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深化放管服

2022-07-28

第一篇:住建局深化放管服

住建局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总结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局行政审批“放管服”要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各项相关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简政放权事项,在全局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严格政策执行。根据《X市X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X市X区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文件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赋予建设行政部门的权责情况,对我局行政权责进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X市X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就每个事项制定运行流程图,并通过电子政务网向社会公布。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本级共保留行政许可X项。

三、集中办理,优化服务。(一)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窗口对外服务。按照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审批事项整体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对外服务。(二)行政审批权能充分授予行政审批科及窗口。我局专门成立独立的行政审批科,常驻中心办公,选派X名同志进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有力推动了窗口工作有序开展。(三)窗口工作逐步规范。一是为规范我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行为,对办事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职责和办结时限,同时,建立了业务科室与窗口之间的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二是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在制订内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审批分管领导带队,到中心管理办、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有力推进了进驻工作的开展,在进驻后,行政审批科印制了《办事指南》等资料。

三、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一)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在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精简前置要件、优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办理时间的基础上,加快推行网上审批。规范施工许可各环节涉及的中介事项办理时限及收费标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过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在X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项目单位不再提交纸质资料。将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压缩至X个工作日,“招标文件备案”、“招标控制价备案”、“中标候选人公示备案”等实现当日办结,并取消了合同备案。建立报建审批统筹协调机制,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消防、人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评价”,评估评审时限缩短X%以上,X年上半年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X个工作日。

(二)简化企业用水用气报建程序。推动供水、供气企业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简化业务流程、规范报装服务行为,大幅压缩报装时间。供水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X个工作日,供气报装办理时限压减至X个工作日。

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一)明确责任分工。在推进行权运行平台的每个环节中设置了专人操作,给各行权有关人员分别设定了账号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并设置了专门管理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网络平台维护,落实专人负责行政权力事项的录入。

(二)配置硬件齐全。根据行政权力事项的类型,将行权平台系统连通至每个需要使用的行权科室,并按要求配备了扫描仪、电脑、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确保行权平台正常运行。

(三)建立健全制度。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的有关要求,我局先后建立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督查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和《电子监察平台管理制度》等运行机制。

(四)加强动态巡查和监督检查。我局共录入行政权力事项共X项,其中,许可X项;处罚X项;强制X项;征收X项;检查X项;奖励X;其他权利X项。局纪检监察室坚持每周一次对行权运行平台情况进行检查和每周二次对系统中运行的行政权力事项案件进行监督巡查,督促各行权科室及时、准确录入,严禁事后补录、集中录入和体外循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六、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及内控机制建设。以查找岗位风险、工作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照规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对照程序、环节、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时进行公示。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见,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形成统一标准。通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清单”,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权力运行,方便了群众,取得了成效。

一是办事流程更加规范透明。明确下放事项,设置公示栏,公布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阳光政务”,透明操作,便于监督。二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网上办事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效率意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得到减少,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三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

第二篇: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

1、五年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2、2018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2感管,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主要内容:

一、我国“放管服”改革的进程、经验与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放管服”改革的发展过程

1、面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放管服”改革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 (1)1982年:重点向地方下放权力,推进政企分开,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 (2)1988年: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把机构改革拓展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个领域。 (3)1993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4)1998年:重点是精简和撤销专业经济管理的部门,结束了按照产品来设立政府机构的历史,深入拓展政企分开进程。

2、市场经济体系制完善时期的“放管服”改革阶段(从21世纪初期至2012年)

3、市场决定性作用”时期的“放管服”改革阶段(2012年底以来)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答记者问: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放管服”改革的基本经验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准确定位“放管服”改革的目标及其重点任务

1978年:向地方下放权力,推进政企分开

1993年: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改革 1998年:撤销或合并按照产品行业设置的工业部门

2003年: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2008年: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013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权给市场、放权给社会、放权给地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统筹改革,提升党政机构的协同性和整体效能

