文句子精选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我们在看到一些优美的散文句子都会把它摘抄下来。下面是关于名家抒情散文句子精选的内容,欢迎阅读!

1、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杨绛《我们仨》

2、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杨绛《我们仨》

3、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汪曾祺《岁朝清供》

4、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5、我们都知道,在论资排辈、比权量财的相亲路上寻找幸福,你就别想当自己是个人,你先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物化成一个条件集合体。——周冲《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6、命运像是最名贵的丝绢,再怎样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7、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8、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杨绛《我们仨》

9、她有钱,过着优雅的生活。裙子只穿法国牌子,开着路虎,自然透出一份难得的华美气质。却形单影只。——雪小禅《倾城记》

10、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龙应台《目送》

11、“惭愧”俩字我嫌它们过于单纯,所以我没有字来告诉你,我心里所感触的味道。——林徽因《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12、悲剧的开始往往毫无征兆。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地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13、对他而言,也许最痛的不是看到她在高墙那边快乐或忧伤,而是,从此不管她有多大的快乐或多小的悲伤,都与他无关。——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14、我是没有出过门的,没有动身之前不容易动,走出了之后却就不知道如何流落才好。——林徽因《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15、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龙应台《目送》

16、世上许多事情,只要甘心,吃了多少苦头都不会受到伤害,它们反而成就了一种可贵的印记和生命的痕迹,成长中不可少的经历与磨练。——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17、勇敢的好孩子,我们不能赖噢,今生今世,你帮我,我疼你,就这么一同走下去。——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18、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龙应台《目送》

19、我们从不求日日保暖,不求人族宠幸,从不奢望妈妈兄弟们可以永远聚首,就像每天晚上这社区一户户人家灯光亮起时的那种情景,那种噢我知道了,幸福的感觉。——朱天心《猎人们》

20、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21、时间好慢,共你看水天一色觉得流云离别也变缓。可是又好快,轻轻一拨时针就转过十年。——消失宾妮《葬我以风》

2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有时候,爱只是输给了生死,时间以及欲望。——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23、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你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你唯一能出人头地的原因是:你有野心,你志不在小。——六六《女不强大天不容》

24、我有时觉得他像个旧时代的骑士,怀旧、多疑、忠诚、表面玩世不恭,内心带有完成某种使命的隐秘冲动。——北岛《蓝房子》

25、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杨绛《我们仨》

26、读书就是一种爱好,像抽烟喝酒叉麻将。爱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愿赌服输,只求不要满盘皆输就好了。——高军《世间的盐》

27、这一切,都建立在政改的基础上,没有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任何单边的改动,不过是换个蝴蝶结的花样。——六六《女不强大天不容》

28、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杨绛《我们仨》

29、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龙应台《目送》

30、那个娇稚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进,从开幕逼向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慢不下来。——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1、谁说猫无情呢?猫有时候的离家出走是因为好奇,好奇外面的世界,但是她是会回家的。可惜,现代社会太多的捉猫人,毫无独自生存经验的家猫才不能回家。——朱天心《猎人们》

32、如果我有来生,我还是会一个人孤单一辈子,因为我爱的人不爱我。——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33、我们真正能留下的,只有邂逅时的一段记忆,初见时花枝摇曳的惊动。即以为你盛开过,再往后就荣枯生死各不相干,若要死死纠缠,定然两败俱伤。——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34、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他。——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5、如果她对别人的痛苦怀有同情,那就表明她的心脏像那高贵的树一样,她流出治疗或者镇痛用的香树脂的时候,自己也受了伤。——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36、对舞台而言,爱情有时候是喜剧,有时是悲剧;但对人生来说,爱情却总是招致灾祸,它有时候像一位塞壬,有时候像一个复仇女神。——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37、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越远,越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38、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怎样表现倾向性?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字里行间无论怎么写,都会有倾向性的。——汪曾祺《岁朝清供》

39、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龙应台《目送》

40、与亲爱的人不能分享同一种经验、记忆、知识、心情,我不免觉得悲伤,也深感到一种与死亡无关却如何都无法修弥的断裂。——朱天心《猎人们》

41、他说我现在真佩服鲁迅先生,老先生说人就像一只苍蝇,年轻时候以为飞得很远了,到了一看只不过在天上转了一个圈子,又回到起点上来了。——高军《世间的盐》

42、追求真理,是像他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富至善。——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43、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汪曾祺《岁朝清供》