1、牢牢把握政府职能改变这个核心,积极有为地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

2、牢牢把握“市场决定性作用”这一市场经济标准,不断拓展简政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的视野与领域

3、打好放权、严管、优服组合拳,实施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监管制度与政务服务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

4、勇于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推进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改革

5、在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放管服”的技术水平,不断推动互联网+“放管服”改革

6、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出台“放管服”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地方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中先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 (三)新时代我国“放管服”改革的发展趋势

1、适应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放管服”改革

2、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3、适应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为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而推进“放管服”改革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国际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二)国内地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塑造地方竞争新优势

1、2012年10月,广东省出台《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建立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度框架, 形成透明高效、竞争有序、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

2、2017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3、2017年6月,江苏省发布《关于全省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4、陕西省将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国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要任务:

1、通过持续简政放权来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

重点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施工许可便利度与纳税便利度

2、通过加强监管创新来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

关键是建立公平监管体系,提升少数投资者保护力度与股东诉讼便利度、执行合同中的司法便利度以及破产便利度

3、通过优化政府服务来打造便利化公共环境 关键是完善政府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获得电力供应便利度、财产登记便利度、获得信贷便利度、跨国贸易便利度。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对策措施 (一)持续简政放权、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的对策措施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特别是减少产品审批 (2)突出行政审批的服务功能

(3)建立规范化、透明化的行政审批制度 (4)进一步加强中介服务监管 案例:山东威海网上中介超市

2015年12月,威海政务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的网上中介超市投入运行,首批118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网上中介超市。2017年9月,进驻网上中介超市的各类中介机构达175家。

2、推进投资审批改革

(1)着眼于提升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便利度,推进投资审批改革。

(2)对企业投资项目,凡不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等內容,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由决策政府不再审批。

(3)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要全部纳入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

作好企业投资服务工作:

优化重大项目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办事繁、审批慢”问题:实行项目审批“一表受理”制度、审批代办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 案例:浙江义乌“店小二”办公室

3、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1)近几年,我国市场准入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限制过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 (2)加快推进“多证合一”。

(3)对标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切实缩短开办企业时间。 (4)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重点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问题。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之外, 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分别予以取消或改为备案。一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 (5) 案例:上海浦东“证照分离”改革

○12016年,浦东新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涉及116项行政许可事项。 ○22017年12月,上海浦东新区的“证照分离”进行了2.0升级版改革,将所有涉及企业市场准入的审批事项,不论实施部门是国家部委、市级部门还是区级部门,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共计548项审批事项。

证照分离”的改革方式: (1)取消审批,注重协同配套 (2)改为备案,注重当场办结 (3)告知承诺,注重创新方式 (4)优化准入,注重审管结合

4、开展减税清费改革

5、完善权责清单制度

6、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二)加强监管创新、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的对策措施

1、加强严格监管

(1)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电信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违规授信、非法网络借贷、内幕交易,以及环保领域偷排偷放、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2)加快实行巨额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2、实施公正监管

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改革,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

3、推进综合监管

4、完善信用监管

(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 (2)开展政府清欠行动,打造诚信政府。

5、探索审慎监管

要加快探索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个体”的监管新格局;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市场监管新体制。 (三)优化政府服务、打造便利化公共环境的对策措施

1、提高“双创”服务效率

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打造“双创”综合服务平台与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总平台,加快科技产业综合体、众创空间、各类孵化器建设,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

2、提高涉企服务效率 (1)推动涉企服务政策集成:对已出台的涉企、惠企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加以落实。 (2)畅通政府和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制定服务企业的行动指南。 (3)會加快人才公寓建设。

3、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1)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促进公共服务事项集中服务和办理。 (2)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

4、提高贸易服务效率

加快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推进口岸通关使利化。

5、提高网上服务效率

第三篇: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社会前行(范文模版)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社会前行