44、你顺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把酒临风,你和中国一起老去,大门口的陌生人,正砸响门环。——北岛《青灯》

45、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46、上帝造女人,使她成为生殖孕育的媒体,我变成造化的一部分,心里充满了幸福。——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47、爱一个人,倘若没有求的勇气,就像没有翅膀不能飞越沧海。除非,甘心就此放你离开,否则,还是去君子好逑吧。——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48、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49、他的反抗是个人的,他相信任何形式的集体反抗最终必与权力结盟,任何以自由为名的造反都将走向奴役之路。——北岛《青灯》

50、一座城池而已,失之,得到的将是未来广阔的地盘。一勺卤汁而已,失之,得到的将是朋友间无尽的关爱。——六六《女不强大天不容》

51、妈妈的眼睛,还兀自盯着那扇看不出有多么深邃、说不出有多么遥远的门,看着看着,看得眼睛都模糊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5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目送》

53、谁又想得到,短暂的相知之后是漫漫一生的告别。以为错过的,只是一个人。谁知道放弃的,是一生。——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二篇:龙应台散文精选摘抄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以下是龙应台散文精选摘抄,欢迎阅读。

1、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2、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3、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你和风景交流的时间长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5、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7、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8、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9、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11、很多人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1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13、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绪,当人的成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天空飞展,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绳子,紧连着土地,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使你与春夏秋冬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可以触摸到水感,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所以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14、现代日本的身强体壮、脑清目明,分析起来,乃是以古典大陆哲学、东方宗教文化强身,再以西洋文化固脑,将东洋跟西洋文化融合,提炼出的一种东瀛经验。只是,相较于日本人重视长时间积累,凸显本质性的文化模仿与创造,当代台湾社会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渴望立即见效的,建构式速成拼贴文化。追究起来,我们得勇于承认,混血与变异恐怕才是台湾文化的本质。

15、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你面对老和死的态度了。

16、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17、强权做不到的,是文化的力量,将无异议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

18、纵有千般不舍,终有离别时。

19、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20、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21、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2、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23、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24、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25、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26、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27、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

28、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29、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30、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31、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32、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33、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34、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品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让自己站在那一条跑道上。

35、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36、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

37、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说再见的人下午平安地回来了。

38、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39、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可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几朵黄花,花谢结果,垒累棚上。我就坐在那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40、德国像一个彻夜失眠,夜夜失眠的老人,在黑暗中睁大着眼睛无尽止的反省自己,审判自己,捶打自己,和醒着的灵魂做永无止尽的辩论。一个患失眠症的民族!

41、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

42、所谓政府,是为我这个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监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与成果,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得换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须涕泪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内”的责任。“政府”,通常是个很吓人的名词。

43、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44、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45、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46、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

47、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48、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49、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50、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51、我的梦想是: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我们这一代人所作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52、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53、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54、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

55、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56、素养和知识的差别,容许我窃取王*明的语言来解释。学生问他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却做出邪恶的事情,那么“知”和“行”是不是两回事呢?王*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个人的解读里,王*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识”的层次,而素养,就是“知行的本体”。王*明用来解释“知行的本体”的这四个字很能表达我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真诚恻怛。

57、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一只漏沙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58、为了享受物质,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过头来把倒地呻吟的人瞄准了再辗过一次。我们的子女坐在教室里,让毒气给轰倒。我们的朋友喝了伪酒而失明。我们的兄弟,被车撞断了腿,每天拄着拐杖,一跛一跛上学校。而我们自己,心平气和地吃喝各色各样的化学毒素,呼吸污浊的空气,在横行霸道的车辆间仓皇怯懦地苟活,要糟到什么程度你才会大吃一惊?

59、曾经不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信了。曾经不信“色即是空”,现在信了。曾经不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信,但有些无法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圆寂前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与不信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60、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61、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62、宇宙之内,最公道的有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良心。

63、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64、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它们离开了泥,辗转爬上了小路的柏油路面,大概由于不熟悉路面的坚硬,就忘了自己究竟来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它们搁浅在小路上,被不知情的自行车轮和脚步轧过。

65、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

66、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67、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68、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69、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70、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假想敌”来激起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对欧盟而言,挟其经济军事优势而四出“侵略”张牙舞爪而又绝对“没有文化”的美国正是一个理想的“暴秦”,可以促进欧盟各国的团结。

71、有一个年轻人,在长安的街头,夹在人潮里看热闹。执金吾的车骑盛大壮观,威风凛凛的驶过街市。年轻人暗暗对自己说:“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人潮里另一个年轻人,他也惊诧于车骑的豪华,暗暗对自己说:“这是剥削阶级,有一天消灭它。”哪一个年轻人对呢?

72、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73、在人生的行旅踽踽前行,一路上和形形色色的人或者牵手终身,或者擦身而过,或者共行一段,或者惊鸿一瞥。大多数的人,像传真纸上的黑墨一样,当时鲜明,后来惘然,墨迹再浓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灭。有些人,即使是吉光片羽的交会,却纳入了记忆的盒子。盒子在岁月里尘封,但并不消失。它只是等待,等待你有一天不小心碰倒了盒子,里头的东西,所有你以为早已忘怀了的东西,撒了出来,清清楚楚在眼前,消失的竟然是时间。

74、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75、年轻时发生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一夜之间突然长大的那些事情,不管愿不愿意,在发生的那一刻即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日后在我们以为早已摆脱或相忘的时候,它就在我们最漫不经心的一瞥中突然涌现,竟然已经成为我们看出去的眼瞳。

76、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

77、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

78、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79、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80、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拥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81、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

82、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性、爱、摇滚乐”是少年清狂时的自由概念,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荆棘。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大树,有大树的长达;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

83、我们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负责的政府,但是要促成这样的政府,我们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动精神、有理性的人民。归根究底,实在是一句老生常谈: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

84、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85、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86、这个社会不知为什么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又充满了幻灭,往前看去,似乎有没什么新鲜的想象。我们的时代仿佛是个没有标记的时代,连叛逆的题目都找不到。

87、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88、天微微亮,她轻轻走到我身边,没声没息地坐下来。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越来越瘦,脚步越来越轻,声音越来越弱,神情越来越退缩,也就是会所,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

89、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的这间零乱的花铺。

90、为什么和心爱的人谈话,这么不可能?

91、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92、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93、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94、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凄惨,但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的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开始终身流浪。

95、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96、不要忘记这些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会跟着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过,它们不再像我们儿时那么的明显。

97、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少们,所开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98、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99、我相信,如果你会看见敌人的伤口,你就不会拿起枪来对着他。

100、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10

1、政客关心个人权利,哗众取宠。政治家关心国家整体前途,有拒绝媚俗的勇气。拉宾以生命来证明了这个分野。

10

2、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10

3、文化,根本没有“固有”这回事。它绝不是一副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抹。文化是一条活生生的、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里头主流、支流、逆流、漩涡,甚至于决堤的暴涨,彼此不断的激荡冲撞,不断形成新的河道景观。文化一“固有”,就死了。

10

4、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

10

5、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人物经历

1952年生于台湾,自小在台湾苗栗苑里长大。

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毕业后,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学院、国立中央大学英文系、淡江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

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

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

1984年,龙于**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引起热烈回响;隔年出版,一上市即告罄,一个月内印刷24次,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1980年代对台湾民主发展极具影响的一本书。余光中称其为“龙卷风”。同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震动台湾文坛。而在台湾《**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她的杂文针砭时弊,切中民意。在海峡两岸及海外华人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两年,专心育儿。

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兼台湾《**时报》驻法国、瑞士特派员。还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讲授台湾文学课程,并为学生导演戏剧。同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龙应台评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野火集》。

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十天。

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人在欧洲》。

1995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孩子,你慢慢来》;自这一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

199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龙应台自选集》5种。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和见解,颇受注目。

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魂牵》。

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分别在上海、汕头、陕西出版,再次在大陆文坛和书市被称为“龙卷风”。

1999年,应台北市长马**邀请,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期间推动本土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1999-2003年,当时的台北市长马**亲自前往德国法兰克福,龙应台受邀出任台北市的文化局局长,为期四年,龙遂从德返台,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其后任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学担任杰出人文学者(香港大学第一位终身教授)、新竹清华大学讲座教授。此外,龙也积极参与到关于香港公众议题的辩论中。在政制改革、文化保育和国际交流等话题上,都不乏龙的声音,其专门讨论香港问题的《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在香港与新加坡的畅销榜上停留长达半年。