王培宽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计利当计天下利,要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释放。以舍小利成大义、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只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前行。8月30日,国务院第24督察组在遵义市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泥桥车管业务大厅暗访发现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针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遵义市公安局党委、遵义市公安交通管理党组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调查问责工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及时处理。8月31日,督察组在遵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督查时,现场指出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属企业存在乱收费问题。针对督察组反映的问题,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整改专班,全面开展整改中工作。遵义市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泥桥车管业务大厅、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存在的问题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政府部门,应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 的宗旨,坚决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加强放管服改革,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务。

—2—

第四篇:山西省经信委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重点任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山西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部署的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我委“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放管服效”改革决策部署, 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抓好经信部门“放管服效”改革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加快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投资门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企业有效投资,着力打造全国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活力。

二、重点任务

(一)为促进企业投资降门槛。

1. 完善深化权责清单工作,在行政权力清单外不准设定和实施其他行政职权,在责任清单内不准推诿扯皮、懒政怠政和为政不为。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及时动态调整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对权力和责任清单进行规范和完善。(审批处)

2.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涉及市场准入的领域和环节,严格落实国务院制定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严格执行以核准目录方式确定的核准范围,对核准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处、产业处)

3. 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对于看得准、有发展前景的,要量身定制适当的监管模式;一时看不准的,要密切关注,为新兴生产力成长打开更大空间。(投资处、合作处、创新处、电力处、能源处、电子处、推进处、大数据办)

4. 配合做好“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法规处、审批处)

(二)为市场主体减负担。

5. 按照国家和我省统一部署,做好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规范工作。配合做好我省《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政策落实工作。(法规处、节能处、资源处)

6. 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等成本。继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培育多元售电主体,尽最大幅度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电力处)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实施方案》,继续对焦炭、钢铁按实重计费,集装箱实行“一口价”优惠运价,执行最优车流径路和最低计费径路方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积极推进中鼎物流园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快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物流更快捷、配送更方便、成本更低廉。(交通处)

强化平台对接服务,加强与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监局、省金融办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沟通,不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项目,为企业争取信贷和融资创造平台。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适时向省产业基金推荐符合基金支持范围、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项目,引导产业基金支持项目建设。(投资处)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决策部署,制定我省建设方案并推动落实,减少通关环节,提升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我省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口岸办)

(三)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

7. 试行企业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承诺制改革,会同省发改委制订企业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试行承诺制的准入条件及标准、操作流程等。加强事中事后服务监督管理,制订事项服务监管办法,做好承诺后预审、开工前并联审验、竣工后验收服务管理等工作,强化全程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推动抓好在10 个开发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审批处、节能处)

8. 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简政放权政策部署,对照各省(区、市)经信部门审批事项清单,对标审批最少省份,大幅压减审批事项,做到全国最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能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交给企业。(审批处)

9. 配合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在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生产许可证的作用。(产业处、投资处、合作处、创新处、能源处)

1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处)

(四)为公平营商创条件。

11. 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做到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不断调整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不断提高随机抽查在检查工作中的比重,完善相关细则,确保监管公平公正、不留死角。及时公开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检查执法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跨部门联合检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17年底前实现节能监察、监控化学品、无线电管理、新型墙材等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节能处、资源处、省化工行办、省无管局、省节能监察总队、省墙材中心)

12. 认真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依法上网公示,对诚信主体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市场主体,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对失信主体从严审核行政审批项目,对严重失信主体严格限制财政性资金项目。(审批处、法规处) (五)为企业办事增便利。

13. 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对涉及企业办事的各种申请材料和证明材料进行集中清理,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够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解决的一律取消,清理结果2017年9月底前向社会公开。(审批处)

14. 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对投资建设项目中能够并联办理的前置或互为关联影响的事项,全部实行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各环节审批时限。 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将技术改造类投资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过程各类审批监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实行网上申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协同监管。(审批处、投资处)

15. 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认真规范我委在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等公开共享的政务事项、办理流程、信息资料等,加快推动我委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力争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审批处)