2005年7月,在大成集团、普讯融悟文教基金会、诚品股份有限公司、蒋震工业慈善基金支持下,与一群主张社会参与的文化人及企业家共同创成立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09年,龙应台推出了号称用了十年酝酿、一年闭关、走遍三大洋五大洲才写成的《大江大海1949》。

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中国梦”。她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她强调,这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2012年1月31日,台湾“文建会主委”将由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接任。

2012年5月20日之后,“文建会”将转型为“文化部”,龙应台也将成为第一任台湾地区“文化部长”。

2013年1月29日,宣布启动“台湾文化光点计划”。

2013年2月17日,展开为期10天的欧洲文化访问,并出席相关颁奖典礼。

2014年12月1日,发表辞职声明,确定辞去台湾“文化部长”。

2014年12月5日,正式卸任台湾“文化部长”。

个人生活

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个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为菲利普。

主要作品编辑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大江大海1949》 《龙应台评小说》 《野火集》

《野火集外集》 《人在欧洲》 《写给台湾的信》 《看世纪末向你走来》

《美丽的权利》 《干杯吧托玛斯曼》 《我的不安》 《百年思索》

《银色仙人掌》 《面对大海的时候》 《孩子你慢慢来》 《在海德堡墬入情网》

《请用文明来说服我》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亲爱的安德烈》 《目送》

《这个动荡的世界》 《啊,上海男人》 《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纪》 《魂牵》

创作特色

温柔纤细,深情动人,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亲爱的安德烈》是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的几乎痛楚的信。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第三篇:【读书札记】摘抄《200字名家美文》

《回音》——席慕容

站在湍急的流水前,向着对岸的山谷,我一次又一次地高声呼唤,为的是想要聆听,那婉转而又遥远的声音。

那种比我原来的呼唤要美丽上千倍百倍的声音。

是不是也正因为如此,记忆中的一切演出,才总会完美得令我们落泪?不知道这样是生命给我们的惩罚呢?还是奖赏?

在时光的幽谷中,不断反复回响着的,是你我心中无数次呼唤的回音吧。一次比一次微弱,一次比一次遥远,却又一次比一次地更让人诧异。原来曾经是多么粗糙和狂烈的音质,时光如何能将它修饰得这样精致和优雅?

像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欺骗吗?

在真正的深谷里,潭水的水色碧青,好像假的一样。

在真正的爱里,说出来的话也永远令人无法置信。

真实的现场,我们总是无法接受。

唯一的方法是将它放进历史之中。

或者是——写在诗里,画在画上。

德尔浮就真的画过“回音”。

月光下,洛神的女子举起手来,仿佛有所追寻,同样的人体,同样惶惑的姿势重复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稍稍缩小,一次比一次稍稍退后。在画前,我几乎想开始大声呼唤。

当然,没有人会准许我这样做。

甚至我自己也不同意。

于是,我只能夜里,在我的灯下安静等待。

等待那遥远的声音,从时光的幽谷中向我轻轻传送回来。

五年级:陈小川

第四篇:名家散文

1、余秋雨经典散文

2、余光中散文精选

3、贾平凹散文精选

4、张爱玲经典散文

5、梁实秋散文集

6、张小娴散文选集

7、季羡林散文集

8、韩寒作品集

9、席慕容散文集

10、郁达夫散文集

11、史铁生散文集

12、鲁迅散文集

13、冰心散文集

14、杨绛散文集

15、毕淑敏散文

16、安妮宝贝经典语录

17、郭敬明作品

18、徐志摩诗集

19、朱自清散文

20、沈从文散文

21、吴伯箫散文集

22、海子诗集

23、周作人散文

24、林清玄散文

25、张晓风散文

26、巴金散文集

27、胡适散文

28、亦舒散文

29、杨朔散文

30、老舍散文集

31、林语堂散文

32、李广田散文

33、丰子恺散文

34、俞平伯散文集

35、谢冰莹散文集

36、艾青作品

37、钱钟书散文集

38、吴冠中散文集

39、三毛散文集

40、张恨水散文集

41、叶圣陶散文集

42、周国平散文集

43、郭沫若散文集

44、舒婷诗集

45、张抗抗散文集

46、王蒙散文集

47、赵丽宏散文

48、冯骥才散文集

49、刘墉散文

50、铁凝散文集

51、宗璞散文

52、董桥散文集

53、徐霞客游记

54、丁立梅散文

55、迟子建散文

56、池莉散文集

57、张中行散文

58、茅盾散文

59、苏雪林散文

60、辛弃疾诗词

61、李清照诗词

62、秦牧散文

63、张悦然散文

64、柯灵散文集

65、杨莹散文集

66、萧红散文集

67、丁玲散文

68、耿林莽散文诗集

69、简贞散文集

70、杏林子散文集

71、孙犁散文

7

2、琦君散文集

73、罗兰散文

74、林文月散文集

75、朱天文散文

76、许地山散文

77、朱湘作品

78、苏雪林散文集

79、韩小惠散文集

80、林徽因散文

81、台静农散文

82、汪曾祺散文集

83、林海音散文

84、叶灵凤散文

85、何其芳散文诗歌集

86、闻一多散文诗歌

87、张悦然语录

88、刘白羽散文集

8

9、七堇年散文

90、七堇年经典语录

91、夏丐尊散文

92、夏衍散文

93、庐隐散文

94、毕淑敏语录

95、于丹语录

96、巴人作品集

97、陈学昭散文

98、戴望舒诗集

99、戴望舒散文

100、李健吾散文

10

1、瞿秋白散文

10

2、北岛诗集

10

3、刘亮程散文

10

4、高洪波散文

10

5、冯至散文诗歌

10

6、洛夫散文诗歌

10

7、卞之琳诗集

10

8、韩少功散文集

10

9、纳兰性德的词

110、梁遇春散文集

1

11、张洁散文集

1

12、冯雪峰作品

1

13、阿英文章集

1

14、李存葆散文集

1

15、王充闾散文集

1

16、莫怀戚散文

1

17、应修人诗集

1

18、刘再复散文集

1

19、汪国真诗集

120、顾城诗集

外国名家散文集:

1、莫泊桑文章集

2、泰戈尔散文诗集

3、泰戈尔诗选

第五篇:名家抒情散文

懂得比爱更重要

人生许多的痛苦和纠结,就在于放下与放不下之间。放下吧,还有一丝留恋,挽留吧,再也不能圆满;了断吧,藕断丝连,丢弃吧,尚有一丝微温,不丢吧,再也回不到从前。有些事不是不想放弃,而是已经无法放弃,有些人不是不想忘记,而是忘记已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走亦难,留亦难,徘徊在爱与不爱的边缘。

衣服破了可以再缝补,镜子破了,即使再怎么修复,也不会完好如初。感情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心一旦伤了,便无药可救,即使回头,再也找不到最初的那份心动。动什么也别动感情,一旦深陷其中,便会执着成殇,伤什么也别人心,一旦伤了,你伤及的不只是一颗爱你的心,更是你被谴责的良心。一别一辈子,一伤一生痛,你以为是在惩罚对方,恰恰是你惩罚了自己。

人人都有自尊,即使爱到卑微,也不能任你一再地去践踏。爱是真心换真情,懂得珍惜,才配拥有。一味的卑微,换不来你的尊重,一再的屈尊,等来的却是一再的无视和冷漠,因为在乎,所以慈悲,因为爱恋,所以忍耐。不要把别人的宽容当成软弱,不能把别人的卑微当成犯贱。没有谁有义务对你好,能迁就你是因为念着那段情,感情不是敷衍,宽容也有底线,爱需要用心去呵护,情需要用心去感悟。

当爱不能同步,你的真诚换来的,是对方的无动于衷,当你用心弹奏的音符,却引不来他的共鸣,或者,他明明是爱着,却一再地去伤害,且言不由衷。这说明,爱已走到了尽头。你需要做的,不是去挽留,而是拍拍身上的灰尘,莞尔一笑,掬一缕清风,为他送行。宁可高傲地转身,不去卑微地低头。

好的爱情,是两情相悦的欣赏与懂得。一个不懂你的人,即使再怎么爱你,最终只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爱情里,懂得,远比爱更重要。

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不欣赏你的人身上,那样做不值得。人生苦短,能让自己过得开心才不辜负生命,远离那些不让你快乐的人或事。如果爱你的人心里有你,他自然会处处想着你,事事让着你,如果他心里没有你,任你呼天呛地也无济于事。如果他真的在乎你,绝不会因为你的优秀而去嫉妒你,他应该懂得你的付出,理解你的不易。