16. 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建设、事项办理、流程优化、服务制度、办事公开、考核评价标准化。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式办结”审批。优化受理、审核、决定、送达等审批流程。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超时问责等制度。创新优化服务,做好我委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审批处)

17. 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清单管理,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或者申请人可以按照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不得设定中介服务。将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与行政审批事项一并纳入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实行清单管理,并实时更新、动态调整。(审批处)

18. 开展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专项行动。巩固和扩展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成果,将服务企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切实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落实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完善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畅通企业诉求反映、受理渠道,及时推送宣传惠企政策。对受理的企业问题,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及时落实到责任部门,加强对问题的跟踪督促,帮助解决企业问题。(运行局)

19. 深化拓展延伸“13710 ”工作督办落实制度,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做好省级重大技改项目13710督办系统建设,制定省级重大技改项目“13710”督办系统工作机制、流程、办法等,进行13710重大技改专项平台运行监测,对企业上报的问题跟踪督办,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投资处)

20. 筑牢法治保障基石。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对照近几年来“放管服效”改革措施和修法的相关决定, 对已出台的与“放管服效”改革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法规处、审批处)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委行政审批领导组负责全系统“放管服效”改革的组织实施、协调推进与督促落实。各处室、单位要结合实际,明确专人负责,研究具体推进举措,严格时间节点,抓紧组织实施,改革任务完成后,及时报送工作总结。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经信系统“放管服”改革成果,充分展示改革成效,让群众充分了解政策,熟悉办事程序和规定,努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激发市场活力。

(三)强化督导检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及时跟踪改革进展,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放管服效”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五篇: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创造“发改经验”

价格听证会并不陌生,工作听证会,新鲜、亮眼。

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近召开的两场工作听证会略加分析,不难归并出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刀刃向内,振裘持领。

“放管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推动的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最近几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相关数据显示,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不少地方超过70%;

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

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

外商投资项目95%以上已由核准改为备案管理。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主动自我加压,敢于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以持续显现的改革实绩和红利,为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写下了令人瞩目的“发改篇章”。

众所周知,“电网工程项目核准”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社会关注度很高,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业务特点和职能定位。电网工程和企业债券,一头牵着有效投资、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环节,另一头牵着有效需求、新增长点培育,是积蓄巩固内生性动力和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国务院审改办确定的“精简和规范行政许可申报材料试点单位”,将“电网工程项目核准”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作为试点并召开听证会,很好地体现了责任与自觉、问题与路径、当前与长远的辩证统一。

其二,创新方式,科学灵活。

方向选定了,对象选准了,接下来就是“以正确的方式办好正确的事”。

我们注意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创新采用听证会方式推进试点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之处不能不提:

一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面对面座谈交流,梳理“主体”所思所举,触问“对象”所想所需,制度措施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把进展和成绩说够,把问题和挑战说透,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明确方向路径。

二是实事求是地确定听证代表来源。对涉及“行政相对人”较少的“电网工程项目核准”,善于“做加法”,尽可能广听博取,进一步形成“好商量商量好”的浓厚氛围;

对“行政相对人”相对丰富的“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则“加减乘除”并用,力求统筹平衡,使比例更协调、覆盖更科学、声音更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两场听证会都顺时应势,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介质,很好诠释了“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政府管理”。

其三,惠及当下,助益长远。

试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于示范引领带动。我们乐见,发展改革部门能够以这两次听证会为“跳板”,使“放管服”改革特别是精简和规范行政许可申报材料再上新台阶,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接公众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多措并举完善监管,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与此同时,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程,更是筑牢法治保障基石的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将以试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梳理和精简流程,持续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机关建设。

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看,今后一个时期的“放管服”改革,既需要抓紧制定改革急需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对涉及的法律法规修改拿出更多实招,依靠法治推进和保障改革。

上一篇:致家长一封信托管下一篇:指挥中心个人总结