治疗爱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爱治爱。放弃一段情会心痛,除了时间以外,唯有爱才能将滴血的伤口慢慢抚平。只要你肯走出来,就会邂逅下一个路口,或许,转角处,又是一处柳暗花明。

不论你经历几次真爱,不论是受过多少伤害,到最后,你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移情别人,爱最终会让你明白,不是怎样去取悦别人,而是怎样愉悦自己。

珍惜那个在乎你的人,能够对你好,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好。真正爱你的,不说爱也不会离开,走进一个人心里实属不易,再走出来,要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在乎,所以计较,其实爱人的心非常脆弱,经不起一再的折磨。谁都希望被理解,谁都希望两情相悦,能够包容你的无理和挑剔,一切源于心的相容与默契。无论走了多远,始终如一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才是一往情深。

茫茫人海,寻的不过是一份美好的缘,一份刻骨的真,一份相知的暖,一份感人的善。感情,因欣赏而美丽,因真诚而温暖,因珍惜而久远,理解才会包容,懂得才会心疼。因为每一次泪水,都连着心,每一次欢笑,都含着情。

有一些誓言,像一把带着锋芒的利剑,因为未曾兑现,也明白永远无法去兑现,可无论走了多远,只要偶尔地那么一念,就会将你的心,割的鲜血淋漓!那是一生的痛,那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

一个人,可以爱,但不能去深爱,可以重情,但不能执着,因为深爱容易伤害,执着容易负累。爱可以让你变成傻瓜,也可以使你成为智者,有时候,冷漠不代表无情,无语不代表不爱,适当的保持一定距离,不失为一种睿智。

我们有可能爱错了人,也有可能做错了事,但不管错过多少回,失败过多少次,我们终究在错误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和最适合自己的事。不要奢求一次成功,有时需要我们等一等,转过几道弯,摔过几次跤,所有的疑难,生活早晚会给你答案。

怎样写好散文

首先,要明白散文的定义。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总术》篇写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谓“笔”,就是指韵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的文体,这些文体就散文。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我们这里要学习的主要是抒情散文,也涉及叙事散文和其它类型的散文。习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化素养和爱好,或写作抒情散文,或作叙事散文,或写文化散文,或作智慧散文,或写游历散文,或作其它类型的散文。

其次,要认清散文的写作特点。散文是一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文体。在写作上,它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二)思想警辟,诗意盎然散文多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些优秀的篇章,都有思想火花的闪耀,表现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精辟见解。徐迟说:“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它要求有特别锐利的思想。即使是抒情散文,也要求有不但是锐利的,而且是特别锐利的思想。不到五百字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思想。抒情散文固然很多,写到这样的境界就并不很多。然而,这正是散文、抒情散文所应追求的境界。”“凡掷地作金石声的作品差不多总是包含着鲜明的思想、结结实实的思想。有闪光的思想之焦点,飞跃着不灭的思想之火焰的。”(《说散文》)我们读鲁迅的《雪》,可以学到鲁讯从飞雪和雪罗汉身上探索到的美好、光明以及与冷酷现实进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可以看出茅盾怎样从平凡的白杨树身上联想到北方农民的坚强不屈和英勇豪迈的形象;读袁鹰的《井冈翠竹》,可以领悟作者从普通的毛竹思考到井冈山人民的献身革命与建设的精神品质。秦牧说得好:“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散文的优秀作品还每每是诗意盎然的。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因此,高尔基对青年作者说:“我们的青年是否也可以试一下,热情地用散文来写人们,使得散文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为诗。”(引自《回忆高尔基》)杨朔的散文之所以写得那样好,原因之一就他“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他告诉我们:“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两个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鼓舞人心的诗力。你在斗争中,劳动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他的名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都是诗意盎然之作,既是散文,又是诗篇。

(三)短小精悍,自由灵活有人称散文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就是因为它具有篇章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自由的特点。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多数是很短的,如韩愈的《马说》150字,柳宗元的《小石潭记》193字。现代散文的名篇多数也是很短的,如许地山的《落花生》482字,茅盾的《白杨礼赞》1074字。当然,较长的优秀散文也是有的,但它与一般记叙文相比,仍是精悍之作。所以散文写作要求做到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从形式上来看,散文较其它的文学体裁更为自由活泼、灵活多样。鲁迅在《怎么写》中指出:“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冰心在《谈散文》中说:“散文比较自由”。当然,这里说的“随便”、“自由”不是毫不经心、信手乱写。自由灵活的散文写作,是“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却是用心雕心刻骨的苦心的文章。”(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散文写作自由、灵活这一特点,在写作上,首先指的是表达方式灵活自如,不局限于某一种表达方法。因而,散文写作可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呐喊、怒吼、抨击、赞颂、幽默、讽刺、高歌、浅唱、漫谈、絮语、嘻笑怒骂、妙语解颐„„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其次,写作者可以自由、灵活地选用各种体裁来写,赋铭、速写、游记、书信、日记、序跋、偶感、随笔、回忆录、读后感„„,任人选择,因人而异,都能写成佳作。(四)形散神收,博而不杂宋代大散文家、诗人苏轼在《文说》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形散神不散”,这是许多散文作家的经验之谈。散文必须“散”,必须“博”,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从形式上看,它运笔如风,不拘成法,似乎散漫无章,行文时断时续,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倒叙联想,时而感情迸发,时而侃侃议论,既有天文地理,又有伦理人情,这段写甲地,那段却写乙地。但是,它的“神”却是始终不散的,是首尾一贯的,是表现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的。“神收”、“不杂”,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例如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是既“散”又“博”的,然而,尽管它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却始终围绕着“歌颂赞美养育我们的土地和创造我们伟大民族文化历史的劳动人民”这一主题思想。因此,从形式上说,散文贵“散”,而在构思上、组织上,则散文忌“散”。散文写作具有的这一辩证统一的特点,使得它与其它文体区别开来。

(五)直抒胸臆,自具风格文学作品都是带有感情的,但小说、戏剧的作者,往往把自己强烈的感情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散文则不一样,它常常象诗歌一样,每每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写胸臆,不仅使读者知其理、晓其事,而且悟其心、感其情,因此,散文要求作者写真情实感。真情是散文的生命,只有直抒胸臆,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才会赢得读者的喜爱。作家贾平凹在回答“散文创作要不要绝对真实”的问题时说:“这个问题争论很多,又都没有一定结论。我个人的体会,还是倾向于‘绝对真实’四个字。所谓真实,主要是指在感情以及运用环境和事件上。古人写的散文,题材也是很广泛的,但古人写散文,都是有感而发。今人写散文,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为写而写的现象,所以在绝对真实问题上就出现了所谓‘理论与实践上的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散文就写得不那么成功了。当然,作为文学作品应该生活化,生活也应该作品化,散文尤是这样。”

写作要“文如其人”,散文更是这样。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即使不署名,读者也能从风格上看出作者。如鲁迅的散文深刻、精炼、峭拔,虽然他写文章经常改换笔名,然而“何家干”的文章,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是鲁迅。郭沫若的散文气势浩荡,又清丽、缠绵。茅盾的散文与郭沫若的浩荡相反,表现为深刻而细微。还有,老舍的散文诙谐,冰心的散文慈爱,叶圣陶严谨畅达,方纪潇洒俊逸,等等。初学写作者一时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但是必须向这些各有风格的散文作家学习,经过多次的实践、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

(六)惨淡经营,文采斐然优秀的散文不可能是“掉以轻心”写出来的,它们都是作者惨淡经营、刻意加工的结晶。秦牧指出:“一篇小小的散文也许写作时间仅仅是一两个小时,但却要求作家深厚的素养,而且不断扩大和丰富这种素养。把散文当作是‘小功夫’,‘掉以轻心’的写作态度,是很不利于我们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的。即使是怎样熟练的名作家,我们也要求他们在写作一篇小文章时,采取‘大象搏狮用全力,搏兔也用全力’的态度。”有些散文家提倡散文的“整体美”,也是要求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惨淡经营”。整篇文章是惨淡经营、刻意加工写成的,它的语言就是精炼的,文采斐然的。这是由于作者运用的是散文笔调。那么什么是“散文笔调”呢?可以说,散文笔调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行文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它十分讲究文采。散文的文采不仅有华丽的,而且有朴素的。

上一篇:煤矿地质测量管理下一篇:煤矿电工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